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發現目標時再裝彈嗎?

林松Mf


更多的時候的確是發現目標後再裝彈。坦克一般會攜帶多種類型的炮彈一是反坦克用的穿甲彈、破甲彈,二是消滅敵人的步兵及其他有生力量的面殺傷榴彈、碎甲彈等。如果面對敵人坦克的時候炮膛裡是榴彈怎麼辦?看見一組反坦克武器正要發射炮膛裡是穿甲彈又怎麼辦呢?這時候是將穿甲彈取出,裝填破甲彈或榴彈還是將穿甲彈打出去再裝填面殺傷性的炮彈呢(打出去效用低都可以不談炮彈貴不貴的問題)?這絕對是個問題。

炮彈裝填需要時間,取出再裝填或者沒消滅再裝填都會消耗更多的時間

假如一輛主戰坦克裝填到發射需要7秒那麼取出再裝填肯定不止7秒,將炮膛裡的炮彈擊發再裝填雖然比前者更快一些,但是適合打擊目標炮彈的裝填時間肯定也會超過7秒。事實上炮膛是否準備炮彈直到今天依然有爭論,即便炮膛裡是破甲彈既可以反裝甲車坦克,也可以當做榴彈殺傷步兵但是其使用場合也必須開闊,假如是在樹木茂密的叢林裡破甲彈不一定能夠擊傷主戰坦克,畢竟破甲彈很容易被提前引爆,而防不住破甲彈的坦克方向機、炮管等部位並不容易被擊中,履帶被打斷也不會讓敵坦克完全喪失作戰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坦克也重視先敵發現的重要原因,比敵人先要發現,就是比對手要優先裝填完畢,最終有先擊發的優勢。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能夠一發消滅一個反坦克小組?要知道彈芯並不粗啊!

其實考慮炮膛要不要準備炮彈或裝填什麼效用的炮彈要考慮在什麼地域會最先與的對手什麼武裝遭遇。在二戰時期單兵反坦克武器並不是很普及的時候坦克的主動性非常強,只要在其射程內不管炮膛裡是什麼彈種都可以取出或者直接發射,而且單兵反坦克武器的有效毀傷距離都很短,坦克容錯率可以有很高,在打步兵時根本不用考慮炮膛裡的是不是穿甲彈。當然這時候有將炮管作為觀瞄設備的做法,不過正常的觀瞄設備正常也不會通過炮管瞄準,這只是一種應急做法。現代戰爭不一樣,很多單兵攜帶的反坦克武器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大,即便坦克優先發現了這種威脅但凡炮膛裡的炮彈不適合或不能一次性消滅這類靈活的武器,那麼從癱瘓到被擊毀間隔絕對不會很長。較高的生存率取決於最有效率炮彈擊發的時間,很顯然找到目標再選擇適合的炮彈才是最科學的作戰方式。

坦克要消滅坦克需要使用穿甲彈,但是敵方可不會在你炮膛裡有穿甲彈的時候跑到炮口,又或者在你炮膛裡是榴彈的時候跑出一群步兵來送死吧!

炮射破甲彈雖然既有反裝甲能力,也有反步兵的能力,但是要直接擊中炮管和窩彈區毀傷主戰坦克其實並不能保證


具體的《坦克使用手冊》我沒見過,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客矢解


當然不是!實戰現裝彈的話,火化費都免了……美軍條例,是隨時一發多用途彈,美軍俗稱高爆彈。美軍自用的M1A1只帶倆彈種:多用途彈反坦克、裝甲車、打碉堡、反步兵都有效……(但對有雙層反應裝甲的坦克效果不佳);然後就是貧鈾脫穿,反坦克專用!1991年東73戰役中,美騎二團下屬老鷹連連長麥克馬斯特上尉與寇蒂中士的坐車,從一個沙丘駛下後與4輛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塔瓦卡納機步師師屬裝甲旅,負責巡邏的T72M遭遇……寇蒂中士在10秒鐘內連開三炮,連長開了一炮……若無待發彈,則至少需要15秒才能開三炮……10秒,基本就是T72M選彈種、自動裝彈機上彈的時間……


太平洋水師


兔哥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坦克不同的歷史階段來說。坦克早期的火炮都不能先裝彈,那個時候還沒有瞄準機構,坦克的炮塔也不會轉動,當坦克發現目標時從哪兒瞄準呢?炮管,打開炮閂,用眼裡從炮管內大概性的瞄準,對於射手的經驗依賴很重,然後把炮彈裝入炮膛,開炮射擊。後來坦克有了簡單的觀瞄設備,但它是和坦克炮連接在一起的,當時的彈種也少,可以先入膛,不過都是開打時才裝彈的。後來才有了獨立於火炮以外的觀瞄設備,現在坦克的觀瞄設備都是獨立於火炮以外,利用火控系統和火炮伺服系統相連接,實現隨動控制。現在坦克不需要通過炮管進行概略瞄準了,是否可以先裝彈入膛呢?


