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金沙江畔的土法熬糖成为群众致富“甜产业”

金秋十月,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湾碧乡腊务堵村,村前寨后依然一片翠绿,共同孕育着傣乡的甜蜜生活。坐落于金沙江畔的腊务堵村,当地人俗称“坪子”,这里的气候干热、沙壤层厚实,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当地用土法熬制的红糖品相好、口味俱佳,在腊务堵红糖种植合作社的运作下,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甘蔗种植也逐渐成为了腊务堵村群众最甜蜜的致富产业。

楚雄:金沙江畔的土法熬糖成为群众致富“甜产业”

“多亏有精准扶贫政策,我家在去年种了三亩甘蔗,榨出3千多斤红糖,收入3万多元,比我在外地打工都划得来!”曾作为腊务堵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建秀家依托产业扶贫政策,将原来种植稻谷、玉米的田地全部改种成甘蔗,并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加之外出打工增加的经济收入,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并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据李建秀介绍,她家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小学,家庭开支比较大,仅靠他们夫妻俩轮流外出打工支撑着。到了2017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了她家,在驻村队员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她将自家的全部土地改种了甘蔗。“今年我特意早早地和老板请假,赶回来修甘蔗叶。现在是关键时期,及时修掉枯叶含糖量就会更高,今年肯定还能多卖点钱。”刚从丽江赶回来的李建秀,边忙碌着边笑着说到。

楚雄:金沙江畔的土法熬糖成为群众致富“甜产业”

作为腊务堵红糖种植合作社的主要带头人,周培荣是村里的甘蔗种植能手,也是吃着土法熬制的红糖长大的。在发展产业过程中,他在管理好自家甘蔗园的同时,还把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和新学的技术传授给邻里乡亲,特别是村里的贫困户,周培荣花的心思就更多了。“去年我家种了25亩甘蔗,收入超过了13万元。因为我家种甘蔗的时间比较久,有什么问题村里的人也都愿意找我帮忙!”周培荣说。

楚雄:金沙江畔的土法熬糖成为群众致富“甜产业”

对于自家劳动力不足的农户,会把种出来的甘蔗直接卖给合作社;对于自己技术不够、担心榨不好的农户,则会请周培荣来做掌灶师傅,而他也不会向村民收取任何的费用。“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只要乡亲们能够一起脱贫致富就行了。”每当谈及这些,周培荣总是笑着说。有了合作社的带领,腊务堵村种植甘蔗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整个“坪子”放眼望去都是翠绿的甘蔗林。

楚雄:金沙江畔的土法熬糖成为群众致富“甜产业”

“种植甘蔗易于管理,种一茬能收三到五年,榨糖留下的甘蔗渣粉碎后当饲料还能卖钱,经济效益很不错!”腊务堵村党总支书记刘桂权介绍,现在全村已有超过150户农户在种甘蔗,种植面积达到了500多亩。“按去年每亩收成5000元计算,可以为我们村带来25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种上了甘蔗,刘桂权也有自己的谋划,他计划把村集体经济和红糖产业结合起来,最终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标。

楚雄:金沙江畔的土法熬糖成为群众致富“甜产业”

据悉,今年腊务堵村争取到50多万元的集体资金,全部投入到红糖厂的建设中。“等红糖厂建成后,我们就可以和合作社齐心协力,对我们村生产的红糖进行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实现致富增收。”刘桂权说。(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