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名將和名將之間的對決,最為經典的是哪個戰役?

不才講史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種事情很難說哪場戰役最經典,說白了因人而異!下面列舉兩個我個人覺得比較經典的戰役案例!

一,孫臏和龐涓之間的馬陵之戰

孫臏和龐涓師出同門,都是鬼谷子的高徒。這兩個昔日的同窗,畢業後分別走向了不同的單位。一個效力於齊國,一個效力於魏國。


孫臏和龐涓沒少鬥智鬥勇,但馬陵之戰卻成了二人鬥爭的終點。

公元前341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不敵只好求救於齊國,當時齊國的軍師是孫臏,而魏國那的軍事統帥是龐涓。

孫臏用圍魏救趙和減灶示弱的方法,最終將魏國十萬大軍殺的潰不成軍。而魏國將領龐涓也在事後自刎於馬陵。


馬陵之戰成就了齊國霸業,魏國不得不向齊國俯首。可以說齊國名利雙收,地處中原的魏國,又受到秦國的打擊,完全失去了獨霸中原的地位。

馬陵之戰堪稱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案例,不僅有很大軍事研究價值,對新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也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二,周瑜和曹操之的赤壁之戰

這一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使得曹操南擴的戰略受阻,於是不得不調轉槍頭。同時赤壁之戰也為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

而赤壁之戰最經典之處在於以少勝多,以及合作共贏的意義!


貓爺歷史觀


四平之戰是林彪陳明仁兩位軍事家人生中的巔峰對決。

一,雙方兵力

1947年,林彪所指揮的東北民主聯軍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鏖戰東北,準備奪取四平城。為了能夠一舉拿下四平,林彪集結了手下的精銳之師七萬餘人,由他親自指揮,直驅四平。而時任的四平守軍將領正是陳明仁,陳明仁所率領的71軍不足兩萬人,兩軍的實力相差懸殊。


面對強兵壓境,陳明仁將四平城內所有可用力量進行整合,其中包括警察、保安隊員、政府公職人員等全部編入部隊,使四平的守軍人數激增為三萬五千人。與此同時,陳明仁仔細觀察四平的城市特點和防禦要點,他發現四平的建築大多是日俄式建築,建築本身就具有設立防禦據點的條件和優勢。陳明仁結合在抗日戰爭時期,從日軍那裡學來的防禦佈防策略,根據四平城的建築特點,指揮軍士周密搶修和完善城防,完美的將四平城打造成了銅牆鐵壁。再加上陳明仁誓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和信念,林彪所率領的東北民主聯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艱難攻堅戰。


二,戰爭經過

戰鬥打響後,國共雙方戰勢膠著,場面慘烈,林彪所率領的東北民族聯軍,眾志成城,勇猛進攻,但四平城固若金湯易守難攻,一個多星期後,共軍才勉強佔領了部分四平街道。但這時,林彪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沒有集中優勢兵力對陳明仁進行縱向殲滅,而是一個師一個師的發起進攻,兵力消耗巨大,兵力優勢逐漸轉弱,這給陳明仁帶來了喘息的機會。陳明仁躲入城區水塔,繼續防守,林彪派人突擊隊前去爆破,突擊隊員卻被國民黨事先準備好的兩大袋黃豆伏擊,他們未等靠近便失了武器摔倒在地,等回過神兒時,已經被機槍射殺,死傷慘重。

三,最終勝負

就在四平城幾乎被林彪拿下,國民黨的援軍趕到,傷亡慘重的林彪不敢戀戰,只能退兵,最終,四平之戰以國民黨的勝利而告終。四平之戰是林彪陳明仁兩位軍事家人生中的巔峰對決。


W龍的傳人


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5場戰役,尤其最後一場,影響了上下五千年! 1.長平之戰:戰國末期,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如果秦軍輸了,那最後統一六國的就不一定是秦了。

