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每次打头阵都派魏延冲锋陷阵,为什么诸葛亮处处压制魏延?

五金员工陈可为


情商是事业成功的第一要素

——分享有趣和观点 散打三国与水浒(54)

魏蜀吴三国中,刘备的蜀汉集团实力最为弱小,无论是国力还是人才都不及魏吴。

刘备时代文有伏龙、凤雏、法正之流,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加以刘备枭雄,文攻武卫还算勉强过得去。后来可惜后来一败于关羽自大、破坏了诸葛亮当初提出的“联吴拒魏”战略方针,二败于刘备意气用事,盲目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结果被火烧连营,让本就弱小的蜀汉再遭重创。国势就从此衰减了。


后诸葛亮时代,六出祁山,连年征战攻魏——以诸葛之智,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岂会不明天意、不辨强弱?其实是诸葛亮受儒家思想驱使,忠君报恩的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举动罢了。

此时谋臣以诸葛亮自己领衔,武将之中,魏延已是一枝独秀。诸葛亮也给予他极大的信任使用,这不管是史实还是在演义中都可得到证实。

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给他委任了非常重要的征讨行军的前线重任。魏延自己也非常争气,所战披靡,被一再升官,享有了很高的待遇——连诸葛亮徒弟、作为军方接班人培养的姜维也才是个护军将军。

若论魏延的武功将才,确实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前刘备时代,刚打下成都、进位汉中王,就想把汉中这个早期根据地、也是北伐门户的重地交给个心腹爱将把守,当时人都觉得张飞最合适、后者也认为该由自己来当此重任。但刘备却出人意料地选拔了魏延。

在众人惊诧的质疑中,刘备特意召开了一个集团公司部门主任以上的大会,当众询问、也是考校魏延:

“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这两句简直回答的“气吞万里如虎”,让人不得不叹服。由此也可以看出魏延的气度和自信。后来他的成绩也证明这并非大话。

可见此人确非等闲之辈。

按说他当以此独当一面之才、得到更大的重用,但诸葛亮始终没有这样托付于他。

为啥?

魏延之所以始终不被诸葛亮真正的放心重用。这是魏延的性格——也即情商决定了的。

原来此人能力是非常的有,但一副臭脾气害了他的前程。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看到没得,第一非常自负,经常想违逆主帅调度、去自我表现一番。第二是高傲自大得让很多人见他就躲、就不得不示弱。

应该说这是魏延最大的弱点、也是最后导致他不得善终的起因。

前者是,他根本不明白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伐魏除为忠君报恩外,仅是弱小蜀国以攻代守、不求全功的一种姿态。他的所谓“子午谷奇谋”就算侥幸成功,但一城数地的暂时攻取,就能改变魏蜀之间的强弱态势么?诸葛亮能明瞭这个,魏延及后来的好多“评论者”未必就能想明白这个!

并且魏延由此而不满,还经常说这是诸葛总经理胆小、不能让他尽情发挥才能!这种怨气连后来修史的陈寿都晓得了,未必诸葛总经理会不晓得?葛总没有给他小鞋穿、还一样重用他就已经体现出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大气度了。但不得不说这是官场之大忌——一个不明白自己战略意图、又常常想自我表现的下属,会被上司托以心腹的信任吗?

其次他的臭脾气必然让他人缘也不好。他和杨仪争领导权的时候,被杨仪派出的一个不太有名的将军何平一喊“不要帮助反贼、赶紧回家去吧”——他的兵们居然就一哄而散了,可见他那一贯争强好胜性格的结果。


骄傲自大 + 不听(上司)话、腹诽上司 + 逞强好胜,这样的人若你是他上司,你敢不敢放心托付大事?肯定不会嘛,只能——控制使用、不行就换!

