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德经》里面说“多藏必厚亡”?

囡囡语录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是: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段话的意思是: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糟受屈辱;知道适而可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长久。

“多藏必厚亡”,自古以来皆有事例,从古代的宦官、名臣,到如今的贪官,都不知道这个道理,都是不知满足,最后造成家破人亡的结果。读史可以明鉴,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要有分寸,不要贪心,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要去触碰不属于你的东西。



【1】明代刘瑾:宦官专权

刘瑾是陕西兴平人,入宫后,他先是侍奉太子朱厚照,后来朱即位为武宗,刘瑾和马永成等宦官皆因东宫的旧恩得宠,号称“八虎”,刘瑾还当上了最重要的内宫衙门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八虎”中的马永成、谷大用分掌特务机构东、西厂。   

刘瑾为聚敛财产,不惜公然索贿受贿,如下令天下巡抚入京受敕,这些来京的官员,向刘瑾送银,少则数千,多则万两。重贿者升官,不贿者得祸:或贬官,或下狱,或勒令致仕。刘瑾还大肆贪污国库金银,中饱私囊。

刘瑾当政5年,最后谋反事败,被捕处死。当时武宗亲自抄没其家,除了抄出伪玺、玉带、兵器外,还有金银数百万两和不计其数的宝货。



【2】明代严嵩: 两父子控制吏部兵部受贿

严嵩,江西分宜人。乡试中举后授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爬上了不得内阁宝座。按照高官荫子的规定,其子严世蕃也进入官场,渐官至工部侍郎。从此父子把持朝政,号称“大丞相、小丞相”。   

严嵩由于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和重用,骄奢霸横之气日益显露,收受贿赂成为常事。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更是个敛财高手、纨绔子弟,整天借着其父的势力,违法乱纪,卖官鬻爵,胡作非为。他们父子二人先是控制了吏部、兵部,这就为他们卖官收取贿赂大开了方便之门。  

嘉靖四十四年皇帝下诏将他们二人重新逮捕入狱,经审判,判他们大逆不道与谋反之罪,判处斩刑,不久伏诛于市。抄其家,得黄金三万两千余两、白银二百零二万余两,其他房屋、土地、珍宝、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玉器、服饰、家具无数,几乎超过了皇室的珍藏。还查抄了严家在京师、江西等地的财产。同时皇帝下诏贬严嵩与诸孙为民。严嵩从“贵极人臣,富甲天下”的高位,顷刻之间一下子掉在地下,沦落为家败人亡、孤身一人,实乃其咎由自取。 



【3】清朝和珅:家产超过朝廷十年收入  

和珅,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名也是最大的贪官。乾隆去世后,嘉庆下诏令和珅自尽,并抄了和珅的家财。有人估计,和家产值8亿两白银,超过朝廷十年收入。   

和珅聚敛财富之多,在历代文武大臣中首屈一指,嘉庆下谕,定了和珅20条大罪,其中讲和珅的财产有:夹墙私库有金32000余两,地窖内埋藏银300余万两。档案记载,和珅还有取租之地1260余顷、取租之房1000余间,以及大量珠宝玉器衣服书籍等等,数量之巨大,前所未有。部分清单如下:赤金元宝100个,每个重1000两,估银150万两,赤金580万两,估银8700万两,元宝银940万两,白银583万两,苏元银315万两,当铺75座,本银3000万两,玉器库两间,估银7000万两,地亩8000余顷,估银800万两。和珅的确是中国古代最大最富的贪官,当之无愧。




大志读书


多藏必厚亡

这句话要理解的话也比较简单,当一个人累计的东西超过了自己本应该得到的。

那么,给他带来的未必是长久的财富和安定

相反,事物往往是物极必反的。

所以,这句话也是说给那些没有急流勇退的人。也是为了告诫他们不要太过分了。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几个合伙人创业,最重要的是怎么分名分利,名利分好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干的事情。

但是有人就藏了私心,起了贪念

他把自己的钱搞的多多的,把合伙人的钱搞的少少的。

最后呢,他因为“多藏”而有了大量了金银珠宝

然后,这几个没怎么得到金银珠宝的合伙人联起手来

把他一开始孤立,使之变成被动的地位。

最后,在集中优势兵力的团结下。

这个人终于被歼灭了。

试问,如果这个人一开始的时候就保持公众心,那今天的结果肯定就不会发生。

所以,这句话也就告诉我们

凡事得给别人留条后路

凡事都不能太贪

凡事在任何的时候都得有一个公平、公道、公正。


鬼谷圈


为什么《道德经》里面说“多藏必厚亡”?老子用五个字蕴含了什么样的智慧和玄机?和珅给世人以警醒!


