才女仅一首诗存世,写在渡口的墙上,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

宋代有几位鼎鼎大名的才女,世称“宋代四大才女”,她们是:吴淑姬、张玉娘、李清照、朱淑真。这4位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李清照,她的敢爱敢恨,惊世才情,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李清照并没有子女,所以她的家学和藏书典籍到最后都无人继承。不过颇为欣慰的是,李清照有一位女徒弟,此女名叫韩玉父,幼年时曾跟着李清照求学,与恩师一样这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才女仅一首诗存世,写在渡口的墙上,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

韩玉父生在钱塘,自小有才,长大后嫁于太学士林子建为妻。当年林子建还是个穷小子,韩玉父倾囊相助。林子建答应秋天便来接她,结果却再也没有出现,韩玉父苦等多日后便带着婢女千里寻夫。

她们一路打听,走到一个叫漠口铺的地方时,路人对她们的再三询问颇为不耐烦。他们看着两个姑娘家四处打听一名男子的下落,便笑话起她来。韩玉父又委屈又气愤,便挥笔在漠口铺墙壁上写了首妙诗。全诗寥寥几句,却字字珠玑,有才情更有胆量,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让我们品一品:

才女仅一首诗存世,写在渡口的墙上,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

《题漠口铺诗并序》宋.韩玉父南行逾万山,复入武阳路。黎明与鸡兴,理发漠口铺。旴江在何所,极目烟水暮。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妇。知君非秋胡,强颜且西去。

韩玉父平生仅这一首诗存世,但却让她在文坛留名,因为在这首诗中世人不但读到了才女的委屈更读到了她的拿得起放得下。在诗之前才女还写了一则100多字的序言,向路人们介绍了自己来自哪里,与丈夫林子建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千里寻夫。在序言中她不但写出了丈夫的名讳,也表达了自己对种种讥笑的不满,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叹客旅之可厌,笑人事之多乖。”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位颇有胆色和魄力的姑娘。

才女仅一首诗存世,写在渡口的墙上,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

而这首诗写得也同样精彩。诗的首联,写自己跋山涉水南下,历经千山万水,才到了武阳(今江西内)。一开篇诗人就写出了自己的不易,诗人用数量词“万山”表达路途之远,而“复入”二字更可见她们一路的艰辛。次联则是早早启程,只是随便整理了头发便来到了这漠口铺。接下来的第三联则是写自己寻夫的迷茫,“旴江”是当时的一条河,她极目远眺烟水茫茫,根本不知道前路在哪里。这三联诗人全部都是叙事,并不抒情,但悲切之情都藏在了字里行间。

才女仅一首诗存世,写在渡口的墙上,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

第四联是叙事后的抒情。事已至此,她决心放下了。对于这段感情,她的评价是:“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妇。”在这段感情里,她问心无愧,而对方则不过是一个浪子,嫁给这样的人她觉得是耻辱。当众这样评价自己的丈夫,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需要胆量的,才女就是希望大家能评评理,并记住这个负心汉的名字。

最后一联引用典故,鲁国男子秋胡因对不起妻子,被妻子批评后羞愧地投河自尽。但在才女眼中,丈夫肯定不是这样知羞耻的男子,所以与其再寻他,不如趁早回家。这一联巧用典故,不用一个贬义词,就达到了对丈夫强有力的抨击,读完相当解气。

才女仅一首诗存世,写在渡口的墙上,读完只能说不愧为李清照之徒

从诗本身来说,这首作品与文坛巨匠之作相比或许并不高明,但它却让我们见识了古代才女的才气、胆识和情商。可惜的是,韩玉父其它的诗作没能流传下来,后来她过得如何史书上也并无记载,不过相信这样有主见的姑娘到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大家觉得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