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國華裔二代坦言生存真相“既不被美國圈子歡迎,也不被中國人接納”,你怎麼看?

鯨魚小姐Milk


先不談種族問題,發達國家市埸經濟有不少百年企業,階層的化分更趨向固化,社會的構成己形成很多圈子和人脈,黑人己成為美國犮展的一部份,新進華人不可能很快溶入其中,美國是移民國家,沒有移民就沒有美國。但移民有先後從這方面講移民白人及圈子是一等公民,黑人是二等公民,一新進華人是三等公民,這很正常,不存在合理與不合理。

早期華人,及財力明顯高於美白人階層的華人好一些。但美及部份西方犮達國家冷戰思維和文化觀念不同,華人大都很難溶入主流社會。

任何一個國家,順利犮展的骨幹及主流,不會成為移民主體,所以移民不易溶入他國主流社會,回國仍難溶入國家主流一樣,除非國家急需人材,回國有一定投資人群,有點錢又比不上太多國內有錢人群,你的錢又和別人關係不是很大,想很快提高社會地位不太容易。


康工3


怎麼說呢,雖說是華裔帶個華字,但是畢竟不是中國人了,所以你過得好,我不羨慕,我與祖國共生死,你過得不好,我也不會嘲笑,落井下石。

就一句,我們中國人的事情多的都忙不過來了,我關心你一個外國人幹嘛?

別的國家我不知道,我記得入美國籍的宣誓詞說的,當美國需要,會拿起武器效忠美國,哪怕是面對原來的宗主國。所以,你都效忠另外一個國家了,我還關心你過的好不好乾嘛?我吃飽了沒事幹還是?

當然,移民是每個人的自由,你嚮往別的國家你就去,祖國也沒有限制什麼。但是自從放棄中國籍,宣誓效忠別國的時候,從此以後我們就沒有什麼瓜葛。

你喜歡做一個香蕉人,我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人生都有起起落落,我們偉大的祖國也是。我們曾經是世界絕無僅有的第一,雖然我們現在稍顯落魄了,但是隻要大家有志氣,一起努力,總會有實現偉大復興的一天!如果這個進程中有的走了,不參與,那也沒什麼說的,走好,不送!


教新手玩草缸


美國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他們自以為是的自由。在美國這一個種族大熔爐裡面,曾經有這麼一串鄙視鏈: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看不起亞裔人。

也就有了我們題目所說的,有些美國華裔二代坦言生存真相“既不被美國圈子歡迎,也不被中國人接納”。

華人不被美國人接納——因為美國天生的自我優越感。

正如我上面擺出來的那一條鄙視鏈,其實在美國這個社會體制下,不僅僅華人不被美國接納,甚至很多亞裔都在鄙視鏈的最底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

有人說這是因為亞裔太過內斂,尤其是我們華人,不喜歡爭搶,因此得不到重視。其實這只是表面原因,重點還是和美國的政治體系有關。

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共同競選總統情況下,那些有著決定性投票權的人種或者是州,才會被得到重視。比如說美國最大的洲加利福尼亞州,對於這裡的華人來說,多他們一票不多,少他們一票不少。

倘若有大量的華人聚集在一些搖擺州,比如說戰況比較焦灼的佛羅里達州、明尼蘇達州以及賓州等等。倘若這裡有幾萬華人聚集在一起,那麼地位可想而知,將會成為總統大選的熱門追捧對象。


然而實際情況是,美國大部分的華人都是處於分散狀態,基本上沒有大量華人聚集在一個州,以至於出現過華人左右票選權的情況。因此,在政治上面,華人地位就不高。

由於政治方面的不重視,到了民間的話,也自然得不到重視了。除了這種政治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因為華人的性格。

雖然我上文說了華人不喜歡爭搶,不過這只是表象。實際上華人都比較任勞任怨,願意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工資,去從事某些工作。

在我們華人看來,這是迫於生計的壓力。但是對於美國土著來說,則是認為我們是擾亂市場,認為我們只能做一些比較低下的工作,從而看不起我們華人。

另外就是美國土著,有一種天然的種族歧視的思想存在,對於這一部分人,我們完全可以忽略。因為他不只是排斥我們華人,而是所有和他不是一個人種的人。


華人不被中國人接納——原因比較複雜

中國有句老話叫四海之內皆兄弟,但是這句老話只限於中華大地。隨著我們中國的發展,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

在民族自豪感的主導下,一部分人認為那些移民出去的華人是賣國。其實沒有必要用如此極端的思想去看待這部分華人,因為即使一些華人離開了祖國,實際上內心深處對祖國還是有著深沉的愛。

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說實話,很困難!既然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那不如華人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因為現如今不被美國圈子和中國圈子接納,那你索性就形成自己的華人圈。

另外我還發現,在如今的美國社會當中,其實華人的地位是逐漸增高的。因為當年第一批進入美國的華人,很多時候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工作,如調查發現,比較受華人歡迎的工作崗位有廚師、服務員等。

但是從最近幾年情況來看,有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進駐高新產業,比如說在美國的硅谷當中,就有許多華人的身影。一是我們華人自己的努力,二是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必須需要華人參與進來。


希望在外的華人越來越好,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對祖國的愛。


史之策


首先,這華裔第二代要分男女 。華二代如果是女的,在美國很受歡迎。別的不說就看美國幾個大的財經電視新聞網如彭博電視,MSNBC等,主播幾乎一半都是華裔女性。曾有人解釋說,亞裔女性雖然能言會道,但仍然不失女性的溫柔,所以深受美國電視觀眾的歡迎。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華裔女性也極受社會各界歡迎。有不少美國人就是喜歡與華裔女性打交道。

