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心臟就像一個“水泵”,不停地以5-6升/分的速度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如果“水泵”出現問題,那身體也就會失去原有的運作節奏,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心衰的話題。

1.什麼是心衰?

心力衰竭也稱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病發展到了嚴重的階段,心臟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彈性減退的“皮球”,輸出血量不能夠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器官和組織中的血液也不能順利迴流到心臟,這種狀態就叫做心力衰竭。

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當心髒負荷加重或心肌損傷時,心臟泵血功能降低,會出現了一系列心臟結構和功能性改變,由此產生一系列缺氧和淤血的表現。心衰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綜合徵,可能出現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尤其下肢)等表現。

2.心衰的症狀有哪些?

▶心衰是一種進展性疾病,容易疲勞、不願活動、食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持續乏力疲倦、氣短、心悸、下肢腫脹、持續咳嗽;

▶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入睡,不能平躺,咳泡沫痰,心率加快全身浮腫,體重增加。

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3.心衰有什麼危害?

△心衰會給自己、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

△心衰會直接影響您的社交、限制日常活動,還會帶來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

△心衰可能需要經常住院,而且心衰的死亡率很高;

△心衰死亡率與癌症相當,約20%的心衰患者在確診後1年內死亡;約50%的心衰患者確診後5年內死亡。

△70歲以上老人中,每10個人可能就有一個人患有心衰。

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4.心衰離你有多遠?

心衰其實並不遙遠,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或病史),您可能就是心衰的高風險人群,一旦發現有心衰的症狀就應該去醫院專科就診,不要漏掉以下病史,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冠心病是心衰最常見的病因;高血壓是心衰的主要危險因素。

如果您有冠心病或者高血壓,平時應該多量血壓,定期做心電圖檢查,多注意心臟保健。

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症患者,也是心衰的常見病因。

平時多注意清淡飲食,控制體重,少吃多餐,因為飽餐也有可能引起心衰。

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還有,如果您有心臟毒性藥物史、風溼熱病史、心肌病家族史等,平時就應該注意有沒有出現心衰的症狀,因為這些都是心衰的高風險因素。

5.心衰的誘因有哪些?

✔感冒受涼

✔心律失常

✔情緒激動精神緊張

✔妊娠或分娩

✔輸液過多過快

✔突然停藥

6.心衰七大信號

①氣短和體力差是心衰常見的症狀。

事實上,很多病人在活動幾分鐘後就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這是由於心臟功能降低,導致流通到肌肉和組織的血液減少所致。

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②腳和腳踝腫脹也是心衰常見的症狀。這是由於心衰和腎功能減退導致的體液積聚引起的。

③對於持續腫脹,或者體重莫名增加(24小時內增加1-2公斤),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你知道嗎?心衰患者抑鬱症發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這可能主要源於患者對自身健康的憂慮所致,擔心拖累家人、朋友,另外由於鉅額的治療費用,導致患者經濟壓力巨大。

④研究發現,約50%的心衰患者會經歷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這是一種睡眠障礙,因睡眠中大腦無法向呼吸肌發出指令而引發。這種疾病可迅速將患者從深度睡眠中喚醒,使其驚醒,這種感覺一般會在坐起幾分鐘後消失。

⑤心衰患者躺著的時候,因為肺部有液體積聚,會感覺呼吸困難。為了緩解這種症狀,患者往往會選擇多加一個枕頭,支撐身體到一個相對垂直的位置,這樣有助於呼吸並使患者感覺舒適。

做自己的心臟醫生—5分鐘帶你讀懂“心衰”

⑥心衰常伴有持續的咳嗽和咳喘,這是肺部液體積聚造成的另一個後果。咳嗽的加劇通常是心衰加劇的表現,也是患者需要及時就醫的警示。

⑦心衰患者常會感到渾身犯冷,手腳冰涼。這是因為他們體內大多數血液都流向大腦及其它重要的器官,四肢血供相對不足。這時候可以穿上更保暖的衣服,嘗試短途行走或者進行有規律的按摩加速血液循環。

文中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大家好,我是桂亮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也請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桂亮醫生】,我會定期為大家分享一些醫學知識。如有疑問,歡迎大家在後臺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