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等到乾隆一死就賜死和珅,難道不怕和珅多年以來背後培養的勢力嗎?

吹泡泡的大馬猴


1799年,乾隆病逝,嘉慶皇帝在悲痛之餘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可以手握實權了。可是當他看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卻十分的陌生,甚至有些手足無措,因為很多人都在觀望,群臣在觀望著另外一個人和珅。這個時候嘉慶思前想後,決定將和珅給處理了。


(嘉慶劇照)

為什麼嘉慶在乾隆才病逝十天就殺和珅,不怕所謂的“和家軍”麼?畢竟和珅深受乾隆信任,培植一些勢力很正常。這些人如果趁機作亂,會動搖國家根本,嘉慶皇帝肯定想到各種可能,但是即便如此都要處置和珅,有幾個方面因素。

嘉慶做皇帝四年像傀儡一樣活著,怨氣很大

乾隆為了避諱康熙帝在位61年,於是在1795年宣佈將皇帝禪讓給嘉慶但是權力卻沒放手。於是嘉慶做了四年的傀儡皇帝。這四年裡,嘉慶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做的什麼不好的事情就讓乾隆把自己給拉下皇位。作為乾隆的親信,和珅反而在這四年裡如魚得水,甚至有時因乾隆身體不適,朝堂上的事情都交給和珅去辦,而將嘉慶晾在一邊。可憐的嘉慶還不能反抗,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和珅呼風喚雨,於是時間一長對和珅的怨念更深。畢竟自己是皇帝卻沒有權力,和珅只是一個朝臣,權力卻那麼大。
(和珅劇照)

嘉慶時期國庫匱乏而和珅家底殷實

坊間都傳著一句話“和珅王,嘉慶飽”。和珅是滿清第一大貪官,但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反正只要是能掙錢的買賣他都做。
(乾隆劇照)

據《清史稿》記載: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以一國二十年之強。私庫藏金六千兩。

簡單來說,和珅的這些都已經是數以千萬計的財富了,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四千萬兩,同時乾隆時期幾次下江南也將康熙,雍正積累的國庫掏空了。清王朝積攢了百餘年的社會矛盾開始集中爆發了出來: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如白蓮教、天理教等此起彼伏,官員貪汙腐敗,嘉慶處處都要花錢。這個時候嘉慶就想到了和珅,滿朝文武百官都知道和珅富得流油,於是處理和珅正好可以緩解財政上的緊張問題。

立威之效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舊臣不服新皇自古以來比比皆是。嘉慶也是遇到這個問題,畢竟他有四年都是傀儡般的存在。然後嘉慶他很會想,終於就讓他想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拿和珅立威而不動其他人。這樣也是為了告誡眾人,現在是嘉慶時代,再也不是乾隆時代。如果你做的不好,哪怕是乾隆時代的親信,我想讓你一無所有就一無所有。就這樣和珅被處理了,他背後培植的親信都樹倒胡猢猻散,讓那些觀望朝堂政治風向的人紛紛作出選擇。不得不說這樣確實也起到了鞏固皇權的作用。
(嘉慶畫像)

綜上,嘉慶敢處理和珅就想到了那些和珅培植的親信不會跳出來,因為大環境使然,況且嘉慶只是處理了和珅,對其他大部分人都網開一面。不得不說,伴君如伴虎啊!


歷史每日說


和珅在乾隆年間,地位顯赫,可以說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貪汙的財富可以填滿好幾個國庫。這樣一位能臣,背後當然有屬於自己的勢力,並且勢力極其龐大。嘉慶帝當然害怕了,不過嘉慶帝很聰明,巧妙的化解了這一切。

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珅就是一個大貪官,整日裡油嘴滑舌,各種討好乾隆,背地裡卻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形象。卻往往忽略最初的和珅,他曾經也是個清正廉潔的能臣,出生貧苦,奮發向上。

只可惜他的仕途太順利了,不會吹灰之力就深受乾隆的喜愛,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而和珅卻反其道而行之,隨著地位和權力的與日俱增,自己的慾望也被無限放大,他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最終走在貪汙的道路上無法自拔。

嘉慶元年,乾隆實行禪讓,將皇位交於嘉慶,自己退居幕後為太上皇。表面上皇位是嘉慶的,但嘉慶卻沒有多大的權力,凡是軍機要事都是由乾隆和和珅等人裁定,因而嘉慶對和珅的權力有所忌憚,所以必須要想辦法打擊和珅。

和珅與嘉慶的對決

和珅心裡也很清楚,一旦乾隆駕崩,自己的地位也是朝不夕保,所以不僅極力限制嘉慶培養自己的親信、黨羽,還安排自己的親信在嘉慶身邊,觀察嘉慶的一舉一動。

嘉慶很聰明,城府也很深,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父王乾隆在世一天,他就動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左右乾隆對嘉慶的旨意,弄不好,有可能失去帝位,於是開始韜光養晦。

