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被一分為四,1928年,龐大的甘肅為何會大分家?

羅日新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甘肅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2分)


甘肅在元代實行省制之時,就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省。

這樣一直到清代,甘肅都是面積不小的一個西北省份。

包括現在的甘肅、寧夏、青海一部分、新疆一部分、內蒙古一部分。

為什麼甘肅省面積這麼大呢?

其實這和地方政區的設置目標有關,歷史地理學講政區三原則——邊界、層級、治所。其實都是一個目標——便於管理人民。胡煥庸線以西的省份,人口少,因此就把省界劃的比較大,就算是這麼大的面積,人口也不一定有中原地區半個省的多。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新疆、西藏面積大,下面的縣面積也大的原因。

民國初期的寧夏省

而甘肅近代政區最大的變動就是1928年,這一年馮玉祥主政西北,開始統籌考慮西北幾省的治理。特設青海省,但是青海沒有像樣的大城市啊,於是就從甘肅借了西寧作為首府。而後又從甘肅省分出了寧夏省,周邊的內蒙、新疆,同樣從甘肅借人口較多點的地。

借來借去,就把甘肅剝削成了現在這個狹長的樣子,中間的一條狹長地帶,正如其名字——河西走廊一樣,連接著甘肅的西北部和東南部。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甘肅省曾經的範圍非常廣,東邊靠近陝西省,南方和四川接壤,西南和西北有著青海和新疆,北邊有著內蒙古。

在巔峰時期,甘肅省光南北就相距2000多公里,東西有4000多公里,面積更是高達1300多萬平方里。

他管轄的範圍包括瞭如今的甘肅、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部分縣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但是在1928年一分為四,中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有關於甘肅省的過往輝煌。

當年的中原王朝為了和西域開通商貿,曾經派遣大量的人打通了絲綢之路。漢武帝的鐵騎也一直沒有停下過,造就了酒泉、張掖等地的威名。

儘管後來中原王朝曾經衰落過,但是基本上都掌握著此地的主權位置。最差的時候,西夏曾經從宋朝手裡奪過此地。而作為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度,以敦煌為中心,再一次擴展到地域。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創建了蒙古帝國,也為元朝打下的基礎。為了方便管理龐大的地區,元朝實行了特殊的行省制度。此時的甘肅就包括瞭如今的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地區。


元朝時期雖然設立了卓有成效的行省制度,但是相對來說並不完善。一直到了明朝時期,為了和西北地區的蒙古殘軍抵抗,明朝把甘肅和陝西合併在一起。

此時的甘肅已達到了巔峰,管轄範圍包括了整個西北。一直到清朝入關開始,由於陝西地區彪悍的民風,讓清皇室坐立不安,於是又決定把兩者分開。

雖然明朝時期遺留的蒙古問題已經解決,但是邊界問題仍然不容小覷。尤其是後來的準噶爾作亂,清政府決定出重拳治理。在平定此地叛亂之後,又把準噶爾部的很多地方劃到了甘肅治理。

有關於甘肅省的分家問題。

經過乾隆的平定之後,當時的甘肅已經包括了現在的甘肅、寧夏、新疆部分地區、內蒙古部分地區、青海部分地區。地理面積可謂是非常之大,所以在治理上面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再加上以後清朝國力下滑,對於甘肅邊陲地區治理更加困難。很多地方甚至只留下了軍事將領,缺乏合理的行政管理。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還引起了列強的虎視眈眈。


雖然當初也採取了改進措施,比如說清政府設立了新疆行省,但是對於大環境來說,還是杯水車薪。就這樣一直拖到了清政府解體,全國陷入了大混亂。

混亂的最大標誌,就是全國各地軍閥四起。民國時期控制西北地區的是大名鼎鼎的西北三馬——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三人。他們發家的資本來自於同治時期的回亂,後來漸漸的站穩了腳跟。

雖然無論是北洋政府時期或者是民國時期,他們都打著中央政府的旗號,但是實際上還是他們三個人做的土皇帝。再加上當時北伐戰爭爆發,也沒時間管他們。

雖說是沒人管,但是不代表沒有人提出來管。

民國四年,民國政府裁撤了清政府時期設立的西寧辦事大臣,把西寧鎮總兵改成了甘邊寧海鎮守使。把之前原本直屬於中央管理的青海、內蒙古、西藏地區,劃給了甘肅省管理。

其中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馬麒,被任命為青海蒙番宣慰使兼甘邊青海鎮守使。他可是馬麟的胞弟,同時也是馬步芳的親叔叔。也為後來馬氏家族佔據西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民國五年至六年,時任甘肅巡按使張廣建曾經連續兩次上書民國政府,希望能夠學習綏遠等地,把青海設立特別行政區。

