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仰埋葬自由,臨終之時遇見知己,病床上相談甚歡,相逢恨晚

1891年胡適出生在安徽的一個小縣城裡,他是我國自由主義的先驅,因提倡文化革命而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領袖之一。曾經擔任過北大校長的他興趣愛好廣泛,在文學、哲學以及紅學等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深入。

雖然他的一生成就諸多,但是他這一生過得其實並不順意。有理想有才華的他,最終還是沒能施展抱負。而他這一生最開心最放鬆的時光,可能就是在臨終之時遇到了自己的知己吧。

胡適的優秀和出色,讓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般的令人羨慕。他幼時在私塾讀書,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得了公費的留學生資格。在美國留學期間因為他出色的才華,還沒畢業就被北大聘請成為了教授,他的課堂也頗受學生歡迎,幾乎是堂堂爆滿。如此光彩炫目的人生,為什麼又說他這一生過得並不順意呢?

堅定信仰埋葬自由,臨終之時遇見知己,病床上相談甚歡,相逢恨晚

其實他這一生最不順意的一筆,便是他的婚姻。他是新時代來臨之際的先驅者,雖然他提倡新思想、新文化,但是他的內心還是被傳統的思想束縛著。他就像一隻想要高飛的雄鷹,但是卻被這些封建的束縛限制,而無法完全展開自己的翅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與舊式女子江東秀結為夫妻。但是因為思想層面上不能達成共鳴,這個與他相伴終生的女人卻不能理解他的內心。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他的婚姻雖然不是從愛情開始,但卻同樣埋葬了自己的自由。雖然與這個女人相伴一生,但似乎從來沒有人問過他是否過得幸福。他不是一個被封建思想畫地為牢的軟弱無能之輩,面對舊社會的改革衝擊,他堅定的表達著自己的信仰。但是面對婚姻,他卻始終沒能衝破自己內心的那層壁壘。

1961年,胡適在宴會上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往醫院,不到一年便告別了這個世界。在醫院裡一步一步奔向死亡的日子卻並沒有那麼痛苦,因為他臥病在床期間遇見了自己的知己——梅貽琦。

堅定信仰埋葬自由,臨終之時遇見知己,病床上相談甚歡,相逢恨晚

梅貽琦的一生說起來與他還有不少相仿之處,同樣是公費出國留學,同樣在文學上的造詣頗深。他的勇敢堅定,卻讓胡適折服與敬佩。他是重振清華校風的校長,是他改變了當時教育界的風氣和理念,讓求學的學子不再混沌迷茫而是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從相同的興趣愛好到相同的性格理念,兩個如此志同道合的人,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了大半輩子卻從來沒有認識對方。而在胡適臨終之際,兩個人才最終相遇。能夠遇到這一位知己實屬不易,雖然相處的時間並不算久,但兩個人相見恨晚、相談甚歡,都十分珍惜彼此。這場命中註定的世紀之匯雖然來的有點遲,但終歸還是成為了兩位大師人生中最大的幸事。

堅定信仰埋葬自由,臨終之時遇見知己,病床上相談甚歡,相逢恨晚

胡適的一生雖然都活在封建的束縛之下,但是在最後的彌留之際,能夠遇見自己此生的摯友,也算是他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情了吧。這位知己的出現,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圓滿,他的一生不再孤獨。

參考文獻:

1.《胡適傳記三種》胡不歸 安徽教育出版社

2.《梅貽琦畫傳》黃延復、鍾秀斌 四川出版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