嘉慶在政治上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交於和珅打理,每當有人上書說和珅種種不好的時候,嘉慶都當著和珅的親信面,訓斥說和珅不好的大臣。和珅知道以後甚是高興,他認為這位皇帝在將來也是離不開自己的,漸漸的開始信任嘉慶帝,沒有了任何防備之心。

嘉慶也知道自己的這些行為足以麻痺和珅,並在暗中聯繫自己的老師朱珪,為和珅的倒臺出謀劃策。

乾隆駕崩,和珅倒臺

乾隆在禪位的第四年去世了,嘉慶隱忍了四年,知道時機成熟了,一邊為自己的父親舉行葬禮,一邊聯繫老師朱珪進京幫忙主政,另一邊架空和珅。

和珅獨自來到乾隆的靈堂進行祭拜,就在這時,從門外進來許多侍衛,將和珅押走,和珅臨走前也不忘大喊:“我是朝廷重臣,手握免死令牌,誰敢動我。”聽到這話的嘉慶大怒,暗裡指示大臣上奏彈劾和珅,併為和珅羅列二十大罪狀。

獄中和珅知道自己死期將至,感慨不已,並留下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

說完,接過賜死的白綾,自縊而死,享年49歲。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和珅的家就被抄個底朝天,並貶謫和珅黨羽數千人。從此那個能說會道,欺上瞞下的和珅就此倒臺了,滿清王朝也迎來了新的時代。至於和珅的是非功過,後人早已為他安排好了!

作者:安夏丨history。關注不迷路喲!


淡墨青史


1775年乾隆退位,自稱為太上皇,將皇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三年後,乾隆去世,在乾隆去世後的十五天,嘉慶就以多項罪名賜死了和珅。很多人都有疑問,和珅作為當時權傾朝野的寵臣,嘉慶如此迅速的殺掉和珅,難道不怕和珅培養的勢力對其造成威脅嗎?

嘉慶必殺和珅的原因

從嘉慶如此迅速的殺掉和珅就可以看出,嘉慶對和珅是痛恨至極。在嘉慶即位前,由於嘉慶的老師朱珪被和珅陷害,嘉慶對其就已經心生不滿。而在嘉慶即位後,這種不滿便逐漸演變成了痛恨。

雖然和珅成為了乾隆期間風頭最盛的寵臣,但和珅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權臣,尤其是他已經被金錢慾望迷了心智,不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嘉慶掌權的前三年,雖然乾隆已經退位,但依然掌控的政權,嘉慶事事都要經過乾隆的允許,形同傀儡皇帝,本來就過得憋屈。結果和珅經常向乾隆打嘉慶的小報告,甚至還利用自己的勢力各種打壓嘉慶,讓本就憋屈的嘉慶過得更加艱難,心中的惡氣自然都要算在和珅的頭上。乾隆在世時嘉慶無法拿和珅怎麼樣,但也因此這種痛恨越積越深,想殺和珅的心也不是一天兩天,自然也會一直籌謀殺和珅的各種方案,所以乾隆死後,嘉慶才會如此迅速的解決掉和珅。

原因一:和珅手中沒有軍權

任何的國家和時代,軍權都是關係國家穩定的重要因素。很多皇帝之所以會先殺掉開國功臣,就是因為他們手裡掌握的軍權,怕他們有一天謀反,但一般情況下,皇帝也不敢輕易動手裡有軍權的人。

而和珅雖然深受乾隆的寵信,但手裡卻沒有軍權。本來和珅還有個弟弟和林,是個大將軍,可惜後來在戰場死掉了,所以對嘉慶來說,沒有軍權背景的和珅,不足畏懼。

原因二:貪官勢力不足為懼

雖然和珅權傾朝野,但不過是仗著乾隆的喜愛,而其他官員為了能夠贏得乾隆的重新,所以才會依附和珅,他們之間的關係全靠利益支撐,一旦這種利益鏈斷開,或者開始往不好的方向發展,這種關係就再也維持不下去了。

和珅死後,嘉慶宣佈其同黨只要歸順,便不予追究,自然沒有人會為了和珅以身犯險,也就不足為懼了。

總結

所以嘉慶當時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幹掉和珅了,肯定各方面的因素早就想好了,畢竟他忍氣吞聲足足準備了三年,自然是想好了對付他身後勢力的對策,才能那麼幹脆利落的幹掉和珅。


兩半文化


公元1799年,大清嘉慶4年,在乾隆皇帝死後的第15天,初掌權的嘉慶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將權傾朝野的和珅革職下獄,並賜其自盡。在實際掌握清廷大權的乾隆皇帝剛剛死15天,為什麼嘉慶就敢賜死他父親最寵幸的大臣和珅?初掌權的嘉慶皇帝,難道一點兒都不怕和珅數十年在朝廷經營的勢力嗎?

