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型保险、储蓄型保险,我们该如何选择?

头条金融


消费型还是储蓄型保险,我觉得这个主要还是要看我们的预算的吧。预算充足可以选择储蓄型,预算紧张就选择消费型。

消费型保险优点:同一被保险人,同样保额,保费要便宜多了,可以用更少的钱获得更高的保障

缺点:保险期内啥事没发生,钱就花掉了。

储蓄型保险有两种,一种是两全险,一种是含身故责任的终身型重疾险。

优点:不管保险期内有没有出险,到期或者身故都可以把钱拿回来

缺点:同一被保险人,同样保额,保费要贵很多。保险期内重疾赔付后,一般责任 就终止了,哪怕到期也没得返还了。就是重疾赔付和身故返还或满期返还只 能选一个。如果是终身寿险附加提前给付重疾,而且寿险额度大于重疾额度 的话,那么身故还能拿一笔差额。

举个例子:30岁男性,买50万消费型终身重疾险,30年交只要5000元一年,而买同样保额带身故责任或者附加两全的13000-14000元一年。你会怎么选?

如果经济紧张,又看中保障那建议首选消费型的。如果经济宽裕,这点保费都不在话下的话那就随便选哪个都可以。

但还是有人会说,选择消费型的,把省下来的差价,拿去做理财,到时候带来的收益肯定会比储蓄型保险拿到的多。这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一定是你要有这个定力去定期理财,中途不乱花,都咋到头来肯定也一分钱都见不到,还不如老老实实买储蓄型的呢。

总结:消费型保险关注的是保障,即保险期内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就赔钱,没有发生就啥事也没有。而返还型保险关注的其实是储蓄,即保险期内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就赔钱,没有发生,就按约定的额度返还给客户。

消费型还是储蓄型的在经济条件允许下,由心出发,去选择。如果预算紧张,遵循以保障足额优先,配置消费型的吧。

好了,我的回答完毕。我是108保姐张李萍,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想了解更多保险知识也可以关注我。


108保姐张李萍


消费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各有优点,不能直接武断的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是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保险,就如买鞋一般,只有合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鞋子😊

我们以重疾险为例,很多人会纠结是购买消费型重疾险还是返还型重疾险,这两种重疾险到底有什么特征和区别呢?

💰 返还型重疾险——

返还型重疾险自带储蓄和理财的功能,在保险合同生效后,如果在约定时期内被保险人没有发生任何理赔,保险公司会返还所交的保险费用,甚至有分红入账。

🌂 消费型重疾险——

顾名思义,纯消费的保险,没有返还。在合同约定的时期里,被保险人若没有发生理赔,那么所交的保费已经被“消费”掉了,不能奉还。

💡 两种类型的重疾险的特征💡

1⃣ 在保险费率上:返还型重疾险的费率是均衡的,而消费型重疾险采用的是递增费率,年纪越大👨 保费相对越高😤 ;

2⃣ 在保险费用上:返还型重疾险的保险费用相对较高⬆ ,而消费型的保险费用相对较低⬇ ,基本为返还型年缴保费的1/3💱 ❗好省喔😍

3⃣ 在续费方式上:返还型重疾险每期的保费是固定的,您只需要账户上保留足够余额扣款,而且在缴费期完后仍然后保障✊ ,例如您缴费20年结束后,保障依然延续 。而消费型重疾险每一期的保费不同,在前期较少的保费可以获得较高的保障,但是缴费的压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增长↗ ,缴费的时限更长,如果想保障至65岁,缴费也应交到65岁。

4⃣ 在保险期限上:返还型重疾险可以一直保障到80岁以后甚至终身,而消费型重疾险最长至65岁;

5⃣ 续保情况上:返还型重疾险只要在投保时核保通过,就保证续保,直到保险期限结束,但是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一旦投保,必须续保,否则只有退保,退保很可能会受到不少损失😭 ;而消费型重疾险每年核保1次,随着年龄增长,承保的风险也在加大,也许到了某一年就会被拒保。优点是比较灵活,可以选择不续保,也可以在2⃣ 年、3⃣ 年后重新附加上这份重疾险;

