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鏡子物語:所謂會說話,就是把你說的每一句話,當成一種修煉。

你會說話嗎?

這看上去像是個蠢問題,除了不到1歲的小嬰兒,誰不會說話呢?但答案卻是:未必。生活中,“不會說話”的人佔大多數,你與別人交流時,可能經常詞不達意,造成很多誤解,說出來的東西對別人也沒有吸引力。

職場中,“不會說話”的人更是吃虧,明明工作很努力,做得比別人多,而一旦老闆來詢問,或是開會作彙報,別人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堆,你卻像茶壺裡煮餃子——肚子裡有貨卻倒不出來,只能乾著急。

那些“會說話”的人,總是輕而易舉成為眾人的焦點,他們更有影響力,更容易成功。其實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在塑造你自己的形象,身處社會之中,說話,就是你進行自我營銷的強大武器。

“會說話”常常被看成一種天賦而不是一項技能,學校裡也沒有開設一門專門教人如何說話的課程。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嘴笨”而煩惱,卻不知道,只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任何人都可以訓練出卓越的溝通能力。

我國營銷領域的大神級人物孫路弘在《說話的力量》一書中,提出了一整套系統的訓練方法,對我很有啟發。對照自己在說話中常犯的毛病,我覺得其中有6個詞最為關鍵。我們只要在日常對話中,注意把握這6個關鍵詞,提升的效果就會非常明顯。

“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01 為什麼你的話無法打動別人?缺事實

只要稍加留意,你就能發現,有的人說話,一開口就能吸引你,讓你印象深刻,而有的人說話卻像白開水一般無味,無法抓住你的注意力。同樣是說話,說同樣的內容,人和人之間表達出來的效果卻有很大的差距。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距?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不會說話的人重“看法”,而會說話的人重“事實”。

事實,就是我們學會說話的第一個關鍵詞。記住:不管要說什麼,都要以事實為主,事實要佔80%以上,而個人觀點、看法的比例不要超過20%。

什麼是事實?就是具體的事兒,具體的細節。比如,“我喜歡吃蘋果”,這是個人看法,而“蘋果口味甘甜略酸,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磷、鈣、鋅等”就是事實。“北京空氣真不好”,這是個人看法,而“今天北京市很多地區PM2.5濃度測值達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這就是事實。

我們在說話時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偏向於表達觀點,而不去列舉事實。比如你去一家公司面試,面試官讓你作自我介紹,你說完自己的履歷之後,加了一句,我是個很積極向上的人,工作也很細心。這句話就是純粹的個人看法,無法打動面試官,說了等於沒說。

聰明的面試者,一定會用事實說話。比如一個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去應聘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秘書。他介紹自己時說:“我是一個細心的人,”並接著說,“我在上大學時一直訂《英語世界》雜誌,有一次我看到雜誌的一篇文章裡有一個標點符號用錯了,它用的不是英文的標點符號,而是中文的標點符號。我就寫了封信給雜誌社,把錯誤在第幾頁第幾行告訴他們。後來,雜誌社的總編輯給我回了一封信,說要贈送我一年的雜誌。他還說像我這樣細心的人,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短短的一段話,不到30秒鐘,這個大學生順利得到了這份工作,這就是善用事實的結果。

即使你說話就是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那也不能用羅列、堆砌觀點的方式表達,你要找到所有與此相關的事實,然後再進行一下篩選,選擇那些最能支持你觀點的事實,用“事實+觀點”的方式敘述出來,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不管是語言還是文字,在表達中,真正可以打動人的東西,永遠是事實,是故事,是細節。如果你能在事實中找到並突出這些元素:出乎意料的狂喜、無法解脫的痛苦、戲劇化的衝突、人類共有的情愫等等,那你的表達一定會更精彩,一定會對聽者產生更強大的吸引力。

“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02 為什麼你總是說不明白?缺次序

除了說話不吸引人,說不明白、表達混亂、抓不住重點,是不會說話之人的另一大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第二個關鍵詞:次序

你可能會覺得,說話又不是寫文章,想說就說了,還要考慮什麼次序問題,累不累啊!實際上,“說話不經過大腦”,正是你的問題所在。

說話要有次序。哪怕只說兩三句話,你也要試著放慢零點幾秒,在大腦裡稍稍組織一下再出口。這是一種表達鍛鍊,時間長了能夠讓你收穫巨大。

說話的次序有兩種分類方法。第一種包括: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最簡單,從先到後,從遠到近,從大到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可以。

倒敘,就是從時間的結束點向開始點展開,或者從結尾向序幕展開,這需要開場白有很強的吸引力,說話人要充分理解、把握人們的好奇心理。比如,“一個人被撞飛了起來”“那筆單子怎麼想都不可能成交”“我聽到一聲銳利的尖叫”等,都是吊人胃口的開場白。

在順敘和倒敘中,如果你想補充信息,添加更多內容,可以採用插敘的方式。插敘的要求比較高,你要推測聽者的心理脈絡,並有充分的準備資料可以調用自如,還要順利自然地銜接回插入點,並把握好分寸。

另一種分類方法包括:時間順序、地點順序、人物順序等。

這幾種順序很容易理解。比如你面試時進行自我介紹,我哪年大學畢業,哪年去了哪家公司,工作了幾年等等,這就是時間順序。

地點順序:我出生在南京的鼓樓,出生兩天以後就坐著長途車被父親帶到了杭州。在杭州待了一天,又跟著長途車到了南潯,跟奶奶一起在那裡住了兩年半。到我四歲半時,父母調到了北京,我也跟著來到了北京……