和珅

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貪官,能夠貪汙相當於清政府當時國庫收入的15年總和,和珅的權勢之大,毋庸置疑。那麼,和珅都當過哪些要職呢?

在乾隆皇帝無與倫比的寵幸之下,和珅曾被封為一等忠襄公,曾擔任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內務府總管、領侍衛內大臣、步兵統領等職務。

和珅曾擔任的這些職務,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名副其實的中央要員,而和珅幾乎將這些職務包圓,很顯然,用權傾朝野來形容和珅,並不誇張。

電視劇紀曉嵐劇照 和珅

擔任過如此多重要的職務,掌握清廷中央的各項大權,與此同時,從得到乾隆皇帝的寵信一直到49歲時被處死,和珅掌權的時間長達20多年,可以說和珅在清廷,已經具備了培植勢力和羽翼的天時地利人和。

那麼,和珅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了嗎?當然是有的,清朝乾隆時期名將康安、大臣吳省蘭等人,都是和珅的羽翼。既然如此,初掌權15天的嘉慶皇帝,為什麼敢悍然對已經培植勢力20多年的和珅下手,並順利的將其抄家處死呢?

首先,和珅固然擔任了數十個重要職務,並且,也稱得上權傾朝野,但是,和珅與霍光、王莽式的權臣卻截然不同。

電視劇照 乾隆 和珅

從秦始皇稱帝以來,中國的封建帝制一直處於發展之中,而各個王朝的皇帝,無不竭盡全力的試圖加強中央集權,增加自身的控制力。因此,在漢朝時期,宰相甚至有權封駁皇帝的命令,然而到了明清時期,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明清的皇帝們甚至連宰相這一職務都徹底撤銷。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滿清八旗創立的清朝,更是將封建帝制推至巔峰。自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以來,清朝的皇帝真正做到了集大權於一身。此時皇帝手下的任何一個大臣,無論他有怎樣崇高的地位,擁有怎樣的功勞,對於皇帝而言,不過都是能夠一言廢止的奴才。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作為完全依靠乾隆皇帝寵信掌握大權的和珅更是如此。因此,與其說和珅是一個權臣,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弄臣。所以,乾隆時期,雖然權勢滔天的和珅甚至有了“二皇帝”之說,然而,這個“二皇帝”與正德年間的“立皇帝”劉瑾並沒有什麼區別。

縱使成為了“九千歲”,和珅和劉瑾也依然只是依仗皇帝、狐假虎威的家奴而已,沒有了皇帝賦予的權力,沒有了皇帝的信任,無論曾經擁有怎樣的位高權重,無論怎樣的權勢滔天,都將瞬間一無所有。

而這也正是嘉慶皇帝敢於初掌權之後,立刻下令將和珅抄家處死的底氣所在。雖然嘉慶皇帝剛剛掌權,雖然嘉慶皇帝的根基並不深厚,雖然資質平庸的嘉慶皇帝手段還很稚嫩。

但是,只要嘉慶掌權的最大障礙乾隆皇帝去世,那麼,就沒有誰能夠阻止嘉慶皇帝。本質只不過一個“奴才”的和珅,自然更不是對手。

其次,雖然和珅在任上飛揚跋扈,似乎隻手遮天,但實際上,當時的朝堂遠不是和珅的一言堂,和珅也並非毫無對手。例如扳倒和珅的關鍵人物,嘉慶皇帝的老師阿貴就是和珅最大的朝堂對手。

這些人在和珅被乾隆皇帝寵信時自然無可奈何,但是這些人依然在傾聽中央及地方擔任要職,本身的權勢其實並不小。他們之所以鬥不過和珅,不是因為能力弱,或者實力差,而是因為有乾隆皇帝拉偏架。因此,一旦沒有了乾隆皇帝作為後盾,他們根本不害怕和珅,他們也將成為和珅最大的掘墓人。

最後,和珅也並不具備一個全程應有的能力,而和聲最大的短板莫過於他在軍事方面的弱項。逛.來能夠成為說一不二的權臣,掌握兵權是最重要的步驟。

而這方面,恰恰是最大的短板,和珅原本只是出生滿洲正紅旗的一名普通八旗子弟,而且家道中落,家族本身也並沒有什麼實力和勢力。和珅依仗自己的刻苦和機遇,最終以進宮為侍衛起家,最終受到乾隆皇帝的寵愛,從此飛黃騰達。

因此,從始至終,和珅其實並沒有在軍隊中廝混的經歷,而在其掌權的數十年間,雖然和珅也參與了一些軍事行動,但卻表現乏善可陳,甚至堪稱拙劣。自然,和珅從始至終都沒有機會和能力掌握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

因此,當嘉慶皇帝決定對和珅動手時,即使當時的和珅能夠橫下心來準備魚死網破,沒有兵權的他也毫無對抗的實力。自然,和珅只能坐以待斃。最終,和珅積攢的龐大財富成全了嘉慶皇帝,而他本人也只能在牢中用一尺白綾結束一生。