所以说,诸葛亮对魏延也算是尽用其长、大公无私的了<strong>。也没有压制他,只在关键时刻提防他罢了。


<strong>


林武师de文散打


题主不觉得这个问题自相矛盾吗,诸葛亮既然次次都让魏延打头冲锋陷阵,这分明是重用啊,怎么能算是处处压制?其实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在正式的历史中,诸葛亮对魏延都非常重用。

在《三国演义》里自刘备去世、诸葛亮总揽蜀汉军政大权以后,蜀军原来的一些大将先后去世,魏延此时已经是屈指可数的大将之一,所以无论是征南蛮还是北伐,诸葛亮都重用魏延。

像征南蛮之役时,诸葛亮就命赵云、魏延两人为大将,总督军马,此时魏延已经可以和赵云并列,成为军中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梯队。而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也是任命魏延总督前部,担任先锋一职。

而在曹真、司马懿伐蜀撤军时,陈式打算抗命率军追击之时,魏延也口出狂言,嘲笑诸葛亮过于胆小,不敢追击。但是事后诸葛亮只出发了抗命的陈式,对魏延则没有任何处罚,可以说格外宽容了。

从这些实例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魏延是非常重用的。而这也符合正史的记录,按照《三国志》所述,诸葛亮自进驻汉中准备北伐以后,就任命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来魏延在诸葛亮手下更是做到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成为蜀军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任。

诸葛亮只是不同意魏延单独领兵行动而已,这也是考虑魏延虽然勇猛有余,但是性格冲动,不适合独当一面而已,并非刻意压制魏延。


不沉的经远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每次打头阵都派魏延冲锋陷阵,为什么诸葛亮处处压制魏延?

作为已经神话了的诸葛亮,早就知道魏延有反骨。既然这样,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叫魏延打头阵?这主要是诸葛亮看到了他身上的勇,确实勇猛过人!那为什么诸葛亮处处压制魏延呢?防他居功自傲带兵造反!

为什么呢?



魏延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当就可是帮助自己杀敌,且杀伤力惊人!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在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几乎是魏延冲锋陷阵打头阵!

因为魏延勇猛过人,冲进敌营一番撕杀,践踏对方土气,力拔头筹,敌人气势上输了就阵形大乱,战斗力大打折扣,哪有不输之理?

所以诸葛亮正是看到了魏延这个优点,屡试不爽,自然用他无妨!

而且魏延特服诸葛亮,哪怕魏延再勇,见到了诸葛亮都是服服贴贴!

对于这些了如指掌的诸葛亮才一次次信任魏延冲锋陷阵打头阵!当然魏延也不是孬种,从没让诸葛亮失望!

所以说,诸葛亮把魏延这把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自然是效果奇佳!!!



魏延冲锋陷阵,当然有功,为了防止他居功自傲,诸葛亮当然要压制他!

魏延的勇猛,在《三国演义》中排名是很靠前的!

诸葛亮怜其勇,又信任魏延,就派魏延冲锋陷阵,打乱敌人的阵型,大大的震撼敌人,让他们乱了心机,性生惧怕,再全面压上,以勇猛狂潮之势攻破敌营!

长期这样,魏延就会觉得自己有大功劳,为人处世就会居功自傲会,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诸葛亮早早料到这些,就处处压制魏延!以防不测!

就是从后来看,诸葛亮这一招确实非同凡响!

长期这样,魏延养成这个习惯了!习惯被安排冲锋陷阵!习惯了不能居功自傲!

这也是他在诸葛亮面前服服贴贴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魏延这把双刃剑,运用掌握得很好!值得点赞!

欢迎关注!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作为蜀国屈指可属的猛将之一,魏延为刘备江山的建立可称得起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第一次出现,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时,此刻的刘备可称是一败涂地狼狈万分,身边兵不过上千疲卒,将不过张飞赵云,后有曹操雄师追击,前有蔡瑁张允刁难,可说是进退无路、存亡未卜。在这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是原本与敌对双方基本无干的魏延,就是凭着一颗男儿的血性之心,为了搭救刘备君臣和数十万百姓,才不惜得罪蔡瑁张允这些奸佞谄媚之辈,在襄阳城下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最后落得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可以讲,这员正直、勇猛又略带鲁莽的猛将的首次出现,即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然而,令魏延与读者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种完全发自内心的仗义之举,后来却成为诸葛亮认定其‘脑后有反骨’的最初契因。