2.垓下之戰: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如果項羽贏了,那我們現在應該叫楚族了。

3.赤壁之戰: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和曹操大軍對戰,這一戰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如果曹操贏了,那就是統一全國,直接建立魏朝,也不會有後面的五胡亂華了。

4.山海關大戰:1644年四月,清攝政王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大順軍。此戰的勝利,開啟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與大順、大西等政權,建立在全國的統治。李自成如果贏了,那中國最後一個王朝就是“大順國”了。

5.涿鹿之戰:距今大約4600年前 ,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率領的部落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涿鹿之戰如果蚩尤贏了,那我們現在改叫“九黎子孫”了,這場戰爭影響了上下五千年!


烏拉雜談


白起VS廉頗長平之戰。

這是真正的名將對決,我們把這個時期叫做“戰國”,可見當時的戰爭頻繁。頻繁的戰爭也催生出了無數傑出的軍事家,而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和廉頗的對決就在此役。

首先,跟大家介紹下戰爭背景

秦國攻魏後攻韓,並且攻取了韓國野王這個地方,使得韓國的上黨郡完全孤立,成為了一片孤島。韓國君主為了讓秦國停止戰爭的腳步,命令上黨的郡守向秦國投降。但是和秦國打了很久的上黨太守馮亭不願意投降秦國,於是轉而向趙國請降,趙王猶豫再三之後接受了上黨郡。這下子秦國整個氣炸了,自己費力耗神劈柴挑水煮熟的鴨子讓趙國連盤子都給端走了,連骨頭都不給留一根。於是秦國向趙國發動了長平之戰。

戰局的發展

開始,秦國軍隊攻入了上黨,趙王派遣名將廉頗迎敵。廉頗不僅在軍事能力上十分突出,在戰略層面上也十分出色。他看出了連年征戰的秦國早已經疲敝不堪,只要自己一直堅守,就立於不敗之地。秦國的國力已經不能支持他們長久的消耗下去。於是廉頗採取了堅壁清野的策略,固守不出,秦國苦苦攻打但是毫無建樹。

戰局的轉機

然而年輕的趙王有些沉不住氣,他認為廉頗是不是老了,沒有了年輕時期的銳氣,不能出戰只能固守。於是趙王強行命令廉頗出戰,憋了很久的秦國軍隊當然不會給廉頗什麼好果子吃,於是廉頗吃了些敗仗。秦國這時候又用計,在趙國宣傳,說秦國就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於是趙王決定換帥,啟用了年輕的趙括。

戰爭的結束

後面的劇情我們都熟悉了,紙上談兵的趙括根本比不上廉頗,更不可能是殺神白起的對手,白起佯裝頹敗,勾引趙括孤軍深入,結果被秦軍包圍。斷糧40多天的趙國軍隊向秦軍投降,隨後被坑殺。

秦趙兩軍起初互相攻伐而不能決定勝負,當一方換了一個水平不高的統帥,馬上就分出了勝負。看似這個鍋要趙括來揹著。趙括也確實被當做反面教材來教育後來者。但真正應該背鍋的是趙王。當趙王立下了主動出擊的進攻策略時,就已經給趙國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長平之戰後,秦國已經再無對手,為日後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胖哥侃歷史


天下英雄誰敵手:長沙之虎薛嶽vs日本戰爭天才崗村寧次

薛嶽,曾任中國第九戰區司令,組織了三次長沙會戰,一手天爐戰法玩的爐火純青,據說殲滅日軍達到十萬,是抗戰期間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沒有之一,被譽為長沙之虎。崗村寧次,時任日本華中派遣軍下屬第11軍司令,被日寇吹捧為罕見的天才。

