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为什么饱受争议?郭德纲等人能代表中国相声的发展趋势吗?

桃花岛主谈球论道


德云社一直是挑战既有规则的人,当然到哪儿都不受待见了,因为你抢了人家饭碗嘛,正所谓“砸人饭碗如杀人父母”,如此深仇大恨,谁能轻饶了你?

2005年,郭德纲刚刚崛起的时候,其恢复传统相声,将相声请回小剧场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相声观众的用户,让大家领略了原滋原味的相声魅力。听惯了郭德纲,还有人愿意听电视上或者慰问演出的相声吗?这直接导致大量以电视、慰问、走穴等方式为生的相声演员失去了生活来源,所以郭德纲走每一步都阻力重重,各种明枪暗箭接踵而至,防不胜防。郭德纲能有今天的成功犹如唐僧西天取经一般,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最终修成正果。


郭德纲现在是功成名就的行业大咖,一代宗师的气质由内而外,已经没有多少人敢于挑战郭德纲的权威了;于是,郭德纲的徒弟们又成为了新的目标。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云雷,他直接从相声圈跳到流量圈发展,圈走了大量饭圈女孩,破坏了饭圈既有的生态平衡,所以张云雷遭遇的绞杀一点也不比郭德纲的少,甚至于比郭德纲的遭遇更惨一点。

郭德纲当年遭受的压力都来自于同行,而大部分同行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能量,最多是利用其地位煽风点火,带动媒体来给德云社施加压力;只有德云社真正存在硬伤,才可能给德云社造成伤害,比如郭德纲代言藏密排油事件和李鹤彪拳打假记者事件,都有错在先,媒体跟进报道也是常理。


但是现在张云雷遭遇的不是同行,而是流量圈背后庞大的资本玩家。资本玩家最大的优势在于有钱,只要是通过钱能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无所不用其极。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买热搜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热搜立马就来,把本来属于鸡毛蒜皮的小事炒的全网皆知,最终变成大事,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德云社粉丝之间的内部矛盾问题,本来只是个别现象,但是通过资本玩家一次又一次的热搜教育,搞的已人尽皆知,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演员之间的关系;郭德纲在纲丝节上都不得不主动辟谣,塑造德云一家亲的正面形象。


由于类似的事情上热搜次数越来越多,德云社现在的社会形象下滑的厉害,大众对德云社的观感不佳,长期下去影响的就是德云社的收入。

大概的逻辑是这样,德云社动了别人的奶酪,人家就要反击,给德云社制造麻烦,至于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孙破天


郭德纲也好,其徒弟们也罢,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代表中国相声,只是说是一个民间相声团体,一群民间相声艺人。之所以被说饱受争议,主要还是太出名了,同时能力太强,也太受广大观众欢迎了!早知道同行是冤家,德云社这么受欢迎,其他相声同行难免羡慕嫉妒恨!尤其是某些所谓的相声名家、相声表演艺术家,一辈子就靠着几段相声混,反正有国家出钱养着!人民群众又不傻,看看德云社的相声演员,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小曲儿小调儿、京评梆曲样样不落,反观那些所谓的名家、表演艺术家呢,有几个能会这么多传统艺术的?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况且德云社每年进行那么多商演,给国家创造了多少税收?德云社做了很多公益,比如郭德纲在时尚芭莎慈善晚宴上,捐了一个车队的救护车,真是应了郭德纲自己说的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另外,一个张云雷,让多少年轻人重新喜欢上传统艺术?郭德纲为了重新弘扬传统艺术,成立的麒麟剧社都是赔钱的,就为了让京剧、评剧这样的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德云社一直在践行这句话!把观众作为衣食父母,有几个演员能像德云社这样呢?所以,所谓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某些人羡慕嫉妒恨,是自己本事不济,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用键盘来发泄不满,做搅屎棍子而已!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心明眼亮,他们知道用脚投票!至于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人,有这个时间,还是去练练相声基本功吧!


