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鄉村:東白岸村


魅力鄉村:東白岸村

東白岸村

東白岸村地處平定縣東南部,白岸秋霜,為平定八景之一,所說的就是平定縣鎖簧鎮東白岸村的美景.據史志記載,昔日的白岸,滿山遍野的楓樹,俗稱黃櫨木,蒼蒼蓬繁,林深隙間,葉密層層,而林中又夾雜花卉蕊馨,點綴的更為姿色翩翩,壯觀而耐看,尤其秋天,諾大山巒滿目紅葉,一望無邊,煞為好看,臨近傍晚,霞光四射,普照紅葉,穹天皆地恰為一種赤色世界,又恰逢秋天綻開的花朵,映照叢林如錦似團.雁去秋寒,白霜降地,那赤色的紅葉,撒上一層潔白晶瑩的薄霜,紅白爭輝,各競其色,妙絢成趣,和諧旖麗,實在壯觀.白岸秋霜,皆因白岸山高林茂,地勢高寒,秋乍早寒,降霜皆白,銀妝素裹.尤為靚觀,所以名揚古州,被譽為平定八大景之一.

人文薈萃

立村·古蹟·社火·傳說

魅力鄉村:東白岸村

賈家老院

(一)立村由來。大約在明末清初,居住在北面西郊的郝家因人多地少等原因首先來到此地開荒,來後擇高地而居,漸漸建起一家舍(注:這處家舍至今仍存部分房屋,其中一間是用碗口粗的金掃木做房梁的,現由賈家人買來住著)。有關為何擇居此地,大約是看中了這裡的一條河流(白岸河)可用來取水,四面又有群山環抱,半坡上適宜人居住。其後又來了賈家,由東面的大石門遷來。張姓則由昔陽遷來,情形大約屬於兒女親家相邀而來,來後居住在相居不遠的各處山腰,例如南溝、南坡、西坡、東坡等。至今村裡的大姓還是這幾個姓氏,再加上一個李家,由昔陽留莊遷來。

(二)村名來歷。相傳,東、西白岸村原名東百萬、西百萬,緣於韓信下趙陳兵兩地,後改為東、西白岸。以東白岸言,因居於南川河下游河岸,秋霜後,叢林一片白色,故名白岸。又與西白岸東西而立,故名東白岸,古時屬東會都11村之一。

(三)古廟。古人迷信,有人必建廟,以求護村佑民,最先建造的是一處“大王廟”(現存),位於村西北角老虎窩地段,立有碑記。後來又在西坡建起規模較大的“大廟”(遺址現存)。比大廟晚一些的是在村中心地段建造的道家“三官廟”,新中國成立後由學校、村委會佔用。上世紀70年代拆廟改建成四孔窯洞(現存)。大約在乾隆三十七年三月(1772),由村民祁世芳、賈弘德等為捐首,在白岸河東岸的山洞中立一廟——老君廟,供奉太上老君。1941年全村百姓捐錢捐糧,在白岸河東西兩岸上建閣,將老君廟移於閣上,取名“老君閣”。1990年村裡在改道基礎上在老君廟旁建一牌樓,再添新彩。2015年村裡再次投資修繕,成為村裡最好的古蹟。此外,村裡還有過山神廟、老爺廟、真武廟、五道廟等,可謂文物眾多。

(四)古居。東白岸立村距今不到400年,年代不算久遠,但是古居卻存有不少。現今,村裡仍存有幾處古院,像谷洞院(東坡)、西頭院(西坡)、郝家老院(南嶺)、荊掌櫃老院(東坡)、賈家院(東坡)等都較為出名,是來人必看的地方,其中以郝家老宅建造最早,是立村的見證物。以賈家小四合院、西頭院保存最為完好,現仍有人住著。2014年,一個取名“劉可老”的人曾來這裡進行了拍攝,並製成紀實片,傳於網上,可謂瞭解東白岸村的影像資料。

(五)古樹。據村人說,早先,村西坡大廟旁長有一棵老槐樹,是立村證物,村人對此珍愛有加。相傳,舊時村裡如有違反村規民約或不軌行為,會對其進行懲教,較重時就要把人吊在樹上進行抽打。此外,村東河旁長有一棵柳樹,俗稱“觀柳樹地”,現兩樹均無。

(六)古井。大約在清道光年間,由李姓村民組織,在村南溝地段打一井眼,解決人畜飲水。因該井所處位置是李姓家族集聚區,故名“李家井”(現存,有水)。這還不算,村裡還有一眼取名“羅架井”的古井,位於村南溝河道旁,並留下一段奇異傳說。說起先打井到深處時,曾聽見地底下有人說話,如同今日鄰里相互借東西,有人在向另一家借篩面用的羅架,嚇得打井人再不敢往下打,並埋了一截,以此取名“羅架井”,也是村裡過去一處重要取水地(現存)。此外,村東坡河道上還有一眼大井,並連著一眼小井,一直為民所用。

(七)社火。大約在民國年間,為加強安全防範,村裡組建了具有武打性質的社火隊,延師經年教練,大為出名。此社火隊一直存續到上世紀70年代,前任村黨支部書記李佔鈺就是社火隊成員。社火隊忙時耕種,閒時習練,節日串村演出,甚或正月到縣城匯演,成為一支特別隊伍。此外,村裡過去還組建了迓鼓隊、戲劇團,也和社火一樣,經常出演,很是紅火。

風物長廊

白岸秋霜

大約在清時,古平定州形成了八道美景,並有文人配寫了大量詩文。八景依次是:紅樓晚照、冠山雨過、白岸秋霜、陽泉春色、五渡平波、清泉浸月、帽石煙凝、雙林古寺。從排名中看出,白岸秋霜位列第三,其景址在今縣城東南7.5公里之東西白岸交界處。

有關資料記載:昔日白岸(東西白岸一帶)楓樹滿山。每逢秋高氣爽,層林盡染,襯以秋季綻開的花朵,更是錦上添花。雁去秋來,白霜降地,紅葉白紗,分外妖嬈。旭日東昇,朝霞異彩,相映成趣;臨近傍晚,霞光四射,普照紅葉,天山一色,自成勝景。白岸秋霜,皆因白岸山高林茂,地勢高寒所致。而今,這道景觀雖不及往昔,但依然可感受當年“卷卷雲外松,磊磊澗中石,秋氣忽蕭條,月落使林白”的韻味。

百姓生活

魅力鄉村:東白岸村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