德安戰役

德安戰役又被稱為萬家嶺戰役,或萬家嶺大捷,是武漢會戰的一部分。武漢會戰期間,薛嶽擔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主要防備南潯線、德安以及瑞武一線。而逆江而上的崗村寧次第11軍主攻方向也是這一帶,這樣中日兩方名將的第一次較量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開戰之初,由於薛嶽的守備做的不錯,日軍101師團和106師團先後遭到重創,不得不停止進攻補充兵員和彈藥。尤其是101師團第101聯隊受創頗大,被日本媒體譽為“軍神”的少將聯隊長飯冢國五郎亦被國軍擊斃,101師團長伊東正喜亦被彈片劃傷,進了醫院。國軍方面也不樂觀,部隊傷亡也很大,且由於日軍進攻面十分寬大,在頻繁的調動之中,在南潯和瑞武之間出現了較大的空隙。第11軍久攻不克,已經引起了他的上司華中派遣軍司令畑俊六的些許不耐。為了儘快突破國軍德安防線,崗村寧次命令剛剛經過休整兵員彈藥補充的第106師團進行迂迴穿插,奔襲至德安背後,配合正面進攻部隊圍殲德安一線國軍主力。9月25日,106師團突破五臺嶺一線。10月1日,106師團遭到歐震第四軍強力阻擊,被迫流竄至萬家嶺一帶。10月2日,得到蔣介石支持的薛嶽調集十餘個師近十萬大軍將106師團團團包圍。

眼見突襲已無可能,106師團在師團長松浦淳六郎的帶領下選擇了突圍,然而好死不死的一頭撞到了國軍精銳74軍身上。在飛機大炮掩護下,106師團雖給74軍造成巨大殺傷(日本雜種往74軍陣地投擲燃燒彈,火燒山頭,74軍不少將士被活活燒死在陣地上),但自損也不小,且陣地始終牢牢在74軍手裡。得知106師團有覆滅之危,日本朝野震動,日本天皇裕仁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營救106師團。為了貫徹落實天皇的命令,崗村寧次親自組織了三路救援大軍:

第一路以106師團新近到達前線的2700名補充兵為基幹,編成宇賀支隊;第二路以101師團佐枝旅團長本部人馬和27師團三個大隊,編成佐枝支隊;第三路以53、54聯隊編成鈴木支隊。三路大軍全力馳援106師團,並以第三飛行團提供空中支援,國軍薛嶽第一兵團不得不從包圍圈中抽調五個師阻敵增援。10月7日,第一兵團向萬家嶺之敵發起全面進攻,經過三天激戰,10日上午74軍攻佔張古山,第四軍攻陷大金山,其餘各部均有進展,106師團防線全線動搖,傷亡慘重。10日夜,薛嶽下令肅清殘敵繼續追擊。17日,在鈴木支隊的接應下,松浦淳六郎率領106師團殘部突出重圍,與鈴木支隊合兵一處。由於第一兵團經過多日血戰,傷亡不小且兵員疲憊,而鈴木支隊是支生力軍。再戰無益,薛嶽隨即下令全線撤退休整。



日軍的傷亡:106師團長松浦淳六郎在此戰後給裕仁天皇做了報告,戰死3321人,戰傷超過4000,戰病亦有數千,加上戰役初期106師團於金官橋被國軍第八軍和64軍狙擊,本就有數千傷亡,不得不進行補充。101師團傷亡也很大,包括師團長伊東正喜亦受傷,第九、第二十七師團也有不小損失,日軍在德安戰役或萬家嶺之戰中傷亡病合計超過一萬並不困難。綜合來看,此戰薛嶽打的很不錯。北伐名將葉挺也曾盛讚:“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自當不朽。”


龍武驍衛


淮海戰役前後,國共雙方的計劃和前後的應變中,解放軍方面是粟裕指揮,國軍方面則是杜聿明在實際上指揮。雖然名義上的徐州剿總總司令是劉峙,但其實國軍上下都清楚,真正負責指揮作戰的並不是劉峙,而是杜聿明。國軍上下對所謂徐蚌會戰寄予希望的,也都在杜聿明身上,而不在劉峙身上。