然而如果是華裔男性就正好是這對立面了,常常受美國人歷來對華裔男性刻板印象的影響。

在看到美國人對華人的成見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成見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中國不也有地域成見嗎?北方人南方人會互有成見,上海人天津人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對方劃入某一種刻板印象中。同樣在美國,我們華人中看不起非裔或其他種裔人也是很多的。

所以,華二代在美國感到受了別樣看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家三孩子都在美國出生,對英語和美國文化的瞭解比一般美國人都要好。但令我奇怪的是,他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真正深交的卻還是亞裔朋友。我曾經分別問過他們,他們的回答都是同亞裔尤其是華裔同學交往,往往比同其他族群人交往更“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如同其他族群的人交往,你就要去順著他們的興趣愛好去做,也許要和他們一起吸大麻,談女人。而與亞裔特別是華裔交往,那在學習生活上有許多共同之處,連談起自己爸媽時也會含笑發現,自己爸媽與朋友爸媽居然有那麼多的相似之處。

所以我說華二代在美國不是融不進美國人的圈子,而很可能是自己選擇進入自己感舒適的圈子。


ningwang98


嗯,真正的情況救是如此的。

我1982 年到美國,看到大量的臺灣人移民美國,之後,回大陸的很多,因為,到了國外生活,工作,才能明白什麼叫做 “祖國” 自己的國家。 很多的華人他們自己又回來的,孩子是留在國外是真正的可憐人,他不中不西的,英文再棒今天的美國要找主管高層的領導是不會聘用中國人的(特浪普的政策)自己作生意你要選擇對的產品不要被當成特務,間諜的被抓進去!

移民國外是一條不歸路,我們都是前面走過來的人,多說無益 ,只有自己靠智慧去經歷,靠著對於自己祖國的情懷去體驗。

在國外長大的下一代才是真正可憐的下一代人,看看之前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大家就能夠明白了。


晏茂積


我覺得,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總想自己“被歧視”。也不用總認為美國這塊土地永遠是白人文化為“主流”。美國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白人也是後來者。之所以後來白人成為美國的主人,一是因為白人的人口數量多,二是因為白人的文明程度比印第安人要高几個數量級。所以,後來者壓倒了前者原住民,成為美國的新主人。

華裔根本不必太灰心,也不用嘆氣自卑,融入不了就不要刻意去融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論文明程度,華裔學者普遍學歷高於白人,文化程度很高。在硅谷,據說華人工程師和印度工程師佔據了大半壁江山。美國華人還有很多超級精英,比如“百人會”。這樣,欠缺的僅僅是一個人口問題。美國華人幾百萬,還屬於少數民族,所以還得加油多生孩子了。人口多,才有優勢。就是競選,人口多的種族才更被重視。

既然土地的主人是可以更換的,那麼以後華裔只要能力足夠,一樣可以擔任美國總統。這並非不可能。

另外,我也不認為中國人必須一輩子,世世代代的生活在中國。中國人要積極的走出去。就比如美國,華人越多,則我們佔據的地盤、資源越多。中國實際上並不是“地大物博”,而是資源匱乏,人口壓力大。分流一部分人出去,可以緩解國內壓力,還能到世界各地爭奪地盤,說不定過幾百年後,華裔要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做總統。都縮在自家窩裡面,有什麼出息?


懷疑探索者


昨天在央視體育節目裡觀看世界盃女子體操決賽時聽到主持人介紹一個美國隊裡華裔女子時稱其為亞裔女孩,(那女孩子其實是華族女孩,中國臉女子)我覺得她這一提法非常值得所有中國媒體和媒體人借鑑。因為我非常反感中國人報道移民國外的中國後裔為華人。每當聽到看到聽到“華人”時,那是拿中國的臉去貼“華人”的屁股罷了,因為這些“華人”與中國大眾無關,所以稱“華人”為亞裔最恰當。因為他們只跟亞裔有關,而跟中國無關。多半移民的原中國人都有一個趨利唯利是圖的野心。白巖松說,為祖國做貢獻的都是中國老百姓而不是那些從中國移民出去的假洋鬼子。


金狗如虎


在美國一般看到中裔的官員儘量繞著走。中裔一般為了獲得白人上司的信任,對國人特別的狠,而且因為自卑感,以為人人都看不起他。記得留學第一次辦簽證就是碰到中裔的簽證官,在記錄上居然說我看不起她,要所有的簽證官拒籤。反而是一位白人簽證官告訴我緣由,認為可笑,並且放行。


事實與真實


就是華人也分很多圈子。說廣東話的一個圈子。說普通話大陸人的一個圈子,臺灣同胞一個圈子,華人教會一個圈子……我表哥孩子在國外出生的,大學畢業,建築工程師,工作、生活自由自在,沒有什麼種族歧視,但大部分業餘生活交際圈還是停留在說廣東話香港、東南亞教會的那個圈子,找女朋友也那個圈子裡找。朋友聚會對話是英語夾著廣東話來回切換。除了工作或政治,幹嘛要跑到洋人、黑人圈子裡求歡迎?他普通話結結巴巴,我廣東話也聽著費勁,一起根本不自由自在,如果不是親戚也互不求接納了。


墨佬姥


聽說西方也是分階層的。什麼精英階層什麼平民?什麼唐人街什麼中國人街?這些地方的存在必定是有它的原因的。很早以前我就認識的。作為中國人,應該生存在自己的文化圈子裡。我的同學不相信。舉家去了新西蘭。剛開始充滿了新鮮感。之後就沒有之後了。經常回到國內來找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