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1853年11月的一天,浓雾弥漫了黑海的南岸,这无疑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役蒙上了一层阴影,加剧了海上紧张的氛围。但此时奥斯曼的海上舰队宁静地停驻在锡诺普角的海湾,并未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未久,海上的浓雾中一面英国海军的旗帜若隐若现,奥斯曼的海上舰队大喜过望,以为援军终于来到。可是当海上那支部队濒临口岸时,奥军迎来一阵铺天盖地的轰炸,他们方才知道,他们被奸猾的俄罗斯海军蒙骗。这一幕场景,便是源自于19世纪中期发生在黑海上的锡诺普海战——一场标志克里米亚战争开端和世界海军近代化的战役。

一、心怀鬼胎的欧洲各国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遭受了滑铁卢之战,在欧洲各国的联合打击下,法国称霸欧洲的梦想彻底破灭。由于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力挽狂澜,其贡献得到了欧洲各国的认可,崛起之势已是必然。当欧洲再度回归平静时,各方之间互相提防,怕有国家再度打破欧洲各国的政治平衡,引起动荡,其中英国尤甚。作为海洋大国,英国自是不希望欧洲大陆异军突起,将它排挤海外。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纵然表面上欧洲政坛死水微澜,但其死寂般的水面下暗潮汹涌,其中最想搅浑欧洲泥塘的便是法国和俄国。自拿破仑下台后,法国受到各国严厉制裁,发展受滞,因而拿破仑三世妄图打破欧洲平衡,获得发展契机。而俄国自诞生伊始便自带侵略基因,且具有强烈的领土扩张意识,试图从混乱中找到窃取欧洲政治利益的机会。

此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日薄西山,国力衰竭,欧洲强权国家都试图从它身上割下一块肉。拿破仑三世从此处找到了打破欧洲政治平衡的契机,他向奥斯曼重申数百年来法国对耶路撒冷的保护权,于是奥斯曼帝国只得答应。俄国见到法国在奥斯曼取得了便宜,于是俄国借题发挥,也要求奥斯曼帝国授予俄国军队保护奥斯曼帝国国内东正教徒的权力,并要求土耳其应该从门的内哥罗撤军。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二、战火重燃欧洲大陆

俄国的要求对于土耳其而言,无疑是霸王条款,一旦答应俄国的要求,奥斯曼帝国境内将会有俄国驻军,并且还会将巴尔干半岛拱手相让给俄国。显然,土耳其对这一要求会不假思索的拒绝。俄国无疑是中了法国的圈套,因为它的插手,令欧洲的火药桶再度被点燃。得知俄国的行径后,英国坐立难安,因为它最不愿意看见欧洲大陆异军突起,这样很可能让大不列颠孤悬海外。

出于维护欧洲均势和夺取土耳其的利益,英国决定帮助土耳其击退俄国。与此同时,法国借助埃及的归属问题向英国谄媚,英国决定同法国合作重创俄国。面对英国的再三警告,俄国不屑一顾,一意孤行地与奥斯曼帝国在多瑙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展开战争,扬言要解放土耳其境内的上千万东正教徒。俄国的此举成功将英国激怒,于是它单方面毁约,扣押了俄国海军需要的蒸汽机。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此时俄国虽在多瑙河地区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各有胜负,但是却在高加索地区颓势尽显。濒临破产的奥斯曼政府为了能够令俄国不敢再犯,决定通过海运,将君士坦丁堡的物资从黑海运往高加索,以供军队取胜。俄国海军只能抽取兵力,打击奥斯曼船队,奥斯曼舰队也妄图与俄军决一胜负。

三、一场大雾的契机

1853年11月,奥斯曼舰队无意在锡诺普角到巴统的航线上与俄国军队相遇,但俄军的虚张声势令奥军敌情不详,再加上奥斯曼舰队本身船舰不足,于是他们只能回到锡诺普港。锡诺普港是奥斯曼帝国于国土北端的重要黑海港口,其内嵌的海湾使得该地成为奥斯曼在黑海的重要要塞,因而奥斯曼在此处布置了大量火力攻势。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奥斯曼舰队根据其海湾内嵌的特点,决定利用船舰与要塞形成火力网,以避免俄军的偷袭,等待援军的到来。此时奥斯曼舰队驻在锡诺普港的只有7艘巡防舰、3艘护卫舰和2艘蒸汽运输船。奥军利用海湾月牙形地形将战舰弧形展开,与陆地火力相配合,而运输船则藏匿于舰船间受到保护,奥军的火力布置覆盖了整个港口,势必能让俄国海军有来无回。

