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李白和毛主席都填過《憶秦娥》這首詞,

一個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仙,

一個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主席,

千古相逢,又會演繹怎樣的神奇?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憶秦娥·簫聲咽》相傳為李白所作。

四十六字,傷今懷古,託興深遠,氣象千古。

我們先來看下這首詞: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眼見秦家樓外一輪清冷明月。

清冷的明月啊,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悽愴離別。

又是一年重陽佳節,登上樂遊原,秦娥遙望咸陽古道,可嘆那人了無影蹤、音信斷絕。

良人不見啊!音信斷絕,只有西風蕭瑟,殘陽似血,拂照著那漢家帝王的陵闕。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月下簫聲悽咽,當年夢斷不堪回首。

古道悠悠,音塵杳然,繁華、奢侈、縱慾,一切都被埋葬,

只剩下陵墓相伴著蕭瑟的西風,如血的殘陽,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將境界開闊起來,

由悲而壯,僅僅一句,道出所有的感受,又不動聲色,無限感慨。

盛與衰、古與今、悲與歡,如滾滾江水東逝。

氣魄之雄偉,實冠今古。

怪不得王國維說: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李白的《憶秦娥》一出,頓時豔光四射,熠熠生輝了起來。

《憶秦娥》也馬上變成了一個詞牌名,之後依託這個詞牌名,誕生了大量的佳作。

如賀鑄《憶秦娥·曉朦朧》,范成大的《秦樓月·樓陰缺》,還有李清照的《憶秦娥·詠桐》、毛主席的《憶秦娥.婁山關》等。

相比之下,唯有毛主席的《憶秦娥.婁山關》獨領風騷。

我們看下主席的這首詞。

憶秦娥.婁山關

近現代.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西風猛烈,長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飛,一陣陣鳴叫,霜花滿地,殘月在天。

天將破曉,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鬱低迴。

不要說婁山關堅硬如鐵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濤,夕陽鮮紅,顏色如血。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毛主席的這首詞絕對是他所有詞中第一流的作品。

1935年1月中央紅軍佔領遵義,舉行了著名的遵義會議,同時選舉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不久成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軍事小組,負責指揮紅軍作戰。

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紅軍經婁山關北上,一反長征初期被動挨打的局面,在婁山關和遵義經過激戰,擊潰和殲滅國民黨軍2個師8個團,重佔遵義城,取得長征以來最大勝利。

戰鬥結束,毛澤東登上婁山關的山頂,時值夕陽西下,受任於危難之際,重返中央領導崗位的毛澤東,望著硝煙尚未散盡的戰場,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悲壯、蒼涼、凝重的但又不乏戰鬥豪情的詞章。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李白詞有種“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蒼涼,

有種“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慨嘆。

主席詞則不同,

有種“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的壯闊,

有種“雄雞一唱天下白”的豪情,

又不乏“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自信!

他和李白的詞都超越了一時、一地、一事的限制,不同的是李白讓人頓生古往今來人世代謝的蒼茫之悲;

毛主席則是充滿了豪放的氣勢,樂觀的精神,給人鼓舞,給人力量,讓人對前途充滿了希望。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創作《憶秦娥》這首詞的時候,估計怎麼也想不到他的那首悽婉哀絕的詞,還有這種寫法的吧?

主席就是有這種超凡的能力,能化悲涼為火樹銀花,能化絕望為漫天激情,化“西風殘照”為“蒼山如海”!

一個是前無古人,一個是後無來者,

千古相逢,世界為之驚豔!

當李白的《憶秦娥》遇見毛主席:千古相逢,誰人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