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水稻"再迎收穫 最快明年下半年上餐桌

青島“海水稻”最快明年下半年上餐桌

袁隆平的夢想:把“海水稻”推廣到一億畝,總產量達到300億公斤

金秋,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在位於李滄區白泥地公園內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驗基地內,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耐鹽鹼水稻,下同)項目再次迎來收穫。10月24日,記者在試驗基地看到,這裡今年5月份種下的近1000份"海水稻"材料整齊、挺拔,一陣微風拂來,稻子輕輕擺動,泛起陣陣金黃色"浪花",伴隨著工作人員飛快的鐮刀,一場忙碌的秋收畫面逐漸展開。

青島


▲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驗基地內,工作人員正在收割“海水稻”。

"這塊試驗田主要用來篩選材料,從播種、插秧、分櫱、孕穗、抽穗,再到成熟,一直用千分之五濃度的鹽水灌溉,以進行耐鹽品種(品系)複測,看看結實率和產量。"在試驗基地內的9號試驗田,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研發副主任李繼明博士邊割著稻子邊說,"有些耐鹽鹼材料表現不穩定,第一年表現耐鹽,第二年就不一定,因為田裡的鹽度分佈不均勻,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用兩到三年的時間,試一試材料的穩定性。"

今年,已是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驗基地種植"海水稻"的第三年。那麼,青島"海水稻"何時能端上老百姓的餐桌,最近又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最快明年下半年端上百姓餐桌

目前,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已掌握了2000餘份“海水稻”材料,其中,表現好、高耐鹽鹼的材料近200份。2017年9月份,經來自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現場小面積收割理論測產,yc0045海水稻材料產量為620.95千克,足足比預期的300千克畝產翻了一番有餘。

耐鹽鹼水稻從試驗田走向老百姓的餐桌,從發現一個優良材料到讓它穩定高產,過程曲折而漫長。從試驗田小面積測評到區域試驗,再到申請國家品種審定,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今年是區域試驗的第三年,已經從黃海地區和北方組報了7個品種參加審定,隨著國家政策的更新,國家農業部門以前需要一年時間的DUS數據,現在需要兩年時間的數據,也就是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的數據。因此,還需要補充一年時間的DUS數據,今年會把數據補齊、上報。”李繼明說,“國家農業部門的標準主要包括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鹽度,不能低於或者高於這個標準,因為高於千分之五,很多材料過不了關。最少三百公斤的畝產,安全、抗病蟲害和抗高溫的能力。”

“沒有問題的話,最快明年3月至5月就可以通過國家審定,預計至少會有1個性狀穩定、品質優良的品種通過審定,然後就可以大面積推廣。老百姓吃上‘海水稻’,要到明年的下半年,因為通過國家審定後,水稻還需要5個月左右的生長週期。”李繼明說。

而在通過國家農業部門的品種審定之前,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已經對耐鹽鹼水稻材料做了三年的區域試驗,包括實驗室檢測耐鹽度,以及在山東、浙江、內蒙古和新疆大面積試驗種植。“也包括在海南三亞的南繁加代育種,從南繁基地運回的‘海水稻’材料還會在研發中心的人工氣候室進行芽期和苗期的篩選,在實驗室裡進行性狀觀察,將耐鹽鹼、高產優質以及抗病抗蟲害等不同優良性狀的材料進行分配播種。”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耐鹽鹼項目經理於萌說。

青島


▲“海水稻”稻穗和稻粒。

全國佈局9大基地

2018年5月份,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城陽區、新疆喀什嶽普湖、黑龍江大慶、山東東營和浙江溫州同時插秧,分別代表了濱海小流域鹽鹼地、新疆乾旱半乾旱鹽鹼地、東北蘇打凍土鹽鹼地、環渤海鹽鹼地和東南沿海新生鹽鹼地等類型,再加上陝西延安南泥灣次生鹽鹼和退化耕地的稻作改良,這6處基地實現了“海水稻”對我國主要鹽鹼地類型的“全覆蓋”。