💡 综上看来,两者皆有利弊,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来选择重疾险。

🎃 🎃 🎃 小贴士🎃 🎃 🎃

👑 对于35-40岁以后,收入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人群,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优先考虑购买返还型重疾险,保险期间长,可避免年老时不能续保的尴尬。

🎓 对20周岁-35周岁保险意识强、需要保额高的青年人群,可以考虑消费型重疾险,因为该险缴费压力不大,又可获得高额保障。


民生私行财富经理张静


以国内重疾险为例,通常不太推荐理财型重疾险:即返本型和分红型。

在保障类重疾险中,消费型(纯重疾)和储蓄型(重疾+寿险),各有优劣势,预算充足,后者保障通常更佳。


重疾险的功能是:

主要用于应对重大疾病所造成的经济风险,当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险足够给力,可以把大部分治疗费用覆盖时,重疾险可作为收入损失的弥补;


让我们在生重病的三五年间,可以不用工作,专心养病,同时不用担心家庭原有的经济开销(房贷、车贷、教育、生活日常开销),还能补充医疗险无法报销的专人看护照顾费用、营养补品费用、康复医疗费用等。


重疾险的类型可以这样分:


为什么不推荐理财型

理财型有返本型和分红型,

实话说,并不太推荐。因为贵。

保险规划有一个原则,保障归保障,理财归理财。

当一个产品,兼有保障+理财的功能时,很可能两边不讨好,毕竟成本在。


因此,如果题主是想做好保障规划,建议选择一个纯保障类产品,如果有理财需求,可以把原本考虑多余的保费,投一份终身锁定3-4%保底利率的年金,比所谓返本或分红,收益确定并且更高。


保障型的重疾险的差异

保障型重疾险分别有消费型(纯重疾)和储蓄型(重疾+寿险)


1、保额是否确定可赔付到


比如都是终身50万保障,储蓄型的50万一定可以赔付到,消费型的不一定。

因为重疾险的赔付要符合定义,比如心梗,有可能没送到医院,人就不在了,根本就做不了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测,没办法明确疾病是否符合符合重疾的定义; 因此消费型重疾只有重疾责任,如果没法按重疾赔付,赔付不了;但储蓄型的肯定至少可以赔付50万,因为有身故责任。

同样保终身,消费型的保费大概是储蓄型的六七成。


2、保险法的保障确定性不同

储蓄型重疾因为带有寿险责任,属于人寿保单,法律上的保障相对明确,保险法89条和92条,不论保险公司未来发生什么情况,人寿保单利益都要保障。


3、是否重疾多次赔付

储蓄型重疾险,常见重疾多次赔付,甚至癌症多次赔付;消费型常见重疾单次赔付,一赔付合同就结束。

要知道多次赔付产品,首次赔付重疾,是先赔付,并豁免剩余年份的保费。这也是极大的杠杆。


4、理赔是否有保险公司专人对接差异

消费型常见是网销产品,只能对接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储蓄型一般保险公司会安排专员跟经纪公司对接,意思就是,理赔更便捷顺畅,有什么问题联系、责任到人,而不是机器客服。


5、现金价值的差异

现金价值就是这份保单值多少钱,如果有一天真的不想要这份保单,也可以拿回来的钱。

保障终身为例,储蓄型重疾险通常现金价值会一路往上走,缴费期后跟总保费类似,然后持续往上走,最后接近保额。

消费型重疾险,一个是增长较慢,另一个是通常是先往上走,然后最后会再往下掉。


6、储蓄性的重疾和寿险责任是二赔一关系

重疾和寿险责任是二赔一,先身故人不在,合同赔了当然会结束;

另一种情况,先赔了重疾,寿险责任会停掉,但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剩余次数的重疾责任依然在。


寻保家


各方立场不同,对消费型/储蓄型理解不同:

我一开始就是买保险,所以我就以买保险的心态说说二者区别:

原则是:记住每一分利益,早就明里暗里的标明了价格。

1.消费型

可以理解为相对精简型,花出去的保费,全都是用于购买保障,不含储蓄/理财/财富增长的部分。赌的是相对小概率的事件,如果没出事,钱基本就回不来了。特点是代表了保险最本质的意义:保障,而非储蓄/理财!