魏延的第二次出场,是在赤壁大战之后,刘备攻略汉上九郡之时。当时,不可一世的关羽率兵袭取长沙,遭到了老将黄忠的顽强阻击,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又是心高气傲、血性方刚的魏延为其解了围。当时,为报答战场上关羽的不斩之恩,三箭虚射的老将黄忠受到了太守韩玄的误解,被绑赴刑场即将斩决。读者看到此处,不禁为黄老将军的生死捏了一把汗,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激于义愤振臂而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拔剑而起,斩了轻于杀戮的昏聩之辈韩玄,大开城门,迎接刘备大军进入长沙。至此,我既为保存了后来的五虎大将之一而庆幸,也为魏延这员猛将终归刘备帐下而兴奋。

孰料,待等诸葛先生一到,首先令下的就是要斩有功无过的魏延,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看到这里,真正的使人为魏延感到不公!难道抛弃无能之主迎接明君的到来竟然是错误的举动?难道就该看着昏庸之辈砍下天下名将的头颅而无动于衷?每思于此我都不禁为魏延深呼一声:冤哉文长!

幸亏,刘备不失为创业明智之主,念忆旧恩从诸葛先生刀下救了魏延。从此,刘备的帐下又多了一员东挡西杀、威风八面的猛将,魏延也得以在刘备帐下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才华,数十年间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取西川与黄忠共为先锋,尽败蜀中名将;战东川、助张飞、屡破曹兵,箭射曹操面门;退蛮兵、渡泸水、破孟获、苦战数年,成就了诸葛先生七擒七纵之举;出陈仓、震魏将、斩王双、历任前锋,效尽了拔山涉水先出后回之责……

终于,一代猛将辅弼明君成就了王霸之业,使昔日无寸土之地的刘备坐上了两川之主蜀中之王的宝座,延续了后汉六十余年的西隅江山。同时,一代明君帮助猛将遂却了建功之志,使当年孤身投主的魏延完成了举将封侯吐气扬眉的心愿,成为了坐镇汉中,独守一方的南郑侯汉中太守征西大将军。

至此,我们不禁为刘备的慧眼识人与魏延的得遇明主、君主猛将之间的相得益彰而额手相庆。

然而,刘备未曾想到,魏延未曾想到,我们也未曾想到,无论魏延的功劳有多大,就是那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最终还是造就了猛将魏延的一生悲剧,而这悲剧的策划者和导演者恰恰是那位被刘备待之如师、为众将奉之如神的著名贤相诸葛亮。

为了证明自己的预言没有错,这位昔日南阳的卧龙先生、今天蜀汉的武乡侯,在刘备死后自己被刘禅尊为相父的十几年中,运用手中所掌握的统军大权,采取了一系列隐秘晦暗的手段,对魏延的正确建议与行动进行了多次的掣肘与压制,使其在多年战争中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根本无法得到发挥,难道不是吗?

首出祁山,魏延根据形势,大胆倡议,由自己带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国的重镇长安,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不失为一条出奇制胜的妙计,因为此时镇守长安与蜀军对垒的既不是久历戎行的大将军曹真,也不是老奸巨猾的都督司马懿,而是根本不知军事的玩绔子弟夏侯懋!

时机真是千载难逢。可惜,真是可惜,魏延的建议根本不被诸葛先生采纳,假如诸葛先生采纳了这条建议,也许三国的历史就会重写。

战守街亭,事关北伐的胜败,无论是作为统率全军的主帅诸葛先生,还是担任破敌掠阵的先锋大将魏延,均明白此仗的份量。因此,当诸葛先生首发军令的时候,魏延当先讨令,愿去街亭大战司马懿和张合,对于当时的蜀军来说,前军众将中除去老将赵云,就只有魏延有这个资格与本事讨这支份量极重、关系极大的令箭。

然而,魏延又一次地被诸葛亮手中的权力所压制,先锋大将只落得个在山后扎寨负责接应的差使,派去守卫胜败关键所在、此战咽喉要道街亭的,竟然是那个早已被刘备看透,说明其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庸才马谡,何必如此安排?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此君乃是孔明的心腹,为卧龙先生一手提拔,所以镇守街亭如此大的功劳,无论如何孔明先生也是不会让那勇猛善战、自信自傲的魏文长染指。

