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陶淵明的這句名言把他剛直不阿、不向權貴低頭的氣慨概括得淋漓盡致,後來還演化成了一句俗語:“不為五斗米折腰”,用來表示一個人的清廉有骨氣。很多人在理解這句俗語時,把“五斗米”解釋為晉朝縣令的月俸,借指當官的俸祿微薄、有限。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有記載:“縣令皆秦官,堂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古時候一石為十鬥。試想陶淵明這個彭澤縣令的俸祿,怎麼能只有五斗呢?
其實,陶淵明所說的“五斗米”是指“五斗米”道教。五斗米道教,原是一個民間宗教組織,其創始人是張道陵,在公元142年開始在巴蜀一帶行醫傳道,因為每個入道者要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後來,道教完全變成了地主階級的宗教,在士大夫之中廣為流傳,其中以江南豪右王謝等最典型,“五斗米”道教也就成了權貴的象徵。
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教徒折腰,做了80多天的彭澤縣令,他就解綬去職賦《歸去來辭。從此開始了隱居生涯。關於這次隱居,蕭統在《陶淵明傳》中有記載:“會郡督由至,縣吏清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因此,把五斗米解釋為五斗米道教徒,延伸為權貴,才和歷史事實相符合,也才是五柳先生的原意。
閱讀更多 木子話文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