鳶飛九天2018


怕,嘉慶當然怕。嘉慶登基後,滿朝文武除劉墉、董誥皆是和珅一黨,而劉墉、董誥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對和珅,甚至為了避免被和珅清算,劉墉裝老、董誥裝傻,可謂是滑稽至極。



你說就是這樣權勢滔天的和珅,嘉慶怎能不懼怕,怎能不思危。嘉慶這位九五之尊,本是至高無上的主,可偏偏卻只能在和珅這位奴才面前委曲求全。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許下“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的諾言,於是在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下詔退位,嘉慶即位為帝。當然乾隆只是位退,而權不退,皇帝的頭銜雖然轉移到了嘉慶的頭上,但皇帝的權力卻是依然掌握在乾隆這位太上皇的手中。



如此,乾隆不倒,則和珅不倒。相反,和珅反而因乾隆的退位,而掌握了更大的權力。乾隆退位時,已有84歲,已是遲暮之年,說的直白點就是老眼昏花,頭腦不清楚的主,都已經這樣的乾隆,他也寧死都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可是,不願意放棄權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手握權力就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乾隆雖死死抓牢手中的權力,但真真去使用這些權力的卻是和珅。也難怪,當年的英國使臣會說“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

因為只有和珅一人能大概聽的懂口齒不清的乾隆在說什麼,所以每次上朝,亦或處理政務的時候,和珅都要站在乾隆的身邊,然後乾隆一切對朝政的處理,都需通過和珅的口中說出。而這明擺著朝政大權都有和珅一人掌控,乾隆說的話其他人壓根聽不清楚,所以到底如何完全就憑和珅的一張嘴。



就是憑藉著這等權力,和珅在嘉慶初期可是手握著朝中文武百官的生殺大權,無人可擋其鋒芒。就連嘉慶亦是如此,因為嘉慶也害怕和珅會利用乾隆來廢了他,畢竟此時乾隆依然是大清的最高統治者,如果乾隆說要廢了他,改立其他皇子,也並非不可。

所以嘉慶初登基幾年,對和珅可謂是百般討好,說奉承都不為過。嘉慶初即位時,和珅曾送其玉如意,以示自己擁立之功。此時,嘉慶明明十分憎恨和珅,可卻始終不敢發作,而且還得虛心假意的寫上幾首《詠玉如意》來討好和珅,深怕他的不滿被和珅知道。



可以說,乾隆退位的那三年,嘉慶可謂是如履薄冰,兢兢業業,什麼也不敢做,什麼都不敢說,對乾隆如此,對和珅亦是如此。為了讓和珅更放心他,他不但允許其除公眾場合外不用行三跪九叩之禮,更是時不時的就會賜給和珅大量的良田美宅,奴僕婢女,甚至還晉升他為一等忠襄公,位列異姓爵位之首。

你說就是這般權勢滔天的和珅,就是這般委屈追求的嘉慶,和珅的勢力能不大嗎?嘉慶又能不怕和珅嗎?但恰恰就是嘉慶在即位初期的委屈求全,最終讓嘉慶能在乾隆死後,成功的給予和珅最致命的一擊。



正因嘉慶對和珅處處的忍讓,正因為嘉慶或明或暗的給予和珅各種的好處,讓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和珅最終認為“嘉慶不足以與我鬥智謀”。試想,一個不把對手當做對手的人,他又怎會去認真的對待。

如此,即使和珅空有龐大的勢力,他也不會動用他去對付嘉慶。而和珅背後的勢力,再沒有得到和珅的指使時,他們又怎麼會去強出頭的去對付當朝皇帝呢?



不過和珅鬆懈是真,嘉慶政治手腕高也非是虛的。嘉慶在對付和珅一事上,可謂是準備了數年的時間,他先是用各種看似是主人討好奴才的做法,讓所有不明真相的人都相信,他會如同乾隆那樣,重用和珅,甚至連和珅自己都是如此認為。

而後,他在乾隆彌留之際,開始或明或暗的剪除和珅的羽翼,先是解除和珅在朝堂上影響最大的死黨福長安的軍機大臣之職,後更相繼以各種理由將和珅在外掌兵的黨羽或調,或明升暗降,總之就是不讓他們掌兵。



隨後嘉慶又接著乾隆大喪,讓和珅總理喪事,並讓其與福長安晝夜守靈,不得出大殿半步,以此徹底的切斷了和珅同外面的聯繫。而此時,隨著和珅與外面的失聯,他的黨羽皆不敢亂動,隨後嘉慶憑藉著手中的皇權,藉口和珅治喪事務繁忙,恐耽誤朝政,然後將和珅的九門提督、領班軍機大臣等要職一一剝奪,然後這些空出的位置就被嘉慶的親信所掌控。

就是如此,等和珅緩過神時,這一切就都完了,此時和珅已失去了手中所有的籌碼,整個京城被嘉慶徹底掌控,等待和珅的就只有滅亡了。1799年正月十八日,不可一世的和珅在家中用白綾瞭解了自己的一生。



而後,嘉慶在和珅死後,又下詔已除首惡,其餘官員不會再追究,就是如此和珅其他黨羽眼見皇帝不再追究,也就不再有任何的動作,畢竟誰也不會為一個死人搭上自己的命和前途,現在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服侍好這位已親政的嘉慶皇帝。


澳古說歷史


嘉慶為什麼要怕?

