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每年九月,學校都會評選一批在上年度表現優秀的員工,小張拿到了“最佳進步獎”。

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恭喜小張,祝賀他獲獎。

就在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小王卻突然酸溜溜地冒了一句話:

“去年也沒見你做什麼大事啊, 居然還評上了獎,狗屎運不錯喲……”

瞬間,一股酸味瀰漫在辦公室,大家面面相覷,氣氛尷尬。

“是啊,就是踩到狗屎了嘛,也祝願下一年你能踩到喲,加油吧!”

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小張自嘲了一番,大家也附和到,來年大家一起踩吧。

“我要靠真本領,不是踩狗屎運,再說,這個獎除了多幾百塊錢沒有任何含金量,拿來幹嘛,才不稀罕!”

……

真是典型的“檸檬精”附體!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生活中這樣的“檸檬精”還不少:見不得別人好,看到別人炫富、秀恩愛、升職加薪、四處旅遊,心裡就開始冒酸水,“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五味雜陳。

還自恃清高,潑你一盆冷水,贈你一個透心涼,甚至惡意中傷,無中生有,背後插刀。

比如:

“這個衣服挺好看的,可是你穿顯胖。”

“月薪才3000,還買LV那。”

“她又升職了,肯定和領導有什麼說不清的關係。”

……

陰陽怪氣的檸檬精,到處彎酸別人,惡意中傷別人,心中有妒,口中無德,已經成為生活的一大禍害。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今年七月,表弟拿到了中國石油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於是宴請親戚慶賀。

飯桌上,大家都熱熱鬧鬧地祝賀表弟能夠考入這樣的大學,誇表弟聰明能幹,以後肯定大有前途。

可是,突然就從旁邊桌傳來了酸氣沖天的話語:

“哎,石油大學不太好,比不上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又怎麼樣,還不是出來賣豬肉。”

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我,聽到都氣得不行,懟他們的話語到了嘴邊又收回去了。

這兩個酸的人,都是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的遠房表哥。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一個人最缺什麼,就最愛酸什麼。

自己不讀書沒知識,酸人家書讀多了書呆子;

自己沒有錢不上進,酸人家錢財不義;

自己遇人不淑,婚姻不幸,酸人家秀恩愛死得快;

……

檸檬精的種種酸,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得到或者得不到,所以找各種理由來醜化別人,安慰自己、以發洩對生活的不滿。

在心理學上,嫉妒本身是一種合理化心理防禦機制。

簡單的說,就是這類人擅長製造各種“合理”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不足,以及想要又得不到的痛苦,用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內心的平衡。

這是典型的心窮的表現,酸別人,滿足自己。

再往深處挖,其實是自卑。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嫉妒的背後是深刻的自卑,這樣的人,永遠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還記得當年熱播的電視劇《甑嬛傳》裡面安陵容嗎?

家世清貧,出生卑微她自卑、敏感、多疑、懦弱,這樣的性格也註定了她悲慘的結局。

第一次來到甑府,氣派的房屋、甑嬛父母的恩愛,甑嬛用的一切都比她好,她的內心是羨慕的。

初入宮的她和甑嬛、眉莊義結金蘭, 本性善良的她也打算一輩子姐妹情深,相互扶持,奈何造化弄人。

一入宮就因身份卑微被華妃等人嘲笑,到後來為了替甑嬛出一口氣,下令勒死餘答應,卻被沈眉莊懷疑太過心狠。

皇后打賞幾件綢緞衣服,她認為是極好的,拿去送給甑嬛,卻看到衣服穿在了丫鬟浣碧身上,而浣碧一向看不上安陵容,在她面前大搖大擺地炫耀。

這一切都刺激了安陵容的自卑心理,對甑嬛心生間隙,最開始的羨慕也變成了嫉妒。

恰好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被皇后安插在她身邊的眼線寶娟識破,詛咒華妃的小木人被當作把柄抓住。

為保一己之身,她只能聽從皇后的安排,暗自陷害甑嬛。

一步錯步步錯,妒火中燒的她屢次設計陷害甑嬛,最終自食其果,吃苦杏仁自盡,結束了自己可悲可恨的一生。

險惡的宮廷鬥爭雖然可怕,但卻是她親自把自己逼上了絕路,成為了鬥爭的犧牲品。

這一生,她都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小時候在沒愛中長大,長大後在好姐妹嫉妒中煎熬,直到臨死的時候,才發出那一句:“終於可以自由的做回主了……”

