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建引領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沿著整潔的硬底化村道,走進雷州市楊家鎮夏口村。不遠處,一幢兩層半的淺黃色樓房映入眼簾,樓頂上鮮紅的國旗,正迎著初升的太陽,在村子上空高高飄揚。這是新建的夏口村黨群服務中心,在去年11月29日正式揭牌啟用,該村的“兩委”幹部終於告別了長達5年的蝸居辦公曆史,從借用的村小學危房搬到嶄新的辦公地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揭牌儀式上,楊家鎮黨委書記周鋒武表示,黨群服務中心的落成,標誌著夏口村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要加強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夯實陣地強根基

夏口村原辦公樓建於上世紀70年代,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風吹雨打,早已變得破舊不堪,淪為危房。2014年初,該村“兩委”不得不從中搬遷出來,借用村小學的空置教室辦公,成為“無自主產權辦公場所”的村委會。再加上由於土地糾紛導致村民關係緊張等多重因素,今年初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由湛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人豪掛點整頓。

楊家鎮黨委直面存在問題,通過全面深入的排查,制定整頓措施,紮實有效地推進夏口村的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村拆掉了原來破舊的辦公樓,在原址上建起新的辦公樓。經過近9個月的緊張施工,新辦公樓終於竣工,扭轉了“無自主產權辦公場所”的尷尬局面。

新建的夏口村黨群服務中心建築面積340平方米,按照基層黨建陣地規範化“一廳四室”的標準,內設辦事大廳、黨群會議室、綜合辦公室、幹部辦公室等多個功能室,並配建了300平方米的庭院,基層黨建陣地的辦公條件明顯改善,服務群眾的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中心投入使用後,我們群眾辦事更加方便了。”前來參觀的群眾無不翹起大拇指紛紛點贊。

為了增強夏口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杜絕村幹部“走讀”現象,打造一支“在狀態、有激情、敢擔當、出實效”的黨員幹部隊伍,楊家鎮黨委對該村“兩委”班子作出調整,一批政治素質好、想幹事能幹事的人進入班子,並通過構建黨員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化解糾紛促和諧

在夏口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庭院裡,種植著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懸掛在樹腰間的兩塊心形銘牌尤其引人注目。一塊寫著“唐、劉兩姓姐妹聯植”,另一塊寫著“陳、林、王姐妹聯植”,並標明瞭種樹的時間:2018年7月7日。這兩棵樹是外嫁姐妹回孃家相聚期間共同種植的,是全體村民和睦相處的美好見證。

原來,土地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嚴重破壞了不同姓氏村民之間的團結,多年來,雖經屢次調解,但仍未能妥善化解。藉此整頓的契機,楊家鎮黨委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在村“兩委”幹部的密切配合下,挨家逐戶與群眾談心瞭解情況,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外出鄉賢座談會、村民代表大會,摸清底細,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穩步推進問題解決。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該村的土地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及時消除了唐、劉兩姓多年的隔閡,鄰里之間的關係不再緊張,互幫互助的情景也多了起來,村頭巷尾充滿著歡聲笑語。外嫁姐妹們有感於這來之不易的和睦相處場面,遂聯手栽下這兩棵樹,警醒著村民們要珍惜眼前之美好,世代團結友愛,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攜手共建新農村

今年4月初,夏口村多方籌集了26萬元,率先在全鎮開展新農村建設“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全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提升鄉村振興的“美麗底色”。

在清拆行動中,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出先鋒模範作用,帶頭拆除了自家的或親戚的舊房危房、豬舍牛欄。受其影響,其他群眾也紛紛主動配合行動,並自發組織起來,與幹部們共同清理村巷道、村民庭院門口堆積的垃圾堆、柴草堆、雜物堆,清理田間地頭和沿路溝渠中的雜物,清除房前屋後的灌木、雜草以及之前亂佔亂種的竹叢、雜木。

歷時5個多月的清拆行動,該村共出動400多人次,動用挖掘機2部,剷車3部,垃圾運輸車4輛,拆除廢棄危房49座,牛棚4座,豬舍6間,清理汙水溝850米。清運建築垃圾90多噸,清運生活垃圾19噸。

“只有把舊的亂的清除整治掉,才能建設新的美麗村莊!”唐春美說,“危舊房拆除後,空出來的地塊,村民現已都種上了花草,或開闢成家庭小菜園,或建成休閒小公園,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把村莊建設得更加整潔迷人。”

經過近一年來的強力整頓,夏口村“兩委”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高漲,幹勁十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愈加強烈。經過摸索,夏口村探索出採用支部+企業+貧困戶+農戶的模式,將黨旗插在企業上。一是村集體與村民投資外出鄉賢、村支部名譽書記唐良創辦的廢舊金屬回收公司,企業佔股70%,村支部佔股10%,村民自願投入佔股20%。項目建成後可提供崗位約70個,並優先安排村貧困戶及富餘勞動力就業;二是投入80畝地發展番薯種植產業項目,種植番薯種苗供楊家番薯種植基地,合作共贏,預計純收入1000元/畝,解決富餘勞動力就業,加快貧困戶增收脫貧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