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把握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就会自闭、孤僻、不合群

芽芽妈在小区看芽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可是每次总会有一两个孩子不合群,总是粘着自己的妈妈或者站在旁边看其他孩子们玩耍,有的妈妈怎么引导宝宝都不去,有的宝宝试图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但是遇到不太友好的小朋友,就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这个时候,妈妈们怎么帮助孩子,关系到他们如果度过“人际交往敏感期”,如果家长大意疏忽,很有可能影响孩子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父母没把握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就会自闭、孤僻、不合群

“人际交往敏感期”到底是什么

人际交往敏感期:孩子在幼儿、童年时代,开始探索与他人相处、交往等方面的成长阶段。这是孩子如何表达情感、如何交流想法的启蒙阶段。

如果家长可以在宝宝人际交往敏感期的关键时刻,多留意、多帮助,不仅可以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自信,结识喜欢的朋友,得到大家的认可;还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在生活上、情感上树立独立思考解决的能力。不溺爱、不代办,让他们多交朋友,多去和小朋友们交流沟通,提升他们的独立性格和自信的能力

父母没把握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就会自闭、孤僻、不合群

心理学家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构成了人的社会性。他们通过社会知觉,去观察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经过社会行为的学习,比如举止行为、道德观等,来适应周围的社会,比如婴儿有差别的微笑,就是他们最初社会性的标志。

人际关系敏感期是从出生到六岁左右的行为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社会交往的关键阶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成年后与社会的交往模式。

如何判断孩子进入了“人际交往敏感期”

父母没把握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就会自闭、孤僻、不合群

情景一:“重情义”

孩子遇到喜欢的吃的、喜欢的玩具,一定要和小朋友们分享,他们对于感情好的理解就是要分享好吃的、好玩的,同伴受到欺负、或者不开心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去帮助他们。这是宝宝在“人际敏感期”中的积极表现。

情景二:自信&自卑

孩子在不同的人面前会呈现两种极端特点。比如在妈妈、其他家人、或者熟悉的伙伴面前,非常开心活泼,该吃吃该玩玩,不扭捏、不害羞、不害怕,自信开朗;但是当身边的人变成不熟悉、不喜欢、不认识的人时,就会找个偏僻的角落,独自玩耍,不会主动去和别的孩子交流沟通,这类的孩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自由选择相处模式,但是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不擅长主动表达友情,也是自卑的表现。

情景三:性格内向&少言寡语

与“重情义”相反,这类宝宝在“人际敏感期”里显得消极懈怠。他们常常在小团体中没有存在感,总是会被忽略,导致他们时不时会觉得失落、不自信、经常会被别人拒绝。久而久之,性格越来越内向,少言寡语,不爱说话。

父母没把握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就会自闭、孤僻、不合群

做孩子的“掌舵者”

在孩子的“人际交往敏感期”里,父母们要做孩子的“掌舵者”,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而不是控制他们做什么,如何做。在解决事情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梳理开导,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需要表现出开朗豁达的心态,为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适当的榜样,让他们看到沟通与交流的魅力。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说话,带他们出去和适龄的孩子玩耍,问问他们出去玩耍遇到的趣事和困难。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父母们多为孩子提供人际交往的环境,带他们去热闹的地方,或者户外,约上三五好友,让孩子自己去结识小伙伴。

培养孩子的存在感

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才艺技能,比如唱歌、跳舞;对于那些喜欢助人为乐的孩子,可以适当地交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交朋友。

父母没把握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就会自闭、孤僻、不合群

宝宝在“人际交往敏感期”中展现的情绪是后来几年、几十年的缩影。为了避免孩子的孤僻、内向,我们需要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交际观念,自尊自信不讨好别人,又要独立友善,愿意和别人交流,让他们逐渐成为有朋友玩耍、有朋友分享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