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公元1196年,铁木真义父、克烈部首领王罕在外出征期间,他的弟弟额儿格喀剌联合乃蛮人,把他的老巢给端了。

经过一系列逃窜之后,王罕来到了铁木真身边,后又在铁木真的帮助下重新夺回克烈部的权力。

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铁木真是哪一年征讨乃蛮人,帮助王罕重夺权力的?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元1199年,一种是公元1202年。

本来呢,我们只要知道铁木真最终还是兑现诺言,帮助王罕重夺权力就行了。可有意思的是:在这两个数字中间的公元1201年,铁木真第一次打败义兄札木合,导致札木合投靠王罕。对于这件事,史书几乎没有异议。

结合札木合战败投靠王罕一事,我认为铁木真打败乃蛮人,帮助王罕重夺权力应该发生在公元1202年,理由有两点。

一、札木合的实力不弱,铁木真如果考虑对札木合动手,能有王罕相助是再好不过的事。虽然铁木真无法确定何时会与札木合开战,但大体能预料到,毕竟双方一直敌对。

二、如果公元1199年王罕就重夺克烈部权力,那么札木合为何要去投靠王罕呢?要知道札木合也是一个野心十足的人物,重夺克烈部权力的王罕会给他发挥的机会吗?当然不可能。

札木合之所以愿意投靠王罕,肯定是因为此时的王罕并不比自己强多少,两人的联盟是弱弱联手。如果王罕有足够的力量迫使札木合投降自己,那铁木真后续还拿什么与王罕争夺呢?

当时是一个标准的三方博弈现场,如果札木合能够自主选择,他必然会选择联合较弱的王罕。

到了那个时候,铁木真肯定不敢再敷衍王罕,否则就有可能面临王罕与札木合的联合打击。

基于札木合的利益,他当然希望这样的场景出现,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纵横捭阖。

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正是由于札木合的投靠,使得王罕看似夺回了主动权。因为王罕加札木合的实力,必然是强于铁木真的。

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番,就会发现事情绝没有这样简单。

时代已经变了,草原争霸战即将开始。关于这一点,明眼的草原枭雄们看得明明白白,铁木真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有机会搞事,铁木真是绝不会犹豫的,因为他根本不想帮王罕重夺克烈部大权,以免给自己塑造强劲对手。

再看札木合,他虽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一心想给王罕卖命。可实际上,札木合同样是野心勃勃之辈。在重夺克烈部权力的过程中,只能说王罕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

也正是由于三方各有打算,所以在行军途中,札木合就开始挑拨离间了。

札木合对王罕说:“我现在可以算是你的部下,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与你分庭抗礼的资格。但铁木真不一样,他现在还是你的盟友,你们之间的合作是否可靠,我相信你心里有数。”

话锋一转,札木合继续挑唆:“据可靠情报,铁木真已与乃蛮人有了秘密联系,目标就是阻止你回克烈部。只有这样,铁木真才能把你收在身边当个打手。如果不是我札木合率领军队投靠你,铁木真不要说真心帮你重夺克烈部权力,就是像现在这样做个样子,他也懒得去做。”

基于上述几点,札木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铁木真看到你即将重新崛起,心里肯定会打小算盘。现在铁木真让我们先率军前行,他却按兵不动,虽然他说随后就会赶到,可问题是,如果他到时不来呢?等我们与乃蛮人打得两败俱伤后,他却来捡现成便宜,我们岂不是成了他的炮灰?”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说过,铁木真与王罕本就因利益聚合,双方没有太深的感情,否则也不会干出三次认干爹这种可笑的事情来。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王罕对于札木合的这套说辞是缺乏辨别能力的,义子铁木真是什么人,王罕心里非常清楚。如果铁木真确实像札木合所说的那样做事,王罕也不会太意外;如果铁木真一门心思地帮他重夺克烈部权力,王罕反而会觉得奇怪。

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害怕,王罕左思右想,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没有通知铁木真的情况率军撤退,在撤军走时,还把营地弄得灯火通明,造成自己还在现场的假象。

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王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据史书记载,这是王罕想陷害铁木真。道理很简单,大家说好在某时某刻一起向乃蛮人发起进攻,王罕却在关键时刻撤军,招呼也不打一个,更把营地弄得灯火通明,这不是明摆着欺骗铁木真吗?