嘉慶才是一國之君

乾隆在1796年正月就舉行了退位大典,傳位於十五阿哥永琰就是嘉慶皇帝。

雖然退位之後朝政大權仍然掌握在太上皇與和珅的手裡,但是嘉慶皇帝也是名義上的國君,在法律地位上他也有權處置下臣和珅。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王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嘉慶師出有名

和珅罪名林林總總大多二十款,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分為五類:對太上皇大不敬、攬權專擅、貪汙腐敗、延擱軍報、洩漏國家機密。


以上罪名條條皆是大罪,要是真按《大清律例》來,判他個滿門抄斬都不為過,因此這樣看來嘉慶帝最後判和珅上吊自盡已經是很寬容了。

嘉慶處理手段迅速老練,和珅猝不及防

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慶就命令和珅給太上皇守靈,不得離開靈堂半步,這就相當於切斷了他與外界的聯繫。

和珅本來已經意識到太上皇這顆大樹一倒,嘉慶皇帝可能會拿自己開刀,但是嘉慶的動作實在太快,和珅還沒有來得及做任何的佈置就被軟禁在了宮裡,


這樣一來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施展,只得任人宰割了。

評價

其實在乾隆、嘉慶、和珅“三足鼎立”的時候,和珅採取的措施就是死死地抱住太上皇的大腿,對嘉慶皇帝則是監視和打壓。這一切嘉慶自然看在眼裡,長此以往,嘉慶必然懷恨在心。

乾隆在的時候嘉慶還顧忌三分,三方還能維持平靜,他要一旦不在了嘉慶於公於私能不“幹”他嗎?

所以說和珅的悲劇早已註定!


曉史才能明事


和珅是這個世界上最會做奴才的人,他把乾隆伺候的舒舒服服,從最開始的清官,到最後的鉅貪,和珅用了半輩子時間,將乾隆摸的一清二楚,他也憑藉著“回來事兒”和“有手腕兒”,身居高位,只是在最後的時刻,面對乾隆離世在即,和珅沒有走對最後一步,導致滿盤皆輸。

嘉慶辦了和珅很快也很簡單,至於和珅的那些黨羽,其實沒什麼大的作為,都是利益關係,到了關鍵時刻沒人願意與和珅同生共死,隨著和珅的倒臺,樹倒猢猻散,嘉慶也沒遇到什麼阻礙。

嘉慶為啥討厭和珅

嘉慶小時候就與和珅有過接觸,剛開始的時候和珅和嘉慶還有十格格處得關係都不錯,和珅也經常幫助嘉慶。這麼一來二去的時間久了,大夥關係也就好起來了。但是這樣的情況讓乾隆不高興了。

乾隆一個是不喜歡和珅對嘉慶這麼好,因為乾隆覺得和珅只能對他一個人好,只有他一個主子。畢竟在野史中,乾隆對和珅的感情還是有一點微妙,所以,和珅對嘉慶過於殷勤,讓乾隆這老頭有點吃醋了。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乾隆不喜歡和珅與嘉慶走得近的原因,那就是乾隆不喜歡有人結黨營私,更不喜歡皇子與重臣走得太近,他們的關係一旦過於親密,恐怕對於自己的皇位不利,況且乾隆的年齡越來越大,猜忌的心也就越來越重,尤其是嘉慶,在兄弟之中還是很有競爭力。

基於這兩點原因,和珅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嘉慶,時間一久,嘉慶也明白咋回事兒了,他知道和珅最終還是選擇效忠乾隆自保,不過這一點嘉慶雖然生氣,但是也能夠理解,畢竟乾隆是皇帝,他不是。

不過,後來乾隆遲遲沒有立儲,和珅眼看著乾隆身體越來越不行,年齡也越來越大,他和珅肯定要早作打算的啊,可惜他不知道哪個皇子才是乾隆心目中的接班人啊,於是和珅犯了糊塗了,他來了一個“雨露均霑”,對每個皇子都好一點,但是對嘉慶又稍微差一點,原因無他,就是為了討好乾隆,怕乾隆多心。

直到乾隆退位,嘉慶當了皇帝,和珅才知道自己的處境不太好,這個時候討好嘉慶已經太晚了,況且他又不敢明目張膽的討好嘉慶,還是一個原因,因為乾隆雖然退位,但是仍然居住養心殿,實權還是在乾隆手裡,嘉慶成了一個傀儡皇帝。