只是可惜,这位马谡将军实在是不争气,为人刚愎自用,自以为熟知兵法,结果一上战场只会照搬硬套,屯兵于山顶,一厢情愿地幻想着以高击低势如破竹,结果根本行不通,水道被断造成军心大乱,只好收拾残兵拼死突围,多亏魏延接应,才算逃了一命,不仅丢失了军事重镇街亭,还让诸葛先生受了天大的惊吓,被迫唱了一出提心吊胆的空城计。

街亭之战大败,蜀军的损失、统帅的失策,无疑使魏延这位久经沙场的猛将极其失望。因此,即便是卧龙先生挥泪斩了爱将马谡,也无法在魏延的心目中重新树立起对孔明先生用兵如神的信任。自此,对于诸葛先生所发的将令,魏延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毫不怀疑变成了今日的将信将疑,甚至出言给予讥讽,这就更犯了诸葛先生的大忌。在先生眼中,‘反骨之说’开始化为现实。

于是,在牵制掣肘的基础上,诸葛先生开始用一种近似于无耻的手段对付这个不听话的魏延,必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为了完成此举,先生开始了深谋远虑的计划,上方谷一战,诸葛亮在安排火攻的时候,其实是计划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在山谷中的,这一点连罗贯中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也使诸葛亮致魏延于死地的计划破了产,故此,先生只能是无奈地仰天而长叹。

后人读《三国演义》,多数不理解这位诸葛先生,为什么只是认准了出祁山这条路,是平稳持重还是骨子里胆小?这不得而知,但六次北伐均是无功而返却是不争的事实。

前后数十年的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蜀国不但未能取得魏国的寸土之地,最后就连自己的统帅也被拖死在了五丈原秋风萧瑟的寒夜里。随着司马懿坚守不战策略的逐步成功,困扎在渭河之滨五丈原上的诸葛先生日见计穷,蜀军的锐气被慢慢地拖光,先生的生命也开始走向结束。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先生还是没有放弃除掉魏延的念头,他不但强撑病体密切地注视着魏延的一举一动,而且,开始悄悄地寻找、扶持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愿望的党羽与帮凶。

于是,杨仪,这个不见其功的普通幕僚被委以了统军重任;马岱,这个蜀营当中的一勇之夫被密授了锦囊妙计,先生在去世之前,通过这一系列见不得人的小动作,终于完成了除掉这块哽噎在心口上数十年‘反骨’的最后部署。

诸葛先生死后,魏延还真的反了,他烧栈道阻灵枢抗拒命令,于是,就有了杨仪的阵前痛骂,有了马岱的背后挥刀,在先生死后不久,这位在沙场上屡建奇功的南郑侯汉中太守,蜀国的征西大将军,最终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阵前被砍掉了头颅。这下好了,勇猛无比又桀傲不逊的魏延死了,杨仪之辈的地位不再受到威胁,诸葛先生的遗愿最终得以实现,蜀国上下似乎自此可以太太平平过日子。

其实,凡是认真读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人都可以看到,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的所作所为,他在抗拒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确实,他是讨要过兵符,不接受退兵的命令,火烧了栈道阻挡了昔日的战友,表面上形成了反叛的事实,因而被人理直气壮地斩了首似乎没有什么可冤枉的。然而,如果仅仅就此即断定魏延要反,实在是冤枉了九泉之下的魏将军!大家切切不可忘记,在得知诸葛先生已死,由杨仪统率全军的消息后,作为蜀营中资历最久武功最强官阶最高的前军主将魏延,接到从前线退兵的命令时说过的是什么?

总共两句话,一句是: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一句是:杨仪何等人也?大丈夫岂可被书生所制?

