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區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一帶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這是被收錄入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開頭第一段,這裡提到了晉察冀這一敵後抗日根據地。看過抗戰影視劇的朋友應該對“晉察冀”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它是紅軍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根據地,不僅有利的保障了我軍敵後武裝力量的蓬勃發展,而且直插敵佔區的核心地帶,共計作戰了3萬2千多次,消滅了35萬多的日軍和偽軍。在晉察冀根據地的名稱中”晉“是指的山西省、”冀“是指的河北省。這點其實大家都知道,因為山西、河北兩省的簡稱如今仍是晉、冀,那麼這個”察“又是指的哪兒呢?目前我國一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34個省級行政區,然而在這34個省級行政區中並沒任何一個是以”察“為簡稱的。其實晉察冀根據地的名稱中這個”察“子也是一個省的簡稱,只不過這個省的建制已被撤銷,所以在今天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中就找不到這個簡稱”察“的省份了。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我愛你塞北的雪》是一首曾廣泛傳唱大江南北的歌曲。也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塞北“一詞指的就是北部的邊塞,也就是我國的北方邊陲一帶。殊不知在民國時期”塞北“一詞其實和華北、西北、東北一樣是指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當時的東北因為有黑龍江、吉林、奉天三省,因此統稱東北三省或東三省;而當時的塞北則是指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四省,合稱”塞北四省“。晉察冀根據地名稱中的”察“指的就是當時塞北四省中的察哈爾省,經過新中國的行政區劃調整後作為地理行政區劃的”塞北“一詞已很少使用,成為對北部邊陲的一種泛指。我們現在要探討察哈爾省被撤銷的原因,那麼不妨先了解一下包括察哈爾省在內的塞北四省當初的成立背景。事實上我們今天對歷史上曾存在過的這幾個省可謂是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中國近代史上的晉察冀根據地、綏遠抗戰、熱河事變、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等一系列事件均與這幾個省有關,說陌生是因為這幾個省究竟是何時成立、何時消失鮮為人知。如果我們現在翻開民國時期的行政區劃圖就不難發現:這幾個省基本上都分佈在如今的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由此我們也可以大致推斷得出:這幾個省的成立與撤銷可能與中央政府的對蒙政策有關。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我國的行省制起源於元代:忽必烈仿漢制建元稱帝后在中央設置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同時在全國各設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省、江西、湖廣10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而如今的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裡”,由中書省直轄。明太祖朱元璋改元朝之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僅主管民政,又設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獄、都指揮使司掌軍政,合稱都、布、按三司。有明一代各省軍政、民政、財政、刑獄等事務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分別執掌,遇有大事需三司會商。明代還出現瞭如今民族區域自治的雛形:明代在少數民族聚居的東北、西藏等地設有奴兒干都司、烏斯藏都司等行政管轄機構,這些地區相比內地行省有更大的自治權限。明朝內地的行政區劃被後世稱為”兩京十三省“:所謂兩京是指北直隸和南直隸;所謂十三省是指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入關後改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為省,因此後世在習慣上也稱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為省。清初在得自明朝的中原漢地仍基本保留原有的行政建制:僅改北直隸為直隸省,南直隸為江南省。康熙三年(1664年)將湖廣行省拆分為湖北、湖南二省。康熙六年(1667年)將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二省。康熙七年(1668年)將陝西省分為陝西、甘肅二省,至此全國共有直隸、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八個行省,合稱”內地十八省“。在中原漢地之外清王朝還維持著對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的統治,這些地區一般根據當地特定因俗而治,因此並不設立和內地一樣的行省:清王朝在自己的龍興之地東北設有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在外蒙古設有烏里雅蘇臺將軍轄區;在新疆設有伊犁將軍轄區;在西藏和青海分別設有辦事大臣轄區。內地十八省加上盛京、吉林、黑龍江、烏里雅蘇臺、伊犁五個將軍轄區以及青海、西藏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基本構成了清代前期的行政區劃版圖。注意我這裡使用了基本上一詞,這時因為以上這些行政區劃都沒覆蓋今天的內蒙古地區。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內蒙古地區在清代前期的行政區劃版圖中是極為特殊的存在:這裡仍維持著傳統的盟旗制度,無論是內地的省制或是清代在邊疆地區設立的將軍轄區、辦事大臣轄區等行政管轄機構均未覆蓋內蒙古地區。