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完了仍存變數 杜魯多恐怕幾個月後就倒臺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雖然聯邦大選結束,杜魯多的自由黨獲得157個議席,可以組成少數政府。但這並不意味著杜魯多的總理位置坐穩了,弄得不好,說不定幾個月之後就倒臺!

根據加拿大選舉制度,加拿大眾議院共有338個議席,如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贏得超過半數,也即170個甚至更多席位,就只能是一個少數政府。因此杜魯多的自由黨不能如願組成多數政府,只能是少數政府。


大選完了仍存變數 杜魯多恐怕幾個月後就倒臺


(CTV)

現在獲得最多議席的自由黨可以宣佈勝選,也可以慶祝勝利,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立馬上臺執政。

CBC報道說,作為少數政府,杜魯多及其自由黨面臨的考驗來了,困難才剛剛開始呢!


大選完了仍存變數 杜魯多恐怕幾個月後就倒臺


擺在杜魯多面前的的核心問題是,獲得最多席位的政黨並不能自動成為執政黨,唯有取得加拿大國會議員的多數信任(confidence of a majority),才有資格、才能名正言順地上臺執政。

杜魯多及其自由黨如何來使這個少數政府的國家機器正常運作起來,不僅考驗他們的政治智慧,而且只有這麼幾種選擇。一旦操作失誤,杜魯多恐怕嘩啦啦就倒臺!

選擇一:與其它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杜魯多要組成新一屆政府,可以和其它政黨組成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來執政,令少數政府成為名義上的多數政府。

從大選結果來看,自由黨只有兩個政黨可以考慮:一是獲得32個議席的魁人政團,再是獲得24個議席的新民主黨。既然是聯合政府,參與聯合的政黨將參與組閣,以便共同執政。

大選投票之前,新民主黨領袖駔勉誠已經伸出橄欖枝,一旦自由黨取得少數政府地位,將有意與其組成聯合政府。

選擇二:與其它政黨通過協議讓少數政府運作

如果杜魯多的自由黨不願與其它政黨分享權力,也可以單獨組閣,有一個選擇是通過與魁人政團,或新民主黨達成協議,讓一黨執政的少數政府運作起來。

這種安排也有一個專門說法,叫做“confidence-and-supply agreement”。按照這個做法,為了回報魁人政團或新民主黨在國會的支持,自由黨政府要做出承諾,有時候是做出妥協或讓步,實施與其有協議政黨所提出的部分政策主張。

選擇三:少數政府冒風險在國會爭取支持

如果杜魯多的自由黨排除上述兩種做法,仍然堅持少數政府的運作,那麼在國會的每一個議題上,必須爭取國會大多數的信心支持,這種操作方式也有一個說法,稱為“case-by-case,vote-by-vote”。

對少數政府而言,在這種情況下運作有很大風險,一旦信任投票在國會不過關,那麼政府有可能倒臺。

要是出現這種情況,若杜魯多沒有成功說服其它政黨繼續與自由黨合作,從而取得國會多數信任,那麼杜魯多就剩下兩個選擇,一是辭去總理職務,二是要求總督重新舉行大選。

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總督有權決定邀請其它政黨的領袖,比如獲得第二多席位的保守黨黨領熙爾來組閣。

如果熙爾有能力取得其它政黨的強有力支持,就能成為聯邦執政黨,熙爾也就有機會成為新一任總理。

若熙爾也不能獲得取得其它政黨的強有力支持,在國會得不到多數信心支持,那麼幾乎可以肯定:總督隨即會宣佈重新舉行聯邦大選。

少數政府快速倒臺 史上有先例

加拿大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13次少數政府。除某些例外情況,少數政府通常持續不到兩年。

最短的是由克拉克(Joe Clark)在1979年領導的保守黨少數政府,維持了不到9個月。

1979年的聯邦大選中,杜魯多的父親——老杜魯多(Pierre Trudeau)的自由黨比保守黨的克拉克多得近50萬張選票,但卻只贏得114個議席,比保守黨的136個少了22個。

結果克拉克贏得當年大選,39歲當上了加拿大總理,不僅成為加拿大史上最年輕的總理,而且結束了老杜魯多長達11年的統治。

但好景不長,克拉克的少數政府在國會失去了信任投票,結果在次年的大選中又敗給了老杜魯多。這也讓老杜成為加拿大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理之一,共15年164天。

克拉克1979年6月4日上臺,1980年3月3日黯然下臺,前後不足9個月。克拉克本人也在3年之後辭去了黨領職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