前面一句其声其意无非就是:继续北伐,完成统一的大业;后一句则体现出功勋卓著的魏将军瞧不起杨仪这种无能之辈,根本不愿意为其所左右而已,其实质不过是蜀国文臣武将之间的权力之争,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故此,魏延只是这场权力之争中的牺牲品罢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人投地,人必毁之,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儒家传统造就了这种容不得一人强于大众的畸形心理,可以说,心高气傲的魏将军一生的悲剧即源于此了。

魏延死后,蜀国上下朝堂之中确实少了一位桀傲不逊的人物,文臣武将之间确实保持了一种无争无斗的短暂平和。但是,因此而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如此的显而易见——从此,蜀国再没出现过像魏文长般勇猛无敌冲锋陷阵的栋梁之才,再也没有了昔日那威震汉中独挡一面的征西大将军,面对强大的魏军,面对昏庸的刘禅,面对凋零的将校,面对衰落的蜀国,统率大军的姜维只能默默地咽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苦酒,勉为其难地独自支撑着诸葛先生遗留下来的尴尬局面与残破江山,笔者每读至此,都不禁为蜀汉与魏延一悲!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种种事实证明,无论是诸葛先生如何先入为主地断定魏延脑有反骨日后必反,还是杨仪这些平庸之辈如何绞尽脑汁网罗罪证编织罪名,毕竟还是证据不足,底气有亏,无法服人。

呜呼!一代名将,未倒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却亡在了自己人背后挥起的刀下,这种不公的结局,足令天下有志之人哀之惜之恸之惋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那个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曾经言到: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这一番话倒是真正地告诉了九泉之下的诸葛先生,到底是谁的脑后真的有反骨。

读《三国演义》,我以为文官首推司马懿,武将首推魏延。说实话,《三国演义》不过是一部小说,书中人物的刻画充分表现了作者本人的立场,然而读罢全书,我倒是觉得作者极力宣扬的刘备、诸葛亮组合其实一个是伪君子,另一个是真小人。

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都是投机分子,这三股势力锐意革新,凭借法家思想争夺天下,最终呈鼎足之势。相比之下,曹操和孙权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更优于刘备。三个人野孩子认父亲,暴发户造谱牒,刘备攀上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曹操找到西汉开国元勋曹参,孙坚更远,认了孙子当祖宗。正是凭借姓刘这一机缘,刘备诸葛亮组合打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逆历史潮流而动,几十年穷兵黩武,其后诸葛亮又找到了接班人姜维,连年不断地进行内战,令生灵涂炭。

在这一过程中,诸葛亮是非常务实的,不但充分的利用了孙吴势力保全并发展了自己,而且先后出谋划策建议刘备颠覆刘表和刘彰,后来又侵略并残酷镇压少数民族起义。他目的明确,毫不掩饰,可谓是真小人。刘备其实也很务实,他满口仁义道德并不是像宋襄公那样的愚顽,而只是借此笼络人心,因此他比诸葛亮要收敛一些,不那么露骨,虚情假意的成分多一些,故而是伪君子。此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前后造成的对方和己方人员伤亡总计将近三百万人,可谓破坏力极大,特别是刘备,从河北到四川,转战大半个中国,也蹂躏了大半个中国!一听说汉献帝被废,假意推托两下,然后一骨碌就爬上了皇帝的宝座。也搞不清究竟谁是贼了。

再说两句魏延,其实书中魏延和诸葛亮两个人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首。魏延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而且不像关羽那样刚愎,也没有赵云那么高傲,堪称难得的务实人才,自从投靠刘备以后,毕生为蜀国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诸葛亮却三番五次为难他,不但压制他出战,也排斥他的建议,甚至多次欲置他于死地。见面之初便想斩之,最后火烧葫芦谷的时候还想将他一并烧死(也许没有烧死魏延比没有烧死司马懿父子更加遗憾,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可谓费尽了心机。这样的刻画我想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魏延的确是三国期间罕见的大将,能力极强,连诸葛亮这样半人半神的天才毕生都忌惮他三分。

当然了,小说毕竟是小说,里面也蕴含了因果报应,如果只是诸葛亮一味欺侮魏延,此二人也称不上旷世的冤家对头了。火烧葫芦谷没能烧死魏延,恐怕也是导致诸葛亮心里憔悴死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五丈原一段,诸葛亮祭起长明灯欲延年益寿,却终因一生欺魏延太过,结果被魏延在不知觉的情况下一脚踢了灯,断了性命。魏延虽然最终难逃魔掌,旋即被诸葛亮遗计害死,但他之前就在不知不觉中先把诸葛亮急个半死,后来又阻止诸葛亮自救,最终灭了诸葛亮,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不知道这对冤家到了地下,又会如何了断!