到了近代在列強入侵帶來的邊疆危機刺激下清朝的行政區劃版圖進行了一定調整:1884年清政府將原伊犁將軍轄區改為新疆行省;1885年鑑於臺灣的重要性將其由隸屬於福建的一個府正式設立為一個省;1907年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被改設為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省。如果將這時的中國地區與今天進行對比會發現:直隸省相當於今天的河北省,奉天省相當於今天的遼寧省,除了已成為獨立國家的外蒙古以及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國特別行政區之外已基本上和今天的中國行政區劃地圖大致相似了。為什麼又使用了基本上一詞呢?因為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當時寧夏和海南還不是單獨的省級行政區;青海和西藏是辦事大臣轄區,而如今的青海和西藏分別是省和自治區;當時的新疆是省,而今天的新疆是自治區;至於內蒙古此時仍延續著傳統的盟旗制度。清代對蒙古地區的治理是比較複雜的:清代的蒙古諸部大體分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分,漠南蒙古諸部生活的地區就是今天的內蒙古,漠北蒙古諸部生活的地區就是今天的蒙古國,漠西蒙古諸部生活的地區就是今天新疆天山以北的地區。這其中漠南蒙古是最先被清朝征服的:早在清軍入關之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君王就著力於拉攏漠南蒙古諸部,但漠南蒙古諸部並非鐵板一塊——各部和後金(清)政權的關係也並不一致。清朝在征服漠南蒙古諸部的過程曾遭遇一個頑強的對手就是當時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自從元順帝被明朝從大都城(今北京)逐回草原後原始的遊牧經濟無法支撐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的大一統政權,於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復到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林立的狀態。明末的察哈爾部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嫡系後裔,也是當時漠南蒙古諸部的霸主,當時朝鮮李氏王朝和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分別構成了後金(清)政權東西兩翼的重大威脅,成為清王朝在入關滅明前必須先行消除的側翼隱患。如果將當時明朝、蒙古、後金三方的博弈視為一出“新三國演義”,那麼明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蒙古地域廣大、騎兵彪悍;後金無論從哪方面看似乎都是最弱的。然而就是看似最弱的後金卻在明朝與蒙古的夾縫之間悄然壯大興起,當時的後金利用蒙古內部的分裂格局與科爾沁等部會盟、聯姻。1593年蒙古科爾沁部參加了討伐建州的九部之役,後參加的科爾沁部明安和喀爾喀部勞薩與努爾哈赤“遣使通好,自是蒙古諸貝勒通使不絕”。1619年明朝大軍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於後金的現實使明朝和蒙古這對宿敵看到了新興的後金的力量,於是作為當時的漠南蒙古諸部名義上的宗主的察哈爾部林丹汗隨即邀約了喀爾喀五部配合明朝協防鐵嶺,然而由蒙古和明朝組成的聯軍在女真人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就連蒙古軍隊的主將齊賽諾延都成為了女真人的俘虜。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成為蒙古諸部中率先臣屬於後金者。次年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徵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這一時期後金對蒙古諸部採取政治安撫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策略:與歸附自己的蒙古部落進行會盟、聯姻,而集中主要精力打擊身為漠南蒙古各部盟主的察哈爾部。後來的孝莊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皇后以及姐姐宸妃海蘭珠都是在這時嫁入後金宮廷的。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極討伐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徹底統一漠南蒙古諸部並獲得元朝的傳國玉璽。次年皇太極正式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後金國號為清,他自己則由大汗改為皇帝,此舉標誌著皇太極正式以漢法構建自己的國家,應該說此時他已有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的意圖。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皇太極的稱帝改元之舉不僅標誌著他以將入主中原作為奮鬥目標,也標誌著他對漠南蒙古諸部的徹底征服。清軍入關後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持續打擊終於消滅了漠西蒙古中最為強大的準噶爾部,至此清朝完成了對蒙古諸部的征服。清朝在使蒙古諸部臣服後如何治理蒙古部落的問題隨之提上議事日程:清朝將蒙古諸部分為內屬蒙古與外藩蒙古,分別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根據部落、地域分而治之——分設札薩克旗、都統旗、總管旗、喇嘛旗進行統治。內屬蒙古包括八旗察哈爾、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州、縣無異。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的世襲札薩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權,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和喀爾喀四部、青海蒙古和伊犁準部等。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為一盟,設正、副盟長,掌管會盟事宜,並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在中央,則由理藩院統管蒙古事務。