和珅

王刚扮演的和珅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御前红人,虽说阿谀奉承的官场必杀技练的技高一筹,但不得不说他仍然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大商人。和珅年轻时相貌清秀甚佳,更为蹊跷的是他长得绝像乾隆宠爱的一个妃子,所以深得乾隆偏爱,官职那是蹭蹭往上升。起初和珅还算是个清正廉明,但随着权力的成长,私欲也是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大肆聚敛钱财,迅速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嘉庆四年正月十三,嘉庆帝在刚埋上乾隆后,即翻脸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共计结果抄得白银八亿两,珍宝无数。要知道,乾隆年间清廷每一年的国库收入,充其量最多也不过六七千万两。而和珅所匿藏的财产却相当于当时整个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总和。在当时盛传和珅家里的财产比国库里的还多的多,因此人们戏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正月十八那天,距离乾隆死后仅八天,嘉庆便在早朝召开廷议和珅死罪。因和珅早先为争权夺利大肆贪污排除异己,陷害诛杀诸多朝臣,以致满朝文武愤恨,故多数赞成用极端手段处死和珅。后在刘墉等人建议下,嘉庆赐和珅三尺白绫自尽。

在当今社会,名誉和财富当然是人们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是人们最渴望和追求的,但它们同时也是难以克制的的诱惑。欲望和贪婪是引发冲突,仇恨和战争的根源。也正是因为欲望和贪婪,因为声名和利帛,当初美好的的梦想和追求,都变成了成为最肮脏最凶惨的罪恶。

所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年代,在这个道德底线被严重撞击的年代,我们凡事皆要顺其自然,千万不要深爱痴迷贪嗔,应时刻恪守宁静,坚守淡泊,对待欲望及需求要把握尺度,需可而止,否则便会轻易祸及自己、家庭、家人的一切幸福,甚至搭上卿卿性命,悔之晚矣。


一鸣荆人


道德经的解释,或者中国古典经典的释义,常常是字珠字讥,言约而意广。一字于此此义,于彼彼意。不可象现代科学一一对应,一一落实。而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或者大小互换,多少互移,长短互形,以意会,比拟的方法,抓住事物当下的面目。若以为中国的古典哲学是反对具体的,细节的,简约的,公式化的,于己是封闭,画地为牢,不为此地而强为此地,直接违反中国哲学强为的忌讳。


而现代科学叙述的方式也并没有跳脱出道的范畴。所谓明道若昧,现代科学的科学模型很明显的忽略了次要的矛盾,而集中注意力于主要矛盾,主要的问题之上。

而且在证明的过程中,也只是运用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段必然的趋势,以最没有毛病的说法的名义,以至于形成公式,于其他的过程当下还迷糊的、找不出来唯一解释的,实际上是不肯说出来的,是科学绝对绝缘的部分。

具体于某一个道,其中的矛盾,于具体的行为方式的左右我们可以大致罗列出来。

名与身

即是理论与实践中问题的关键与诀窍

身与货

就是诀窍的前提与诀窍本身的关系;核心竞争力与具体实际运用中的取舍。事物进行的前提条件与真实能力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方向时机与真实的企图之间关系

得与亡

即是运用道做事情,为了得到什么,因此而不能够做什么或者要付出什么代价。

所以,中国的哲学是非常讲究整体观念的。

集中注意力于一隅,难免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而忘记了其他部分。

认为理论高于一切,难免轻视实践或者花费太大的精力于理论的构架,逻辑,层次,对应,推理,结论以至于指导,复盘,讨论,进步,详细。最后形成各种各样的文件,规章制度,逻辑图。

认为结果高于一切,难免目光短浅,只考虑当下自己的收获,于事物以后发展前景,潜力,培养,可能新产生的矛盾或者就不放在心上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使是在其位,谋其政,今日事,今日毕,言必行,行必果,以全局,历史的观点来看,算不上是尽心尽力尽责任。着相是一种说法,私心重又是一个说法,当事人大部分的心理反应是觉得特别委屈,认为领导说话不腰疼。



中国人的要求朴素,在哪一个层次就要有哪一个层次不变的方略,就要有哪一个层次的上进心。

中国讲究方圆。

方之君是乾。乾者,代表事物发展的具体形态。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是与规划严丝合缝的,总是要有出入的。所以所谓的方,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不变化的方,是唯心,唯书,唯人,唯物的。有过则改,见善则迁,才是真正的方。认真二字的落脚点就在于变化的方上。不惧人面斥责其过。为了国家人民的幸福,甘愿承受一时的不理解,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民族的利益与尊严,虽百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圆之君为坤。坤代表事物形成的形态。世界是变化万千的,世界是这样的就不是那样的。事物的存在于历史是白马过隙,一瞬而已。当于当下事实就是事实,无论你多么看不顺眼,它都是存在的,要发挥作用的。所以力量的排列组合就是坤卦的要义。