《三国志》: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慧学善音


关羽取长沙,与黄忠对阵,长沙太守韩玄见黄忠阵前不卖力,欲斩黄忠,此时魏延从军中持刀突出,杀死韩玄,救下黄忠。


魏延此举既成了好人又成了恶人,好人是救了黄忠、使长沙免受刀剑之战;而下级反上,尤其手刃主人,在过去是大逆不道的,也是被他人所不齿的。魏延后来得不到重用,甚至被提防变心也是自己埋下的伏笔。诸葛亮当时言魏延脑后有反骨,要斩了魏延,可能就出于魏延这种反上的行为。魏延追随刘备后,处事小心
,大战小战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为蜀国建立了许多功勋,也深得刘备赏识,可诸葛亮心中对魏延一直心生介蒂,视如异己。
设立五虎将,为何没有魏延?在为蜀国建功立业中,魏延的功劳肯定大于马超,为何魏延排不上?但也可以钦点“六虎将”哪!这是诸葛亮故意冷落魏延。

孔明六出祁山伐魏,魏延提议用近道出兵“子午谷”,魏延愿甘当先锋,以身赴死来赢得战争的胜利,孔明心知胜算率很大,但生怕魏延成功后功高盖主,所以“子午谷奇谋”最终放弃。
哪为何魏延在许多大战中都委以重任,攻城夺地,守把隘口的魏延屡建战绩,这可能是魏延心理上想用战功来洗涤人生的那一次过失。另者是诸葛亮心中清楚,自古战场是死场,假若魏延被敌方斩杀,不就排除异己了,想来诸葛亮“借刀杀人”这一招玩的多阴险。


文都杨稼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打起仗来既英勇无比,又不乏谋略,因此诸葛亮每次打头阵都派魏延冲锋陷阵,那么,诸葛亮为何处处压制魏延呢?
魏延

古时的战场如同现今的职场,诸葛亮不待见魏延,说白了,就是因为魏延不是诸葛亮的人。

魏延原为长沙太守韩玄的部下,韩玄以为老将黄忠要叛变投敌,要杀黄忠,魏延为了救黄忠,杀了自己的上司韩玄,并投靠了正在攻打长沙的刘备。魏延投入刘备阵营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战力,因此刘备非常器重魏延,宠爱有加,甚至将张飞想得到却得不到的汉中太守的职位给了魏延,令群臣羡慕嫉妒恨。



魏延

大家都知道,丞相诸葛亮是蜀国内仅次于刘备的第二号实权派人物,如此出众的魏延,却并非由诸葛亮一手招徕和提拔,作为蜀国首席智囊的诸葛亮就不得不提防甚至冷落魏延了,因为魏延直接受刘备的扶持,并非自己亲手培养,日后很可能并不听命于诸葛亮,甚至还会对诸葛亮的权位产生冲击,说白了魏延不是自己人,在职场上打压魏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蜀国的另一大将姜维,虽然是从魏国招降而来,但毕竟是诸葛亮亲自俘获和招徕过来,也是诸葛亮一手栽培,姜维也就成了诸葛亮的人,从诸葛亮对待魏延和姜维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诸葛亮的用人法则。

魏延桀骜不驯,其他人镇不住

魏延领兵打仗不仅善用权谋,甚至能够亲上前线斩杀敌方大将,可谓有勇有谋,这是诸葛亮无法做到的,因此魏延比一般人眼光要高,显得桀骜不驯。刘备对魏延也是相当的器重,多次委以重任,加封官职,有了刘备作为倚仗,这就令魏延显得更加高傲了。诸葛亮屡次出师北伐,制定战略,魏延几次站出来发表不同的意见,多次提出奇袭子午谷进逼关中的策略,但都被诸葛亮加以否决,魏延对于诸葛亮来说,其实就是一根刺,一根不听使唤的刺。
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料想,自己生时,还能镇得住魏延,等到自己百年后,论战功和魄力,姜维和杨仪很难震得住魏延,魏延很可能会坏掉北伐大事。因此,诸葛亮在世之时,一再压制魏延,就是为了逼迫魏延收敛,能够服从军令。

