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認知,來詮釋“真實”的概念是什麼。但“真實”卻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就好比一根露出水面的蘆葦,如果將它拔出來,杆連著根、根帶著泥、泥裡滲著水。所以,想要真正看到“真實”,就要用正確的方法和途徑。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真實與夢想

《真實的高貴》作者美國作家海明威,文章的篇幅很短,但內容卻是精華的凝聚。

文章中提出,浮華的人生並非是我們最終的歸宿,探尋、觸摸到真實的自己,才會讓人活得更加高貴。文章《真實的高貴》的魅力,是通過一個最幸福的人的人生為例,以平實的詞句、凝練的語言、精準地概括,對人們內心生活的本質揭露。從而讓讀者打開一扇心的窗口,豐滿自己的內心的世界。

本文以拔出蘆葦帶出根、和著泥和水的精神,將文章中精彩、深刻的道理和內容,或詮釋或延展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每個人都是領航員。但是,只有陽光而無陰影……那就不是人生。

文章開篇就說到,人生的悲、歡、離、合是無法逃避的。如果生活中只有享樂而無苦痛,那只是存在於夢想之中。即便你富甲一方,或是權力滔天,也不能保證你總是開心快樂的、你的身體總是健健康康的。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人生的悲、歡、離、合是無法逃避的

比如,萬達的品牌締造者王建林,2018年將涉及百億資金的業務轉讓給了融創。一個項目孵化到成熟,這裡面將注入了這個人十年如一日的心血和感情,說它是這個人的孩子一點不為過。即便再不捨得,面對利益的驅使、面對市場的考量,結果已經說明它真實地發生了。

又比如,已故云的表演藝術家趙麗蓉老師,無論人們多麼喜愛她,但也不能左右她離我們而去。隨著時間的快進,新的一批喜劇明星、相聲達人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他們的小品、相聲作品同樣征服了我們這些吃瓜群眾,比如,賈冰、宋小寶、岳雲鵬以及風格迥異的脫口秀演員周雲鵬等人。

對於人生、生命來說,唯一的選擇是接受。所以,與其費心去改變,不如及時深入地發現什麼被改變了。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有時,很多努力都是無用功

生活中有著種種瑣事,今天房屋裝修、明天隔村的八十歲老人去世、後天公司突然要求出差,有時風馬牛不相及……繁繁瑣瑣的事情,總是穿插的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

正如《真實的高貴》文章中所說,即便是最幸福的人的一生,它也是一團糾纏在一起的麻線,千絲萬縷,似有聯繫、又無關聯。比如,子女考入了最好的名牌大學,做父母的甚至比子女都要高興;下一刻呢,最好的朋友突然住進了醫院,又讓心情突然沉重了起來,有時一天的心情就像是過山車。

當走進了醫院又看到很多的病人,忍受著人體上病痛的折磨,和不得不接受各種手術的治療,心情變得沉重的同時,自己內心對生命似乎又感悟到更深一層的含義。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實

當人受到苦痛折磨時、當人心情無比沮喪時,人們這時比任何時候更能體會到生命的存在。當我們不被慾望所迷惑,不被外物所幹擾,清醒著的時候,才能更深一層的體會到我們活著的真實,這種真實是連著內心被觸動的一種真實。

比如,我們可能在小說中常能看到,當一個官員落馬了,以前圍繞著他身邊的人全都不見了身影,這是人情冷暖,最能給人以心靈深處的觸動;當一個人感情受挫,對愛情失去了信心的時候,內心的世界也失去了顏色,對其它事情也失去了興趣,在這種時候,我們似乎與心的距離更加靠近了。

《真實的高貴》中作者海明威也有說到:“在人生的清醒時刻,在哀痛和傷心的陰影之下,人們與真實的自我最接近。”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真實的世界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在生活過往中,是人的智力決定成敗,還是人的性格決定勝負呢。這一點我們也許都深有感觸,有的人天生就招人喜歡,讓人喜歡接近,性情柔和,他很少會表現出過激的行為。而有的人呢,接觸兩次就會感覺到對方心機很深,與之交往總是要小心著什麼。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但也不能沒有貴人的扶持與朋友的幫助。

心情對的時候,人往往更加豁達和更具有包容性;反之,當別人對你冒犯時,你很難通過理智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掩藏得更好。心情好或者說心態保持平穩的時候,我們會對外在的事物有更深層的把控力,這時人理智的作用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每逢大事有靜心,抽菸的人都有所感,當遇急事、煩心事的時候,都會拿抽上一根菸,隨之心態也會變得平穩下來,這時決斷力好像突然出現了一樣。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有時,智力的發揮要藉助心情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有天資的人如果不努力也能成為廢柴。

曾國藩曾經說過:“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的學習方法說起來很簡單,學習一篇文章,不看懂這一句,就不看下一句,不完成今天的學習量就不睡覺,持續的堅持這一行徑。前邊看著還好,當看到長期堅持的時候,就很難做到了,其實不乏很多具有天資的人夭折在這一步驟上。

《真實的高貴》文中所提到,人的判斷力所節制著的自制、耐心和規律。曾國藩的學習方法非常完美的詮釋了人的理性的自制力、耐心和規律這些人格上的優點,當然文中所提到的是整個人,無論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中的艱苦奮鬥都應該這樣。文中並給出定論:“天資不如判斷力所節制著的自制、耐心和規律。”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有天資的人如果不努力也能成為廢柴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圍城》裡有句話,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正所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人太貪心了有可能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注重人生內在的品質、想要經常能與內心對話的人,他外在的表現會越來越淡薄,生活也會越加的樸素與低調。《真實的高貴》作者海明威說到:

“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這個時候我想到了一個人,白方禮老人為了幫助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學習文化上得起學,從74歲開始用腳登三輪車載人賺錢,在他接下來的15年間,幫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

他省吃儉用,住的是鐵皮房冬冷夏熱、吃的是饅頭就著白水裡加點醬油、睡的是磚頭上邊鋪著兩件棉大衣、穿的是到處貼著補丁露著大洞的乞丐服,但他依然硬朗著登著三輪車出外載人賺錢,堅持了15年。所以,就人的需求而言,正如作者所言並不多。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多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人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一次次的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有的人跌倒了兩次,找到了問題所在,他成功地度過了這一關,然後繼續進入下一個層面的探索與衝關;還有的人不斷的跌倒爬起,但對於經驗的總結和掌握收效其微,有可能這一生就停在了這一關卡里了;當然,還有第三種人,跌倒了不爬起來了。

上述三種情況,真的只是由於智力所決定的嗎?還記得上文中提到的嗎,往往人的性格在成功的路上要大於智力的作用。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遇到了問題怎麼解決、對待眼下的困境要採取什麼樣的態度,這些很重要。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少有人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認知真實的自己

無論跌倒多少次,最後站著才最重要

這個時候,

無論你是跌倒10次還是20次,最後的依然站著最重要,這才是一個正確的、真正追求卓越而應該有的態度。對於跌倒2次之後就順利通關的人,綜合來看,不能計較這一時彼此的強弱和先後,不與他們做比,更不與跌倒了不爬起來的人比。

當下的自己是不是比之前的自己有了進步,當下的自己是不是正在努力地前行著,這才是重要的。如《真實的高貴》作者海明威最後所說:“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