嫉妒最可怕的後果,不僅是害了別人,更是害自己,自己永遠只會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安陵容的嫉妒,不僅毀了甑嬛安穩的一生,更是毀了自己安穩的人生。

而這種嫉妒,就是來自她內心深處的自卑和對自我的不認同。

正如她自己所言:“我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周國平曾說:“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態乃至報復則是修養,我們無法壓抑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養。”

嫉妒心理是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情緒心理,如果要想讓自己進步,心態安然的生活在高速運轉的社會中,就必須要學會在公平的條件下公平競爭,避免自己陷入嫉妒的泥潭,害人害己。

那麼面對別人的成功和優勢,我們怎麼來調整自己的心理,避免成為一隻檸檬精呢?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有這麼幾個建議:

第一、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嫉妒心理人皆有之,一旦看到別人比自己幸運,就“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種滋味,很多人都體驗過,這就是嫉妒的情緒。當這種情緒強烈又長期得不到宣洩的時候,就會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因此,學會調節自身的嫉妒情緒很重要,調節情緒還有以下幾種方式:

(1) 自我安慰法:當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時,就要尋找方法和理由來安慰自己,悅納自己,使自己的情緒安靜下來。這樣做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利用心理定律,起到暫時緩解情緒反應的作用。

(2) 補償昇華法:當我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引起了情緒反應時,我們可以將這種反應能量引到其它方面去,從而讓情緒安靜下來。比如,看到同事升職,自己暗下決心,更努力的工作,讓自己也成長起來,這就是補償昇華法。

(3)心境適移法:當我們意識到由於嫉妒心理產生了強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應當馬上避免思考這些問題。換一個環境,或者參與其他的活動,比如讀書、運動、唱歌等。這樣,無形之中讓自己的心境得到了遷移,情緒也得到放鬆。

第二、學習在別人身上找優點,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

學會表揚別人,認可別人,這非常重要,當我們在批評彎酸別人的時候,別人感覺不舒服,我們自己也難受。

只有被我們真心稱讚的人,我們才願意去向他學同時,被表揚的人也更願意幫助我們一起成功。

記住,被我們嫉妒的人,不是我們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對象。

正如林肯總統的建議:“消滅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競爭對手變成朋友,那麼或許我們真的能一勞永逸。”

眾所周知,微軟和蘋果自80年代起就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約伯斯和比爾·蓋茨為爭奪計算機這一新興市場的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到了90年代中期,微軟明顯取得優勢,佔領了約90%的市場份額,而蘋果則舉步維艱。

但在1997年,微軟向蘋果投資1.5億美元,把蘋果公司從倒閉的邊緣拉了回來。

2000年,微軟為蘋果推出Office2001。從此,微軟與蘋果真正實現雙贏。

面對敵人,很多人都會迎頭而上,不屈不饒,而睿智的比爾.蓋茨卻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站在敵人的身邊去,把敵人變成自己的朋友。

當他人比自己強時,不是費盡心思去酸別人,而是奮發向上,去超越別人。競爭意識是一種激奮人心的力量,它能將人的嫉妒心理昇華為激勵自己前進的積極行為。

第三、通過嫉妒,發現自身渴望。

當你嫉妒別人做成了某件事情,擁有了某件東西時,很可能這些東西也是你自己內心渴望的。

朋友發財,你嫉妒,說明你也很渴望賺更多的錢;

朋友才華橫溢,你嫉妒,說明你也渴望知識;

朋友升職,你嫉妒,說明你也渴望地位;

……

通過嫉妒,去發現了自己的渴望,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把自己的渴望當作焦點,聚焦自身,自我比較。

同時,你也要明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汗水和淚水,所有的成功,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別人能成功,你也可以。

被我們嫉妒的人通過自身努力成功了,其實是給我們做了一個成功的示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正如曾奇峰老師所說:“人性還有另外一種品質,那就是永不服輸的雄心壯志。奮鬥的光輝足以照亮嫉妒形成的陰暗。”

面對別人的成功,我們既要嫉妒,又不要嫉妒。

說嫉妒,是我們需要集聚大量的精力、時間、智慧去創造屬於自己最大的成績;

說不要嫉妒,就是灑脫和不甘落後,對自己充滿信心,努力奮鬥。

這才是強者應有的風範。

當我們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勇敢去承認自己的嫉妒心理,化嫉妒為動力,把他人當朋友,虛心學習,不斷的鞭策和提高自己,總有一天,我們會登上在成功的高峰!

“月薪3000,還買LV?”:比窮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