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武帝劉秀朝的宰相們讀起來味如嚼蠟?

衣賜履按:上一回,我們講了劉秀朝三位非正常死亡的宰相(大司徒),和一位寧可當眾尿褲子也不當宰相的老幹部張湛。給我們感覺,給劉秀當宰相,似乎不是什麼好差事。是否真的如此?這一回,我們就把劉秀朝的十位、十一任宰相,挨個兒擺一擺。

第一位第一任:鄧禹

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任命鄧禹為大司徒。鄧禹一直在前方打仗,後來,吃了幾場敗仗,覺得很沒面子,到了公元27年,鄧禹上書把大司徒給辭掉了。也就是說,鄧禹實際上沒有履行過大司徒的職責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朝的宰相們讀起來味如嚼蠟?

【鄧禹當大司徒的時候,剛剛二十出頭兒】

第二位第二任:伏湛

伏湛是琅邪(山東省諸城市)人,一身學問得自祖傳,其九世祖伏勝,是漢文帝劉恆朝時赫赫有名的濟南伏生,精通《尚書》。伏湛在漢成帝劉驁時為博士弟子,到王莽時當了繡衣執法(即繡衣直指,或繡衣御史,類似於現在的紀委專案組組長,直查大案要案。王莽時改稱為執法),後來做到後隊郡(即河內郡,王莽時改為後隊郡)屬正(民兵司令)。玄漢皇帝劉玄稱帝后,任伏湛為平原郡(山東省平原縣)太守,儘管當時天下大亂,但伏湛治理有一套,平原郡一直保持了安全穩定的局面。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朝的宰相們讀起來味如嚼蠟?

【從宰相記錄來看,伏湛是任上做事最多的】

伏湛是名儒舊臣,劉秀稱帝之後,把他召來當尚書(宮廷秘書),審定舊的典章制度。當時大司徒鄧禹西征關中,劉秀覺得伏湛有宰相之才,就拜為大司徒司直(大司徒府執行官),行使大司徒職事。劉秀每出征伐,常留他鎮守京師,總攝群司。

公元27年,鄧禹辭職,劉秀拜伏湛為大司徒,封陽都侯。伏湛任大司徒期間,史書上記錄了三件事。

第一件:漁陽太守彭寵造反,劉秀打算親自征討,伏湛千方百計阻止,劉秀最終打消了親征意圖。

第二件:平原郡民變集團萬餘人造反,佔據富平(屬平原郡),官兵竟然無法攻取。民變集團首領徐異卿說,如果司徒伏公前來,我們就投降。劉秀就派伏湛到平原去,徐異卿等當天就歸降了。

第三件:伏湛認為禮樂是政治教化最重要的工作,雖然天下尚未安定,但也不可有違,就奏請舉行鄉飲酒禮,劉秀批准。

公元29年,劉秀征討齊王張步,伏湛留守洛陽。當時在高帝廟舉行冬祭,而河南尹、司隸校尉在廟中不知為什麼吵了起來,伏湛事後沒有向劉秀舉奏,被免職。

衣賜履說:我們不好猜測在高帝廟中爭吵,是多嚴重的罪行,不過,大司徒因沒有報告而免職,似乎有點輕罪重罰的意味。

第三位第三任:侯霸

侯霸是河南郡密縣(河南省密縣)人,漢成帝劉驁時,侯霸為太子舍人。侯霸家很有錢,但他本人不事產業,而且從小志向遠大,隨名師學習《穀梁春秋》。王莽朝時,侯霸被任命為隨縣(湖北省隨州市)縣長。隨縣這地方盛產亡命之徒,聚落為寇盜。侯霸上任後,立即誅殺豪強姦猾,抓捕山賊,縣中清靜。後來又被任命為執法刺奸(王莽制,監督西都常安、東都洛陽,職能如漢朝的刺史),檢舉揭發權貴,無所疑懼。後來又遷為淮平(江蘇省泗洪縣南)大尹(即無爵位的太守),治理出色。王莽失敗後,侯霸固守,保全一郡。

公元23年

,劉玄派使者徵召侯霸,百姓老弱相攜號哭,攔住使者車輛,哀求說,把侯君再給我們留一年吧!有的百姓甚至互相告誡,家裡有年青女子的,千萬別生孩子,如果侯大人走了,生出孩子也難以保全啊。使者一看這個情況,也擔心侯霸如果應徵走了,這地方會出亂子,於是,留下侯霸,寫了份報告向朝廷說明情況。不久,劉玄敗亡,侯霸就在臨淮沒動窩。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朝的宰相們讀起來味如嚼蠟?