因而剥离了其他附加的责任之后,费用更低廉,对于负担不起高保费的家庭(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下的都有可能适用这种精简型产品,30w数字是模糊概念,需要领会精神😂请勿一概而论),消费型为其提供了多一个选择。

2.储蓄型/也有人叫返还型

不管咋叫,只要保险责任里存在:满足一定条件,就能从保险公司拿回部分费用。对买保险的人来说,这就可以叫储蓄型/返还型。

还是因为写在开头的那句话:每一分利益,都在明里暗里的标明了价格!

既然你已经为“储蓄/返还/保本”的利益掏了钱,那自然不能算纯纯的消费型了呀~

那怎么能看出来一份保险,特别是重疾险,是不是储蓄型呢?产品介绍,甚至保险条款里没写储蓄返还的字眼,那怎么判断?

鸡贼技巧1:看现金价值

卖保险经常说:如果咱没得病,到七八十岁,也不需要后续保障了,可以退保返还现金价值,然后掏出一张密密麻麻的数字表格:哪一年对应的现金价值是多钱的…其实你根本不需要算这个数字,就看一眼最后几行:当你七八十岁、或者已经投保了二三十年的时候,那一年退保的话,能退回来多少钱。

如果是消费型,往往现金价值到最后只有几块钱、几百块钱,撑死了几千块钱,相比于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保费or保额,退保的钱也就是个零头;

如果是储蓄型,往往后面几年的现金价值,都和保额差不多,甚至比保额还高(换言之此时退保就完全实现了保本哇!太值啦!其实叻,这个费用早就算进你的保费了!这是你花过钱自然该得的利益,不是免费赠予)

因此看现金价值(退保返还现金价值),可以初步判断这份保险有没有储蓄性质。

鸡贼技巧2:看身故保障

特别指终身重疾险附带的身故责任保障,由于不同产品差异较大,不细说,但可以简单对比一下其他保障利益类似、但是不带身故保障的产品,可以意识到:这项身故责任的保障利益,你也是要为之付费的!

总结下吧:消费型or储蓄型,并不需要踩一个捧一个,保险是非常个人的东西,你没需求不代表别人没需求,你懂得理财投资,别人连买个余额宝都不放心。

个人看法: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保费预算严重不足的,更适合买精简一些的产品,多看看消费型,你的保障会更充足!钱可以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家庭收入稳定、有一定积蓄,并且也不热衷于投资理财,就喜欢买银行定期的群体,一些带有储蓄性质、带有身故责任的,能让你的保障利益更丰满,关键是能让你更安心、更踏实,也未为不可。


惜保家


先说3点结论:

1、如果被保人选择第一份重疾险,优先选择终身多次赔付返还保额的重疾险;

2、如果有债务负担(例如房贷),或带有家庭责任,例如有孩子或老人需要赡养,也建议选择终身返还保额的重疾险;

3、只有当经济能力确实太有限的情况下,或者作为个人重疾险补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消费型的重疾险。

一、终身多次赔付返还保额的重疾险好在哪?

1、终身可以获得保障,而不是只保障到70岁,70岁之后才是真正重疾或者死亡高发期;

2、在赔付1次重疾后,被保人仍有保障。目前医疗水平越来越高,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3、返还保额的产品,带有终身寿险责任。在各种情况下死亡,都可以获得保额的赔付,不管是家庭责任的弥补还是收入补偿,或是给子女留下资产的角度,都体现了爱与责任。

二、消费型重疾险的优缺点在哪里?

