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程咬金,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到处惹祸,最后畏罪自杀

今天读《大唐卢襄公益州都督程使君碑》,这篇碑文的作者署名是:“大唐侍中、中书令、光禄大夫、行右相、太子少师、监修国史、上柱国、高阳郡开国公许敬宗。”

大家是不是被许敬宗那一连串的头衔搞懵了?大家不要懵,古代的官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一连串头衔写出来。程咬金的头衔,比许敬宗还要长呢。

程咬金的头衔,有骠骑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使持节泸戎荣三州诸军事、使持节康州诸军事、康州刺史、普州刺史、益州大都督、上柱国、卢国公等等。就算把程咬金的全部头衔写出来,大家也记不住,我今天重点说一下程咬金的“检校蒋王府长史”的头衔。

唐朝初年,李世民分封子弟于各地。宗室子弟们在今天上幼儿园的年纪,就要出外就藩。那么年轻的王爷,肯定处理不好封国的事务。李世民就会委任一位长史,负责处理王爷封国的事务。长史是封国实际上的掌权者,还要肩负王爷的教育工作,是王爷的老师。

正史上的程咬金,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到处惹祸,最后畏罪自杀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唐朝初年的长史,比较有名的人是权万纪。吴王李恪骄横跋扈,李世民为了挽救李恪,让李恪拜权万纪为师。在权万纪的教导下,李恪改邪归正。此事见载于《册府元龟》,原文是:“吴王恪以骄纵被谴,拜万纪为长史。万纪厉其抗直,恪遂折节从之。”

请大家注意关键词“拜万纪为长史”,一个“拜”字,就把长史的老师身份表现出来了。程咬金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被李世民任命为“检校蒋王府长史”。

蒋王就是李世民的庶子李恽,李恽脑子不太灵光,除了好事不干啥事都干。李世民想挽救李恽,就让李恽拜程咬金为老师。程咬金很忙,不可能专门教授李恽,所以在“蒋王府长史”的头衔前面,加了“检校”二字,就是代理的意思。

程咬金成了李恽的代理老师,李恽就是程咬金的徒弟了。程咬金虽然不可能专职教授李恽,但是肯定教过李恽的功课。程咬金无论是正史上,还是演义里面,都是出了名的圆滑。李恽拜了一个圆滑的老师,有没有学到圆滑的本领呢?

正史上的程咬金,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到处惹祸,最后畏罪自杀

程咬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正史《新旧两唐书》记载了几个与李恽有关的典故。第一个典故就是“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大唐朝的官员,宁可去岭南蛮荒之地,也不肯去江王李元祥、滕王李元婴、蒋王李恽、虢王李凤手下当差。由此可见,李恽嚣张跋扈,没有学到程咬金老师圆滑的本事。

李世民驾崩之后,李治登基称帝。新皇登基,照例要赏赐诸王。《新唐书》记载,李治认为滕王李元婴和蒋王李恽不是东西,就不肯给二位亲王赏赐,还下发诏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

李恽是李治的哥哥,按照礼制,皇帝必须大宗家长,李治称呼李恽为“蒋弟”,是没有问题的。李治不给李恽赏赐,还送给李恽二车麻,让李恽结成绳子去串钱。唐朝时的流通货币是铜钱,一千个铜钱就是一贯,串钱的绳子叫缗(音:民)。

正史上的程咬金,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到处惹祸,最后畏罪自杀

李恪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治给李恽送麻助缗,明摆着是在警告李恽,让他不要那么贪暴。李恽对于李治的警告,根本就听不进去。李恽自认为是皇帝的哥哥,皇帝不敢把他怎么样,又继续捞钱。李治见到安州的百姓被李恽祸害久了,只好把李恽调到梁州去,让他换一个地方接着祸害。

李恽从安州迁往梁州的路上,装了整整四百车财物,还命令沿途的州县护送。这件事情,典出《新唐书》,原文是:“永徽三年,徙梁州。恽造器物服玩,多至四百车,所经州县骚然护送。”

李恽的所作所为,犯了两个大忌,一个是钱财外露,一个是冒享威福。钱财不可外露,这是古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事情,古往今来可不少。李恽带着四百车财物招摇过市,肯定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议论。李恽调动地方官府护送他的财物,他本来没有这项特权。李恽越权调动州县衙门,就是冒享威福。

李恽这么高调,肯定有人参他一本。李治还是念兄弟之情,把这件事情压下去。在此后的二十二年里,李恽依然这样高调享乐,日子好不痛快。到了上元年间,李恽摊上大事了,他被人告发谋反。谋反是大罪,李治必须派人调查。

正史上的程咬金,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到处惹祸,最后畏罪自杀

李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治派去调查的人,还没有到李恽的封地,李恽就吓得自杀了。李治先是把告发李恽的人杀了,然后给李恽举办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葬礼。李恽死后,被李治追封为司空,荆州大都督,并且让他陪葬昭陵。此事典出《新唐书》,原文是:“上元中,迁箕州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恽反,诏使者按验,恽惶惧自杀。高宗知其枉,斩君彻,赠恽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李恽作为程咬金的学生,从安州到梁州,从梁州到箕州,一路上都在高调闯祸。程咬金圆滑的本事,李恽一点也没有学到。李恽之死,在我看来是笨死的,他实在是太傻了,跑到哪里都太高调了。李恽到处惹人眼红,到处被人弹劾。李恽但凡是学到了师父程咬金的皮毛,就不会那么高调。李恽但凡是低调一点,就没那么多人弹劾他,也就不会落得个畏罪自杀的下场了。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