今年,該中心將“版圖”延伸至濰坊、黑龍江鐵力、河南淅川,擴至9個基地,計劃種植兩萬畝。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新疆嶽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為了更好獲得“海水稻”耐鹽鹼數據,選取了與沙漠相連、表面被白色鹽殼覆蓋的地塊作為試驗田,建設了300畝的試驗基地。“這裡以前沒種過水稻,土地都是鹽殼子,土壤的鹽度達到千分之十七,屬於重度鹽鹼土地。通過土壤改良和品種改良,今年試種的300畝水稻平均畝產普遍達到了500公斤以上。收穫完成後,將運回青島中心進行進一步育種研究。”李繼明說。

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的重度鹽鹼地基地,該中心種植了66個高代水稻品系,並從中篩選到9個強耐鹼水稻品系。經測算,高產田塊平均畝產達500多公斤。同時,該中心今年還在黑龍江伊春鐵力市設立了首個寒地水稻育種試驗站,在此開展寒地育種項目,以滿足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水稻種植區域需求,對進行耐鹼水稻的耐寒性研究和推廣具有較強的區域代表性。“在東北地區用得最多的就是黑龍江第三積溫帶的品種。在鐵力選育的品種本身就是在這個氣候區做耐寒性測試的,可提高老百姓種植的穩定性。”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營銷中心總監王自林介紹。

在城陽基地,在2018年耐鹽鹼水稻全國範圍試種試驗的基礎上,今年,將通過農業智能芯片、雲平臺、智能機械、5G網絡的示範應用,將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植入農業領域,推進土地數字化、農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發展模式,助力智慧農業發展。全面構建打造“土地改良+種植服務+裝備智造+產業聚集”產業鏈滾動發展的智慧農業發展“城陽模式”。

青島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內的人工氣候室,可以進行“海水稻”芽期和苗期的篩選。周偉 攝

“海水雜交稻”將成發展方向

“耐鹽鹼水稻已經成為青島的一張名片,青島作為我們的研發總部,以此向全國或全世界發散。”李繼明說,“海水雜交稻是我們的優勢,將來肯定要朝這方面發展。”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今年走的是海水雜交稻路線,因常規稻的耐鹽鹼優勢並沒有海水雜交稻的優勢明顯。“以前種的是不經過雜交的常規稻,去年在三亞雜交組合,今年在中心試驗基地種植,有兩組表現非常特殊。所以,今年我們計劃到海南繼續制種。”於萌說。

“常規稻是個基礎,是一個親本,作為一個父本或者母本來選育,選育好以後再用雜交稻的方式培育。”李繼明介紹,“而耐鹽鹼雜交材料的來源,父本是由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研發,母本主要是合作單位提供的不育系。將來父本和母本都是耐鹽鹼的,耐鹽鹼能力就提升了。”

今年,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黑龍江大慶基地發現有9個高耐鹼品種。一般的水稻品種在pH值8.5以上的鹼性土壤中是不能抽穗以及正常生長的,今年該中心的研發人員發現在pH值10.2的情況下,大慶基地的水稻材料還能和大田裡一樣正常生長,因此,他們篩選出了這9個品種。“因為我們是在大慶這個區域發現生長不錯,換個區域就不一定。下一步,要通過雜交的方式,進行不同生育期、不同生產類型育種。明年,計劃在青島和江蘇連雲港做耐鹽鹼水稻的大面積示範種植。”於萌說。

“對去年工作打60分的話,今年的工作可以打到80分。原因是有了新品種、新的不育系,耐鹼的品種達到了9個,而且有兩三個品種的表現非常優異。再就是,我們的基地進一步向北方擴展。”李繼明說。

“耐鹽鹼水稻種植的正式研究是在青島開始的,2016年,我們在青島建立研發中心,把全國力量集中起來推進‘海水稻’研發。在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經取得很大進展。”袁隆平院士此前表示,“我有兩個夢想:一是雜交水稻高產再高產;二是把‘海水稻’推廣到一億畝,總產量達到300億公斤,多養活8000萬人口。我有信心,肯定會成功。”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杜德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