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软肋就是最大的软肋?为何说今天的俄罗斯处于危机四伏之中?

静夜史


苏联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苏联巅峰时期约有2.9亿的人口,相当于今天俄罗斯的两倍。由于没有使用GDP来衡量国家经济数据,因此现如今有许多经济学者都曾对苏联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进行估算,有说法认为苏联鼎盛时期GDP仅为美国的40%,也有说法认为是70%。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苏联和美国是一对势均力敌的对手,即使有差距,也绝不是GDP所能够真实反映的。

用怎样华丽的辞藻来形容美国都不为过

而现如今的俄罗斯则不然,其与美国的差距从GDP上就可见一斑:一个只有1.6万亿美元,一个则达到了20万亿美元。哪怕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俄罗斯4万亿的GDP也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更不要说俄罗斯人口增长率常年处在0%上下,整个国家看不到未来,发展动力和势头都远不如烈火烹油般的美国。

西方认为东斯拉夫人有蒙古人的血统,而蒙古人曾给整个欧洲带来噩梦

更为糟糕的是,即使同为白种人,同样都是西方文明的分支,但是现如今的俄罗斯已经被西方国家给“开除西籍”了。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冷战使得意识形态观念深入人心,西方社会在看待俄罗斯时,最先想到的是“敌人”,其次是“斯拉夫人”,最后才会是“白人”。在欧洲地区有着一整套的歧视链,北欧的“雅利安人”歧视一切,英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次之,凯尔特人、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更逊,西斯拉夫人则是歧视链的低端,而俄罗斯的东斯拉夫人则是受到全欧洲歧视的对象。

叶利钦出卖了整个苏联,也换不来西方的亲近

俄罗斯在解体后曾多次尝试靠近西方,但是由于上述所说到的种种历史上的负遗产,这些尝试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俄罗斯没有能够成功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自身又因为人口问题再无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的可能性,这也就是题目中所提到的“俄罗斯处于危机四伏之中”。

俄罗斯终究是顶级核大国

必须要认识到,虽然现如今的世界科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在某些层面来说是建立在冷战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冷战,现如今的世界可能很难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这是俄罗斯为何“没有软肋”的原因,苏联的遗产能够确保其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都能够位列世界一流国家的行列。

不过,如果将这两件事综合起来看,会发现另一件事情:由于外部环境对自身充满恶意,而自身也有能够苟延残喘的手段,比如7000枚核弹头,因此俄罗斯人的危机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强烈,得过且过这个成语可以很好地形容当下的俄罗斯人的心态。没有了发展的基础,没有了发展的环境,没有了发展的动力,甚至连为何要发展都百思不得其解,俄罗斯的危机实际上充满了羞辱性。然而无论是俄罗斯人自己,还是其他的国家,谁都对此无动于衷。


区域拒止


全世界真正关起门来,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没有软肋的国家只有两个美国和俄罗斯,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有资格成为超级大国,成为霸主。
真因为俄罗斯有跟美国全面对抗或竟争的潜力,所以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强大不受人挑战,就一直对俄罗斯进行着全方位的压制。幸运的是俄罗斯出了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普京,才让危机四伏的俄罗斯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但不管普京怎么优秀,有一个问题他始终都是无法解决的,而这个问题绝对会在不久的将来,会让俄罗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下面我认大家看看,俄罗斯枪械制造厂的工艺流程,并且这还是生产AK步枪的工厂。
(步枪零部件组装车间)

(热处理车间)
(铸造工艺)

大家看出来了没有,俄罗斯工业制造水平,还停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化的工业装备几乎没有,比如像智能雕刻机,数字化加工中心,就连很普通的数控车床都很少见。

(俄罗斯工业还停留在机械化时代)

这就是俄罗斯被欧美封锁后,工业技术得不到升级,经济发展不起来的现象。

如果依照这样的现象发展下去,俄罗斯将会变成一个靠资源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因为俄罗斯工业技术存在着代差,那么它生产的任何工业产品,都是没有竟争力的,都不会被自由市场所接受。

如果一个大国工业发展不起来,她就会像老虎没了牙齿,肯定危机四伏。
虽然俄罗斯在普京领导下,硬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扛住了欧美集团的压制。但由于欧美集团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了俄罗斯工业发展极为不利的局面。而这就是俄罗斯进而不胜,欧美退而不败的现实,这种局面俄罗斯如果长期没办法去改变,那是很危险的。