优点:保费便宜

缺点:

1、定期型的,一般尽保障到70岁或80岁;

2、很多消费型保险,重疾仅保障1次合同终止;

3、意外身故或一般疾病身故(未达到重疾条件),无法得到保额赔偿,不能弥补家庭责任或收入补偿的缺失或家庭债务的承担;

4、一般只能智能核保,不能满足非标准体被保人的核保要求;

5、节省下来的保费,往往没有进行合适投资,反而只是增加了消费。但这是以减少保障责任为代价,十分得不偿失。 一分钱一分货,

所以。要做好终身足额保障后再考虑补充消费型进行补充,供参考。


七色土保险说


西瓜君猜想,这个问题问的是重疾险,因为重疾险是大家最关注的。

我们一般说买保险,都是指健康类保障。


那健康类保障,又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险种:

1.寿险

2.重疾险

3.医疗险

4.意外险


其中,医疗险只有消费型的,意外险和寿险、重疾险都是可以分为消费型和储蓄型两大类。


那先说结论,对于成年人,建议选择消费型重疾险;而对于儿童,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可以考虑储蓄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


原因,请听西瓜君慢慢道来。

先解释下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的特色、区别。


消费型重疾险现金价值低,储蓄型重疾险现金价值高。现金价值,也叫作退保价值,是衡量一个重疾险产品是否带储蓄功能的标准。简单说,消费型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如果我在保障期限内没发生重疾,那每年交的保费,就消费掉了,不会返还给我。


而储蓄型重疾险就是,如果我一直没有发生重疾,我每年交的保费,总有一天还是能拿回来,甚至拿得更多。一方面,是因为储蓄型重疾一般都含有身故责任,如果是保终身的储蓄型重疾险的话,那我们无论如何都可以赔到钱,因为人终有一死,只要身故了,就可以赔付保额。另一方面,就算人还没死,但到了90来岁,现金价值一般也和保额差不多了,如果退保,也可以拿到一笔钱。


国人一般很喜欢储蓄型重疾险,这也是很多代理人口中说的,有病治病,无病养老。


但真相是,储蓄型重疾险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可以说,不适合大多数人。


因为,它同时涵盖了储蓄和重疾保障这两项功能,这就意味着它需要的保费,一定比消费型的纯重疾险贵,而且贵不少。


但重疾险最重要的是保额,如果保额低了,意义不大。


我们买重疾险,主要是为了以防真的发生重疾时,重疾险能弥补重疾给我们从各个方面带来的经济损失(治病费用+收入损失+后期康复护理费),从而不至于太过影响我们正常的家庭生活。所以,保额一定要尽量覆盖住重疾会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然,就是自欺欺人噢。


那么,问题来了。大多数人,预算是相对有限的,按单个人来算,预算可能是几百,可能是几千,也可能是1万左右,但很少有超过1-2万的。所以,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坚持要选择储蓄型重疾险,那就意味着保额做不高。保额不高,这份重疾险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建议选择消费型重疾险比较好。


另外,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选择消费型重疾险的话,由于消费型重疾不含身故责任,一般会建议再搭配一个定期寿险。因为成年人一般上有老下有小,身上多少都有些家庭责任,如果人一旦挂了,除了精神上的打击外,对家庭也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打击的。而储蓄型重疾险虽然一般都包含了身故责任,但要注意的是,身故和重疾共用保额,二者只赔付其一。


也就是说,如果先患重疾,赔付了一笔钱后,如果没治好,不幸再身故,那这份重疾险不会再赔付一次身故。所以,对于身故这一块的保障其实是不够的。


所以,选择消费型重疾+定期寿险,不仅比储蓄型重疾险更便宜,而且对我们的家庭而言,保障更充足深入。


话说回来,很多人还是看重储蓄型重疾险的储蓄功能,觉得,可以当做是存钱,还能有保障,多好。但其实,多交的这笔钱,如果用来做理财,不管是放银行,还是买一些货币基金,都远远比放在保险里高得多。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增值,会是一笔可观的钱。


