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划水数?原来与身高胖瘦有关

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划水数?原来与身高胖瘦有关

之前分享了如何看懂游泳手环、运动手表上的游泳数据的文章,不过,一场游泳下来,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还是时间,例如:2分10秒游完100米,27分钟游完1000米,可是自己水平到底怎么样?单单看这个时间是搞不清楚的,这时,一般情况下会去找其他人游完同样的距离所花费的时间,有了对比,才会对自己的游泳水平有个大概的认识。

然而,每个人的身高体型都不一样,如果两个人游完100米花费时间分别是2分10秒和2分20秒,前者的游泳水平,或者说游泳水平一定高于后者吗?不见得。

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划水数?原来与身高胖瘦有关

1、个人高的泳者占据划距优势

划距指的是一次划水所能游进的距离,即DPS,Distance Per Stroke 这是衡量游泳划水效率的指标。

身高对于划距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泳者双臂分别在两侧打开,从手腕到手腕的距离为臂展,身高越高,臂展越长。如同走路跑步一样,个人高的人步子会大一些,游泳时划距会长一些。

但是,在没有足够练习之前,划距不会有预期的那么长,推水不彻底,手臂不充分伸展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都是影响划距的因素。

所以,个头矮一些的泳者不见得划距短,只要手臂柔韧性足够好,划距就可以充分发挥。

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划水数?原来与身高胖瘦有关

2、划频提高更有赖于陆上训练

如果说划距是游泳动作技巧的展现,那么划频就是纯体能的表现了,能快速抡手臂需要专业的体能练习,拉力绳练习是从多陆上游泳体能专项练习之一。如同走路、跑步一样,在步幅相等的情况下,要走得更快,跑得更劲,需要更强壮的肌肉和心脏。

划频提高会直接导致肌肉耗氧量的迅速增加,心率的较快上升,而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后,完成同样基数训练量的肌肉耗氧量会下降,心率也开始回落,这意味着运动体能的提升,这是肌肉适应某种动作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

基于上述原因,短距离冲刺游泳会以提高划距为主,甚至可能牺牲一点划距来提高划频,以达到综合下来速度最快,耗时最短的效果。中长距离游泳则必然维持长划距,降低划频,保持稳定的游泳节奏为主要策略,最终会产生效率最高,耗时最短的结果。

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划水数?原来与身高胖瘦有关

3、与自己比,找到个人的最佳划水数

每个人的臂展都不一样,在大家划水动作标准的情况下,臂展长的人自然占优势,通过游泳速度更快一些。做个简单的类比,高个子和矮个子跑步,高个子虽然步子大一点,但矮个子可以跑得欢实一些,换作游泳来说,就是通过提高划频来弥补划距上的弱势。

在这之前,先充分发挥好划距才是首要的,先掌握自我估计划水效率的方法。

例如:在25米的泳池中,划多少下算是游泳效率高呢?假设泳者身高1.7米,蹬臂滑行5米,那么25米-5米,得到真正游泳距离是20米;再以身高1.7米减去两只手掌的长度估计出臂展约为1.4米,最终以20米除以1.4米,14次划水是效率较高的划水次数。

另外,身材瘦比身体发幅的泳者流线型好,所以蹬壁滑行距离会远一些,这也是影响划水数的一个因素。

找到自己的最佳划水数后,将其作为努力目标,把划水次数稳定下来,这样划距也就得到了稳定,最后只需要提高划频就可以提高游泳成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