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詩仙李白和偉人毛主席的《憶秦娥》

眾所周知,詩仙李白是天才詩人,是盛唐乃至整個中國詩歌歷史上最傑出的詩人,深受歷代人們推崇,他是中國歷史上詩歌文化的標杆,他是純粹為詩歌而生的,可以說,在中國古代,無人敢和李白比詩;毛主席也是不世出的詩詞天才,身為偉人,他在一生中不同時期都留下了不朽的詩詞,尤其是在戎馬倥傯的革命戰爭歲月裡,寫了很多優秀詩詞,二人皆是豪氣干雲,浪漫灑脫的傑出詩人代表,都對中國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詩歌成就必將彪炳史冊、流芳萬世。當然啦!毛主席對李白是極其欣賞的。我們在學生時代就學過他們很多詩詞,這些詩詞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每每讀之,總是倍感鼓舞、倍受啟發,值得反覆體會,反覆研究、學習。我們就一起學習二人所寫的《憶秦娥》吧!

比較詩仙李白和偉人毛主席的《憶秦娥》

 李白 《憶秦娥》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菩薩蠻》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詞雙片四十六字,傷今懷古,託興深遠。上片以月下簫聲悽咽引起,已見當年繁華夢斷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別情,將情景融為一片,想見慘淡迷離之概。下片揭響雲漢,摹寫當年極盛之時與地。而“咸陽古道”一句,驟落千丈,悽動心目。再續“音塵絕”一句,悲感愈深。“西風”八字,只寫境界,興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氣魄之雄偉,古人對此詞評價很高,譽之為“百代詞曲之祖”。

對於這首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獨有千古。” 此詞博大深厚、意境開闊、氣韻沉雄,又帶有悲涼之氣。

上片一開始就寫出人物內心的情態,嗚咽的簫聲,淒涼的殘月,傷感的辭別。下片卻筆鋒一轉,李白直接把自己融入畫面之中。古道悠悠,音塵杳然,繁華、奢侈、縱慾,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著蕭瑟的西風,如血的殘陽,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

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被取消了,渾融在一起,只留下了“西風殘照,漢家陵闋”,興哀之感盡寓其中。

比較詩仙李白和偉人毛主席的《憶秦娥》

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毛澤東這首寫於1935年的《憶秦娥·婁山關》慷慨悲烈、雄沉壯闊,通過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毛澤東東山再起。之後,紅軍繼續長征,計劃於宜賓和瀘州之間渡過長江,由於國民黨重兵阻截,被迫折返,攻打婁山關,再佔遵義。《憶秦娥·婁山關》是攻克婁山關之後寫的。這首詞的格調和大革命失敗之後寫的《菩薩蠻·黃鶴樓》一樣蒼涼沉鬱,充滿憂患。毛澤東信仰堅定,信念執著,毛澤東性格剛毅,愈挫愈勇,洋溢著“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英雄氣概,胸懷著“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慷慨悲歌,充滿著“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的犧牲精神,引領中國革命攻堅克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毛詞和李詞,韻腳一樣,風格迥異,一為高古悲慨,一為豪邁沉鬱。而且,就風格意境而言,這首詞在雄放、闊大的意境中所透露的沉鬱、凝重、蒼涼,恐怕堪稱毛詞之最。

此詞情景交融,襯托出了這首詞的格調之悲涼,氣韻之慷慨,意境之闊大,畫面之壯美,色彩之豔麗,它的情感、力度,比李白有過之。不是說毛澤東的詩歌才華超過李白,而是說毛澤東的戰爭生命體驗為李白所未有。這就造成他們的重要區別,李白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發思古之幽情,而毛澤東是一個親歷戰爭的統帥,以筆蘸血,用生命在寫詩。這也是他和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騷人墨客的最大區別。我們不能總體上說毛澤東的詩詞達到了李白的水平,但就說這一首,尤其是這個結尾,是超過李白的。

比較詩仙李白和偉人毛主席的《憶秦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