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了解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李渊明明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可是为什么争夺太子之位的时候只有李世民、李建成与李元吉哥三个呢?其他人究竟跑哪里去了,还是对皇位不感兴趣?

今天我就带着这些疑惑,打算和大家一起谈谈这个问题。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一、22位皇子的出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22位皇子的身世,李渊一共22个儿子,分别为:

李建成——生母窦皇后

李世民——生母窦皇后

李玄霸——生母窦皇后

李元吉——生母窦皇后

李智云——生母万贵妃

李元景——生母莫嫔

李元昌——生母孙嫔

李元亨——生母尹德妃

李元方——生母张婕妤

李元礼——生母郭婕妤

李元嘉——生母宇文昭仪

李元则——生母王才人

李元懿——生母张宝林

李元轨——生母张美人

李凤——生母杨美人

李元庆——生母刘婕妤

李元裕——生母崔嫔

李元名——生母小杨嫔

李灵夔——生母宇文昭仪

李元祥——生母杨嫔

李元晓——生母鲁才人

李元婴——生母柳宝林

这22个儿子之中属于李渊与窦皇后生的嫡子总共有四个,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可是李玄霸从小就疾病缠身,夭折了,没有机会等到李渊登基成为皇帝,要争太子之位就更不可能了,即使他活着,史书记载李玄霸也是智商有点问题,要争太子也不太可能。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老五李智云也是一个可怜娃,在李渊起兵的时候,被隋朝军队以李渊造反为名,将李智云绑架作为人质,最终撕票,享年14岁,未成年就夭折,也是十分可惜。

老五之后的老六李元景也是一个人物,不过在李渊登基之后,也就是李世民他们争夺太子之位时,李元景不足十岁,还是一个玩沙的小娃娃,不知道皇权为何事,也没有能力去争夺。

李元景之后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一些小屁孩,完全不可能参与斗争,李元昌都是和李世民大儿子李承乾同岁的,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更是他退休做太上皇的时候才生下来,并且后来成为坑李世民的专业户。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二、继承制度不允许

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尤其是唐朝以及唐朝之前,都是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也就是太子之位按理来说就只有窦皇后生下来的四个儿子才有资格争夺。

可惜李玄霸又早早去世,只剩下李世民三兄弟,而且年龄相差不大,自然就要展开激烈的斗争了。

本来和李元吉没有多大关系,太子之位李渊登基之后很快就已经敲定李建成,可是李世民在建立大唐基业的时候建功太多,再加上手握重兵,且有门下众多贤才良将支持,自然很难做到安分守已。

最关键一点,李渊在没有登基之前,就许诺登基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让李世民心里有了太子之梦,后来登基之后反而又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心理落差太大,有些情绪很正常。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即使在这个时候,李渊还曾三次说要立李世民为储君,这让已经成为太子的李建成十分烦躁不安,就想方设法要削弱李世民实权,李世民手上的权利逐渐被削弱,李元吉看着哥哥们实力开始逐渐平衡,自己也想插一手。

原本李世民实力雄厚,李元吉断然不敢随便站队,如今看到李世民实力削弱,李元吉凑个热闹自然无可厚非,况且要是两兄弟一起除掉李世民,李元吉还可以再倒打一把,来个出其不意将李建成搞定,自己成为太子不是更美。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元吉也参与到争夺太子之位的队伍中,并且最终玄武门之变送了自己小命,老婆杨氏还被李世民占有为情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三、其他皇子也有野心

上边分析到虽然其他皇子当时争夺太子之位时年龄太小,不足以参加这场斗争,可是后来依旧还是有人陆续参与到皇权的争夺之中。

比如最早参与进去的就是李元昌,李元昌是李渊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但是李元昌也是有野心的。

李元昌被李世民册封为汉王,在梁州担任都督,可是这个弟弟十分嚣张,在当地欺负百姓,百姓叫苦连连,上奏找到李世民,李世民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本来打算批评完后再赏赐将爵位世袭子孙,却遭到魏征、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最终作罢。

《旧唐书》元昌在州,颇违宪法,太宗手敕责之。初不自纠,更怀怨望。

李元昌因为此事对哥哥李世民多有不满,后来到长安与李承乾一起玩耍的时候,不经意透露出对李世民的不满。这个时候李承乾正在担心弟弟李泰抢夺自己的太子之位,就拉拢李元昌想要造反杀掉李泰逼李世民让位。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李元昌开始犹豫一番,后来因为李世民身边的一个琵琶女,答应与李承乾一起造反。因为他去觐见李世民的时候,发现李世民身边有个琵琶女,长得十分好看,于是朝思暮想,造反的最后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琵琶女,“事成,琵琶女幸赐我”,这就是他与李承乾的约定。

这出造反还没有开始,就被李世民发现,最终李世民打算绕过李元昌一命,但是大臣都说“

汉王谋反,其罪当诛”,没办法,李世民最终赐死李元昌,将李承乾废为庶人。

由此可以看出来,其实李元昌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要是在一开始争太子的时候他已经成年,必然也会毫不犹豫参与其中。

除了李元昌以外,最明显的就是李元景,这货因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手捧日月,光耀神州,醒来后就以为梦是告诉他要成为天子的,于是拉拢一群对李治有意见的臣子,比如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打算干出一番事业。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为什么这几个人愿意加入到李元景的队伍中呢,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都对李治有意见,比如房遗爱,因为与高阳公主一起争哥哥房遗直的爵位,高阳公主诬陷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最终长孙无忌查出来房遗爱是无辜的。

这样一来房遗爱不仅没有得到爵位,还被李治贬官,并且高阳公主诬陷一事不成立,实在打脸,于是房遗爱对李治怀恨在心。

薛万彻是李元景妹妹丹阳公主的老公,打仗勇猛,智商一般,经常得罪人,后来因为得罪李治被贬职,心里也是憋着一肚子气没出呢。

柴令武与房遗爱一样,也是争爵位没争到还被贬官,所以心有不爽,从而答应李元景一起谋反。

从李元景拉拢人心来看,这个人绝对不是一般之人,心理术用得恰到好处,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终被房遗直将他们要谋反的事情说出来,一切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结束。

长孙无忌还顺便借此机会大力铲除异己,其中包括吴王李恪、李道宗等人,直接被无辜处死,直到很多年之后才得以平反。

李元景是最有野心的一个,也是真实付诸行动的人,要是当时自己成年,肯定也会参与到争夺太子的战争中。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世民他们3个争太子?


结语

可惜历史始终就是历史,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永远没有假设的可能性。我们更多的是从中吸取教训,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最终三子之争,李世民成为赢家当上皇帝,虽然带着血腥,但也是最好的安排,只是后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