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在甲午之战中最后一战,惨烈的牛庄之战

在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平壤、九连城等地一败再败,其败退主力为淮军。清廷认为淮军不可用,决心启用沉寂已久的湘军。

1895年2月11日,湘军23营人马共计一万多人抵达辽河下游田庄台,会同前期驻守此地的清军,共计3.3万余人,对日军占领的海城发起第三次进攻。目的是为议和增加筹码,其次是牵制日军第一军,为北洋水师的危局能挽回一点生机。(当天北洋水师已经大势已去,但是朝廷和东北这边还不知道。)

正在清军围攻海城之际,日军制定了一个扫荡计划,“佯攻辽阳,实取牛庄”,意图用主力兵力迂回侧后,占领清军后方的后勤基地牛庄,对围攻海城的清军形成包围之势。

湘军在甲午之战中最后一战,惨烈的牛庄之战

不得不说日军的这招“围魏救赵”非常巧妙,可惜的是清军还蒙在鼓里,未能对战事全局做出判断,这就为后面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牛庄地处海城以西25公里,是清军运送粮食弹药以及饷银的战略要地。但是清军疏于防范,在牛庄“仅驻武威一营”。当时有探子报告日军动向:“贼马队七十、步队数千,绕出耿庄子、古城子而去,恐袭牛庄也。”结果大部分清军将领还不相信。

结果牛庄驻守的清军疏于防范,等到日军逼近之时,才手忙脚乱的进行防御准备。因牛庄周围一片平地,无城墙可收,清军指挥官魏光焘命令步兵紧急垒起一尺厚的胸墙,作为防御。并在庄内各院墙上凿出射击孔。

3月3日,日军第3师团和第5师团从两个方向出发,分进合击牛庄。到4日上午7时,日军各部抵达牛庄外围。

湘军在甲午之战中最后一战,惨烈的牛庄之战

8时整,日军用野炮12门,山炮12门轰击清军牛庄阵地。炮轰过后,日军以第18联队用散兵线形式向牛庄发起冲锋。驻守清军纹丝不动,待敌军前进至100米时,枪炮齐发,瞬时打死打伤日军100多人,联队长佐藤重伤被抬下战场。第18联队遭到开战以来前所未有之重创。

日军仗着人多示众,采用多路冲击的方法冲入牛庄,和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目睹这场激战的日本随军记者写道:“此时,枪炮声如百雷齐鸣,万狮齐吼,震耳欲聋。数百云朵在牛庄上空飘游,是我军发射的榴霰弹在空中爆炸,烟霞浮动于杨柳深处,是敌军发炮后的余烟”,“弹丸纷飞如雨,硝烟暗澹蔽空”,战斗异常激烈。

清军虽然被突入牛庄的日军包围分割,但是死战不退,以庄内各院为据点,进行奋勇的抵抗,双方犬牙交错在一起,战况异常惨烈。

湘军在甲午之战中最后一战,惨烈的牛庄之战

至日落时,清军还在牛庄城东北郅兴隆烧锅和城西牛庄衙门坚守。其中驻守烧锅的清军,有序施放排枪,毫无畏惧之色。日军屡次冲锋均告失败,后来利用工兵,将院墙炸开两个大洞,烧锅才告失陷。

入夜后,各处清军仍在抵抗,日军死伤惨重,直到拂晓才宣布占领牛庄。清军大部受伤战死,少数突围而出。

这次战斗,日军共动用了13个大队和若干骑兵、炮兵中队,共计1万2千余人。而防守的清军仅12营,5700余人。

损失方面,清军阵亡1000余人,负伤700余人,被俘698人。日军也死伤近400人。更为严重的是,清军在牛庄的后勤基地被日军占领,库存的毛瑟快枪1500余支、枪弹151万发、大小炮19门、火药1648箱及马匹衣粮等重要军资,均被日军缴获。在战斗中,清军遗弃大炮24门,步枪1800余只,子弹39万余发,炮弹700余发,以及大批粮秣、马匹和辎重。

湘军在甲午之战中最后一战,惨烈的牛庄之战

牛庄之战,导致在东北的清军实力大损,后勤辎重遭到严重损失。牛庄之战后,清军在东北攻势停滞,无力再战,而日军这边由于国内局势动荡,也无法将战争继续下去,只好议和谈判。

牛庄之战,乃是湘军最后一战,成为悲壮的绝唱,后来袁世凯小站练兵,组建新军,湘军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