据说,当铁木真得知王罕已经偷偷撤军的时候,差点被气哭了。

人与人之间,还有真感情没有?我是掏出心窝子与你王罕相处,你王罕却这样耍我?我为你王罕两肋插刀,你王罕却是动不动就想置我于死地?

幸好我多了个心眼,提前拍前哨与你联系,否则等我稀里糊涂地跑过去,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你王罕也太歹毒了吧?

于是铁木真一生气,很快也率军撤离了。

从表面上看,史书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可只要我们联系一下现实,自然会发现这种记载纯属空谈。

在大军行进时,尤其是联军行进时,派出大量前哨进行联系和侦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王罕偷偷撤军就是为了害铁木真?这也未免太小瞧铁木真的智商了。

王罕大营空无一人,铁木真的前哨很快就会得知这一消息。更大的可能是:王罕前脚准备撤军,铁木真立刻就能得到消息。

在撤军过程中,王罕与札木合撞上了乃蛮人,差点被打得全军覆灭;铁木真这一路却未遇任何乃蛮人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地撤了回来,难道坑人是这样坑的?

当然了,的确有可能是王罕与札木合运气不好,铁木真运气好。可后来铁木真一听王罕有难,立刻又赶过去帮忙,这举动是不是太诡异了?

或许有人会说,铁木真不计前嫌,胸宽似海。可就在铁木真救了王罕之后,王罕还是一心一意要害铁木真。多亏铁木真的重臣蒙力克提醒,否则铁木真的命运恐怕不太妙。

这一回,铁木真终于忍不住了,于是派人到王罕的营地,把王罕骂了个狗血喷头。面对铁木真使者的义正言辞,王罕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我读到这段内容的时候,心里面只在想一个问题:都说《元史》的作者宋濂等人,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重臣,他们啥时候改行写小说了?

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关于讨伐乃蛮人这一段记载,我们只能看到铁木真一系的说辞,却看不到王罕与札木合等人的说辞。

在铁木真一系的嘴里,王罕与札木合那就是十足的卑鄙小人。铁木真一再以德报怨,却始终没有收获好结果。

怪不得都想当大人物,原来大人物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如果王罕一系与札木合一系能发言,他们会怎么说呢?应该是这样的。

铁木真表面上一直在积极帮助王罕重夺克烈部大权,背地里却偷偷与乃蛮人联系,做着里应外合的打算。

铁木真内部有人同情王罕与札木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们,于是两人决定提前撤军,逃离铁木真的合围。恼羞成怒的铁木真与乃蛮人决定发动突然袭击,这才有了王罕与札木合惨败,铁木真安然无恙的局面。

王罕与札木合被铁木真算计之后非常气愤,但形式比人强,他们料到铁木真不敢公然反目,所以仍然向铁木真求援。

铁木真联系乃蛮人的目的,只是为了削弱王罕与札木合,却不想消灭他们,因为除了王罕与札木合之外,铁木真再无盟友。草原争霸战即将打响,铁木真需要有人帮衬。

随着王罕与札木合的惨败,铁木真达到了削弱两人的目的,于是继续与两人合作,共同赶走了乃蛮人。

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如果王罕与札木合真是这样说的,那他们的说辞可信吗?同样不可信。

博弈三方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各自利益为主的,都不是什么白莲花。铁木真或许会算计王罕与札木合,王罕与札木合自然也会算计铁木真。

最终的结果是铁木真赢了,但也只是赢了,其中并没有什么高尚与卑鄙,三方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化而已。

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