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大廚拿手的特色家常菜,隨便一道拿出來秀一下就是烹飪高手

三道大廚拿手的特色家常菜,隨便一道拿出來秀一下就是烹飪高手

開水白菜

原料:

黃秧白菜心500克 特級清湯1升 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先撕去黃秧白菜心幫幫上的筋,洗淨便投入開水鍋裡煮熟,撈入涼水盆裡漂涼後,再撈出來擠幹水分,隨後整齊地碼入缽內待用。

2.把特級清湯放鍋裡,加精鹽和味精調好味後,再舀入裝白菜的缽內,封好保鮮膜便送入蒸籠,旺火稍蒸便好。

特級清湯:

特製清湯的製作過程相當繁瑣,而其製作的訣竅就在於清湯的過程。

原料:淨老母雞1500克 淨老鴨100克 豬排骨1000克 雞脯肉300克 豬瘦肉1500克 清水10升 料酒100毫升 姜蔥、鹽、胡椒麵各少許

製法:

1.把老母雞、老鴨和豬排骨剁成大塊,沖洗乾淨後待用。另把雞脯肉和豬瘦肉分別捶成泥狀,然後各自取三分之一的量,加清水攪成稀漿。

2.把清水摻進不鏽鋼桶裡,另外放入雞塊、鴨塊和豬排骨塊,上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等小火熬一個小時後,撈出雞塊、鴨塊和排骨並沖洗乾淨。

3.把調好的豬肉漿和雞肉漿衝入不鏽鋼桶裡,用手勺去輕輕推幾下便停止動作,等到桶裡的肉茸浮起時,保持湯汁呈微開狀,煮至肉茸全部凝固時,再用漏勺撈出來,隨後把老雞塊、老鴨塊和豬排骨塊放入桶裡,煮一個小時再撈出來另作它用。

4.把剩下的豬肉泥納盆,先加清水攪勻成稀漿,衝入湯桶內並用手勺推轉,見其凝固且浮起時,再用漏勺撈出來,直接把肉泥壓成小圓餅狀(約4個),此過程被稱之為紅茸清湯。

5.把剩下的雞肉泥納盆,加清水攪勻成漿再衝入湯桶內,用手勺推轉後,過一會兒雞肉便凝固且浮起,這時用漏勺撈出來,把肉泥壓成小圓餅狀(約4個),此過程被稱之為白茸清湯。

6.把豬肉泥餅和雞肉泥餅輕輕地放回到湯桶內,同時加入姜蔥和料酒,待小火煮至微沸時,加鹽和胡椒麵調好底味,撈出肉餅後用紗布過濾一次,即得到特技清湯。

三道大廚拿手的特色家常菜,隨便一道拿出來秀一下就是烹飪高手

紅煨甲魚

紅煨甲魚是一道很多酒店都在銷售的特色菜,可是要想做好這道菜可沒那麼容易,因為每一個操作細節都有關鍵點,稍不留神,菜餚就會失敗。

選料:

一是要看甲魚的趾甲,如果趾甲很尖、很鋒利,這種甲魚就是放養的;二是看甲魚的尾端。一般選取一隻1250克左右的甲魚,如果它尾端的殼邊距離裙邊末端的長度約是8釐米、厚度約為1.5釐米,就說明這種甲魚是放養的野生甲魚。

處理:

甲魚選好後,就要進行改刀處理,關鍵有兩個:一是一定要將甲魚腳、甲魚肚子處的油脂和黑膜全部去掉,這是祛除甲魚腥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二是要將甲魚全身的一層薄膜去掉。

製作流程:

1、熱鍋,入菜子油(約100克),然後入改好刀的甲魚(無需滑油或焯水)和150克生薑,一起直接放入鍋內生炒。

2、甲魚和生薑下入鍋內後,要用小火慢慢煸炒,且邊炒邊要淋入高度白酒(共需50克左右,這樣才能更好地祛除甲魚的腥味)。

3、甲魚內部的水分炒至快乾後,入剁椒大蒜和混合醬料繼續煸炒,然後入自制濃湯。待湯汁濃稠時,即可出鍋上桌。

薄膜祛除方法:

甲魚宰殺後,直接放入盆內,從鍋內舀沸水澆在甲魚身上,直至沒過表皮,浸泡10-20秒,撈出甲魚,搓掉表面的一層薄膜,洗淨後改刀。

剁椒大蒜:

取剁辣椒1千克、大蒜瓣250克、鹽40克調拌均勻,放入乾淨的罈子內,密封,灌滿壇沿水,密封1周左右即可使用。

混合醬料:

將鵑城豆瓣醬和蓉山泡辣椒(剁碎)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豆瓣醬主要是增加菜餚的香辣味,而泡辣椒則是改良菜餚的複合辣味。

自制濃湯:

為了讓菜餚的膠性更強,烹調時此菜使用了自制的濃湯。做法如下:豬棒骨7500克、豬蹄2500克、雞爪1500克、老母雞1只,以上四種原料處理乾淨,焯水後放入不鏽鋼桶內,倒入清水50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湯料剩餘約15千克時,離火,過濾料渣即可。

製作關鍵:

1、之所以選用菜子油是因為它不僅可以遮蓋甲魚的腥味,還可以讓做好的菜餚湯色更加金黃。

2、如果是大批量預製醬料,鵑城豆瓣醬和泡辣椒混合後,最好用少許菜子油進行煸炒。

三道大廚拿手的特色家常菜,隨便一道拿出來秀一下就是烹飪高手

芙蓉蝦仁

原料:

蝦仁300克,土雞蛋6個,青豌豆50克,火腿腸丁40克,胡蘿蔔丁20克,鮮香菇末10克,鹽、味精、雞汁、雞粉、化雞油各適量

製作流程:

1、把雞蛋磕碗裡,加鹽和清水攪勻後倒入窩盤,上籠蒸成“芙蓉蛋”待用。

2、在每隻蝦仁的背部都剖一刀,除去沙線並衝淨,待用;把青豌豆、胡蘿蔔丁和火腿腸丁投入沸水鍋,汆熟備用。

3、鍋裡放化雞油燒熱,摻適量鮮湯,放入蝦仁、青豌豆、鮮香菇末、胡蘿蔔丁和火腿腸丁稍煮,其間加鹽、味精、雞汁和雞粉調味,最後用溼生粉勾薄芡並淋入化雞油,出鍋舀在“芙蓉蛋”上面,即成。

蝦仁的鮮甜與芙蓉蛋的滑膩完美結合,而芡汁給這道菜增加了口感與味覺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