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祸忘忧,忧必及之。说白了就是作死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 《左转》

哀伤和悦乐没有节制,一定会有灾祸发生。

明知有隐藏的祸患却掩耳盗铃,假装它不存在,一定会有忧患不可避免。

箴言

子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说白了就是作死

周庄王在世的时候,宠爱一名叫姚的妃子,生了一个儿子,叫颓,史书上称之为王子颓。由于母亲受宠,所以王子颓也深受周庄王的宠爱。不过,当时周庄王以及有了太子,就是后来即位的周惠王。

周惠王即位之后,对于王子颓这个异母弟弟大概也不喜欢。历史上常有这种事,做太子的常常戒惧戒慎,每天如临深渊一样小心翼翼,生怕招致老子不满,把太子给废了,所以,一旦老子升天,自己坐了大位,就开始不由自主地要扬眉吐气,把做太子时的小心谨慎全抛开了,变得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甚至心狠手辣。这位周惠王虽然说不上有多么凶猛,但是,他继承王位之后,就侵夺了王子颓师傅的自留地,把人家的自留地圈成了他饲养宠物的动物园,这样做显然是不给弟弟王子颓面子,有意找茬儿。

有一位贵族,书上称之为边伯,边伯的私宅临近王宫,周惠王不是因为喜欢边伯的私宅,就是因为不喜欢边伯这个人,就把边伯的宅子给占了,弄得这个贵族无家可归。

接着,又褫夺了子禽祝跪和詹父的田地,这两位贵族大概也在什么地方得罪过周惠王。更绝的是,掌管王宫御膳房的石速,不知为什么工资被没收了。

从侵夺弟弟王子颓师傅的自留地,到没收御膳房主管的俸禄,周惠王干的事都是连根刨的绝活,等于把这些人赶到了绝路上,那他们还能不拼命?

不久,周惠王为了加强与郑国的联络,决定送给郑国一些土地。可是,当时周王控制的土地实在不多,他就从一位叫苏忿生的贵族那里强行划走了12个城邑的田地,当做人情送给了郑国。这12邑的田地到底有多大很难说,但肯定不少,所以苏忿生也很不满。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说白了就是作死

于是,王子颓的师傅蔿国,还有边伯、子禽祝跪、詹父、御膳房的石速等五个人就联合苏忿生一起谋反,要搞掉周惠王,讨回自己的利益。结果,这几个人实力不行,政变失败,纷纷出逃。

苏忿生带着王子颓逃到了卫国,并且说服卫国和燕国起兵讨伐周王,把周惠王赶出了,都城,立王子颓为周王。这件事发生在周惠王2年,也就是公元前675年。

第二年春天,郑伯——郑厉公出面来做王室的调解人,想调解周惠王与王子颓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支持王室不同阵营的诸侯间战争。结果,郑伯的调解没成功,郑厉公就简单粗暴地把燕国的国君给抓起来了。

前面说过,周惠王把苏忿生的12邑田地送给了郑国,郑厉公当然要站在周惠王一边,他出面调解显然不会让王子颓一方满意。

到了冬天,王子颓在王位上也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觉得天子的宝座比较稳固了,就开始与拥戴他的五位功臣一起欢宴、庆贺,“乐及遍舞”,把当时所有的音乐曲子都演奏了一遍,所有的舞蹈都跳了一遍,宴饮通宵达旦,昼以继夜,嗨出了天际线。

王子颓玩这么嗨,跟他母亲有关系。他母亲是周庄王的宠妃,他从小也娇生惯养,在声色犬马中长大的,所以,一旦登上王位,什么花样都玩得出来,各种耳目口腹之乐,感官刺激,就是不问朝政,是个十足的昏君。

王子颓跟他的五位亲信大臣夜夜笙歌,这事很快就传遍了诸侯。郑厉公听说之后,就去找另一位与王室走得比较近的诸侯——虢国的虢叔。郑厉公对虢叔说:“寡人听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如今王子颓每天歌舞不休,这是乐祸。在最高司法官——司寇执行死刑的时候,天子用膳的时候都不能奏乐,以表达仁慈、不忍、伤痛之心,怎么能忘乎所以地敢于乐祸呢?王子颓通过政变夺取王位,还有什么比篡夺王位更大的灾祸呢?临祸忘忧,忧必及之。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帮助天子恢复大位,驱逐王子颓呢。”

郑厉公提到了两条:第一是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不管是悲哀还是欢乐,都要有节制,不能没有节制,放纵哀乐会因此而废事,耽误了国事,结果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灾祸。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二就是临祸忘忧。临惑忘忧完全违背了周朝政治哲学戒惧戒慎的根本原则,那是周文王解读《易经》的基本精神,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乾乾因其时而惕”。作为领导人,每天以临渊履深的态度来对待国政还唯恐有疏失,引起上天和百姓的不满,更何况放纵享乐呢?临祸忘忧的结果就是“忧必及之”,一定会发生意外的忧患。

这是春秋时期已经形成的历史经验了,而这种经验在后世一直在不停地被验证。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总是在不断地重演前人的悲剧,从来也没有吸取过教训。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夏天,郑厉公就联合虢叔讨伐王子颓,攻进了王城,杀了王子颓和他的五名亲信大臣,把周惠王又扶上了王位。

王子颓临祸忘忧,很快就被赶下了王位,可是,后代王公的笙歌喧嚣却从来没有停止。历史就是如此,每个人都知道王道荡荡,可是贵戚王公始终还是喜欢“酒池肉林”,至死不悔。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说白了就是作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