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我们来到正红镇獐沟社区,寻找一家百年豆制品老作坊,这里制作的千层薄如宣纸,色泽绵白,质地柔韧,原汁原味,清香爽口,耐人回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古老的篆河蜿蜒曲折,河水深澈见底,两岸土壤肥沃,盛产大豆,在篆河河畔,有这么一家刘氏豆制品作坊,祖祖辈辈传承着这门手艺,他家做的千层薄如宣纸,色泽绵白,质地柔韧,原汁原味,清香爽口,耐人回味。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千层,俗称百叶,又名千张,是大豆经过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制作千层首先选料要精,因为大豆有的适宜榨油,有的适宜做粉,制作千层的大豆应是出粉率高,出油率偏少的。刘氏作坊用的大豆都是本地优质大豆,颗粒饱满,色泽黄绿。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选择好优质的大豆后然后进行泡制,浸泡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在8-10小时为宜,泡开至八成的黄豆保持了营养没有被破坏。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浸泡好的黄豆要经过两次冲洗,然后上电动磨具进行磨制成豆浆,以前没有这些电动磨具的时候,磨豆浆全靠毛驴、石磨。现在的电动磨具里面也有特质的石制打磨石,所以磨出来的口味并没有什么改变,磨出来的豆浆成一种很自然的乳白色,有一股很浓烈的豆香气。磨制剩下的豆渣,里面富含高纤维,听说不但可以降脂肪胆固醇,还可以美容。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作坊里面两口直径要有一米的大铁锅是专门用来煮制豆浆的,磨制而成的生豆浆倒入大锅内煮制,全部用农村的木材稻草烧制。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经过40分钟左右烧制出来的豆浆已经变黄,但豆浆里面还有很多豆渣,所以我们看到作坊里面这个古老的吊浆用的工具,应该是用来吊浆用的。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吊浆出来的纯正豆浆都在这有百年的大缸里面,豆浆能不能形成千层的关键是兑卤,兑卤很讲究技术。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纯正的豆浆经过兑卤之后就形成了豆腐脑,豆腐脑倒入大桶里面不停的搅动,防止凝固,这样就可以上机器压缩成千层了。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豆腐脑通过一块吊着的纱布,为的是把豆腐脑均匀的覆盖在2块纱布上,通过不停的挤压,形成固体的千层,一块纱布有20米左右,到下面折叠成20公分左右一块。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虽然形成了固体千层,但里面还有不少水分,还要经过千斤顶的挤压,这个步骤俗称榨千层,把千层里面的水分榨单,当然这个榨千层也很讲究力道,压得力度太重,千层会榨碎,力度太轻,水分又榨不干净。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我们看到这个像刷子一样的,其实是剥千层的工具,在以前没有这个机器的时候,都是人手工剥,现在有了机器,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千层通过机器一层层的被剥离,我们美味的千层就这样形成了。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加工好的千层,还要经过整理,切割,晾干。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刘氏作坊里面加工出来的千层以薄取胜,薄如宣纸,色泽绵白,质地柔韧,哪怕就是用手指轻点都不容易把千层顶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烹饪,不碎不化,千层不仅在当地备受欢迎,还出国卖到了日本,美国,连非洲的朋友也喜欢!

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揭秘滨海百年老作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们哦,每天都有新鲜的资讯给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