乾隆作為太上皇不能出面干政,於是,乾隆最信任的寵臣和珅,成了乾隆在朝廷的代言人,他的權勢一時間隱隱要比嘉慶還大。

和珅自知如此不好,卻又無可奈何,嘉慶對於和珅的討好表現的不冷不淡,這讓和珅很苦惱,他深深的知道,自己此刻騎虎難下,等乾隆離世,恐怕難以活命了。

乾隆一死,嘉慶以雷霆手段收拾了和珅,這也是在和珅的意料之內,儘管十格格拼命求情,也是無用,其實十格格不該去求情,畢竟嘉慶已經動了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白白傷了兄妹和氣。

和珅的黨羽

無論是胡惟庸還是藍玉,都牽扯了大量的黨羽,成為名動一時的大案。那麼,和珅作為乾隆多年的寵臣,還是清朝第一鉅貪,他的人脈關係恐怕都要延伸到外國去了,難道嘉慶賜死和珅,就不怕和珅的黨羽造反,威脅他的皇位嗎?

和珅的黨羽與其他重臣的黨羽有一點不同,和珅貪財,他的黨羽也都是貪財之輩,說白了,這些所謂的黨羽跟著和珅混無非就是想得到利益好處,和珅作為乾隆的錢袋子,所有人都要討好和珅,與和珅建立金錢關係,如果有金錢關係就算和珅黨羽的話,恐怕當時的文武百官絕大多數都要與和珅有不清不楚的關係,地方官和封疆大吏們更是各個難逃。

所以,這是一群被利益捆綁到一起的一群人,和珅作為利益鏈的樞紐,在嘉慶收拾和珅的時候,採取了和珅與外界隔離的手段,讓和珅沒有機會牽扯出更多的人,如此一來,和珅倒了,大家都急於與和珅撇清關係,是否追究其他人的責任,主動權到了嘉慶手裡。

嘉慶最開始想要大開殺戒,但是被劉墉制止了,因為和珅的脈絡實在是牽連太廣,如果想連根拔起肯定要動搖大清國本,所以嘉慶選擇了息事寧人,既往不咎,只抓一些典型處理,殺雞儆猴。這才讓當時的官員們安下心來,繼續聽命嘉慶,不要說為了和珅造反,感恩戴德的謝謝嘉慶還來不及呢。

嘉慶對和珅並不惡毒

總體來說,嘉慶對待和珅不算惡毒,只是賜死了他,並沒有羞辱他,這對和珅來說是一個好的結果了,畢竟他在嘉慶頭上狐假虎威了好幾年,嘉慶已經是對他開恩了。當然了,這裡有嘉慶要照顧乾隆面子的緣故,如果將和珅處置太狠,就要羅列罪名,難免會不小心傷到乾隆的顏面。

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並未被嘉慶處死,這是因為豐紳殷德當時沒有什麼威脅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媳婦兒十格格,也就是固倫和孝公主。這是嘉慶最喜歡的妹子啊。

即便如此,當時的固倫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的宅子也被賜予了親王,讓豐紳殷德夫妻只是閒住,同時也是被監視起來,畢竟,在皇權面前,親情顯得如此卑微。


總之,嘉慶殺和珅根本就不怕他的什麼黨羽,和珅的依靠只是乾隆一人,其餘黨羽沒什麼實際助力,更何況嘉慶已經做了萬全準備,讓和珅根本聯繫不上外界,直到賜死。



野史日記


準確的說,乾隆死後僅僅15天,嘉慶就把和珅給賜死了。

和珅在清朝皇帝面前只是一個奴才,充其量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奴才,但是如果皇帝“鐵了心”的想要賜死和珅,真的非常的容易。

和珅掌權後培養的勢力,有沒有用?

和珅確實非常的受寵,並且在朝廷上擔任了幾十個非常重要的職務,其中包括內閣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但是對於和珅的處境,都沒有什麼作用。

要知道和珅是一個大貪官,他麾下的所有的勢力,當然也是這些貪官汙吏組成的。一旦和珅出事,這些貪官汙吏不但不會幫助和珅,反而會將汙水全部潑到和珅身上,與和珅劃清界限。

甚至和珅死時,劉墉查出來的20多條罪狀,哪來的?當然是這些貪官汙吏製造出來的。

和珅有沒有真正的鐵桿勢力?