滚滚看竹笋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俄罗斯没有软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要是真没软肋,以北极熊的贪婪,早就把世界吃干抹净了。所以说,俄罗斯其实是有软肋的而且还不少。

1.俄罗斯“穷”

2018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66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一位。如果是其他国家,这个成绩是非常好的。但作为可以能和世界霸主掰掰手腕的的大国,俄罗斯这个排名就显得有点难寒颤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现在干什么不得花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持起俄罗斯的大国野心。

2.俄罗斯内部不安定

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开始到1917年被推翻,在长达370多年中,沙俄先后兼并了外高加索、中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使其版图扩张了8倍,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为巩固其野蛮统治,历代沙皇均对被征服的民族实行残酷压迫与奴役。

这导致俄国内部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之后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也都继承了了沙俄时期的民族问题。

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和1999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就是俄罗斯内部民族问题最近的两次爆发。

除了民族矛盾,俄罗斯内部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宗教问题。在俄罗斯内有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基督新教(路德宗)、犹太教等宗教,其中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最大。不同宗教之间以及相同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都存在着你死我活的尖锐矛盾。

3.俄罗斯太大了,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

现在,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尽管这已经是自叶卡捷琳娜二世以来最小的俄罗斯(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在位),但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庞大的国土,带给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也拉长了俄罗斯的战线。俄罗斯需要守卫的力量太多了,这样一来俄罗斯本就有限的实力,就被摊薄了。一旦陷入多线作战的境遇,俄罗斯恐怕很难做到首尾相顾,到时俄罗斯也不是不可能。

二战时,要是日本能配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能不能撑得住还真不好说。当然历史没如果,不过这也说明了多线作战确实是俄国的软肋。

4.俄罗斯“太粗放”了

俄罗斯人除了是“战斗民族”拥有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外,他们的“粗放”也是世界闻名的。这点从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就能体现出来。尽管俄罗斯武器性能不错,但是与同档次的欧美武器相比,就显得傻、大、粗了一些。

俄罗斯人粗放不仅体现在俄罗斯生产的产品上,也体现在俄罗斯的方方面面中。

可是有的地方“太粗放”了是不行的,比如治理国家。从沙俄时代起,俄国就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国。可是俄国却从未能够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先后被英国和美国所压制。拥有如此优秀的自身条件,却为何始终都被压制呢!俄罗斯差劲的国家管理可谓“功不可没”。

明明国家硬条件世界第一,可北极熊却总能把自己弄得穷困潦倒(沙俄是怎么崩溃的、苏联是怎么解体的)。

“粗放”的性格,也成为了俄国崛起的一大阻碍。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俄罗斯谈不上没有软肋。

目前俄罗斯主要受两大困扰:

1、人口。俄罗斯那么大的国土,人口只有1.4亿多人,不到德国(8300万)的两倍,比日本(1.27亿)多一些。在当今国际力量的比拼中,很多方面比拼的是整体实力;因此,规模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国,以我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如果我国只有1亿多人,那么基本就一普通国家——GDP、军费、科研投入等还不如印度;或者不如韩国。只因为我们规模足够大,人均GDP暂时还不到1万美元,但是我们实现了GDP、科研投入、军费等世界第2,远超美国外其他国家的水平。

毫无存在感的俄罗斯GDP

俄罗斯却没有这样的运气,其人均GDP虽然比我们高些,难由于人口规模不大,目前总GDP、科研投入还不如印度;即使军费占GDP比例比较高,但却依然只跟印度差不多。虽然由于苏联科技、装备的遗留,俄罗斯目前军力依然处于世界第2/3的位置,但是,这并不能长久——大概再过20来年的时间,这部分遗留就会消耗大半。比如,在当今评比各国科研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俄罗斯如果已经跌到了世界第19名,比韩国都要差不少;当然也要比印度差——这将预示着未来。俄罗斯不是没想过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但是,这不是努力一下就能改变现状的;即使是我们,现在也在逐渐头疼这个问题。

全球自然指数排名

2、经济增长乏力。俄罗斯本来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不平衡,后面又没有赶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结果沦落到了主要依靠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出口。俄罗斯不是没想过改变,但是,同人口一样,努力不等于结果。于是,俄罗斯目前的民用科技发展,就出现了类似自然指数排名那种窘境。而且,由于历史原因(美俄、俄欧矛盾)、外交风格等原因,俄罗斯与美国、欧洲等主要国家的关系都比较差,特别是这几年,一直在受封锁,导致技术引进首先、卢布大幅度贬值等。这显然对其经济、科技的发展是十分的不利的。