保障就是保障,理财就是理财,混在一起二合一,只会让两个功能都不那么到位,帮不到我们太多。


总而言之,一般人,都更适合消费型重疾险。尤其是预算紧张的,非常不建议选择储蓄型重疾险。


PS. 这里补充一下,很多人说,消费型重疾好像都是短期的诶。这是一个误区,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保终身的消费型重疾险,保障很充足,且持久,根本不用担心保障的稳定可持续性。


-------友好的分割线--------


为了让大家能清晰地对比到消费型重疾和储蓄型重疾的价格差,西瓜君以0岁男宝宝,和30岁男性为例,做个保费对比。


同样都是20年交,保额50万,重疾单次赔付,保终身,产品权益基本一样。


0岁男宝宝,如果选储蓄型重疾险,大概要5000-7000元左右。

而如果选消费型重疾险,大概2500-3000元左右。


30岁男性,如果选储蓄型重疾险,大概要1.2万-1.5万元左右。

而如果选消费型重疾险,大概是6500-7500元左右。


这个价格差,一目了然。


大家,知道怎么选了吗?



西瓜保,专业的第三方保险咨询平台,为你分析需求,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配合合适的方案;从分析需求、筛选产品、投保、核保(正确合适地做健康告知)、到后期理赔,一站式服务。


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保险的各种套路,带你避开坑,放心、安心地买保险。


好的保险,没那么贵。


任何保险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

可私信可留言。


-你们的西瓜君。


西瓜保


淘保豆丁,专注健康保险!

消费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该如何选择?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也是很多人最容易选错的一个问题。要想知道选择哪一个就不得不了解它们的各自的侧重点和定位。

消费型侧重保障


消费型保险的特点就是:

1.周期短

常见的消费型保险有意外伤害、百万医疗、住院医疗等等。这些保险都是一年为期限,不管是否理赔,过期作废。

2.保障全

消费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的保障项目基本上一致,甚至消费型保险的保障要高于储蓄型保险。因为它不管你用不用都过期作废,利润相对较高。

3.价格便宜

就拿重大疾病为例:消费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价格相差了接近10倍,价格低也是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客户群体之所以青睐它的原因。

4.过渡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设计定位就是短期刚需客户的保障,对于经济状况不好又迫切需要保障的人来说,消费型保险确实性价比特别高。

储蓄型保险则保障和收益兼顾


储蓄型保险包括:终身寿险、健康险、理财险。其设计的思路是保障和收益兼顾,真正的做到“有病看病没病存钱”。

消费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是否存在现金价值。什么是现金价值?说简单一点就是:你这个保险在未来退保时可以领取的金额。

保险期间有保障,退保有收益,这就是储蓄型保险,也是为何储蓄型保险为何价格高的原因。

如何选择?



说到选谁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还是很纠结的。买短期便宜,但是没收益;买储蓄型价格又昂贵切保障还不一定比消费型多,到底如何抉择?

经济困难且刚需就选择消费型保险,用较低的资金换来较高的保障,争取一段暂时的“过渡”时间。

经济状况良好首选储蓄型保险,在获得保障的同时还可以给未来存一笔“养老金”,从而实现一个较高的收益。

更多保险咨询,请几点关注、点赞、转发,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淘保豆丁


其实你的问题,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消费险保险和返还型保险如何选择吧?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让你买保险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你手上钱多,不差钱,就买返还型,如果手头钱不多的话,就买消费型保险,或者自己有比较稳妥的投资渠道的话,也可以买消费险保险,然后用剩下来的钱做投资,比交给保险收益高得多,更划算。

<strong>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 在说这个之前,先说下,两者区别:消费型保险,就是保证到期之后,不管是否出险,都不会退换你任何保费。

  • 返还型保险,就是到期如果你没出险的话,会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返还你本金,并给付一定的利息。
  • 如果在保质期内出险的话,两者是一样可以得到赔付的。很多保险都会给你选择是否需要返还。是否返还,和保障内容无关,影响的是,你交的保费,并且差距很大。

下面我结合一款给你对比下,你就知道差距有多少了。这款产品就是支付宝上的《健康福重疾险》,按照我的年纪设定34岁男士50万保额,30年缴费,保障30年,100种重大疾病,50种轻症,轻症豁免后续保费,那么需要缴费多少钱呢?