杜聿明當時43歲,比粟裕大兩歲,出身於黃埔軍校第一期,是所謂的天子門生中的佼佼者,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幾乎無役不從,到抗戰結束後,更是擔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率國軍爭奪東北。進入東北的初期,連戰皆捷,迫使解放軍只能放棄鐵路幹線沿線的大城市,轉向農村地區發展。

濟南戰役後,國軍在華東的局面急轉直下,被迫收縮兵力,沿隴海路一字排開。在杜聿明的主持下,制定了徐蚌會戰計劃,準備集中邱清泉兵團,黃百韜兵團,李彌兵團,孫元良兵團等能夠抽調出來的主力機動兵團,向北反攻,奪回濟南,恢復山東。但部隊調動剛開始,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國軍一敗塗地,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杜聿明被抽調去東北指揮撤退,徐州地區的國軍就沒人管了。

就在杜聿明在東北期間,國軍統帥部終於下定決心,繼續收縮兵力,依託徐州,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當時粟裕與中央尚在繼續溝通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雖然已經大體形成了淮海戰役的作戰計劃,但是細節方面還在商討,只形成了第一步先打黃百韜兵團的方案,後續的作戰計劃並未完全確定下來。

國軍開始撤退的時候,黃百韜兵團落在了後面,成為國軍在隴海路沿線上一字排開的長蛇陣的一頭,而在國軍開始撤退後,黃百韜兵團在最後,成了孤立突出的局面,於是華野馬上開始追擊,率先按照預定計劃將黃百韜兵團追上包圍起來了,並開始殲滅。此時華東戰場的國軍無人指揮,只能由顧祝同臨時親自指揮。

等到杜聿明在東北戰場的撤退任務完成的時候,路過北平與傅作義一起吃飯,才從傅作義那裡得知了黃百韜兵團西進被殲滅的消息,等到他回到南京,已經是一片失敗的氣氛,原來的反攻計劃已經無從實施,主要任務已經變成了如何將徐州的邱清泉兵團,孫元良兵團和李彌兵團三個兵團撤出來,救援黃維兵團。

國軍最高統帥部堅持認為必須救援黃維兵團,但杜聿明認為要救援,只能先把徐州的三個兵團撤出來,拉回到蚌埠地區後,再依託淮河向北進攻,這樣可進可退,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也就是說,杜聿明的意思是要找把徐州的三個兵團拉出來,脫離危險,然後再談救援黃維德問題。

當時解放軍已經攻佔了宿縣,切斷了津浦路徐蚌段,杜聿明只能繞路,將三個兵團撤離徐州後,沿蕭縣,永城,渦陽,蒙城路線撤退到阜陽,再向東轉到蚌埠地區,再向北進攻,以解救黃維兵團。按照杜聿明的計劃,如果順利,應該在七天之內可以完成撤退,在此期間,黃維兵團只需要就地堅守待援就可以了。

但這就要求,第一,黃維兵團必須能夠獨立支持中野個華野兩個野戰軍的全力進攻一星期以上時間,牽制住解放軍主力,為杜聿明集團撤退爭取時間。第二,杜聿明集團的撤退不能出問題,必須儘快完成撤退任務,否則黃維兵團得壓力太大,就有全軍覆沒得危險。但是,按照國軍的習慣,這實際上就是要以犧牲黃維兵團為代價,來為杜聿明集團撤退爭取時間,解救黃維兵團只不過是一句空話。

事實上,這兩個條件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粟裕置杜聿明集團於不顧,集中華野和中野領個野戰軍的全部兵力五十多萬人進攻,黃維兵團的十二萬人是不可能支持一星期以上的。另一方面,杜聿明集團的撤退實際上也不可能那麼順利,一星期就沿著他計劃的路線撤退到蚌埠。尤其是三十萬人的大兵團行動,杜聿明計劃七天撤到阜陽,所以只攜帶了七天的阜陽,並且明確說到阜陽之前不補給,這就高估了國軍的大兵團運動能力。