俄罗斯这几年在周边纵横捭阖,得分不少,但是,这基本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各种压迫动作下的被迫反击。虽然政治、地缘成绩不错,但是对本身经济、科技等基础能力的发展却没有多少帮助,甚至是拖了后腿。如今,已经外强中干的俄罗斯,依然被美国认定为主要的对手之一,对其不断压迫。面对未来,俄罗斯确实处在一个困境当中。

当然,未来也不是没有希望。当中方超越美方,美方需要拉拢俄罗斯一起对抗中方的时候,俄罗斯也许能够解脱出来。这就是历史机遇问题了。


晨曦谈兵


俄罗斯现在很难,难也罢了,最懊恼的是美国不再把俄罗斯放在眼里,美国的嘴里,老是挂着中国,让俄罗斯又不平衡又心里不甘。

俄罗斯曾是苏联帝国,不可一世,美国也毕恭毕敬,俄罗斯认为那是最辉煌的时候。时过境迁,苏联解体,俄罗斯一时找不到方向,扛着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感觉有些无所适从。

这边中国和俄罗斯斗的火热,你来我往,中美在角力。俄罗斯觉得比较寂寞,正好伦委内瑞拉闹危机,美国刚动嘴儿说想出兵,俄罗斯马上派出飞机去委内瑞拉转两圈,显示俄罗斯的存在。没想到美国不言不语,不和俄罗斯较量,而是去了中东,摆开航母,想威胁伊朗。俄罗斯一看这还了得,就又去了伊朗,让美国狠下不来台。

美国也很气恼,质问俄罗斯,怎么到哪里有你的事儿呢?俄罗斯嘿嘿一笑:大家都是好朋友,一直是对手,一块儿玩玩儿吧!美国也真没办法,谁叫俄罗斯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核武器呢,这就是俄罗斯的本钱。

面儿上看着俄罗斯很风光,哪儿都有俄罗斯事儿,其实俄罗斯很孤独。俄罗斯几乎得罪了世界的所有朋友,只有一个好朋友和他交往密切 ,还有几个小弟跟随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的经济不景气,为几个小弟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向他们卖点武器。亏了还有好朋友帮忙,中国在经济上为俄罗斯帮了不少忙。

俄罗斯的困难在于经济不景气,经济不平衡,自己不能形成自给自足,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链。现在俄罗斯经济只剩下重工业和能源。重工业也不完整,只剩下了兵器行业,重工业都围着俄罗斯的兵器工业转,如果兵器卖不动了,俄罗斯就只剩下了石油和天然气。现在的石油天然气又不景气 ,中国是大客户,西欧也是大客户,是俄罗斯生活很难,但还能够支撑,这就是现在的俄罗斯。

面对俄罗斯的经济不景气,有人开始讨论俄罗斯的解体问题了,其实真的有点早。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还有一句话,物质不怕少,而怕不均。普京会告诉老百姓,俄罗斯现在比较难,主要是外部压力大造成的。大家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难关,难就难点儿吧,大家都一样。只要老百姓能理解,俄罗斯是不可能解体的,但美国的目标却是能让俄罗斯解体,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和俄罗斯是真正的较力点。

估计在很长的时间内,会这样僵持下去,俄罗斯还会在长时间内这样生活。除非有一天发生大巨变,俄罗斯才会有大变化,或者再次崛起,或者再次分裂,可现在还看不出任何端倪。



大志远思想空间


谁说俄罗斯没有软肋的?

俄罗斯最大的软肋就是人口问题;而人口问题最大的问题不是人口逐年减少,而是俄罗斯的民族结构正在失衡。



据统计,2018年1月1日俄罗斯总人口为14688万人,而2019年1月1日俄罗斯总人口14679万人,净减少了9万人,是俄罗斯十年来人口第一次减少;俄罗斯不仅总人口减少,俄罗斯新生儿的数量也是锐减,2017年俄罗斯新生儿数量为169万人,比2016年同期新生儿数量大幅减少了11%!