其實在和珅背後真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後盾,那就是和珅的親弟弟和琳。

和珅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才的人,但是沒有走正路,一直依靠乾隆的信任,崛起的一個貪官、佞臣。

但是和珅的這個親弟弟和琳,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和琳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內一外,相互扶持之下,都迅速崛起。

和珅可是說是走的捷徑,但是和琳確實是依靠自己的本領,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實打實的將軍。只可惜和琳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受瘴氣”而死,和珅失去了一大臂助。

相反,嘉慶是非常高興,終於不用擔心誅殺和珅以後,引起和琳叛亂。

受和珅的連累,本來配享太廟的何琳,所有的功績都被嘉慶抹殺,連世襲的“一等公爵”都丟了。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嘉慶確實很急,乾隆於1799年2月7日一死,僅僅過了半個月,嘉慶便在2月22日這一日賜死了和珅。

和珅作為乾隆皇帝生前最為寵信的人,嘉慶為什麼會這麼急迫地要剷除他?

乾隆皇帝雖然在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便禪位於嘉慶,可是一直到乾隆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清朝的國柄始終掌控在乾隆的手裡,嘉慶只能看,卻不能碰。

乾隆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向所有人宣佈了一個消息,他將立永琰為皇太子,然後禪位於皇太子,以明年為嘉慶元年。

不過,他為了繼續掌控皇權,又在十二月發佈了一條命令:朕在明年雖然會歸政於永琰,可是,今後所有的軍國政事,你們仍然上奏於朕,唔,你們在奏疏中稱朕為太上皇即可!

這條命令一下,所有人便知道了乾隆的用意,嘉慶雖已即位為帝,但是仍然作不得主,皇權仍然被乾隆皇帝死死地拽在手裡。

嘉慶被乾隆壓制了四年,這四年的時間裡,他幾乎處於被架空的狀態,幾乎沒有任何的威信可言,所以乾隆一死,他想要坐穩皇位,想要將皇權收回自己的手中,想要牢牢地掌控皇權,便得立威!

和珅是乾隆的寵臣,拿和珅祭旗無疑是最好的立威方式,嘉慶要用和珅來告訴所有人,乾隆時代已經過去了,從此時此刻開始,清朝,由他嘉慶說了算!

嘉慶立威的這第一刀看似砍向的是和珅,實則是乾隆。

此外,嘉慶立威的第二刀出了是砍向和珅之外,實際上也包括了朝堂上的所有王公重臣——朕能處死和珅這樣的權臣,也能處死你們,所以呀,你們還是乖乖聽話吧。

當然,嘉慶處死和珅的原因除了立威之外,也想著趁機撈一筆錢,畢竟康熙、雍正兩朝的積累,幾乎已經全讓乾隆給揮霍光了,嘉慶上臺後手頭也是頗為拮据,所以只能從和珅身上刮油。

傳說和珅“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入而強”,即便沒有二十億,《清史稿》中所記載的數額也已讓人驚歎,“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此外珍珠寶石更是無數。

可見,“和珅倒,嘉慶飽”這六個字所言不虛。

嘉慶處死和珅,在立威和撈錢之餘,實際上也是在藉機進行政治利益的再分配,打完了棍棒,當然也得給幾根胡蘿蔔。

和珅在乾隆時期實在太受寵了,已經成了一代權臣,為人又太貪財,所以幾乎將所有的利益都給攬到了自己的手裡,別說喝湯了,有的人連啃骨頭的機會也沒有。

所以,嘉慶掌控實權之後,自然少不了要給這些曾經被和珅壓制的人一點甜頭,以此收買人心。

然而,和珅作為乾隆時期的權臣,勢力如此之大,為什麼嘉慶能夠這麼快、敢這麼快便處死他,卻不怕他和他背後的勢力反撲呢?

和珅的勢力究竟有多大,從一件事便可以看出一二。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要冊封皇太子,然後讓皇太子即位當皇帝,和珅聽說了這事之後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乾隆已經老了,或許很快便會死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他又該如何自處?

他想要保住自己的權勢和利益,實際上便是投靠新皇帝,獲取新皇帝的信任。

為此,他在乾隆還沒有宣佈到底立誰為皇太子的前一天,便偷偷跑去找嘉慶,然後告訴嘉慶,乾隆將會立嘉慶為皇太子,試圖以此獲得擁戴之功,讓嘉慶當皇帝之後繼續重用他。

當時,除了乾隆自己,知道乾隆會立嘉慶為皇太子的人,也只有和珅了,可想而知乾隆有多信任他。

皇帝的信任,便是和珅能夠成為權臣的根本。

嘉慶之所以敢這麼快處死和珅的原因,實際上在嘉慶和熊光的談話中便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熊光說:“凡懷不軌者,必收人心,和珅則滿、漢幾無歸附者,即使中懷不軌,誰肯從之?”