【百姓們不讓侯霸走啊!定睛一看,穿越到大清國啦】

公元28年,劉秀徵召侯霸,與他在壽春(安徽省壽縣)相見,拜他為尚書令(宮廷秘書長)。當時沒有故典,朝廷又少舊臣,侯霸熟悉前朝事務,收錄遺文,將那些符合實際情況的善政法度,條分縷析,奏報上去,全都得到施行。每年春季所下寬大的詔書,奉四時的政令,都是侯霸一手建立的。

公元29年,代伏湛為大司徒,封關內侯。在位明察守正,奉公無私。

公元37年,侯霸去世,劉秀深感傷惜,親自臨吊。追封侯霸為則鄉哀侯,食邑二千六百戶。

衣賜履說:侯霸任大司徒九年,記錄只有一行。

第四位第四任:韓歆

公元37年,三月,任大司徒。

公元39年,正月,因直言觸怒劉秀,免職後又下詔斥責,韓歆攜子韓嬰自殺。

第五位第五任:歐陽歙

公元39年,年初,任大司徒,後因在汝南太守任內,測量田畝作弊,貪汙千餘萬錢,被捕下獄,十一月,死於獄中。

第六位第六任:戴涉

公元39年,十二月,任大司徒。

公元44年,因所舉薦的官員盜竊金錢,戴涉受到牽連被投入監獄,死於獄中。

衣賜履說:韓歆、歐陽歙、戴涉事,詳見拙文《 》。

第七位第七任:蔡茂

蔡茂是河內懷縣(河內郡郡政府所在縣,河南省武陟縣)人,在漢哀帝劉欣、平帝劉箕子年間,就以儒學聞名,徵召考試,成為博士,又因善於對策陳述災異,任為議郎,後來遷為侍中(宮廷隨從)。王莽居攝期間,蔡茂以有病為由辭職,避難至河西(甘肅省中西部),投奔竇融。後來,蔡茂與竇融都被劉秀徵召,蔡茂當了議郎,又遷廣漢(四川省梓潼縣)太守,政績良好。當時陰氏賓客(皇后陰麗華家外戚的賓客)在郡界多犯官禁,蔡茂每次審理糾紛案件,無所迴避。

公元43年,洛陽令董宣舉糾湖陽公主(劉秀的姐姐劉黃),劉秀髮怒,逮捕了董宣,後來赦免了(詳見拙文《此人濫殺無辜,卻被光武帝劉秀任命為首都洛陽市長,還被美譽為“強項令”》)。蔡茂對董宣非常讚許,想借這個機會讓朝廷制約貴戚,就上書說:

……近來貴戚妃後之家,多次倚仗恩勢,干犯吏禁,殺了人不處死刑,傷了人不予論處。臣恐法律章程棄而不用,刑戮廢而不舉。最近湖陽公主奴僕在西市殺了人,而與公主共乘馬車,出入宮闈,逃罪多日,被殺害的冤魂得不到昭雪。洛陽令董宣,不畏權貴,依法辦案,向公主討要人犯。陛下不先調查,而欲鞭笞董宣。當董宣受怒於陛下時,京師為之側耳;等到陛下赦免了他,天下人都瞪大了眼睛以觀後效。現在,外戚驕逸,賓客氾濫,應命令有司審理他們的罪案,使公正的官員得到信用,抑制遠近非法之行。

劉秀採納了。

公元44年,代戴涉為大司徒,在職期間,清明儉樸,毫無懈怠。

公元47年,蔡茂死於任上,享年七十二歲。

衣賜履說:蔡茂任大司徒四年,記錄只有一行。

第八位第八任:玉況

陳留郡(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陳留鎮)太守玉況,京兆人,生性聰敏。

公元47年,任大司徒。

公元51年,去世。

衣賜履說:整個《後漢書》中關於玉況的記錄,都在這兒了,呵呵。

第九位第九任:馮勤

最初,建義大將軍朱祜上奏說,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的名稱都應該去掉“大”字,以效法過去的經典。

公元51年,五月,劉秀下詔,大司徒、大司空都去掉“大”字,改大司馬為太尉。以太僕趙憙為太尉,大司農馮勤為司徒。

馮勤是魏郡(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鄴鎮)人,他的曾祖父叫馮揚,漢宣帝時為弘農太守。馮揚有八個兒子,全都做到二千石的官員,在趙魏之間引以為榮,人稱“萬石君”。

衣賜履說:我們以前也講過一位萬石君,文帝劉恆朝的石奮,不但自己做到了二千石,四個兒子也都做到二千石,甚至老四石慶做到武帝朝的宰相。有次,劉恆忽發感慨,說,石(讀如十)君和四個兒子都官至二千石(讀如蛋),做為人臣的尊貴榮耀,竟然集中在他們一家!從此,大家就稱石奮為萬石君(詳見拙文《 》)。

馮氏兄弟們,全都高大威猛,只有馮勤的祖父馮偃,身長不滿七尺(基本上不到一米六),常常以身矮為恥。馮偃害怕他的子孫以後也長得跟自己一樣矮,就給兒子馮伉娶了一個人高馬大的媳婦兒。馮伉生了馮勤,長大後,身長八尺三寸(大約一米九二)。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朝的宰相們讀起來味如嚼蠟?

