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霍童八仙糕,最留戀的風味

寧德霍童八仙糕,最留戀的風味!

霍童八果糕,

鐵柺李嘗過的好味道。

霍童,洞天福地,溪水潺潺

在霍童,人們每逢婚喪嫁娶

霍童溪畔的村民就會做八果糕

和著麥芽糖的甜蜜

花生的脆

芝麻的香

豬油的清香雜糅其中

那舌尖上綻放的驚豔

就是一天中最回味的味道

寧德霍童八仙糕,最留戀的風味

霍童民間流傳,八仙雲遊霍童山水時,被糕香陶醉,鐵柺李化身書生,聞香追隨,才知原是八果糕的香味。八仙品嚐八果糕,於是,八果糕也有了八仙糕的稱謂。

八果糕的起源已無從得知,但和著芝麻香、麥芽糖的甜蜜,這道美味卻一直流傳至今。一道美味,最重要的就是選材和工藝,而料好料足尤其重要。

傳統的霍童八果糕,不加麵粉,只用黑芝麻、花生、糕粉、冬瓜糖、豬油、麥芽糖作為基本原料搭配結合。

好水,好味道

製作八果糕的水取自霍童當地的地下泉水,清甜甘冽的霍童泉水,孕育出八果糕的香醇。

手工製作

寧德霍童八仙糕,最留戀的風味


在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食品

都已經放到了工業化流水線被複制的今天

這道在霍童古鎮留傳至今的美食

並沒有被改革的洪流吞沒

而是以一種原生的姿態保留了下來

一層糕粉均勻鋪灑在案臺,然後澆上粘稠甜蜜的糖漿,不知經過多少次的揉搓調和,糖漿與糕粉便相互交融,細膩潤滑。

再將調製好的糕粉裝入細篩,左右晃動,細碎的粉末便從細篩的空隙中滑落,均勻的鋪在一個個方屜中,成為八果糕的底層。

寧德霍童八仙糕,最留戀的風味


擀麵杖的前後滾挪,炒熟的花生與芝麻,也被細細碾碎,飄出誘人的香味。再與糕粉、糖漿、豬油按古法和至油潤軟韌,鋪到底層糕粉上,輕輕按實。

八果糕表層與底層相同,同樣以糕粉為面。

將做好的方屜放置兩個小時,待糖漿完全滲入糕粉後,用刀將其切成均勻的塊狀,香甜可口、綿軟細膩。

美食就是這樣,越是簡單的配比,越能激發出食材原本的味道。但其中每一步的講究,是一道美食的靈魂,也是從古到今的不傳之秘。

今天的霍童八果糕,一如從前的味道,那香中有甜,軟中有脆的舌尖享受,不知是多少蕉城人的兒時記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