所谓的圆,就是在现实面前,行得通,站的正,立得稳。

无论多么的努力,都要在现实面前检验。行不通必然通通改正。故,即使多爱甚费,也必然多藏而厚亡。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



明白道理,必然在事件上努力,闭过,改善。所以知止不殆,知足不辱。

咸之为卦,从感而少心,何哉?

政之有治,从清而多物,何故?


用户710641423127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百家争鸣,老子很反对儒家的仁义礼制。老子认为实行礼制就强调了表面形式,内心的忠信观念会反而淡薄了,这样必然会导致虚伪,成了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坚决主张“绝仁弃义”,完全抛弃掉儒家所提倡的仁义原则。

老子同样反对墨家的“尚贤”主张,因为人人都争相当贤人的话,就会产生竞争,就会有胜利和失败的分化,形成社会动乱。老子对法家的态度亦是如此,认为法律条令越详细、越明确,盗贼就越多(第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提出了自己治理社会的稳妥方案,先要让统治者无欲无为,(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十二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六十三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友为,是以难治。)再让百姓也无欲不争。(第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百姓没有追求,不去竞争,天下自然安定。

如何实现老子所提出的无为而治呢?主要有两条方针,第一是要”小国寡民“,让百姓分散居住,形成许多小国家,每个国家都不与外界交谈,这样国家就好管理,人民就没纷争。第二是要实行“愚民”,(第五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具体方法就是不让人民使用先进的工具,不让人民到处迁徙以防开眼界,让人民处于安于现状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政治主张核心就是取法自然,无欲无争,无为清静,从而求得社会的安定和平,使百姓回归其自然质朴的本质。

在《道德经》老子写到,“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还有说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认为即便是金银珠宝丢满堂室,没有任何人能够守得住。

了解老子的政治主张以及他对财富的态度后,我们来看“多藏必厚亡”也不难理解了,《道德经》中的关于这句话的全文是: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步殆,可以长久。意思:名声和身体哪一样对人更亲密?身体和钱财哪一样对人更重要?获得名声和丧失生命,哪一样对人更有害?所以,过分地贪恋名声钱财,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地储存财物,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懂得满足的人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遭受到危险,这样才能使生命长久。

财物再多有什么用?老子提出功成身退才是大道,即便金玉满堂也会有守不住的一天,人要学会适可而止,才能活的长久。


水杯喝历史


此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在此章中以反问的形式问出了几个问题:名声与生命谁重要,身体与财货谁重要?得与失谁更有害?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在为后文铺垫。名声与生命,大家都会说选生命,但在抗日期间,如果鬼子逼你做汉奸,你选留名还是留命?身体与财富,大家都会说珍惜身体,但在你至亲至爱之人患病,你身无分文。还会珍惜身体吗?得与失,大家都会选择得!但武大郎得到了潘金莲,他快乐了吗?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老子用几个反问证明了一个道理,即辩证的看待事物,看待得与失!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苏辙在《老子解》解道为:爱之甚,则几可以求之者无所不为,能无费乎?藏之多,则攻之者叉众,能无亡乎?

苏辙的解侧重于人性,即一个人如果痴迷于某一事物,就会因为此投入巨大的金钱与时间。一个人过份的富有,则嫉妒他,打他主意的人必然众多,能不消灭吗?!

但这并不是这句话的全部释义!如果联系前文,老子是在阐明世间的等价交换原则,即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满足(爱)必然付出巨大的物质上的代价(费,即金钱,精力),拥有众多的产业财富,为了保证能够永久的拥有它们,必然要付出巨大的维护成本,而当成本超过收益之时,就是灭亡之时!