現在的坦克裝彈模式有兩種,一個是人工裝彈,一個是自行裝彈。不論是哪一種形式,坦克在作戰中通常情況下都不先把炮彈裝入炮膛,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坦克的作戰任務有多個形式,一個是打坦克,這是坦克的主要任務,坦克目前來看依然是坦克的剋星。第二個是打擊裝甲車輛以及其它的車輛,第三個就是對火力支撐點進行打擊,包括碉堡,工事,巷戰中的火力點,戰鬥中的人員等等目標。坦克的炮彈也有多種,通常主要的彈種有穿甲彈,這是一個動能彈藥,主要的優勢是打坦克,彈丸並不裝火藥,而是實芯的硬質金屬彈芯,通常是鎢合金或者是貧鈾彈芯,靠動能擊穿坦克的厚重裝甲。穿甲彈打坦克好使,打軟目標並不好使,例如,在開闊地有一群人,用穿甲彈只能打擊一個人,即便這些人都在一起,也只能是對一個人有作用。這是因為穿甲彈並不能爆炸,打裝甲車輛,普通車輛也不好使,貫穿過去殺傷力也就是一個貫穿的洞,殺傷力小。
破甲彈是坦克反反裝甲彈藥的一種,破甲彈的彈頭內有火藥,採用空心裝藥,也叫錐形裝藥,破甲彈的穿深不如穿甲彈,靠爆炸時的高溫高壓金屬射流擊穿坦克的裝甲殺傷力裡面的人員。破甲彈的穿洞不論大小,只要能洞穿坦克裝甲,高溫金屬射流就會以極高的速度射進車體內部,殺傷裡面的所有人員。破甲彈可以打擊裝甲車輛,這個沒問題。爆炸彈,也就是高爆榴彈,主要是殺人員,軟裝甲目標。坦克攜帶的彈藥數量有限,一共就40發左右,它是一個移動的堡壘,為步兵開闢通道,也要打擊人員等軟目標,這樣一來就需要攜帶多個彈種,而且各彈種要針對不同性質的目標,因此,坦克不能先把炮彈裝入炮膛,而是根據目標的性質選擇所對應的彈種。⬇️T-34坦克





現在的坦克還有炮射導彈,炮射導彈用來打擊遠距離目前,現在的坦克炮的殺傷距離越來越遠,有在5000米外射殺坦克的記錄,但就目前的觀瞄設備以及坦克炮的性能而言,這樣的打擊屬於撞大運的方式。坦克炮目前的殺傷距離仍然在3000~2000以內,因此對於遠距離的目標坦克炮射導彈就成為彌補坦克炮射程不足的一個手段,現在坦克炮射導彈的作用距離都達到了4000~5000米左右。坦克炮以及坦克炮射導彈的作用也決定了坦克的打擊方式,但對不同目標選用不同的彈種仍然是坦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並做不到一彈包打天下的程度,因此,坦克在作戰中,需要對彈種進行選擇,在目標並不明確的情況下,判斷目標的性質比先送彈上膛要正確的多。這是為什麼呢?⬇️炮射導彈


坦克並不知道對手的作戰武器是什麼,即便是有坦克也並不能保證先出現的就是坦克,如果是一個反坦克小組攜帶反坦克武器要比出現一輛坦克更可怕,穿甲彈對付反坦克小組基本就沒多大作用,此時除了高爆彈其它的都不好使,你也可以用機槍。如果此時已經把穿甲彈先裝入炮膛了,只能是重新裝彈,當你換裝了高爆彈,此時坦克又出現了,你難道還要換裝彈藥?人工裝彈通常是每分鐘6-7發左右的裝彈速度。自動裝彈機通常也只有8~9發左右,雖然理論上的速度要高於這個速度,但武器裝備凡是理論上的最好別信,理論上的裝彈速度都是不瞄準,只是裝彈時的速度,這在實戰中是不可能的。假如先裝入了一發高爆彈,而出現的目標卻是一輛主戰坦克,你打還是不打,打,沒作用,不打,等於是等著捱打。正是受裝彈速度的限制,如果首發不中,只能是等著捱打,現在的坦克火控技術,裝彈速度都八九不離十,這樣的情況下任何的失誤結果都是毀滅性的,所以現在坦克都強調首發命中,因為對於雙方而言只有一次機會。那麼等目標出現在裝彈不就晚了嗎?
坦克的觀瞄設備


採用“獵—殲”系統反應時間最快4秒,車長/炮長從發現目標到瞄準目標到開火最多需要9秒,裝一發炮彈至少需要6、7秒。如此來看,即便是發現目標再裝彈也是夠用的,這是突然遭遇的情況下,而戰場上對於目標性質的判斷完全可以通過其它途徑提前獲得。現在戰爭講究信息化,信息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戰場感知能力,誰能提前發現目標誰就能佔據主動。對於坦克而言,只所以等發現目標才裝彈,主要是目標性質不明確,如果能夠提前獲得目標性質先把炮彈裝入炮膛當然是有時間優勢的。這又是為什麼?坦克的觀瞄設備發現瞄準目標的時間要快於裝彈速度,這樣一來先裝彈待發就快於發現目標後在裝彈。是否先裝入炮彈也要看情況,已經全面開打了,坦克對坦克大會戰,肯定是穿甲彈再穿甲彈了。假如是一輛坦克帶著一堆小山貓,穿甲彈太浪費了,一輛坦克沒有幾十發炮彈,等穿甲彈打沒了,破甲彈打沒了,來了輛坦克,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手瞄準自己,然後從容開火。


兔哥42928


是的。坦克發現目標後再裝彈。因為要根據目標性質選擇彈種,以確保殲滅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