【一米九二的馮大個子,呵呵】

衣賜履說:馮老爺子對遺傳學很有研究啊,呵呵。

馮勤基因太好了,母親那邊身體健康,馮勤長了個大個子;父親這邊腦子好使,馮勤八歲就會算術。長大後,當太守銚期(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功曹,號稱“能人”。銚期經常跟隨劉秀出去打仗,就把政事一概委託給馮勤。後來,銚期向劉秀大力舉薦馮勤,由於精明勤勉,逐漸被劉秀親信重視。

公元26年,劉秀大封功臣,命馮勤主持分封事宜。馮勤估量每個人功勞的大小,綜合考慮封地的遠近、土地的肥沃程度,力爭公平,分封之後,大家都很服氣。自此,封爵之制,非馮勤審定不可(此為政治資本啊,只要不翹尾巴,前途不可限量)。劉秀更以他能幹,讓他總錄尚書的各種事務。

有一次,大司徒侯霸薦舉一個叫閻楊的幹部。閻楊這個人名聲不好,劉秀非常討厭他,見到侯霸奏章,懷疑侯霸和閻楊之間有什麼奸謀,大怒,以璽書賜侯霸說,你是想以身試法呢,還是打算殺身成仁呢

衣賜履說:看到劉秀訓斥侯霸的話,當真是心中一抖,脖子一涼啊!我不是說劉秀不能批評宰相,而是說,宰相不過是推薦一個幹部,劉秀不但說這麼重的話,而且是以蓋了印的正式策書的形式,這種做派,不像劉秀,不像高祖,更像漢武。

劉秀讓馮勤把策書送大司徒府。馮勤回來,陳述侯霸的本意,為侯霸講了些好話,劉秀沒有繼續追究。之後,劉秀任命馮勤為尚書僕射(尚書令副手),在職十五年,賜爵關內侯,升任尚書令,再拜大司農。

公元51年,任司徒。

公元56年,馮勤在任上去世。

衣賜履說:馮勤任司徒六年,記錄只有一行。

第十位第十一任:李

公元56年,劉秀擢升司隸校尉、東萊郡(山東省龍口市東黃城集)人李(讀如新)為斯徒。

公元57年,二月,劉秀逝世。

公元60年,李被漢明帝劉莊免職。

衣賜履說:整個《後漢書》中關於李的記錄,都在這兒了,呵呵。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馮勤是第九任宰相,李是第十一任宰相,這中間還缺了一位,是誰呢?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朝的宰相們讀起來味如嚼蠟?

【光武用人,就是大神】

第一位第十任:鄧禹

《後漢書·鄧禹傳》載,中元元年,鄧禹復行司徒事。從東巡狩,封岱宗。中元元年,就是公元56年,從正月末到四月初,劉秀巡視山東,到泰山築壇祭天,司徒馮勤也許生病,也許留守洛陽,劉秀就讓鄧禹代理司徒,陪同出行,相當於鄧禹兩度為相。

衣賜履說:好了,劉秀朝的宰相擺完了,大家有什麼感覺?

第一,太無聊。真的很無聊,十來個宰相誒,史書上的記錄竟然寥落如牆壁上幾具蚊子屍體,實在是稀拉乾巴得可以。記了點兒事兒的,都是在當宰相之前,只要當了宰相,全部記錄就只有一行!這說明什麼?宰相沒權。沒權就不做事嘛,不做事就沒得記嘛。

第二,免職易

。伏湛免職,是因為倆哥們兒在高廟吵架,他沒上報。戴涉因所舉薦的官員盜竊金錢,下獄而死,實際上,同時因此事免職的還有大司空竇融。我們可以推斷,劉秀的宰相們,權力不大,責任不小,一不小心,就要背大鍋。

第三,出手狠。劉秀不喜歡侯霸推薦的人,就下書說,你是想以身試法呢,還是殺身以成仁呢?如果不是馮勤居間調停,侯霸的命運殊難預料。之後的韓歆被罵死,歐陽歙、戴涉下獄死。這說明,劉秀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仁慈,他行的是宣帝劉病已治國理念: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霸在王前啊。劉秀喜歡的人,比如那些功臣,都讓他們回家養老去了。朝廷上用的人,管你是誰,只要惹我不高興了,隨時可以辦了你,除了這些個宰相之外,之前我們講的伏波將軍馬援,也是很好的例子。正因為如此,宰相們都學乖了,啥事兒也不管,啥話也不說,史官想記點兒啥,都沒得記,呵呵。

按理說,治理天下,宰相是皇帝最重要的助手,他們的職責就是這個,然而,劉秀不讓他們管,他們自己也不想管,那這天下可怎麼治理呢?誰來治理呢?後面我們專門撰文討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