魏延有反骨

诸葛亮不但善兵伐谋,对于观人看相也是有所精通。诸葛亮在长沙第一次见到魏延时,就发现魏延有反骨,有反骨的人往往会出卖自己的主人、上司。魏延杀害自己的主公长沙太守韩玄投奔刘备,就印证了魏延反骨这一点。因此,哪怕魏延平时屡立战功,诸葛亮依然处处压制、打压魏延,生怕魏延实力做大,威胁到蜀国政权,甚至到诸葛亮临死之时,献计给马铁,利用魏延骄傲自大的特点,使用计谋诛杀了魏延,以除后患。
诸葛亮


以史为鉴

通过诸葛亮压制魏延这一事件,警醒着我们,不管在职场还是其他方面,即使自己取得了一定的功绩,都不能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对领到不敬,这不但不受领导、同事的待见,甚至会危害到我们自身的职业生涯。总之,我们要以空杯的心态,铸就我们的事业。


月夜读春秋


《三国演义》里面的魏延与历史中真实的魏延有很大的区别,魏延在蜀汉的地位非常的高,诸葛亮不但没有压制魏延,而且处处依仗他;至于《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每次都派魏延打头阵,那纯粹是小说家的胡编乱造。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其实有相当多的成分是捏造,虚构的,比如将军之间的单挑,大战三百回合,双方打得风生水起,这严重的有悖于历史史实,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不是写给人看的,而是写给人说的!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与施耐庵写《水浒传》都不是给读者看的,而且他们写给那些茶馆里说评书人的,因为那个年代能认识几个字的人并没有多少,能够买得起小说来看的就更不多,但是有巨大的市井听书人需求。

说书人希望评书内容更精彩,能够吸引听众,得到更多的赏钱,而这些专门为说书人写故事的作者就投其所好,刻意的进行了内容的改编和加工,于是《三国演义》远比《三国志》在民间流传得更广。

扯远了,话说魏延在《三国演义》里和真实历史中差距很大,历史上的魏延一直是刘备的心腹爱将,甚至在刘备起家前期,魏延的地位比诸葛亮的地位都要高得多。

刘备夺得益州后,出兵夺取了汉中,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并且一守就是十年,有魏延在的十年,曹魏从未越过汉中一步,不得不说魏延不但具有将才,更具有政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益州,他组织了两次北伐曹魏的战争,而这两次北伐都是以汉中为基地,并且是以魏延部为主力进行的,这充分的说明了诸葛亮对魏延的倚重和信任,其中有一次魏延与刘琰(车骑将军,诸葛亮好友)不睦,发生了严重的口角,诸葛亮令刘琰亲自写信向魏延道歉。

正史中,魏延与诸葛亮发生严重分歧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偷袭子午谷之争,从战争角度来看,魏延的战略有风险,诸葛亮的谨慎又有些过余了,但是这种业务分歧并没有影响到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和倚重。

魏延之死其实与诸葛亮没有半毛钱关系,更多的是因为魏延自身性格的缺陷,与朝中众臣不合,诸葛亮死后,作为当时的汉中太守,征西大将军,南郑候,他在北伐军的地位和职务最高,按理应该是由魏延进行全权处置。

诸葛亮死后,只是命令长史杨仪组织退兵,他却诬告魏延谋反,后主刘禅不明真相,下旨诛杀了魏延。

《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消遣小说,没有必要当真,如果要对真实的魏延有理性的认识,还是要进行史料的研究。

<strong>


沉墨I方之城


三国魏延是个将才,但是他不是个相才。

魏延领兵打仗,攻城掠地,是没有问题的,他是个合格的将才,诸葛亮在这一方面很信任他。

但是魏延不适合管理一个国家。

蜀国打魏国,小国打大国,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诸葛亮认为蜀国军政大权落入魏延手中蜀国必亡,因为他不是一个相才。




