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責任在父母,論家庭教育的重要

導語:

這兩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尤其是媒體報道後,引發民眾很高的關注度。其實在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後,多數都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案例:

①2019年10月20日,大連市沙河口區有一名11歲女孩被一名14歲男孩殺害,女孩身中7刀。當時男孩將美術班補課結束路過的女孩帶至家中,想要與其發生性關係遭拒絕,便將女孩殺害,並拋屍在住處對面的灌木叢中。

②3月19日,江蘇鹽城市警方發佈通報稱,3月18日上午8點左右,孩子母親37歲的楊某死於家中,後經偵查發現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竟然是楊某的兒子13歲的邵某,警方將邵某抓獲後才得知,3月16日晚邵某因為不服母親楊某管教,雙方鬧矛盾起了衝突,發生了激烈的爭吵,13歲男孩邵某用鐵錘將母親砸死後逃跑。

未成年人犯罪責任在父母,論家庭教育的重要

類似的案例還有:

2018年,湖南沅江市12歲少年吳林將34歲母親殺死在家中臥室;

2016年,浙江金華四中學生徐力因不滿母親的管束,用鐵榔頭錘殺母親。

2011年,鄭州連南14歲少年因害怕母親向父親告發其偷偷抽菸之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在多起案件背後,是每個人都要反思的家庭教育問題。

我先生認識一個小男孩,現在15歲了。已經輟學2年了。不是因為沒錢不去上學,而是在學校裡不服從管教,不學習,調皮搗蛋,小學六年級沒讀完,就不再去上學了。父母離異,媽媽很少來看孩子。

未成年人犯罪責任在父母,論家庭教育的重要

先來說說這孩子給我一些認知:

認識我先生的時候第一句話是:叔,你有煙嗎?給我一支!我先生當時就震驚了,因為他跟這孩子爸爸認識,而且是同齡人!這孩子是2004年出生的,認識我先生時候是2017年。

我先生當時就說:“你個小屁孩,這麼小抽什麼煙!沒有!你再給我要,我可得跟你爸聊聊了!”

孩子說:“別,叔!我不抽了!”

未成年人犯罪責任在父母,論家庭教育的重要

後來,我見了這孩子後,我真的一點看不出來是個13歲的小學未畢業的學生,說他28歲都有人信!從來沒有見過這個男孩的媽媽,他爸爸整天遊手好閒,去花鳥魚蟲市場玩魚。孩子在學校打架,他爸說:你別上學了,跟著我倒騰賣魚吧……這個孩子,現在已經跟著他爸賣了兩年魚了。而且收入還不少!手機每年都能換個蘋果新款。

很多網友也表示:

1、網友一:這個孩子還懂禮貌,還知道喊“叔”,說明秉性不壞,是個好孩子!(這一點,我認同,孩子本質不壞!)

2、網友二:這個孩子15歲就已經幫家裡賺錢了!(這是優點嗎?請問各位,您會讓您的孩子在13歲時候輟學做生意嗎?)

3、網友三:我反而覺得這個孩子能有出息!(可能咱們對“有出息”這個詞的認知不一樣!)

當我看到網友這些回答的時候,有點痛心。13歲輟學的孩子,讓他去融入成年人的世界,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還沒長大的半拉孩子,讓他去應對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合適嗎?

當然每個家庭中爸爸媽媽想法不一樣,價值觀念也不一樣。有的認為,就應該是10幾歲的時候闖蕩世界,而且也可能成功。確實,我不反對這個觀點。但是沒成功的人,你看到了他們的處境嗎?懂禮貌是好事兒,抽菸難道是好事兒嗎?

未成年人犯罪責任在父母,論家庭教育的重要

孩子在應該學習知識的年齡,還是要多學習知識文化,多修養自己的內心,自己變得強大了,世界才會更廣闊。

事情不在自己身上,每個家長都不能感同身受。倘若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有個兒子,13歲輟學、抽菸、倒騰買賣,您願意嗎?大家覺得呢?

​80後寶媽,堅信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大家可以關注我@晨兒媽Tina ,為大家分享我的育兒經驗和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