俄罗斯人口负增长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危机——民族结构的失衡,即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人口快速减少,而穆斯林民族却快速增长,双方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力量此消彼长,当某一个临界点来临时,等待俄罗斯的将是分裂和内战。


(俄罗斯穆斯林)

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报告,在2008年,俄罗斯有2704万穆斯林,按穆斯林人口净增长速度2%计算,则到2018年末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不少于3232万人(注明:据俄罗斯不同机构统计的穆斯林人口数据差异巨大、自相矛盾,无法采信)。在俄罗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鞑靼、巴什基尔、车臣、哈萨克、阿塞拜疆、达尔金等30多个民族。

2008年,俄罗斯总人口为14274万人,其中俄罗斯主体民族及非穆斯林民族人口为11571万人,占俄罗斯总人口的81.06%;穆斯林人口为2704万人,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8.94%。

而十年后,2018年俄罗斯主体民族及非穆斯林民族人口为11447万人,占总人口的77.98%;而穆斯林人口为3232万人,占俄罗斯总人口的22.02%。其中主体民族及非穆斯林民族人口共计减少了124万人,下降了1.07%;而穆斯林人口增长了528万人,增长了19.53%,总人口占比也增长了4.08%。


(俄罗斯穆斯林)

俄罗斯的相关统计数据也应证了这一巨大差异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1991年俄联邦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穆斯林聚居的北高加索各联邦主体的人口增长率普遍高于平均值,其中穆斯林占90%以上的达吉斯坦共和国的人口净增长率甚至达到了1.9%,而俄罗斯族人占90%以上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州人口增长率都为负。2000年俄罗斯联邦人口净增长率为-0.66%,但穆斯林占90%以上的印古什和达吉斯坦共和国的人口净增长率分别为1.29%和1.02%;穆斯林超过半数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为0.5%;穆斯林接近半数的卡拉恰耶夫-切尔克斯共和国为-0.7%;穆斯林占近1/3的联邦主体为负增长,但比俄联邦平均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幅度要小得多;而俄罗斯族人居于绝对优势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州人口下降幅度分别-0.63%和-0.73%。

从中能看出很明显的趋势:俄罗斯族人口数量越多、占比例越高的地方,人口增长率越低,呈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穆斯林人口数量越多、占比例越高的地方,人口增长率越高,呈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穆斯林是世界上最固步自封、最排斥异己、最仇恨异教徒的宗教,穆斯林人口很难融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俄罗斯主体民族人口和穆斯林人口的“此消彼长”成了巨大的麻烦,是隐藏在俄罗斯肌体上的定时炸弹。所谓的文化融合、种族融合、宗教宽容、民族大熔炉,在穆斯林面前都是笑话和浮云,只有它们融化异教徒,从未曾有过穆斯林融入其它民族、其它宗教的先例。

例如,莫斯科的穆斯林多数是鞑靼人、车臣人、塔吉克人,不同种族的穆斯林之间形成某种共识性的文化形态,相互之间不用标准的俄语说话,而用带着中亚突厥语腔调的语言交流,也很少认同东正教徒为自己的同胞,俄国主流社会因此非常担忧穆斯林内部形成自己的组织或者“地下社会”。

“国有难,回必乱!”

俄罗斯两次车臣战争,就是俄罗斯穆斯林分裂分子趁俄罗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时悍然挑起的分裂战争。两次车臣战争,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残酷的车臣战争)

车臣独立行动虽然被普京领导俄罗斯政府血腥镇压了下去,车臣的领导人小卡德罗夫虽然对俄罗斯联邦政府、对普京表现的十分温顺、忠心耿耿,但不能掩盖的一个事实是:车臣人口已经完全穆斯林化,几乎100%的人口为车臣人,俄罗斯族及其它非穆斯林民族人口已全部逃离车臣;车臣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政教合一王国,有自己的独立军队、宗教教法,除名义上效忠于普京外,几乎完全摆脱了俄罗斯联邦政府的控制。

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等穆斯林占绝对优势的联邦,在普京倒台或俄罗斯发生政治动荡、经济危机时,必将再次挑战俄罗斯联邦政府,试图摆脱俄罗斯统治,走向割据和分裂。


村野散人


俄罗斯领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是软肋也非常明显,一是领土面积太大,二是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最后则是俄罗斯的经济水平低下。以上三个弱点让俄罗斯很难再次崛起,重新成为超级大国。


领土面积

俄罗斯领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9000公里,南北宽4000公里,横跨欧亚大陆,最西在欧洲,最东部则在太平洋。