結果開始撤退之後,實際上,撤退只走了兩天,部隊就亂了,只能停下來,走不動了。本該在後面的跑到前面去了,本該在前面的停下來不走了,孫元良兵團也聯繫不上了。邱清泉兵團安排的掩護撤退的四十五師被解放軍追上,打起來了,其他人都要求四十五師自己突圍,但邱清泉堅持派部隊回去接應,整個部隊就完全亂了。因此,到陳官莊、青龍集一帶後,杜聿明只能同意部隊暫時停下來休整,主要就是要整理一下,把建制重新理順。

打順風仗的時候,一擁而上攻擊,這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並不算太難,難的就是這種在不利局面之下撤退的時候,能否做到有組織、有秩序的轉移和撤退,而不是把撤退變成潰退,也就是完全失去組織領導,建制完全被打亂,官找不到兵,並找不到官。這種例子國軍戰史上不勝枚舉,從淞滬戰場撤退的時候,原本也是想有組織的撤退到第二線國防工事陣地的,但因為沒有組織好,幾十萬大軍就在幾條路上擁擠,部隊就完全亂了,建制沒了,重武器丟了,乃至自相踐踏,把一部分士兵擠到河裡淹死。這種場面南京保衛戰撤退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次。

杜聿明的大兵團作戰指揮能力,在國軍黃埔系將領中已經是數一數二了,而且他制定的撤退計劃不能說太低劣,但在實施起來的時候,卻亂七八糟,一地雞毛。李彌兵團本來是後衛部隊,結果反而跑到前衛部隊邱清泉兵團前面去了,孫元良兵團更是關掉了電臺,拒絕接收杜聿明發來的電報。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國軍已經士氣非常低落,高級將領已經無心戀戰,只想逃走。

反觀解放軍這邊,在追擊的時候,可以不顧疲勞,不顧減員,誰先追上了就直接開始攻擊,完全不顧對手兵力比自己多多少。相比之下,國軍此時只要聽到解放軍攻擊的槍炮聲就只想逃跑,完全成了驚弓之鳥,而解放軍則士氣高漲,信心百倍。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國軍的失敗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蕭武


崇禎十三年(1640年)的松錦大戰,絕對算得上將星閃耀,這場決定明清命運的生死大戰,雙方都投入了全部的戰力,基本上那個年頭叫得出名字的將領,都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露過臉。



這場大戰圍繞著錦州城展開,和幾百年後的遼瀋大戰一樣,錦州扼守著清軍入關的咽喉,早在崇禎十一年(1638年),皇太極就親率大軍圍攻錦州城,守城的祖大壽多次與多鐸、濟爾哈朗廝殺,雙方互有勝負,錦州依舊在大明手中。



明軍依託山海關—寧遠—錦州堡壘防禦體系,試圖阻止清軍荼毒關內。然而自從滿蒙同盟達成,這條防線形同虛設,僅僅是山海關的門前神獸,好看,但其實沒多大作用。皇太極決心長期圍困錦州,從明軍的防線中磕出一個缺口,逼關內明軍精銳來戰,再伺機殲滅,從而實現明清命運轉折的戰略目的。清軍在錦州和廣寧之間的義州築城屯田,作為伐明的前哨基地,還在錦州城外廣修營壘,環城相列,營壘外深挖壕溝相連,樹起柵木,錦州被圍得“水洩不通”,明軍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與此同時,清軍還兩班倒,打卡般波次攻城,很快,錦州外城失守,退入內城的祖大壽迫不得已向朝廷求援:錦城的糧米僅供一月餘,而餵馬的豆則不能支撐一月,倘若清兵再次急攻,寧錦兩城就要攻破,那麼松、杏、錦三城就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了。