民國十四年,馮玉祥擔任督辦甘肅軍務,一開始打算把此地拆成六個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準備逐步在此地站穩跟腳。他派遣自己的第二師師長進駐蘭州,一步步的去剷除在此地的軍閥。

民國十七年,薛篤弼擔任內政部長的時候,他認為青海和寧夏距離當時的省城太遠,決定把兩者分出,分別設立行省。

民國十七年也正是1928年,而且在同一年時間,也劃分出了熱河省。當時在劃出青海省的時候,由於本身沒有大城市,還把甘肅的西寧一起劃了過去,此時也就有了甘肅省的雛形。可能有讀者要問了,為什麼只講寧夏和青海兩者,不是說好的一分為四嗎?是因為它包含了內蒙古、新疆的一部分,所以才會說成一分為四。

主政分家的馮玉祥到底什麼打算?

主要是因為馮玉祥想摻合一腳,因為當時的寧夏、青海都是被回族的將領把持,如果真的有建省的機會,中央肯定會派來相應的行政官員,自己人才能有合理的機會插手。

再者就是蔣介石在1928年召開一次會議,決定每個省只能保留三個師的兵力。如果拆出來寧夏和青海,西北一下子就可以增加6個師的兵力。

經過國民黨中央議會的討論,通過了下面的議案:

將青海改為行省,組織省政府,委員暫定五人,設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四廳,餘照省政府組織辦理。

除此之外,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工作,比如決定甘肅西寧為甘肅省省會,新劃分出來的寧夏縣為寧夏省會。到了這裡,馮玉祥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隨後他在一次會議當中提出了寧夏省政府組成人員的名單,裡面大部分都是自己人。擔任第一任寧夏省主席的是國民黨第7軍軍長門致中。

隨後又多次召開會議,劃定了寧夏、甘肅、青海三省的省界線,在民國十八年的1月1日,寧夏、青海也正式成為獨立省會


史之策


謝謝

甘肅,這是我國西部的重要省份,有燦爛的文明和傳說。甘肅省的轄區,在中國的各個歷史階段,轄區面積比現在要大得多。由於歷史上的多次行政管理區域的演變和調整,這才形成了現在的甘肅省的地形現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在崛起之後,一直向西北發展,這既是為了拱衛首都長安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發展經濟。甘肅省的地名如張掖、武威、酒泉等等,都是當年漢朝留下的印記。

在隨後的歷史中,雖然中原王朝不斷更迭變化,可是都沒有對西北地區放棄管理。就連宋朝這個先天不足的王朝,為了要一心滅掉西夏,更是對西北地區加強了統治。元朝統一後,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甘肅省就是元政府設立的十一個省之一。

明朝建立之後,甘肅是外蒙侵擾的第一線,為了方便,明朝把甘肅和陝西合併為一個省稱為陝西省。當時的陝西省的轄區空前遼闊,簡直可以割據一方。清朝入主中原之後,對西北地區的陝西省非常的不放心,再加上西北地區民風彪悍,而且還有造反的傳統,也不利於管理。在清朝康熙時期,清政府又將陝西和甘肅進行了分治。

分治後的甘肅,其轄區面積仍然非常大,包括甘肅、寧夏的全境,青海東部、新疆東部以及內蒙古的西部地區。雖然甘肅轄區分治了,但大體上還是一個比較大的省份。這樣的情況持續清朝滅亡後的二十年代後期。

一九二八年,馮玉祥主政西北之後,對西北地區進行新的區域劃分 ,建立了青海省,並把甘肅的西寧地區劃分到了青海。同時在這一年,寧夏省也建立,成為了塞外4省之一。寧夏省與甘肅省分家之後,甘肅省基本上就形成了現在的樣子。雖然在上世紀50年代,寧夏與甘肅重新合併,把寧夏劃為固原回族自治州,吳忠回族自治州等幾個地州級行政單位。但僅僅幾年之後,寧夏再次與甘肅分家,成立了寧夏自治區,省會變成了銀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