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龍虎山,歷來被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名山,因為,它是祖天師在這裡最早修煉得道的地方,因而也是中國道教的最早的發祥地。百餘年後,第四代天師張盛拒封誥、攜印劍、輾轉萬里,從漢中迴歸龍虎山祖壇,開壇傳籙,世代延綿,歷千餘年長盛不衰。宋元以後,三山合曆代張天師世襲掌領道教事,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因而被公認為道教祖庭。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以泱泱中華之大,福地仙山之多,祖天師為何卻偏偏相中龍虎山這一寶地呢?要準確回答這個問題頗為不易。還是讓我們追溯歷史的蹤跡,慢慢地解開這一謎團吧。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一、祖天師生活時代的龍虎山

翻閱史冊,可知龍虎山這塊地方,在夏、商、周之時,為古揚州地春秋戰國時,迭屬吳、越、楚,為“幹越”之地。所謂幹越,乃古越族的支,“幹”即“岸”,謂傍水而岸居的越人。秦吞六國,秦將王翦滅楚,有“深入不毛”之說,當時,這裡是“不毛之地”,可見地曠人稀。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改九江為“淮南國”,封黥布為淮南王。六年(前201)析淮南同置豫章郡,這裡為淮南王劉長及子劉安的屬地。豫章群下轄餘汗縣(即今之餘幹縣),龍虎山一帶為餘汗縣晉興鄉屬地。這一建置直到祖天師入龍虎山煉丹時(即公元90年~122年)一直未變。

那麼,當時這裡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呢?第一,這裡山林茂密人跡罕至,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雖然秦以後大量的中原人踴人幹越,古幹越人逐漸被同化,但由於山林氣候,農業並不發達,故仍然是地曠人稀,正適合於修仙隱居之人棲息。其二,這裡並非兵家必爭之地,因而能遠離兵革之災,這也是神仙家修煉的理想場所。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再從祖天師進入龍虎山所走的線路來看。此前,他曾在江州(今重慶)為官,因見世風日下,棄官隱於洛陽北邙山,因近帝都東漢建都於洛陽),朝廷屢有徵詔,不適合隱居,為尋修道寶地,他遠離塵境,“獨攜弟子王長從淮入鄱陽,登樂平雩子峰,山神拜於道,願受驅策命,廟食峰下,煉丹其間。山神知覺而雙鶴導其出入,遂棄其地、沂流入雲綿山,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見《道藏漢天師世家卷二》)。這裡先要弄清楚這個“淮”字。淮指淮南國,疆域較大,其實是從九江溯流而上。在到龍虎山之前他先到了鄱陽之馬蹄山”,因鄱陽在東漢時由縣升郡,亦屬鬧市,且其時交通全賴水運,鄱陽日過萬帆,並非修煉隱居之地。樂平地處樂安江之南,北接平林、大概因雩子峰也非修仙福地,故而棄之。

綜上所敘,祖天師為避徵詔離塵世煩擾,而選中龍虎山深山曠野,這就順理成章了。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二、瀘溪河的歷史淵源與兩岸風水

瀘溪河是流經龍虎山的惟一大溪。稱為“大溪”,仍為信江之支流。瀘溪河乃明萬曆間設瀘溪縣(今資溪縣)而得名。唐朝時稱為“沂溪”,而唐以前或祖天師在此煉丹時稱為何名,已無可考證。

瀘溪之水,因南邊群山不斷,故有“受南鄉三十六甑水”之說,其源有二,一出貴溪縣陽際坑分水嶺,北流經羅家洲;一出資溪縣高埠山,北流經富庶嶺至大王渡,合而西流。至上清又西流折北,至仙水若,即祖天師煉丹的雲錦溪。其流向恰似一條玉帶,又似一條遊弋中的青龍。風水學雲:“玉帶水、三合水,都是水抱之象。百里來龍,百里繞抱,即為龍有活水”。又云:“水配真龍為理氣,得生得旺是奇逢。來龍去水能成局,富貴綿長奕禩新。”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滬溪兩岸,群峰峙立,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巖。仙人城玉碧凌空飛雲閣半天仙蹟。據地質考察,這裡是中生代白堊紀地質演變而形成的丹霞地貌,英姿美景、奇峰如削,真可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過,祖天師當年在此結廬煉丹,並非為欣賞美景而來,他“七歲通道德五千言,既長,於天文、地理,圖書,讖緯之秘鹹貫通”(見清《龍虎山志》),當然深諳地輿之術。龍虎山天星照應,地氣衝凝,雲錦峰如珠簾寶鸞,排衙石即天然屏障,應天山,聖井山,有龍脈透蜿而至,琵琶峰、回龍峰人謂龍行雨回還。按風水學雲:“乾山高大主官壽,坤山肥滿旺人丁。”又《地理五訣》雲:“十個貴穴九個高,氣度昂昂壓百像。旗鼓貴人分左右,獅象禽星帶衙刀。眼弓案山齊胸下,臨官峰聳透靈霄。三吉六秀並天馬,貴如裴杜福滔滔”。如果是到龍虎山遊覽過的人,仔細對照山川形勝、參詳上述讖語,必定會說:“真乃驚人相似”。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三、“仙鶴引路”與民間傳說

《道藏·漢天師世家》載祖天師登樂平雩子峰後,山神知覺,有雙鶴導引至龍虎山煉九天神丹。類似這一類的傳說,歷朝歷代難可計數。在眾多的傳說中,也有一部分是與龍虎山山水風光,福地靈應有關的故事,對於我們瞭解祖天師為何選中龍虎山作為修煉之所很有一些參考作用。如在湖北咸寧一帶,數百年來一直流傳一則《鬼王張天師》的故事,稱龍虎山地氣衝凝,“明葬出天子,暗葬出鬼王”。張天師的父親遷祖上遺骸到龍虎山“暗葬”,所以便出了“鬼王”。又如清代諸人獲《堅瓠秘集》中說,祖天師從樂平雩子峰下來,由仙鶴引路來到雲錦山,見一巖洞高十餘丈,乃龍脈地穴所在便將其祖上遺骸火化成灰,和成彈丸,逐一射入洞中。射了63丸後,弓斷彈離故民謠中傳唱:“絕不絕來滅不滅,六十三代有一歇。世人若問後來事,天機玄妙說不得”。這首民謠與天師府後來發生的事有著驚人的巧合。此中玄機、誰人能解?

張道陵為何結廬龍虎山?

千百年來,龍虎山的奇峰怪石,碧水洞天,無處不美,無處不靈,故一直流傳著“十不得”的故事,如仙桃吃不得,仙女配不得,蓮花戴不得等等。這些故事,既映襯出龍虎山山水之美,也反映出龍虎山作為“洞天福地”之一的仙山靈氣。或許可以為張天師為何結廬龍虎山找到答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