和珅雖然是一個權臣,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追隨他,更不用說忠於他了,更何況和珅和軍方也有衝突,所以,他想要對嘉慶反撲,想要造嘉慶的反的話,沒有幾個人會冒險去追隨他。

熊光的這句話很清楚地告訴了嘉慶,以和珅為核心的政治利益集團實際上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牢不可破。

然後,熊光又繼續說:“不速治其罪,無識之徒觀望夤緣,別滋事端。發之速,是義之盡;收之速,是仁之至。”

這是在告訴嘉慶,處死和珅一事越開越好,你的動作越快,和珅越來不及反應,一些試圖觀望局勢的牆頭草會被嚇得不敢滋生事端。

反之,如果嘉慶的動作滿了,便會讓人誤以為嘉慶是在忌憚和珅,讓人認為和珅確實有和嘉慶掰一掰手腕的實力,這麼一來,朝堂上的人便不得不考慮考慮究竟是戰隊嘉慶還是站隊和珅了。

當然,嘉慶能夠這麼快便剷除和珅,說到底還是因為和珅手裡沒有兵權。

別看和珅權極一時,但是他手上拿著的卻是財、政之權,手裡沒有兵權,想要反撲,想要造反?

這是在找死。

乾隆說要禪位給嘉慶的時候,和珅為什麼會跑去巴結嘉慶,說白了他也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沒有對抗嘉慶的實力!不然的話,對於和珅這樣的權臣,最好的選擇是躺在家裡等著嘉慶拿好處出來拉攏他。

清朝的皇權的集中程度也堪稱歷代之最,所以和珅這樣的權臣在皇權面前,也終究難逃一死。


吾與吾國


和珅風光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英國使臣馬戛爾尼都說:

“舉全國朝政,畀諸相國和中堂一人。”

在乾隆的袒護下,和珅為所欲為,把大清弄得烏煙瘴氣。他不斷地培植勢力,興風作浪,最後,自己也被巨浪送到天堂見先帝。

嘉慶收拾了和珅,卻沒有斬草除根,難道就不怕和珅多年培養的勢力嗎?

可以這麼說吧,不是嘉慶怕和珅背後的勢力,而是和珅背後的勢力怕嘉慶。

嘉慶是和珅的“剋星”

嘉慶要扳倒和珅,並不僅僅因為他貪,而是君與相之間的矛盾。和珅身兼多職,門生故吏又掌握著許多要害部門,許多臣子都唯他馬首是瞻,甚至傳言他是京城的“二皇帝”。嘉慶要集權,和珅是個繞不開的“結”,必須拿他開刀。

早在嘉慶當皇子時,就對和珅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意。所以,面對和珅的玉如意“示好”,嘉慶絲毫不買賬。

等到嘉慶當了皇帝,和珅依舊不收斂,反而處處跟天子作對,明裡暗裡都在乾隆面前給嘉慶“穿小鞋”。

嘉慶畢竟是宮廷長大的皇子,洞察力還是有的,知道只要乾隆在,就不能動和珅,於是,嘉慶韜光養晦,對和珅的行為是一忍再忍。等到乾隆昇天,嘉慶以“閃電般”的速度剷除和珅。

和珅沒了,他背後的勢力就失去了主心骨,樹倒猢猻散。沒有領頭羊的羊群,就只能看“豺狼”的心情;沒有和珅的“和黨”成員,能否活下去,就只能看嘉慶的臉色。他們自己都是“泥菩薩”,哪敢對嘉慶不利?連“大哥”和珅都輸給了嘉慶,這幫小弟也只有對嘉慶輸誠的份。

嘉慶幹掉和珅,可謂合情、合理、合法

英國作家喬叟曾說過:“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長期堅持不改就是魔鬼”。和珅這個異軍突起的“落榜舉子”,所犯罪行數不勝數,早已修煉成“魔頭”而不自知。當他爬上巔峰,仰望星空,視野早已被貪婪所遮蔽,利令智昏就成了必然。

不止是嘉慶,朝堂上許多人對和珅的行為也早有不滿,比如劉墉,這是嘉慶清理和珅的群眾基礎。

和珅將大清國經營成了自家生意,把大清的臣子變成自家員工,把大清的風氣變得一落千丈。他已經當起了老闆,卻忘了自己的“員工”身份。

既然和珅的諸多“罪行”已經坐實,嘉慶也得到許多人的支持,那剷除和珅,就是替天行道,大勢所趨。和珅的同夥如果跳出來“保和珅”,那就是逆天而行,不自量力。

嘉慶剷除和珅後,朝堂的勢力馬上就會重新洗牌,和珅的殘餘勢力很快就會“改頭換面”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和珅的個性決定了,他周圍聚集的必然是一群見利忘義的小人。和珅被捕後,最先跳出來彈劾和珅的人就是他們,彈劾力度最大、最積極的也是他們。因為他們要自保,就要趕緊迎合皇帝的心意,劃清與和珅的界限,根本顧不上曾經的主子——和珅。

按照常理,皇帝打擊臣子,經常會連根拔起。嘉慶為了朝堂的穩定,接受劉墉的意見,只處理了個別人,其他人既往不咎。這幫沒被處理的人,會對嘉慶的“恩典”感激不盡,立場上也會及時轉變。

在古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變天了,臣子就要及時變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嘉慶面對任何臣子,那都是獅子搏兔、君臨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