做事向來雷厲風行的崇禎皇帝當即盡遣關內原本剿匪的,連同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大總兵,合計十三萬兵馬,“刻期出關”,崇禎皇帝及兵部尚書陳新甲希望大明最後的精銳速戰速決,畢其功於一役。洪承疇不得已,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從寧遠誓師,乘兵鋒之盛急攻錦州外城,清軍不能抵擋,死傷慘重,而明軍總兵楊國柱也在進攻中中箭犧牲,可見明軍主將拼命,士氣逼人。



眼看清軍圍城疲弊,皇太極也不顧重病纏身,飆著鼻血都親自帶領援軍,日夜兼程500裡趕到前線,此時清軍滿蒙漢八旗也有近十萬之眾,只不過錦州未克,洪承疇大軍嚴整,若久拖不決,清軍恐怕難以招架,只得撤圍而去。顯然皇太極不願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雖然有巨大的失利風險,但若能一舉擊潰明軍,再來一個“薩爾滸”,明清龍運交替,就在此一舉。皇太極仔細觀察明軍陣型,發現雖然正面和明軍硬碰硬,打垮明軍可能性很小,但明軍首尾不相顧,若切斷糧草,分割包圍,偌大的明軍,也只是待宰的羔羊。清軍化身施工隊,從錦州向松山、杏山明軍後路連續挖掘三道大壕,這種深壕“僅可容趾,馬不能渡,人不能登,有掉落的,沒有容納腳的地方,不能再次出來”,洪承疇發覺後急統兵應戰,結果印證了壕溝的有效性,明軍攻勢受挫。



與此同時,清軍阿濟格秘密襲擊了明軍在塔山的糧倉,自此明軍完全陷入被動,伺機突圍成為唯一選擇。主帥洪承疇試圖穩住軍心,但八大總兵各懷鬼胎,原本的“力戰破敵”,結果總兵王樸剛開完作戰會議,就立刻率部自行撤退,其他明軍不知情況,以為潰敗,頓時陷入混亂,各部相互擠壓踐踏,死傷無數。清軍不是關內的農民軍,明軍自亂陣腳這樣的天賜良機,清軍咬得死死的,洪承疇突圍失敗,困守松山,而其餘明軍分別退到塔山、杏山,互不支援,方便了清軍逐個擊破。



敗軍之際,考驗名將的時候到了,後來的“名將”吳三桂在潰逃中“僅以身免”,而化身李雲龍的猛人則是曹變蛟。當時敗局已定,曹變蛟與洪承疇同樣困守松山,但他表現出了高超的作戰能力,他盡選營中精銳,組成敢死隊,趁夜直殺清軍正黃旗大營,清軍沒料到明軍還有如此反擊能力,一時不能阻擋,還在大營裡策劃軍務的皇太極,震驚居然差點被偷家,身邊護衛全數撲上拼死反抗,曹變蛟身中數箭,失血過多,後援不濟遺憾撤退。這是松錦大戰中明軍最後的高光表現。

隨後,松山、杏山、塔山等城接連被清軍攻破,明軍損兵五萬三千餘,淄重無算,洪承疇被俘,曹變蛟戰死,而清軍也損失了過萬,光甲喇額真便死了10多個(總共40),還搭上了一個議政大臣、兵部右參政超哈爾,以及三個副都統,正四品以上將官就戰死三十幾個。

此戰的影響是深遠的,明軍集結最高戰力,天下精兵良將,卻遭到毀滅性慘敗,遼東僅剩寧遠孤城,山海關門戶洞開。清軍雖然傾巢而出,也同樣付出慘重代價,但回報是十分豐厚的,不僅拔出了明軍在關外的據點,還消滅了大量明軍有生力量,為清軍入關掃清了障礙。“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春秋正義


在中國歷史上,名將之間惺惺相惜,可是因為立場不同、所處陣營不同而成為了敵人,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們肯定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粟裕大將與國民黨陣營中的王耀武,可謂是戰場上的“老朋友”,兩大名將之間,有過三次對決,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粟裕,在革命早期經受住了革命的考驗,但早期的他顯得名不見經傳。真正讓粟裕名聲大振的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指揮的蘇中七戰七捷、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等,把敵人打得無處可逃。就連毛主席都稱譽道:淮海戰爭,粟裕立下首功。可貴粟裕!壯哉粟裕!