人物順序:在我生命中,對我影響較大的人有幾個人。第一個是初中一年級的數學老師,他給我展示了一個典範:一個數學老師不僅可以教學生數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精神;第二個影響我的人是中學時的校長,他給了我一個啟發:人要有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可以一生都為之奮鬥;第三個影響我的人是我的父親……

孫路弘說,如果你知道什麼叫次序,就能夠理解當一個人說話有條有理的時候,他一定在運用次序。次序是人類進化到今天的一項重要技能,事實上,不僅僅是說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排序。

你要訓練自己,在說話和寫日記練筆時有意識地注重次序。比如,記錄一天的工作,可以使用時間次序,先寫上午的會議,再寫下午的外出拜訪,最後寫晚上的應酬。也可以使用地點次序,先寫在公司,再寫在客戶公司,最後寫在飯店。總之要多加練習。

“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03 為什麼職場溝通總是失敗?缺4個關鍵詞

說得清楚,說得生動,這是培養日常說話能力的基本功。而在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不同的需要說話的場合,比如開會討論、彙報工作、溝通解釋、發表演講等等。這些都是展現自己的大好機會,但很多人都因為不會說話而給自己減分。職場溝通是個大話題,幾本書都說不完,如果你想簡單快速地提高,拿來就用,那麼不妨重點關注4個關鍵詞。

場景一:討論 關鍵詞:提問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要開會討論。如果參與者不講求方式方法,討論很容易變成一場浪費時間毫無意義的爭辯。一個好的討論者在參與討論前必須做到三個基本準備:第一,瞭解討論的主題;第二,在這個主題上確定自己的看法;第三,明確自己參與討論的目的。在聽取他人發言時,你要開動腦筋,注意從這4個方面加以提煉:別人講話的主題是什麼?他用了什麼客觀事實來說明這個主題?他的看法和觀點是什麼?他的事實與他的觀點之間有什麼邏輯關係?

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要記住,提問,才是有效討論的核心。在做到4個提煉的基礎上,你就可以向發言者追問事實,問每一個細節,問次序,也可以問對方得到這個結論所依據的邏輯。你可以通過提問,恰到好處地控制討論的走向。如果與別人的觀點有分歧,通過這種提問的方式,你不必駁斥對方,就可以讓結論不攻自破。

場景二:彙報 關鍵詞:建議

職場中有一個生存法則:幹得好,更要說得好。你可能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老闆對你說,“你給我彙報一下情況”,但是你彙報完了老闆總是不滿意。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彙報不完整,缺少了必備的元素。可能是隻有觀點、缺乏足夠的事實;也可能是隻有觀點沒有事實。最常見的問題是彙報缺乏建議。彙報不同於一般講述,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有相應的建議。

如果你是向上級彙報,至少要提供兩點建議,並對建議的實施進行一定的預測,更高層的彙報則要求提供落實建議的資源規劃內容。經常鍛鍊彙報的能力,會讓你在日後的職場中有長遠的發展。

“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場景三:解釋 關鍵詞:聽懂

比彙報較低一層次的會話,是上司或同事問你某個問題,需要你去解釋。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你的解釋常常是無效的。比如經理問你:“這個月的預算怎麼花超了?”沒有受過訓練的人一般有三種反應,第一種是說:“哎喲,對不起經理,我下次一定不花超了。”這是在強調“下次”。第二種是說:“哎喲,您不知道這次的客戶太難伺候了。”這是在講客觀原因。第三種是說:“哎喲,經理,您看我一年就花超這一回。”這是在說明這是個偶然事件。這三種表達都不符合解釋的要求,聽的人還在期待他想要的內容。

想做好解釋,有一個核心,就是聽懂。聽懂是一種技巧,方法就是重複對方的問題,把對方的話重新組織一遍,用你的語言來表達,再說給對方聽。如果對方認同你的表達,就證明他知道你聽懂了。解釋的過程中,你可以就細節進行發問,讓對方感到你是在理解他;你也可以迎合一下,如果對方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你就為對方補充符合看法的事實,如果對方表達的是一系列的事實,你就提煉出看法來,這都有利於溝通雙方加深理解。

場景四:演講 關鍵詞:層次

除了上面三種場合,你還會遇到面對眾人進行演講、陳述的時刻。這是一種更正式、更藝術化的表達,對錶達者的要求也更高。在演講中,你除了要做到有事實、有細節、有觀點、有邏輯次序,還必須要注意一個關鍵詞:層次。

要想使你的演講犀利、雋永、蕩氣迴腸,你的表達需要一級一級地縱深,一級一級鋪墊,這就是層次。比如以北京為話題,首先,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經濟、文化中心;其次,北京是我的故鄉,我小時候的記憶都發生在北京;最後,我出國以後,接觸一些外國人的時候,北京成了我身份的標誌,是中國的名片。這三個層次,就像一張照片上有近景、中景、遠景一樣,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含義,如果你在講一件事的時候也能這樣鋪墊層次,講話就有了縱深感。

“嘴笨”不會說話太難改?用這6個關鍵詞,直接見效

事實、次序、提問、建議、聽懂、層次,這就是最簡單有效地訓練自己“會說話”的6個關鍵詞,你可以分別設計一些場景和話題來進行自我訓練。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不能因為覺得自己嘴笨而逃避說話,不管是日常對話還是職場表達,只要有了說話的機會,你都要充分利用屬於你的時間,好好說話。


七稜鏡

,文學碩士,資深媒體人,廣告策劃人,崇尚深度思考、自我管理的文字控,每年讀書100本的終身學習者。專注提供自我管理/職場領域的有用乾貨文,幫你越變越好,收穫幸福,實現人生彎道超車。

期待遇見愛生活、愛思考、追求優秀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