普通大笨鸟


当时攻长沙时,魏延手刃自己当时的主公——韩玄,这叫卖主求荣吗?当时诸葛亮就建议杀掉魏延,说他天生反骨。但是刘备求贤若渴,没杀他反而重用了他,魏延也没让刘备失望,北拒曹魏,护住汉中,官至镇北将军。北伐处处用魏延,情理之中,勇猛的大将当时还有几人?死的死,老的老。也就诸葛亮在世时能镇住他,诸葛亮北伐病死,宣告了北伐的破产,魏延当时那么强。理应接受兵权,但当时却给给了他的死对头杨仪。诸葛亮还放话给杨仪,若魏延不服从命令,可自行发落。最后,杨仪派出马岱,斩杀了魏延,并诛杀了魏延三族。


阿祥论


人心最难猜恻,有时候人和人交往的第一面印象很重要,也就是说见面的一瞬间双方的言谈举止已经在心里互相留下了好坏的标准,几乎决定了人和人交往的深度,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改变,即使你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努力,三国时期的魏延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魏延为先主刘备开疆拓土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因为身上有“污点”而得不到应有的重用,最后落的身首异处,十分可惜。

魏延的出场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说的是刘备携民逃难行至襄阳,但蔡帽,张允不开城门,让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城中突有一将,引百余人径上城楼,大喝:“蔡帽,张允买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救百姓而来,何的相据?当下魏延拔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

我们可以看出,魏延为了救百姓一出场就很有正义感。再次出场是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刘备派关羽攻取长沙,因为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不忍心射杀关羽,长沙太守韩弦看出门道大怒要杀黄忠,魏延挺身而出杀了太守救了黄忠,从此以后跟随了刘备,但魏延的恶梦才刚刚开始。

且看小说是这样说的:关羽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刚看《三国演义》时看到这段书是大吃一惊,心想,魏延献城救人是有功之人啊,不表扬至少也不应该杀,可诸葛亮的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如果不是刘备出手相救,魏延就此挂了也未可知。

我们知道中国古人讲究“忠”、“义”、“忠臣不事二主”等等。关羽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占了个“义”字,魏延在这里恰恰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违背了中国古人所不齿的思想道德标准的底线“不忠不义”。

第一次见面魏延就给军师诸葛亮的心里留下了"不忠不义"的阴影,魏延的身份从此被贴上了“标签”,魏延以后的路注定是充满坎坷的。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人人自危,谁都想找到一位靠的住的老板,“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魏延的做法在那个时候应该无可厚非,可诸葛亮抓住魏延的这个“标签”不放,影响了魏延的后半辈子,并为此而丢了性命。

以后,魏延随刘备南征北战,尽心尽力,立下汗马功劳,刘备十分信任魏延,关键时刻都能让魏延独当大任。刘备死后魏延的好日子走到了头。其实,魏延在刘备集团中算得上是文武全才的人物,只不过在蜀汉初期人才济济,掩盖了魏延的锋芒。

诸葛亮出祁山兵伐曹魏时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奇谋”的成功与否有待商榷,但至少说明魏延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才华的人,很可惜诸葛亮没有听从,其本身谨慎是一个原因,还因为魏延不是“圈内人”,身上有“标签”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诸葛亮一直提防着魏延,处处打压。在蜀汉后期人才极度匮乏,魏延的作用显的越来越重要,战功赫赫,无人能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也丝毫没有改变对魏延的看法。

在伐魏的过程中,为了消灭司马懿顺便想把魏延牺牲掉,只不过天降大雨没有成功而已。这对魏延是极不公平的,魏延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还是因为身上”标签”的作用,终究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这段故事写的太精采了,许多人都误认为是真的历史,如果这样不仅冤枉了诸葛亮也冤枉了魏延。



《三国志》记载魏延“善待将士,勇猛过人”。魏延身为大将,一生征战,有大功,无大罪,历史上的魏延死于 “内讧”的权力斗争。诸葛亮说魏延脑后天生有“反骨”只是小说家言。罗贯中巧妙的利用人们反感“叛徒”的这种心里,把一个平常的故事写的高潮迭起,精彩绝伦,深入人心。

虽然这样对事不对人,但《三国演义》小说中魏延的经历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值得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