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說起來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大約四百多位皇帝,出身草根的皇帝,我們大致也可以數得出來,如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如果細細算的話,劉秀也有應該是出身貧民,除了劉秀外,實際上劉邦和朱元璋從小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去接受很好的教育。

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所以在做了皇帝以後,很顯然需要惡補文化知識,不過從後來他們的所作所為來看,惡補的文化知識還算是有效果,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實際上文化水平都不錯,由此可見馬上打天下,絕對不能馬上治天下,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而生長在後宮之中的皇子,在老皇帝的教育下,自然要接受很好的教育,不過在這四百多位皇帝之中,卻出現了一個文盲皇帝,這就是明代倒數第二個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此人由於從小就疏於管教,所以沒有接受過很好的文化教育。

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在登基成為皇帝以後,可以說他的文盲也給魏忠賢擅權攬政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條件,因為不識字,所以很多奏章都需要大臣們讀給他聽,但是這些近侍們很多也都是文盲,所以完全無法理會文章之中的含義,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大明王朝最終走向了窮途末路,不過最終,朱由校在臨終之時還是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那就是把皇位傳給自己的親弟弟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

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雖然這個行為根本無濟於事,但是這確實一個愛好木匠的皇帝,一生之中所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明明是兄弟兩個,但是為什麼老大卻不識字是個文盲,而弟弟卻是滿腹韜略的一個人呢。

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實際上這都和她們的父親有關,其實明光宗這一生可以說是不幸的,他不受自己父皇的喜歡,直到二十多歲才第一次作為皇太子出閣讀書,從小就沒有接受什麼很好的教育,而作為他的長子朱由校,更是沒功夫去管他,所以後來朱由校更加放縱自我,後來喜歡上了木匠活以後,荒廢朝政,導致國家日益衰敗。

朱由校、朱由檢是親兄弟,為何一個是文盲,另外一個卻博覽群書


而明光宗朱常洛在正史記載之中一共有七個兒子十個女兒,而在七個兒子之中,只有朱由校和朱由檢活了下來,和自己的兄長不同,朱由檢從小更加不受關注,由於他出身比較低微,自己父親尚且朝不保夕,更可況一個庶出的皇子,不過雖然是這樣的家庭出身,根據史書記載,朱由檢從小就博覽群書,甚至有很多的典籍從不離手,而在他經常看的書目之中,資治通鑑是經常的讀物,所以他很清楚國家衰敗如此,究竟是什麼原因,所以他一上臺就大刀闊斧,只是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再難挽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