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葫蘆是一種中國的古老植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由於葫蘆諧音“福祿”,因此它被賦予了福運與財氣的寓意,而由此衍生出的文玩葫蘆既小巧玲瓏,同時也有吉祥的寓意,自然受到文玩愛好者的追捧。但這些文玩葫蘆中也有非同一般的技藝,其中一些甚至屬於受到保護的非遺,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蘭州葫蘆雕。

一、蘭州的葫蘆情緣

刻葫蘆和牛肉麵、羊皮筏子並稱蘭州三寶。坊間有:“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的說法。葫蘆,諧音‘福祿’,葫蘆裡面有很多籽,有子孫萬代、多子多福的含義,因而蘭州人通常把它當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蘆”,很多人過年時節,都會買幾個葫蘆回去,作為饋贈親朋、旅遊收藏、家庭裝飾的主要工藝品。

追溯葫蘆的歷史,在古代,葫蘆也作壺,俗稱葫蘆瓜。在《詩經·大雅》中有一段關於葫蘆瓜的表述,倒是頗有意思。“錦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人類出自葫蘆瓜。細細解讀,

中國人的整個人生歷程都蘊涵在“三壺”之中:“破壺”(人從瓜出)、“懸壺”(醫藥濟民)、“壺天”(魂歸壺天),這壺指的都是葫蘆。葫蘆,還是歷朝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常客,從《詩經》開始,皆有吟誦葫蘆之作。“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雲山萬里身。收起鬼神窺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宋代大詩人陸游把對葫蘆的讚譽和喜愛作為一首《劉道士贈小葫蘆》,成為了經典之作。

葫蘆在蘭州的種植歷史悠久。葫蘆最早是一種生活器皿,把葫蘆豎向從中剖開,可以作舀水舀米的瓢,大一點的葫蘆取掉嘴部,掏空裡邊的籽後,可以用作裝糧食、茶葉、藥材、酒水的容器。用葫蘆裝糧食,不發潮,不生蟲。至今,仍有人用葫蘆裝茶葉等。此外,還有一種叫葫茄的食用葫蘆,像茄子,嫩時可以炒菜,味道像番瓜。長老後外殼變硬,也可以雕刻成工藝品。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早在清代,蘭州城郊雁灘,農戶在房前屋後種植葫蘆,秋天長熟下架,除了用作容器等外,孩子們也把它做成玩具玩耍。有一些心靈手巧的,挑一些形狀好、堅硬的,刮掉外邊的綠皮,風乾後打磨光滑,用針在表面劃上簡單的圖案,填上顏色,作為農餘的消遣。慢慢地,一些文人雅士也介入,改筆為針,把宣紙上的創作移到葫蘆上,雕刻葫蘆在文人雅士的帶動下日益興盛,一些佳作人們爭相收藏。

二、刻葫蘆技藝的發展歷史

蘭州刻葫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融詩書畫於一體,主要是以刀和針為工具,運用雕刻技法加以表現,刻繪葫蘆的線條多源自中國傳統白描繪畫,許多好的作品要在國家級博物館才能見到。蘭州刻葫蘆,凝集了歷代蘭州葫蘆藝人的文化修養、藝術遐想、精湛技藝和高潔的情懷,是中國民間工藝品中的珍品。

據史料記載,魏晉時,東西方商業往來不斷,位於絲路咽喉重地的蘭州和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之一。南北朝分立,但絲路沿線的東西方交往卻進一步繁榮。北魏建國後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後中亞各國的貢使、商人常集於金城蘭州,蘭州成為各國商人薈萃之地,也聚集著不少胡商。蘭州成了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補給地。當時胡商從和田帶過來的盛水用的巨型葫蘆,經蘭州工匠刻上圖案畫面和文字出售,這便是最早的蘭州刻葫蘆。