  1. 身故返还保费,到期不返还, 需缴保费:2900/年

  2. 身故返还保额,到期不返还, 需缴保费:4050/年

  3. 身故返还保费,到期返还120%所交保费,需缴保费:7950/年

  4. 身故返还保额,到期返还120%所交保费,需缴保费:10500/年



所谓身故返还就是说,保证期间内身故,死了,赔付这么多;到期返还的意思是,保证期间30年满期之后,如果没有发生理赔,返还你的钱。


可以看到,在疾病保障一样的情况下,选择是否返还,保费最低2900,最高10500,差距高达3.5倍。 如果你有合适的投资途径,把多出来的7500块钱每年,做个投资,30年下来绝对比这返还的费用高的多,我就不详细算了。但是我建议,还是需要把身故返还保额选上的,这个算是一个寿险责任了,在我们万一出现不幸的情况下,还能给家人一笔50万补偿,这个还是值得的。


并且,所有的你选返还的,都建议选返还保额,因为返还保费1.2倍,太鸡肋了。30年给20%利息,还不够寒掺人呢,是吧?


拓之言


保险难道不应该都是储蓄型的嘛?

所谓储蓄型保险,可以分为,身故给保额,或者是两全保险,在约定的年限给付保费。

那么,消费型保险是什么样的? 一年期,身故赔保费这类的产品都是属于消费型的。

从大的来说,中国银保监会多次强调,保险姓保,应该回归保障,而不是选择带理财性质的健康险。

那么所谓消费型保险与储蓄型保险有什么区别?

价格问题,消费型价格非常的便宜,如果选择定期重疾险,无寿险责任,价格可以说非常便宜,

储蓄型重疾险,覆盖了寿险责任,(疾病赔付后,寿险责任就会取消) 所以价格会高一些


明悦怡星


消费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该如何选择,那就先搞清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消费型保险

定义:

顾名思义,消费型保险是消费性质,投保之后,保费不会返还。除了在发生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承担保险理赔,如果没发生事故,保费也不会返还。

我们日常所常见的财产保险多是消费型的,比如说车险,我们每年需要向保险公司购买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险等,动辄几千块钱,有没有发生事故,有没有进行理赔,保费都不会退回。

其他常见的消费型保险:

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多属于消费型保险,最大的特点是保费便宜,性价比高;

定期型寿险属于消费型保险,普通人购买定期寿险作为保障即可;

只要涉及费用报销型的医疗保险,也多属于消费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赔付原则:

消费型保险一般在出现意外事故甚至被保险人身故时才能进行赔付。它赔付的是个概率性事件,如果投保人无事故,钱就都归保险公司了。

储蓄型保险

定义:

储蓄型保险,又称为返还型保险,是兼具保险和一定理财性质的保险。投保人投保之后,在投保期限内没有发生风险事故,保费会返还,且返还金额比保费高。储蓄型保险的赔付是确定的,我们购买了10万元,如果一旦身故,最多只赔付10万元。

常见储蓄型保险:

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两权险、各类保障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还有就是适合高净值人群适合资产传承的终身型寿险。

储蓄型保险赔付原则:

储蓄型保险对于投保者意外身故,超过观察期后的疾病事故,购买或者复效两年后的自身身故都会提供全额赔付。

如何选择?

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型保险比如你有车,是必须购买车险的;各类社保具备报销功能,也必须要买。储蓄型保险具备保障和强制储蓄投资功能,我们投保时年龄越小,保费也越划算,只不过收益率不算太高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