俄罗斯领土面积实在太大,因此东西两个方向很难兼顾,如果是常规军事力量,俄罗斯根本守不住如此庞大的领土,俄罗斯因此也成为世界上最重视核武器的国家。

国际关系

俄罗斯的领土多数是从周边国家手里抢来的,长期与波罗的海三国交战,并且从瑞典手里夺下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了要塞城市圣彼得堡,该城市还一度成为俄罗斯首都。

俄罗斯与盘踞在黑海沿岸奥斯曼土耳其交战,经过长达200多年的战争,俄罗斯终于夺下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沿岸的领土。

俄罗斯在扩张过程中把周边国家几乎得罪光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乌克兰、格鲁吉亚、日本等,总之俄罗斯附近一圈几乎全都跟俄罗斯交过手,俄罗斯也被周边国家所针对和孤立,美国在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过程中几乎是一呼百应。



经济水平

俄罗斯资源丰富,因此石油、天然气和金属资源的出口成为支柱产业,但是能源出口很难撑起诺大的俄罗斯的经济,依靠能源发家致富的只能是类似于科威特这样的小国,俄罗斯拥有1.44亿人口,光靠能源根本带不动俄罗斯经济。


由于俄罗斯得罪了太多国家,因此谁也不愿意见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崛起,所以只要有俄罗斯重新复兴,就一定会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制,但是如果俄罗斯进一步衰弱,曾经从其他国家手里夺走的领土会让各国虎视眈眈。

俄罗斯要想强大,首先要做的是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至少不会再遭到制裁,其次是改善经济模式,不能仅靠能源出口,而是要发展科技产业,唯有如此,俄罗斯还有一线生机。


视野新观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俄罗斯作为一个经过衰落、低谷和正在力求振兴的大国,怎么可能没有软肋?

俄罗斯的软肋是什么?个人认为有两块,首先是历史负担。俄罗斯既有俄国的历史负担又有苏/联的历史负担,但是俄罗斯真正需要面对却是现实问题。第二个负担是包括核武库在内的庞大军事机器。

要想彻底解决这两个重要的负担,首先要解决俄罗斯的经济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柱来支撑,俄罗斯振兴和复兴都将是一句空话。


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做支撑,俄罗斯的庞大军事机器终将难以维持。如果经济和军事优势都失去了,那么说他“处于危机四伏之中”真不为过。

俄罗斯是苏/联战略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但是苏/联的崩塌也让一个超级大国的工业体系分崩离析。

所以俄罗斯从分家过日子后到现在,一直都在尽力恢复完全的工业体系和综合制造业实力。

无奈已经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近乎单一的经济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俄罗斯在经济发展当中已经高度依赖于资源行业,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大宗矿产品,已经构成了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发展的很一般。

不管是在俄罗斯还是外界看来,这个软肋都是很明显的。

俄罗斯的制造业年生产总值只有大约0.18万亿美元,这种形势将造成该行业领域严重缺乏吸引力,无论在教育还是实际就业方面,都缺乏吸引力,从而造成人才大量流失。

单一的能源经济模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毒药,但很多国家却愿意一直饮鸩止渴。小国也就罢了,对俄罗斯来说却是战略性危机。


高峰军事观察


俄罗斯之所以从苏联变成俄罗斯,就是因为苏联被经济拖垮了,当然,这其中包括和美国的军备竞赛,各种武器研发,太空竞赛,大把的钱都扔在了军备上,也没有赶上美国,致使苏联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有点过于偏重工业了。

解体以后的苏联,将大部分的资产都留给了俄罗斯,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经济依然受到苏联的影响,发展比较迟缓。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说过,俄罗斯没有朋友,其实就是说俄罗斯大多数时候都在充当反美国家的靠山,他们对俄罗斯也许并不了解,比如当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古巴导弹危机”,其实古巴和美国关系闹僵,去求救苏联,无非就是因为美苏争霸,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卡斯特罗当时连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因为苏联可以帮助自己打击美国,仅此而已。

现在的俄罗斯也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但是可惜的是,美国已经先于俄罗斯在全球扩张的势力,俄罗斯索要拉拢的对象都是非穷即弱,都得靠俄罗斯的支援和保护,俄罗斯能力有限,根本顾不过来,就像在美伊在波斯湾部署重兵,疑似要开战,普京却说,俄罗斯不是一支消防队,我们不能到处去拯救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俄罗斯在叙利亚,委内瑞拉到处灭火,已经有点身心具疲,对于伊朗的事情,他也管不了,也不想管。