清朝對蒙古諸部的治理模式具體而言可以主要分為四類:漠南模式——作為在清軍入關清就已被征服的漠南蒙古諸部一直與清皇室保持著聯姻關係;漠北模式——漠北喀爾喀蒙古同時受到漠南蒙古、準噶爾部以及俄羅斯等各方面的影響,因此清王朝對其的控制力度始終不及漠南諸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漠北喀爾喀蒙古在噶爾丹的威脅下歸附清朝,此後清朝對漠北喀爾喀蒙古主要採取政治上的會盟以及推行喇嘛教等措施加以控制,使之成為防禦沙俄的屏藩;青海模式——被噶爾丹打敗的和碩特部進入青海建立了和碩特汗國,和碩特部和西藏的達賴政權合作共同統治青藏高原,隨著準噶爾勢力被清軍驅逐出青藏高原之後和碩特部成為了清朝治理青海的一支重要力量;土爾扈特模式——土爾扈特部東歸後清政府將巴音布魯克、烏蘇、科布多等地劃給土爾扈特人作牧場,最後確定的遊牧地為“渥巴錫所領之地”,也稱舊土爾扈特,分東西南北四路,設四個盟,各任命了盟長;舍楞所領之地稱新土爾扈特,舍楞為盟長。整個有清一代始終綜合運用會盟、聯姻、冊封、朝貢以及推行喇嘛教等多種方式實現對蒙古諸部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多領域的全方位控制。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現在我們單說清朝治理蒙古諸部的漠南模式,也就是施行於今天的內蒙古地區的模式:一方面清王朝與漠南蒙古諸部始終保持著和親、會盟等聯繫,以致於清朝歷代皇帝均有一個蒙古汗號,同時清朝皇室的血脈中也流淌著蒙古族的血液;另一方面清王朝為防止蒙古諸部重新聯合成為統一的武裝力量始終致力於維持蒙古諸部的分裂局面,為此清朝按滿洲八旗模式對漠南蒙古諸部進行改造而創設了盟旗制度:清朝在蒙古各要地設置駐防將軍大臣以監控和統轄個盟旗。清朝對蒙古的行政治理機構分為自治和官治兩種類型:所謂官治類型是指由中央派遣駐紮蒙古各地的將軍、都統、大臣等;自治類型是指盟旗制度下蒙古諸部的札薩克組織。當時中央派駐的將軍或都統主要集中駐紮在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地:熱河都統駐熱河(今河北承德),治理遊牧蒙古,但關於城內漢人之治理與直隸總督合議;察哈爾都統駐直隸宣化府(今張家口),管轄內蒙古察哈爾部,關於城內漢人的治理問題與熱河同例;綏遠將軍駐綏遠城(今呼和浩特),管轄土默特部,關於城內漢人的治理與熱河、察哈爾無異。晚清時期日本和沙俄勢力加緊向蒙古地區滲透擴張,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少有識之士提出移民實邊和蒙地改省的建議:所謂移民實邊就是從中原內地向蒙古地區移民以強化邊防;所謂蒙地改省就是將蒙古地區設置為類似於中原內地的省份。辛亥革命後沙俄趁機煽動外蒙獨立:1912年冬至1913年外蒙叛軍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內蒙古。翻開地圖不難發現:內蒙古面積狹長、地域遼闊,在當時中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格局下實在難以做到首尾兼顧,於是將內蒙古拆分為熱河、察哈爾、綏遠三部分的方案再次被人提及。1914年7月6日北洋政府將清政府時期處於盟旗制度治理下的內蒙古地區拆分為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個特別區並設置都統管轄。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以《建國大綱》中僅有省制而無特別強之規定將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改設為省。

歷史上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省

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個省的設立在當時的形勢下對穩定邊疆局勢、鞏固中央政府對內蒙古的統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卻使內蒙古處於被新設的行省分割統治的局面之下,以致於當時就有人說:“若干年後內蒙古之名將不復存在”。客觀上而言:這是在當時中國面臨列強侵略的邊疆危局下以犧牲蒙古族同胞的利益來強化對當地控制力度的應急政策。隨著民族危機的解除這種應急政策的負面效應表現得日益明顯:當地部分別有用心的王公貴族利用當時蒙古族同胞對改省的抗拒心理陰謀煽動民族對立情緒,甚至試圖策動內蒙古獨立。1945年10月出身蒙古土默特部的烏蘭夫同志受中共中央的委派解散以蒙奸博英達賚為首的“內蒙古共和國臨時政府”,組成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內蒙古那些別有用心的王公貴族製造分裂的陰謀落空了。1946年8月烏蘭夫開誠佈公地向中央提出:蒙古族人民迫切希望在中國革命勝利後恢復歷史上的內蒙古版圖。中央表示:對蒙古族人民的要求充分理解並決心在革命勝利後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49年9月內蒙古全境解放,12月2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改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建立在對歷史上內蒙古版圖拆分基礎上的綏遠、察哈爾、熱河三省至此已完成其全部歷史使命,不過三省也並不是同一天一下就撤銷的:當時內蒙古轄下的察哈爾盟南部與察哈爾省北部毗鄰,交界地區蒙漢雜居、土地交叉,農牧業矛盾較為尖銳。為維護當地的民族團結、推動經濟建設有必要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當時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察哈爾省人民政府經過反覆協商和多次實地勘察於1950年9月完成了內蒙古察哈爾盟與察哈爾省之間的劃界工作,原屬察哈爾省管轄的多倫、寶昌、化德3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到了1952年中央正是撤銷察哈爾省的建制,將其轄區併入內蒙古自治區。1954年3月6日綏遠省撤銷建制,其轄區全部併入內蒙古自治區。1956年1月1日國務院根據1955年7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屆二次會議的決議決定撤銷熱河省建制,在承認歷史、照顧現實的原則指導下將熱河省以農業為主的承德地區和北票、朝陽、阜新、建平等縣分別劃歸河北省和遼寧省;將以牧業為主或農牧並舉的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赤峰縣、寧城縣、烏丹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