而讓粟裕成名的戰役中,就有王耀武指揮的萊蕪戰役和讓王耀武自己身陷囹圇的濟南戰役。作為主要對手,王耀武除了佩服粟裕外,在他的辦公桌上,還堆滿了很多關於粟裕的資料,專門用來研究粟裕的戰法。


其實王耀武在國民黨內也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在抗戰期間,王耀武參與了很多的大戰、惡戰,例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上高會戰、常德會戰。其中在蘭封會戰中重創土肥原賢二的第二師團;在萬家嶺戰役中,殲敵4000餘人,取得萬家嶺大捷等等。


作為抗戰英雄的王耀武,抗戰勝利後沒有認清形勢,站到了蔣介石的陣營中,作為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急先鋒。王耀武主政山東初期,率領全副美式裝備的國軍主力,打通了膠濟和津浦兩線,頓時國民黨在山東省的軍事力量一時大增,遏制住瞭解放軍的發展態勢。


1947年初,華野主力北上和山東野戰軍組成華東野戰軍,集結在臨沂附近,打算伺機殲敵,進而爆發了著名的“萊蕪戰役”。歷時63個小時,全殲了王耀武的北線兵團共計6萬多人,活捉了兵團司令李仙洲,並打破了國民黨幻想的南北夾擊的計劃,而且使渤海解放區、魯中解放區、膠東解放區三區連成一片,穩住了山東解放區的不利形勢。


其實萊蕪戰役的慘敗並不能歸咎於王耀武的指揮,當時王耀武已經看出了華野故意放棄臨沂的招數,想引誘李仙洲冒進。但是遠在千里之外的蔣介石卻不這麼認為,由於他的瞎指揮,也不清楚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敵情,靠在地圖上劃線,就以為能戰勝粟裕,最終使得兵敗萊蕪。


王耀武兵敗被俘,是在粟裕指揮下的濟南戰役中。在濟南戰役爆發之前,濟南已經是一座孤城,放眼整個山東,也沒有幾座城市還在國民黨的統治下,況且王耀武手下雖說還有名義上的11萬大軍,但大部分都是地方保安團,正規軍很少,精銳部隊更是沒有幾個人,要想守住濟南城,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王耀武想放棄濟南,可是蔣介石不同意,認為濟南的政治地位太重要,況且濟南易守難攻,不能輕易讓給共軍。並且他還向王耀武保證,濟南戰役一起,他就會命杜聿明率17萬大軍救援,來個裡應外合。


可結局大家都想得到,8天時間,濟南城就陷落了。蔣介石承諾的援軍此時還再集結中,可見王耀武被蔣介石坑慘了。濟南戰役被攻克,意義不可謂不大。它標誌著解放軍首次攻克了十萬大軍據守的大城市,是解放軍從農村包圍城市到攻克大城市的標誌性戰役。


王耀武雖然被俘,但他在交戰中有幾個舉動可謂是可圈可點:沒有拿平民做掩護;釋放了被關押的共產黨人;還吩咐屬下,這不同於抗戰,不要有輕生的念頭。因此,作為明白人的王耀武也成為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之一,於1959年釋放。


粟裕兩次大敗王耀武,也算是給二人之間的對決畫上了句號,也為在1934年12月的譚家橋之敗報了一箭之仇。粟裕死後,把骨灰的一部分撒在了譚家橋,可見在粟裕心中,譚家橋戰役有多麼重要的位置,也成為粟裕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二人之間的對決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中國歷史上,名將與名將之間的對決,我認為比較經典的是當代的“韓信”和“小諸葛”之間的對決。

