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20多年前,IT產業剛剛發軔,常州勞動西路上的銀河灣電腦城應運而生,。
  • IT從業者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盛極一時。
  • 在延續了十多年的輝煌之後,這裡卻黯然失色,傳統IT渠道的“王者”已不復存在。

這片超過5000平米、有著1000泊位停車場的電腦城,似乎已經成了被人遺忘的名詞。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消失的座標

  • 1998年,當時常州規模最大的電腦市場——常州家電城在同濟橋南勞動路中段正式開業,惠普、康柏、聯想、佳能等知名品牌廠家和百餘家電腦經銷單位進駐。
  • 很多常州人的第一臺電腦,第一部手機,就是這裡配齊的。

下午一點半左右,電腦城門口停滿車輛,看上去是一片興旺。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但走近裡面一看,周遭卻是一片安靜,幾乎看不到什麼顧客。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沿著樓梯上行,一家店鋪仍在經營。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二層一半以上的鋪位已經空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三層則至少七八成以上空置,地上堆著大大小小的打包箱。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在電腦城的4樓,有一些積累了客源的店家更像是一個物流中轉點,同時開展電商服務。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搬貨工人正在處理包裝好的貨品,這裡的租金同比而言比其他寫字樓便宜,當個倉庫和辦公室,這裡就再合適不過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這幾年的電腦城一直在萎縮。曾經人流如潮的四層商鋪,一鋪難求,但此後卻步步維艱。
  • 因始終未能走出集散賣場的發展模式,現在內部商場只剩一樓還有些許人氣,也有教育培訓機構、創客空間在這裡做過嘗試,均已失敗告場。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十幾年前賣一臺電腦能賺幾百上千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生意最好的,每天可以賣出十幾臺電腦。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在電腦城頂樓的宣傳欄上,依然掛著它曾經引以為傲的榮譽。“明星企業”、“東部明星市場”、“五星市場”…但那終究是過去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這裡,我已經好幾年沒來了”

今年26歲的上班族王潤,平時熱衷研究各類時興的電子產品。他說,“我和多數年輕人的想法一樣”,周圍已經很少有朋友願意去電腦城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對年輕一代來說,有太多的渠道能夠滿足他們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如果圖方便省時,京東、天貓、蘇寧等網絡平臺能夠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如果想看時下最新潮的電子科技,那麼各種專賣店和直營店意味著品質保障和更舒適的環境。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電腦城裡的商鋪雖然依然經營著各大品牌,佳能、三星、聯想、弘基、華碩…
  • 但很多人對電腦城的印象已經變了:個體經營,沒品質保障,很亂。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最慘淡的可能就是電腦組裝和維修的業務,現在幾乎沒人再用臺式機了,手機和平臺電腦已經成為人們接入互聯網的主流設備。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興起後受衝擊最大的生意。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原來的新手機利潤多,電商衝擊之後帶來的網絡價格透明,實體店鋪根本沒有了競爭力。
  • 幾年前,電腦城的最高峰也是幾萬的人流量,可那時都是實打實的客流量,銷售少,客人多。現在是銷售比客人多了好幾倍。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除了因為電腦需求已經走過高速增長期外,電腦城本身的業態也已經逐步跟不上時代。
  • 曾經,電腦的銷售渠道過於單一,用戶只能前往電腦城購買,造就了電腦城這種業態的繁榮。
  • 但由於信息不透明、價格不透明、中間環節多,用戶挨宰現象時有發生。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沒有錢賺,就想辦法賺錢

在電腦城的內部商區,也叫數碼商場,又是一番天地。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張師傅在這裡已經做了十幾年,從08年開始做數碼產品,到10年吃到了紅利,如今從事手機配件。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由於客流稀少,收入也下降了很多,為了節省租金成本,他從原本4平米的櫃檯搬到現在不足兩平米的櫃檯,工具只能堆積在一起。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儘管這裡的租金並不高,且最近好幾年沒有上漲,但顧客都以老主顧和朋友互相介紹為主,他坦言:“實在沒什麼前景,我們薄利多銷,真賺不了幾個錢”。在他的感受中,2015年手機分期付款到達了巔峰,但2016之後,生意下降得卻十分厲害。在櫃檯間穿梭而過,還時不時能聽到吆喝聲。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這裡的商家更新很快,一年要換個幾波,開門裝修關門,再開門裝修關門。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沒有錢賺,就想辦法賺錢。在商品同質化嚴重的電腦城,同樣的商品往往數家在賣,有的商家別出心裁,除了經營主體業務,還在研究當下產品的需求,哪類流行就做哪個,跑腿也做,微商也做。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不少個體戶也嘗試過經營網店,比起媒體上報道的各類創業神話,他們顯然是默默無聞的大多數,因為消費者更青睞網購平臺上的品牌旗艦店,而不是這類資質可疑的個體店鋪,所以開網店的收入也並不可觀。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何去何從

  • 坐等客戶上門,一筆交易就能賺幾百上千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 電子商務崛起之後,電腦城開始逐漸衰落。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引發的渠道變化,以購物中心為代表的新型商業地產業態興起,則令電腦城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當人們的需求更趨於品牌化、專業化和高端化,以零售和集散為特色的電腦城自然就難續過去的輝煌。作為一種老舊的業態,常州的市場上也不可能再有新增的電腦城了,即使他還有著逼仄的生存空間。

留給常州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它的衰落意味著時代快速發展,意味著產業升級換代,意味著從紅極一時到陣痛轉型、再到失落是無可奈可。
  • 曾經的聖地,正面臨著亟待破局的經營難題。走老路,必定會被淘汰,留給電腦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