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亲戚夜里参加科考,竟然是地府选拔领导,关羽是主考官

《三国志》上说关羽爱读春秋,这一点后来被无限放大,这本微言大义的书成为关羽形象的一部分,深夜读《春秋》成为他经典雕塑,文征明说:“有文无武不威如,有武无文不丈夫。谁似将军威而武,战袍不脱夜观书。”这看的便是春秋,还有人说他“偏向孤城轻一死,不虚平日看春秋。”将他的人格魅力和春秋联系在一起。

蒲松龄的亲戚夜里参加科考,竟然是地府选拔领导,关羽是主考官

关羽读春秋

如此学问高深,而且有刚正不阿,像蒲松龄这样屡考不中的考生,就梦想遇见这么一位独具慧眼的考官,所以他在《聊斋志异》里就写过两次关羽担任考官的事情。

开篇第一个故事《考城隍》,蒲松龄姐夫的爷爷,大半夜被叫到阴曹地府参加河南某城隍的选拔考试,主考官之一就是关羽。结果这位考上了,说自己老母无人管,不能前去上任,关羽通融了一下,让他待母亲寿终时再来上任。

还有个《公孙夏》的故事,某监生,临死之际,通过阴间行贿当上了真定太守,耀武扬威上任,走到半路上,遇见关羽,关羽觉得他有诈,就对他重新进行了考试,一考之下发现是个草包,当即打了五十大板,让人遣送会阳间。

蒲松龄的亲戚夜里参加科考,竟然是地府选拔领导,关羽是主考官

朱衣神

关羽之所以能为阴间选拔人才,就因为他的职务之一是“五文昌”之一,所谓五文昌就是五个主管文运的神仙:“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纯阳帝君”、“文衡帝君”

关羽是便是文衡帝君,但是《桃园明圣经》里说他朱衣神,文昌武曲都是他的手下。这么说来,五文昌里,关羽一人独占两席,还是这个部门的领导。

所以科举士子都盼着能得到关圣帝君的垂青,最初的关羽也就提供一下安全防护,例如明代宗的时候,有一年考场着火,有个叫任佐的人就被关羽救出。后来这个人官至巡按。

蒲松龄的亲戚夜里参加科考,竟然是地府选拔领导,关羽是主考官

文昌帝君

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点并不是关羽像消防员一样舍身救人,而是吃惊于这个人后来官做得这么大。这说明关羽为你出手,表明后半生非富即贵啊。

后来关羽在考场中就屡屡出现了,不光是救人,或是担任导师,通过托梦、扶乩等方式为考生讲解《春秋》。或是对还对考生进行即将犯下的小错进行提醒。例如《熙朝新语》上记载,有个人叫秦涧泉的考生科考前去关帝庙抽签,卦签显示:“静来常把此心扪。”他以为关老爷提醒自己有亏心之事,但思来想去没觉得自己做过问心有愧的事情。等到殿试的时候,皇帝让以“松柏有心”为韵做赋,结果他第四段忘了押韵,阅卷大臣居然没发现。卷子呈上去,皇帝看出来了说:“状元有无心之赋,主司无有眼之人。”这个时候,秦涧泉才恍然大悟关羽之前是在提醒自己呢。

蒲松龄的亲戚夜里参加科考,竟然是地府选拔领导,关羽是主考官

文昌帝君

这还只是一个提醒,有时候他老人家还直接押题。有个叫沈坤的考前在关帝像前祈祷,希望关羽托梦告诉他今年考试题目,他朋友笑他迂腐,就偷偷给他写了七个题目,偷偷放到神像前,沈坤是个书呆子,一间竟然信以为真,当即按照题目写文,写完熟记于心。待到一进考场,那朋友立刻傻眼,自己作弄沈坤的题目,竟然是本科考题。沈坤得中,他那朋友却名落孙山。

押题押得峰回路转,关二爷才是补习班亘古一人。。

蒲松龄的亲戚夜里参加科考,竟然是地府选拔领导,关羽是主考官

当然对于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关羽不但不会帮助,还要加以惩戒。例如某人文章写得好,自以为必然高中,就得意洋洋,眼高于顶。和别人谈论,一会说:“某某家的姑娘不错可以做妾。某某家姑娘好,将来讨来做老婆。“一幅阿Q的嘴脸,当晚梦见关羽降临,说:“本来你要高中,但看你如此骄傲,我已经让文昌帝君收回你的名额,本要罚你三年不中,后来又遇见岳武穆,他建议让你终身不第,所以你这一生都是秀才了。”

可怜这个考生,以后就只比孔乙己强上一点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