老崔22303781


所谓“饱受争议”此话偏面,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干工作的人总是有毛病,不干事的人永远没事。现在相声界德云社一枝独秀,在开放改革的大潮中,成绩斐然,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双丰收,为赈灾,助学,扶贫也做出了一些贡献,有目共睹,当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或多或少的缺点和错误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民营相声社团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饥一顿饱一顿的在坎坷的道路上创造出今天相声界的辉煌,可以不夸张的说是相声盛世之一,达到了普及并关注的地步。也凸显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现实。不可否认社会舆论导向很重要,全国各地相声文艺社团,包括曲协的相声文艺团队确实很多,在关注度上唯独对德云社“关爱”有佳,在头条中天天都可以看到德云社“新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属正常,但还是要公开,公平,公正地来给予评判,扬长避短并非避重就轻,实事求是并非脱离现实,干工作不可能不出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议规争议,好的方面还是要鼓励的,还是要同行相互之间学习的,并不是两张皮,各干各的。做为舆论导向的人一定要出于公心,以和为贵,对于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拿出更好的产品奉献给广大观众也无可厚非。“饱受争议”也不是一棒子打死,也非排挤压制其出局,那也不现实。无论一个什么样的文艺社团只要是能做到接地气,扬正气,亲民意,顺潮流,爱传统,重传承,苦练功,展高技,献爱心,做奉献,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就是一支好的文艺团队。至于是否能代表中国相声发展的趋势的问题,还是需要广大观众来评判,相信观众是最好的评判员。


孫齊信


老百姓喜欢接地气的玩意儿,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玩意儿,愿意花几百上千的大洋来放松一下,开心一下,烦恼事儿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对于那些局限于教育人的、歌功颂德的、飘在云彩眼里的玩意儿越来越觉得不是什么玩意儿,就慢慢的不乐意听了。送票都觉得没有时间去浪费。。一首歌一只相声段子就吃了一辈子,不思进取,没有基本功,但是吃惯了皇粮,又怕地位不保,屁股脸上也挂不住。这就急眼了啊。紧箍咒、小鞋小报告开始了!!其实就是个这!!!!很单纯的事情!!


哑巴乌鸦


中国的传统相声本来就是一种街头技艺,贴近底层民众,本来就属于市井性的一种娱乐节目,在清末民国时期都是在街头表演。后来由于时代发展,马三立、侯宝林两位大师对相声进行改良去除相声中粗俗的语言文字,除了娱乐大众还赋予了它批判社会不良风气的意义。但再后来这种形式的作品越来越少,而且小品无论在表现形式、舞台效果 还是思想传达上都更能吸引官众,所以相声渐渐被小品取代,2000年后我们很少看到新的相声作品,连春晚舞台也没有了相声类节目,当时社会上都在讨论我们的相声是不是将会消失。但05年左右 我应该说忽然间郭德纲进入了大众视野 ,电视上个不高的郭德纲和烫着头的于谦惊艳的所有观众,我到现在还记得老郭的一个梗:于谦的二大爷是个神偷,一根方便面能翘开一个锁,一包方便面能开一个小区。当时真的觉得相声比小品有意思,所以经历过相声低谷期的人都会明白“郭德纲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中国相声”一点不为过。有人说老郭的相声不是主流相声,我想问主流相声在哪?观众多的不应该是主流吗?现在全中国哪家说相声的观众比德云社多?至于高雅粗俗我都不想说,我还没看过高雅的相声,就连前面两位大师的作品用高雅形容恐怕也不合适。至于第二个问题德云社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应该是全国最强的了。但他还是不能代表中国相声,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说相声的,因为没有哪个大师能代表一门艺术。


王大锯


德云社深受平民百姓的喜欢,却不受主流相声的待见,说到底还是“钱”在作怪。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改良,流行于瓦肆之间的相声终于能登上大雅之堂,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终于有了正式的身份。随后相声艺术蓬勃发展,马季、侯耀文继承和发扬传统相声的优势,成为人们所喜欢的相声演员。相声一度成为春节联欢晚会人们最期待的节目。





后来,小品崛起。相声由于缺乏创新,再也不能让老百姓乐起来了。在相声几乎被人们所淡忘之时,郭德纲横空出世。他基本功扎实,反应机智灵敏,吃过苦、见过各种世面,不再板着面孔说教,而是以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为出发点,创作出别开生面的新相声。郭德纲的相声一下子被老百姓们所接受和喜欢,德云社也随之迅速走红。


其他的相声艺术者看到德云社的这种模式有利可图,也纷纷成立“某某社”“某某铺”,但还是以德云社实力最强。随着德云社规模壮大,影响力也越来越惊人,动了一些原本不思进取的相声人的奶酪。他们打出遵循传统的旗号,把相声硬生生分为“雅”“俗”两种,试图打压德云社。由于这些人在曲艺界颇有影响力,所以德云社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影响。

我们知道,任何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德云社在发展的路上肯定也会遭受到一些磕磕绊绊。但我并不认为德云社的相声“低俗”,反而我在郭德纲、岳云鹏、张云雷等人身上看到了相声真正的“说学逗唱”。郭德纲是个实在人,他说只要把观众逗乐了,这相声就成功了。我觉得至少郭德纲等人现在真正代表了中国相声的最高成就,目前还没看到有人能超过他。

以上纯属一家之言,个人的浅薄见解而已。如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底下留言指教,谢谢!