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時候蘭州刻葫蘆除了盛水用以外,工匠們開始刻“藥葫蘆”。古絲綢之路也在這裡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和燦爛文化,隋煬帝曾派黃門侍郎裴矩到張掖招徠西域商人,把大量的西域葫蘆運到蘭州,說明當時絲路的興旺。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到了唐貞觀年間稱葫蘆為匏器和瓠,當時蘭州刻葫蘆雕刻技藝已很精巧。據《隋蔭刻緝》記載,隋末蘭州周圍已大量種植葫蘆,把葫蘆的外皮颳去後磨光,在葫蘆上雕刻書法碑貼或花紋圖畫 。隋唐宋元時期,葫蘆上雕刻書法碑貼之所以文字簡短,可能與當時葫蘆的形狀有關。隋唐時期蘭州藥鋪前都掛著一個藥葫蘆,葫蘆上刻有“藥”字,但這藥葫蘆內通常是空的。公元1003年,李繼遷對宋作戰勝利後,又轉而西攻回鶻和吐蕃諸部。先攻陷金城蘭州,11月攻陷西涼府(今甘肅省武威市)。繳獲了金城守城軍隊大量刻有姓名和番號的用於盛水的葫蘆,可見當時蘭州刻葫蘆已經很盛行了

明崇禎十六年囊雲大師(一六四三年),進士,字唯一(一六o三至一六七一年)。鄞(今浙江寧波)人。曾在金城葫蘆萬處學藝,清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年)後為僧,人稱囊雲大師。刻葫蘆畫山水,超脫畦徑,槎杆突兀,孤峭絕人。家居時,每以匠者入門即審視其法,自仿造,所用器輒能善其事。及於盤谷構山房,束竹覆茅,盡出己手。得懸壓一奇木,製為養和(唐書李泌傳:“泌嘗採松穋枝以為隱背名曰養和。”)日臥坐其間。拾燒餘以為爐,狀絕古。卒年六十九。《杲堂集、明畫錄》作品有傳世孤品-葫蘆雕刻嬰戲圖。

到康熙年間發展為以瑪瑙制的刀具刻出凸起的陽文,有的為兒童鬥蟋蟀等圖畫,兒童面目各異,而且不留刀痕。道光年宮中有太監梁九公,人稱梁葫蘆,精於刻葫蘆 ,其手藝是受金城胡鼎和傳藝,葫蘆大者如鬥,在葫蘆上刻鏤山水花鳥之狀,細入毫髮,有的鑲嵌象牙、紫檀為蓋,空隙處刻有“梁九公制”小方印,為京師所貴重。

到民國初年,有人別出心裁,在雞蛋葫蘆上刻以刀馬人物與風景名勝,作為兒童玩具售諸市場,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及至張廣建督甘時期(公元1914至1921年),一來由於張廣建的提倡,二來由於藝人李文齋創造性的勞動,刻葫蘆一舉由民間躍入上層社會,成為官僚士紳互相饋贈的藝術珍品,也是從李文齋之後,才有了嚴格意義上的成型的蘭州雕刻葫蘆作品呈現出來。之前在葫蘆上刻畫的不是具體的題材(好比人物,或者山水),而是一些圖騰之類的圖案。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李文齋葫蘆雕刻作品

到20世紀40年代,蘭州刻葫蘆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其中以阮光宇、王德山、王雲山、陳唯一的作品最為出名。進入90年代以後,蘭州葫蘆藝術界更是人才濟濟,高手如林。有些優秀藝人對傳統刻法進行改進和再完善,在前人的基礎上產生了一些新的技法,如難度最大的針刀並用技法、彩刻技法、押花和雕刻相結合的技法等等,這些技法最終使葫蘆作品構圖更加新穎,線條流暢,藝術價值更上一層樓。

三、刻葫蘆技藝

蘭州刻葫蘆是用極其微小而鋒利的刻刀與雕針,當地人又叫“拿子”,在葫蘆表面一點點刻下惟妙惟肖的紋飾,普通的葫蘆在雕刻藝人們的手中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賦予了葫蘆另一種美。這項在世界上都獨一無二的民間技藝,走刀劃針間,將葫蘆雕刻藝人們非凡的技藝水平和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

蘭州刻葫蘆的生產過程大致可分為八道工序:

1、選材,蘭州刻葫蘆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亞腰葫蘆,高不過尺,形態玲瓏;一種是雞蛋葫蘆,大的似雞蛋,小的如算珠,小巧精緻;還有一種是疙瘩葫蘆,大如人拳,表皮生有不規則的瘤突,頗具古拙意趣。雞蛋葫蘆是蘭州特有的品種,最具代表性。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2、原材料加工原料加工又可分為四個步驟:刮葫蘆,用未開刃的刀子將葫蘆表皮刮淨,露出堅實的木質層;洗葫蘆,用溫水將刮過的葫蘆洗淨,然後晾乾;壓葫蘆,用未開刃的刀子對葫蘆表面進行刮壓,要一刀緊挨一刀,不留空隙。須經過多遍刮壓,直至葫蘆表面觸覺光滑油膩;打磨葫蘆,用乾淨的棉布對刮好的葫蘆進行細細打磨,直至葫蘆表面產生晶瑩的亮光,葫蘆原材料就算加工好了。

3、構思,面對葫蘆,要考慮怎樣開上下口,刻什麼內容,所刻內容如何構圖,怎樣遮掩葫蘆上的瑕疵等事項。由於葫蘆是立體實物,安排畫面還應注意葫蘆周身上下的輕重搭配,使各種因素和諧並存。

4、構圖,用鉛筆輕輕在葫蘆上勾畫出要雕刻的紋樣。

5、雕刻,運用各種類型的刻針和刻刀,在葫蘆上刻繪圖案。刻針一般用來刻線,根據刻針的粗細、刻線的深淺,可產生不同效果的線條,刻刀則可用來刻點和麵。藝人用鏟、刮、磨等手法來表現中國畫的點垛、渲染、皴擦效果,從而可以製作出各種風格的畫面效果。

6、著墨、著色,將刻好的葫蘆打上墨,使墨色嵌入刻痕,形成筆墨效果。若是彩刻,就需往刻痕內擦嵌不同的色彩,使其呈現彩色效果。

7、打蠟,給著墨、著色後的葫蘆表面打上一層蠟,使其防潮耐久。

8、裝飾,根據所刻葫蘆的不同形態,有不同的裝飾手法。若是體型很小的葫蘆,一般是在葫蘆的頂、底中心鑽洞,穿吊墜或流蘇,再安置於吊架之中;若是體型稍大的葫蘆,則根據其特徵配置不同材質和風格的支架。裝飾的宗旨是巧妙襯托,更顯葫蘆之美。

四、葫蘆雕的現狀

最初,許多人從事刻葫蘆只是一種業餘愛好,後來開始將作品送給親朋好友,再後來刻葫蘆擺上了街頭,進入了市場。這幾年來,收藏蘭州刻葫蘆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除了作為旅遊紀念品、禮品、收藏品外,還有很多有信仰的人也對刻葫蘆情有獨鍾。他們除了選購自己喜歡的題材外還經常給刻葫蘆藝人“命題”,按需加工,比如讓刻上菩薩像、《大悲咒》、六字真言、《心經》等,在家裡擺放,淨心祈福。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行走蘭州:吉祥葫蘆,一針一刀刻出來的藝術珍品,蘭州葫蘆雕

現在,儘管在山西地區、河北地區、河南地區也出現了刻花葫蘆工藝品,但蘭州刻葫蘆由於刻工精細絕妙,注重傳神寫意,藝術感染力強,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仍然是饋贈親友、工藝收藏之首選,深受國內外鑑賞者所喜愛。如今,刻葫蘆名家輩出、高手如林,雕刻技藝和工藝水平達到了更新更高的境界,不少精絕奇妙的驚世之作被國家乃至海外有關部門收藏。五光十色、技藝精美的刻葫蘆,遠銷英、德、日、美等國,成為蘭州市出口的傳統工藝品之一,每年出口量在萬枚以上。

凡是來到蘭州的人,亦或是走出蘭州的人,都想要隨身帶走一些關於蘭州的記憶。不如就帶一隻葫蘆吧!似乎也只有這小小的葫蘆雕能將這座城市凝縮在手掌之間,讓我們隨身攜帶著了。

一隻小小的葫蘆,蘊藏著山川湖海,寄託著人們的思念之情,又帶來了福祿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