九龙王龙九


楼主好!“善讲矛盾“是《道德经》的行文特色,你的疑问源于没看懂首章“道、无、有”三字的关系,这是贯穿全经的背后红线。下面由此闲聊几句,供参考。

【1,本章思想】

标题句所在的第44章表面意思是人在“悟道和迷道”时的状态对比,背后意思是三个:(1)只知“有”,不知“无”,人不能知“道”。(2)矛盾是“有”的外衣,凡是“有”的,都不长久,无法永恒,总是趋向两极态,永在变化中。(3)在“中”近道,无为是“道”,远离矛盾,万物能寿。

【2,字面解析】

这句话由矛盾构成,故是在讲“有”:(1)“多”是与“少”相对的一极。(2)“厚”是与“薄”相对的一极。(3)“亡(无)”是与“生(有)”相对的一极。(4)“藏“是与“舍“相对的一极。(5)“必”在强调“道”的绝对制衡性和超越性。连起来看,此话是讲“道、无、有”的关系,与首章相同。

为何会“多藏必厚亡”?老子在前面章节反复讲了,万物趋极,终被“道”强制,盛极必衰。同理,“多、藏、厚“至极态,都将趋向“灭“,灭是“无、空”的意思。再进一步看,“道”生万物,没有矛盾性,故万物本质也无矛盾性,不该趋极,应常在中态;反之,若趋极,就违背“道性”,自相矛盾,此时触发“道”的最高约束力,被“道”惩罚。

【3,句义辨析】

标题句是个悟道的经验语,指人与物的关系,即多易失,藏易少,厚易迷,亡易祸。但人与道的关系却相反,悟道就无多少、无藏舍、无厚薄、无亡生,就超越了矛盾,跳出矛盾之外,不受矛盾束缚。所以,此句的反义在强调人要悟道,才能顺道,而不逆道,才不被“道“所制,才有真智慧,这也是老子的暗示。

【4,句义的教育性】

人若悟道,以“道”为财,用之不竭,在之无穷,就不会生“贪心“,不会有“私心”,不会存“我心”,最终是无欲的。无欲就无为,无为就无争,无争就无敌,无敌就无害,无害就无苦,无苦就无乐,最终超越一切,达到永恒自由和圆满。所以,人迷于物,就是迷在“有”上,“有”的虚假性是欺骗人的根源之一。人不悟“无”,就跳不出“有”的圈套,也就没法证道。智者觉无,愚者陷有,命运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道”的强制力。

【5,句义的引申解】

主要是三个:(1)人和物都生于“道”,本是平等和一体的,不能相争,没有得失。人迷道,是灾难的开始。(2)积物逆道,生贪违道,得就是失,故智者能警之,愚者常昧之。(3)人有为,易背道;人无为,易顺道。人有为,必多灾;人无为,必安宁。人有为,常惑己;人无为,常慧己。

总之,此句也在讲“人欲、人心和人智”,告诫世人“欲为苦根,得为失根,迷为祸根“。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远之趋极,自我灭亡。人生易自误,命运易自害,能不谨慎?


本然堂讲席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声名和自己的身体谁更亲近?自己的身体和货物比较起来谁更多?得到的和失去的谁更是病态?爱的太过分了必须大费周折,珍藏太多丢失的也多。所以知足就不会受辱,知道停止就不会有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那为什么老子要在《道德经》里说,多藏必厚亡?

这要从老子出生的时代说起,老子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时代是社会大动荡,频繁的战争,最后形成了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对峙的局面。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可想而知,珍藏的越多自然被抢劫走的也越多,也就是说丢失的越多。

这一段话似乎不符合老子《道德经》的本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这一段法什么呢?又是个什么道?依我看这一段是老子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总结。告诉人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不要有什么大爱,不要珍藏太多东西,要知足,不要乱动,就可以保长久平安了。

如果是我们现在的和平社会,多藏不仅不能厚亡,反而是多藏必厚富,多珍藏钱,多珍藏黄金,多珍藏古董.古画,珍藏的越多也就越富。因为和平时代,没有人去抢劫,所以不怕多珍藏,那么就可以说多藏必厚亡不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

《道德经》虽然称为老子天下第一,但这必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智慧,我们在传承这种智慧的时候,也应该批判的吸收,吸收有益的一面,摒弃不益的一面。




寂语堂斋


比句原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解释: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历史上富可敌国的人物如和珅、胡雪岩、沈万三、吕不韦等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都没遵循老子所说。但有一个被民间称为财神的范蠡却可以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历史上最有名的美女西施就是范蠡调教出来的,传说帮助越王勾践振兴越国时他明确提出了商品价格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当地处理好谷子价格与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共同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勾践复国后,范蠡知道勾践此人可以共苦不能同甘,于是回归山林隐退。后来定居于定陶,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非常乐善好施,肯于帮助别人,屡次散财,也可以说是慈善第一人,所以也有“富而行其德”的评价。那么,范蠡的财产有多少呢?据史料记载不完全统计陶朱公的财产有贰拾亿两刀币,《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t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我们处在的这个时代,经济飞速发展,虽然我们做不到富可敌国,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奋斗,让自己能够实现财政自由。在这个过程当中,心中始终要牢记不忘初心,能够知足所以不辱,做到知止所以不殆,可以长久。




佛与道


“多藏必厚亡”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收藏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那么收藏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

讨论一句话要考虑这句话所在的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来谈,否则就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如盲人摸象,得出来的结果有可能就是错误的。那么,就先看看这一句的出处。

“多藏必厚亡”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再来看看《道德经》的思想。

《道德经》顾名思义,中心思想是讲道与德。

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先说“名与身孰多?”