烟斗的传说


主要是郭德纲沒有靠山,背景不厉害,如果换成权二代或官二代,看什么样的鸟人还敢掋毁郭德纲,绝对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公开骂人了,那得上赶子求郭德纲,来我这巴,拜我为师吧,评论也是一片华丽的赞美,吹捧,视郭德纲为祖宗级别,有嫉妒的,有生气的,也只能在阴山背后,说几句话风凉话,郭德纲是靠自己真能耐,挣钱,吃饭,生活,所以我个人认为郭德纲所说的一些现象是真事,实话,触到了某些人的痛点了,暴在阳光之下了,所以这些人才挤捝郭德纲,所以这些人永远,永远没有出息,更别提人品了,更没有,只是披了一张人皮而已,可悲,可怜,可叹,可恨,此生一世臭不可闻!


雨臣淇林


争什么呢?争的是相声该不该俗,

那么问题来了,俗是应该俗,应该通俗易懂,也就是大家都喜欢的“雅俗共赏”的俗,注意,是“通俗”,许多钢丝都拿“雅俗共赏”来为某三俗演艺团体洗地,这是钢丝的理解错误?还是文化太低没能读懂“雅俗共赏”的含意?或者是另有目的?某相声艺人曾说过一句话,当然这句话是非常正能量的一句话:江东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非常高大上的正能量的一句话,可是说这话的人做到了吗?很明显,没有!因为能说这些话的人应该是个阳光向上的而不是传播低俗、庸俗、媚俗思想的人,能说这话的人是作不出在已故之人的葬礼之送大红喜字的事的,能说这话的人更不可能做出组织粉丝(水军)攻击辱骂同行前辈的事的;还有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相声,说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句话也没问题,没毛病,可毛病出在哪儿?问题出在说这句话的人的思想上了,难道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就是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他这是贬低中华文化呢还是恶意炒作?

中国十几亿人口,非得要每个人都要去喜欢去接受这些三俗声音?只能接受不能批评更不能反对?反对三俗艺人的三俗作品就是打压?就是排挤,就是争议吗?


綠來如戲


德云社饱受争议,根源在郭德纲!因为郭德纲是德云社的老板,班主,总教头,总指挥!然而郭德纲一直以来就饱受争议,所以郭德纲旗下的德云社必然也会饱受争议!其实郭德纲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曲折艰难,坎坷磨难,争议不断,到处树敌,四面楚歌,草木皆兵,勇往直前!但由于儿时教育缺失,成长之路弯弯曲曲,偷鸡摸狗,欺诈公款,欺师灭祖,诽谤诬陷,背后捅刀,法院明鉴!然而出道后由于人性及格性使然,自律又严重缺乏,发展之路几经磨难,听不得不同声音,容不下不同意见,善意的提醒和忠心的劝告都是不共戴天!一切杂音皆为羡慕嫉妒恨!年轻气盛,骂人祖宗,打骂记者,民族英雄,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戏虐逝者,辱骂同行,顺我者友,逆我者敌!这种作派和行事者想不饱受争议都难!

至于郭德纲等人能否代表中国相声发展趋势?根据现状是绝对不能代表!他们只能代表德云社的纲式(三俗老相声)相声发展趋势!因为他们不管是国内巡演还是国外商演巡演,打的都是德云社的旗号,到哪"德云社"三个大字都十分醒目出现的演出现场及海报广告上!与国字号毫无关系,只有中国国家队才有资格代表中国相声及发展趋势!


公仪阅


说起德云社,它是目前中国比较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全称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之前叫做北京相声大会,于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



德云社的宗旨是: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



2011年7月3日起,德云社在北展剧场开辟新形式,用犯扯的方言以及话剧和相声混搭方式,为观众演绎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各种风格流派的相声。



其实德云社相声有三大特点:

一是有点接地气,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说活了,老百姓也喜欢听;

二是有点间接性的污,这也是德云社饱受争议的地方和主要原因,也就是把老百姓的街头巷尾的随口语言、方言和口头禅等略为加工,说起来就通俗好笑好听,同时也感觉得有些地方间接性的污,任何实体的产生都会有人说好说坏,对于德云社的争议还是让时间或者交给后人来评说吧。

三是文化运营好和商业化运作比较成功,节目丰富又通俗,文化氛围很好,也把很多相声演员包装得很成功,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至于德云社对相声界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是郭德纲、于谦等著名相声演员为代表的德云社,把传统艺术搬上舞台,增强了相声界节目的声望,也秉承了传统相声艺术,得到了长远发展,并务实了相声艺术的基础和发展机遇,使德云社得到快速发展,使现代相声行业走进百姓家,成了老百姓的茶余饭后的趣事,对中国的相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有益于相声界的发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