俄军当时只有3艘风帆战列舰和几艘其他类型战舰,不敢妄自行动,等后来的3艘战列舰赶赴支援后,俄军共有6艘战列舰、2艘巡防舰和3艘蒸汽船,然而奥军已经布下阵型,等着俄军入套。但面临英法舰队援助的威胁,俄军不能选择等待,一旦稍有不慎便会贻误战机。很快,俄军找到了战争的契机。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11月7日晚,黑海南部弥漫起了大雾,俄军借机转向巴夫拉角和锡诺普角的航线进行航行。此时的奥军因为大雾丢失了俄军的行踪,不知俄军已经偷偷借奥军视线死角从东南向西北驶来。纵然奥军军舰能够先于前哨发现俄军踪迹,但船舰上的人员并不负责巡航,其职能决定其反馈情报的效能低下。另外,俄军利用大雾,挂上英军旗帜,令奥军一度以为向他们袭来的是英国援军,始终未采取紧急措施。

四、推动世界海军的变革

当俄军抵达锡诺普海岸的时候,奥军才发现自己被俄军蒙骗了。但纵然奥军怒火中烧,也难以改变这一现状,因为俄军的炮火已经无情地向他们袭来。当俄军炸毁他们东部的船只后,浓烟夹杂大雾,令奥军始终不能及时有效发现俄军的踪迹,俄军又借机变换阵型,躲过奥军剩余火力的死角。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当土耳其战舰全军覆没后,俄军用卡伦炮对锡诺普的炮台进行20倍的火力轰炸。卡伦炮采用的炮弹是爆炸球形弹,这种炮弹虽然威力极大,但是可靠性很低,各国海军都不敢在颠簸的甲板上不敢随意搬动,但是没想到俄军竟然提升技术,将其创造性运用在了战舰之上。反观奥军,他们采用的是实心的击毁球形弹,威力远不及俄军。

此战中俄军创造性的军械运用以及灵活机动的战术使得其在奥军支援部队赶来之前,成功地摧毁了锡诺普角这一奥军黑海上的桥头堡,战斗中37名俄罗斯人阵亡,受伤229人,但是奥军却阵亡了3000人,指挥官等被俘150余人。原本不想让英法插手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只能接受英法苛刻的军事条件,以待他们的相助,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便就此拉开了帷幕。

锡诺普战役:俄国海军制霸黑海,一场战役如何推动世界海军近代化

锡诺普海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战役结果却推动了19世纪世界海军战术变革。在战役之前,海军的标准装备是发射加农炮弹和其他投掷物的滑膛炮。1853年之前,世界上没有海军真正使用开花弹,但俄国的引用却证明匹希斯炮可与船舰完美结合,这种新式武器行之有效,从而引发了战舰的军事备赛,世界海军开始利用蒸汽机和新式火炮,走向海军近代化的征程。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们都向往着和平,但是生存资源的不足注定着战争是世界上无法避免的悲剧。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更需要有捍卫和平的武器,因为这么才有和平的话语权,不然只能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般任人宰割。中国如今的强盛让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了中国,亮剑止戈不仅使得中国既拒敌于国门之外,又捍卫了世界的和平。

为此,在骄傲之余,我们应该感谢中华民族的脊梁,为祖国献身的先烈以及伟大的中国科学家,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踏着他们血肉铸就的长城,得以享受他们为我们争取的和平。我们不该忘记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应该以他们的勇气为帆,以复兴中华的志向为舰,迎风破浪,为中华民族献出我们的光和热!


《终结一个时代的炮声——锡诺普海战》 谢崇实

《海军上将纳西莫夫和锡诺普海战》 王绍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