當代“韓信”的是畢業於黃埔四期的林彪;“小諸葛”是桂系的白崇禧,二人有過兩次巔峰的對決。

第一次是“青樹坪之戰”,此戰第49軍在青樹坪地區吃了桂系第7軍的虧。國民黨吹噓為“青樹坪大捷”,說是消滅了林彪的一個軍,“打破了林彪不可戰勝的林彪”。青樹坪之戰,第49軍雖然吃了虧,但是傷亡不大,桂系的第7軍只是取得了一個小勝,在戰局上無關緊要。

第二次是衡寶戰役。青樹坪之戰結束後,四野的中路軍兵分三路向衡陽、寶慶地區的桂系部隊進行了攻擊。其中第45軍的第135師孤軍深入,白崇禧調集優勢兵力,準備消滅第135師。得知消息後的林彪越過兵團和第45軍軍部,直接電告第135師“你師已被敵4個師包圍,你們立即佔領有利地形,構築工事,安下釘子,進行環形防禦,振作士氣,下定決心,準備抗擊絕對優勢敵人的圍攻,將敵吸引住,以便我各路主力圍殲敵人”。

白崇禧想再次來個“青樹坪大捷”,沒想到第135師是個硬釘子,不管桂系怎麼進攻,第135師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仍然寸土不讓,為四野的大部隊圍殲桂軍贏得了寶貴時間。至1949年10月11日,白崇禧的部隊除一個團逃脫外,其餘4.7萬人被林彪的部隊全殲。




大胖講歷史


中國歷史上名將與名將之間最經典的對決應該是1629年年底至1630年年初的明朝與後金之間的北京保衛戰,戰爭雙方都名將如雲,精英盡出,戰爭過程也一波三折驚心動魄。

戰爭第一階段是袁崇煥帶領九千關寧鐵騎打退皇太極的十萬後金軍主力,取得廣渠門大捷與左安門大捷。

戰爭第二階段是崇禎帝自毀長城逮捕袁崇煥,逼迫滿桂等與皇太極決戰,結果皇太極的後金軍大勝明軍,滿桂孫祖壽等戰死。

戰爭第三階段是孫承宗馬世龍秦良玉等臨危受命,明朝勤王的四十多萬大軍雲集北京,逼退皇太極的後金軍主力,擊敗阿敏、碩託、湯古代、圖爾格等留守的後金軍,取得遵永大捷收復永平等四鎮。

明朝方面先後投入戰爭的名將有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曹文詔、滿桂、孫祖壽、黑雲龍、謝尚政、尤世祿、尤世威等,在袁崇煥被崇禎帝自毀長城逮捕下獄,滿桂、孫祖壽等戰死的情況下,明朝又派孫承宗、馬世龍、秦良玉、邱禾嘉、孫元化、金日觀、張春、黃龍、茅元儀、楊紹基、祖大樂、左良玉、劉愛塔等名將收復四鎮。

後金方面也是名將如雲,皇太極、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四大貝勒以及阿巴泰、多爾袞、阿濟格、多鐸、湯古代、巴布泰、豪格、濟爾哈朗、嶽託、杜度、碩託、薩哈廉、圖爾格、納穆泰、庫爾纏、恩格德爾、巴克、武納格、色木馬尼、蘇納、額爾克楚虎爾、索尼、寧完我、喀木圖、察哈喇等帶領的十萬後金軍主力。

北京保衛戰明朝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打退了後金軍並收復四鎮,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被中了皇太極一夥反間計的崇禎帝逮捕下獄,後來又被崇禎帝自毀長城千刀萬剮。抗金名將趙率教、滿桂、孫祖壽等戰死,黑雲龍等被俘,孫承宗馬世龍等雖然收復四鎮,但永平被阿敏屠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