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在如雨後春筍拔起的高樓大廈中,穿著高跟鞋的女郎,手拿公文包的男子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腳踩的這片土地上經歷過怎樣將動盪艱辛的歲月,在腦海中唯獨留下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塵世。

但是這裡,現在依舊保留著老重慶的記憶,保留著鬧市中清靜。它聳立在盤溪山頭80多年,不僅秘密收藏過十餘萬冊抗日時期的珍貴史料,還辦過中央美術大學及私立蜀都中學,這座古宅就是位於江北盤溪的"石家花園"。這是第一座重慶人自己的公園,它建於1931年,其主人是當時重慶非常有名望的袍哥掌旗大爺、商界巨賈、慈善家石榮廷。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石家花園的修建,源於一張警示牌。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石榮廷到上海經商時,見公園門口立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非常氣憤,當時便對同行的人說:“ 我回重慶後定要找個地方, 建座花園式住宅,並把周圍修成公園,免費讓大家遊玩!”

回渝後,石榮廷1931年在江北石門地區從蒙尊一的兒子蒙敦厚三兄弟手中買下 了江家堰(即盤溪河)及周圍的土地,即著手修建花園式住宅,並改造盤溪河周圍的環境。鼎盛時期的石家花園佔地很廣,現在的東方港灣、石門小學至嘉陵江畔一 帶,當年都是花園的範圍。這棟中西合璧的庭院樓房,取名“培園”,或“盤石書屋”,人稱“石家花園”。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從九村順著盤溪路往下走,可以看見一棟兩層樓的磚木建築,隱藏在裡綠林裡面,是那麼毫不起眼,與他的主人名聲截然不同,這就是著名畫家徐悲鴻故居。繼續前行,大約五分鐘左右的路程,看見一座中西式結合,集書法、石刻、建築藝術於一體的的園林式建築。叢生的雜草,足以看得出近年它的沒落與無人問津,站在院外就能看見那枝繁葉茂、歷史悠久的黃桷樹,走進院內一看,盤根錯節,還提供給遊人小憩的一方天地。它的佔地面積大約有2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分為正屋、傭人房、地下石屋三部分。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正屋建築是一中西合壁式樓房,兩樓一底,磚木結構。走進正屋的房間內,房間寬大敞亮,四面都有窗戶,都是採用彩色雕花玻璃裝飾,外面日光透過緊閉的窗戶折射出斑駁的影子。在正屋的前面,是一個很大的院壩,站在其中,彷彿能想象到幾十年前,名貴的花草樹木點綴其中,藤蔓植物爬滿高牆,顯得生機勃勃,社會名流因主人的熱情好客,都紛至沓來,他們坐在石凳上把酒言歡,談國事、抒己見,快意至極。院壩的北邊是一座人造的假山,上面種植了幾株黃桷樹,根鬚與鐘乳石相互纏繞,盤根錯節將假山緊緊抓在腳下。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那時候石家花園的周邊都是未經開墾的荒地,於是石榮廷不僅對盤溪河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整治,還修了盤溪游泳池,供人們嬉水遊樂。盤溪河沿岸種植了大量的垂柳、鳳尾竹、白楊樹、羅漢松、萬年青、秋海棠及花卉果樹等,一時之間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遊覽之地。

在山崖埡口處可見一半山石壁, 石先生親自順小路向上策劃雕鑿了兩隻栩栩如生的石虎。石虎原先的位置在石門渡口,現在的位置位於重慶市江北區石門富溫村109號的僑發老年公寓內。進公寓,轉往後面的小徑,下石階。風景過去這麼多年依舊沒有變化, 左邊為江水緩流的嘉陵江,右邊是江水激盪的盤溪河,這兩條"性格"截然相反的流域養育了無數重慶的子子孫孫。走到半山腰處,便可以看見一座閣樓,題曰“老虎閣”。閣中有石壁,左邊一虎,體格較大作回頭狀,右邊一虎,體格較小,做迎頭狀,動靜相宜,甚是有趣。

第一座重慶自己人的公園,究竟為何修建?石家花園帶你穿越時空

儘管現在石家花園逐漸沒落,也在時光中漸漸老去,取而代之是綠地上拔地而起的房屋,但是它還是老一輩人在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它永遠是那座為他們帶來快樂和尊嚴的美麗公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