名是名声、声誉。名气大小好坏是与他人的认可有关。如果为了名气、声誉,必然会做出违背自身心性的事情。这不符合《道德经》的思想。

身是自身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身体、性格、思想等,归结于两个字:性、命。性是人的思想,命是人的身体。

亲有自身的意思,如亲自、亲身经历等。

这句话是问:名气和自身的性命哪个才是自己本身所固有的?有人解释这一句为:名声与自身哪一个更重要?貌似也说的过去。其实不然,首先,“亲”字没有类似于重要的含意。其次,不符合老子本意。《道德经》说的道和德都是人自身所有的。

“身与货孰多?”

“货”是外物。外物自然是极多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身”只有一个,是“我”存在于世的唯一的根本,且永远无可替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说的是名利。名利与自身的性命相比哪个是自己的?哪个最重要?自然是自身的性命最重要。人都没了,名气再大又如何?金银财宝再多又怎样?人死如灯灭,百年过后,化作尘土。

老子极其重视自身的性命。《道德经》第九章说:“功遂身退天之道”。这一句话后人改做“功遂名就,身退,天之道”。这是极不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是不居功、不求名、不重利,尊道而贵德。功、名、利三者皆能扰人心性,心性若乱,行为必然有违本身之道,必然危及他人之道。所以老子说:功成而弗居;功成不名有;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贵难得之货。

其实,功就是名,功就是利。功劳大了,名气自然会大,随之而来的便会得到“难得之货”。功劳小了,名气就小,利便会少;但是,你的功劳,虽然在某些人眼中是功,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就是过,你的功劳影响了他人的利益,这就会遭到他人陷害报复,有丢失性命的危险。事实上,这种人在历史上并不少。如果有过失,带来的就是利益的渐少,甚至丢失性命。这种人在历史上也不少。

名利扰人心性,伐人性命。追求名利,必将耗人心神,劳损身躯,生出种种的心思,危及自身,损害他人。为了名利,有极大的可能会失去自我。自我就是我本身拥有的。一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就只能是他的性命。性命是生所带来的,死要带走的;而名利则是生带不来,死带不走。 名利是外物,不是自身固有之物。那么,名利与性命那个重要?很明显,性命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是为了名利而奔波,至死方休。所以老子说了: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二:得与亡孰病?

“病”是不好、坏的。这句话是说:得到和失去哪个才是不好的?

得到的是是名利,失去的自我,甚至是性命。“得与亡孰病”?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甚爱必大费”,这句话里“甚”字用的极妙,过度、过分。过度、过分,就违背了道法自然。有一句话叫做:万恶淫为首。“淫”就是过度。过分喜欢一样东西必然会费心劳神。之所以不说费钱财,是因为这不符《道德经》的宗旨: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既然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就不是你自身所拥有的;不是你所能拥有的东西自然就谈不上“大费”。所以“大费”的必然是自身性命。

在《道德经》中,性命是大道赐予,因为“道生之”。由道所生便是自身之道,所以要尊道。打个比方,父母生了你,你就要尊敬父母。自身所处的环境是德,因为“德蓄之”。道无好坏,而德有善恶。万物生长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倘若没有被外界环境影响,不受外物所惑,这就是最好的德;保持了自我,没有迷失本性,这是尊道而行。所以最好的德就是道。如此,道就是德,德就是道。倘若被外物所迷,便会失去了自我,迷失本性,这就是下德,下德背道,便是没德,缺德。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为什么会失道?因为是得到了其他的德。

因此,“甚爱”的是名利,是外物,“大费”的是性命,是自身的道。 “甚爱”必然要“多藏”,“大费”必然是“厚亡”。 所以,“多藏必厚亡”就是:收藏的是名利,是外物,丢失的是性命;收藏的是其他的德,丢失的是自己的道。

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自己所能拥有的,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倦怠。试想一下,人为了名利,哪有不受屈辱,侮辱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人为了名利,哪个不是累的要死要活的?所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然不辱不殆,自然是可以长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