俄罗斯经济结构很单一,能源矿产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这对于一个致力于保持大国地位的国家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情。能源矿产虽然生产简单,来钱快,但基本上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等到这些资源枯竭时,又拿什么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呢?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技术封锁和自身体制的制约与影响,俄罗斯工业门类不全,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产品工艺落后,制作粗糙,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俄罗斯工业很少有拳头产品。俄罗斯的这种经济状况,在今后很长时期都不可能得到有效改观。经济跟不上,是俄罗斯要提高综合实力的最大软肋,是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源。

由于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加上俄罗斯人生育意愿不强,俄罗斯人口一直在低增长和负增长之间徘徊。政府虽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生育,但收效甚微。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俄罗斯人口总数将会跌至1亿以内,这对于一个幅员辽阔、一直想保持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到那时,俄罗斯整个国家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严重的用人荒。这样一来,国家还怎么正常发展?其实,现在的俄罗斯这种情况已经显现,在不少服务行业,都能看到不少老年女性忙碌的身影(俄罗斯男性要比女性短寿的多),这说明在俄罗斯人真的不够用。

有人说,俄罗斯现在除了核武器与能源是其突出的长项之外,在不少领域并不占什么优势,而且很多方面还是俄罗斯的短板和软肋。一个国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缺失的东西太多就不正常了。

现在的俄罗斯虽然还是国际上的一个主要玩家,但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实纯粹就是靠着吃苏联老本和核武库不断放狠话、出大招而已,当然,已经非常不容易

俄罗斯的发源地,是当年的莫斯科公国,这是当年在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诸多公国里的一个,面积不过几千平方公里,因为处在东欧平原上,地理条件还不错。

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之后,莫斯科开始扩张,经过几百年的武力征服,逐渐形成了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但是即使它有了这么大的地盘,比起那些欧洲列强的本土面积加起来都要大好几倍,但是它面对那些欧洲列强,依然是个比较边缘的列强,甚至连奥匈帝国也未必能看得起它。

俄罗斯帝国地盘虽然很大,但适合发展也就东欧平原靠乌克兰那一大块地方,其他地方都太冷了,发展农业的条件太差,开采资源的成本极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海港。








经常用了


世界上无论是哪个国家,现在如何强大,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短板,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软肋。所以,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当然也有软肋,而且软肋还不止一个。

俄罗斯经济结构很单一,能源矿产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这对于一个致力于保持大国地位的国家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情。能源矿产虽然生产简单,来钱快,但基本上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等到这些资源枯竭时,又拿什么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呢?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技术封锁和自身体制的制约与影响,俄罗斯工业门类不全,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产品工艺落后,制作粗糙,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俄罗斯工业很少有拳头产品。俄罗斯的这种经济状况,在今后很长时期都不可能得到有效改观。经济跟不上,是俄罗斯要提高综合实力的最大软肋,是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当年,苏联解体,经济崩溃是主要原因之一。



民族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俄罗斯。苏联解体,以不同民族为主体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但现在的俄罗斯仍然有194个民族,其中,以车臣为代表的穆斯林少数民族离心倾向明显。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加上外部势力的支持,他们随时都可能再次和俄罗斯政府走向对抗。可以说,少数民族闹独立的问题是影响俄罗斯稳定的隐患之一。


由于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加上俄罗斯人生育意愿不强,俄罗斯人口一直在低增长和负增长之间徘徊。政府虽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生育,但收效甚微。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俄罗斯人口总数将会跌至1亿以内,这对于一个幅员辽阔、一直想保持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到那时,俄罗斯整个国家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严重的用人荒。这样一来,国家还怎么正常发展?其实,现在的俄罗斯这种情况已经显现,在不少服务行业,都能看到不少老年女性忙碌的身影(俄罗斯男性要比女性短寿的多),这说明在俄罗斯人真的不够用。


除了国内问题多多,俄罗斯一直和美国、欧洲诸国关系紧张。可以说,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朋友真的不多,其外部环境是很恶劣的。上面也提到了,由于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使得俄罗斯的制造业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等到俄罗斯被西方国家拖到精疲力尽时,西方国家更会背后再补上几刀,将俄罗斯彻底打残,从而失去和它们对抗的能力。

有人说,俄罗斯现在除了核武器与能源是其突出的长项之外,在不少领域并不占什么优势,而且很多方面还是俄罗斯的短板和软肋。一个国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缺失的东西太多就不正常了。而根据上面分析的这些,俄罗斯并非没有软肋,而是软肋还不算少。软肋多了,怎么可能不危机四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