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妈妈”,孩子整天黏着妈妈,真的只是孩子的问题吗?


孩子整天要粘着妈妈,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妈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亲子关系的这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整天喊着要妈妈,一般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没有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孩子缺乏安全感,这是妈妈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01.安全感是孩子幸福的基础。



很多妈妈对安全感的误解太大,要么就认为“出生就锻炼独立性”,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要么就认为“安全感就是寸步不离、有求必应”,把孩子养成黏人的小霸王。

安全感并不是寸步不离,也不是有求必应,相反,有规矩、有边界的孩子才最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并能接受妈妈短暂的离开。

02.安全感的建立,稳定的照顾者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很关键。



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帮助宝宝形成安全感。婴儿很讨厌总是变来变去,有了每天的日常生活作息,宝宝就能预测什么事情会发生,知道几点应该做什么,这就是孩子最早安全感的来源。越是进食、睡眠毫无规律的宝宝,越爱哭闹。

03.0-3岁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刚出生的宝宝,他们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困了,饿了,尿布要换了。

每当宝宝一哭,妈妈就会前来抱着、哄着、安抚着。饿了、冷了、热了,妈妈也时刻关注着。这让宝宝知道,他的不舒服,会有妈妈来关心。

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建立的,宝宝也有了最初的安全感。



如果这种安全没有建立,就会出现只要妈妈一离开,孩子就着急找妈妈,要妈妈。

总之,虽然没有具体描述孩子多大,但是,天天追着叫妈妈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妈妈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地了解到孩子情况,多陪伴,多抱抱孩子,特别是小的越小的时候,多跟孩子身体接触,有助于这种安全感的形成。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启发哟!

嗨!我是时光小兜。6年养娃实战经验,在职幼儿教师一枚。每个孩子问题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待我们发现的成长的秘密。关于孩子成长的烦恼欢迎@时光小兜❤️

时光小兜


我觉得这也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就拿我家来说,我女儿从出生都是我一个人带,因为孩子爸爸每天上班,宝宝白天接触的人都只我。有时候看起来孩子比较粘我,但只要爸爸下班回来,她就开始粘她爸爸,因为爸爸喜欢逗她玩,喜欢跟她做游戏,所以她觉得跟爸爸在一起很有趣。

而白天跟我在一起,我除了要照顾她,还要做家里的一切家务,而她就只能一个人在一边玩,她会觉得很无趣,自然她就会比较粘她爸爸一点。

礼拜天我们一起出去玩也是同样的,什么事都找她爸爸,不会粘我。

如果是我单独带她出去玩的话,遇到一点小问题,她也会跑过来找我。那我就会跟她讲:这是你跟小朋友之间的问题,你需要自己去解决,你自己去跟小朋友商量!时间久了她就会学会自己处理一些小麻烦。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小事情,她现在两岁半,比如自己脱裤裤尿尿、自己穿裤裤、自己洗手、自己刷牙,这些她自己的简单的小事情她已经能自己解决了。

这些都跟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关,所以父母不要担心宝宝会做错事情,会做不好事情,只有你放开手,他们才会成长。如果什么事情大人都帮他们做好,那他们都永远只会依附于别人,遇到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旦离开大人就举足无措,所以才会那么粘人!


辣妈说甜宝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来说这个问题。其实,孩子黏妈妈,看似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问题,其实与其它养育人的“不出力”或者“帮倒忙”有很大关系!



孩子什么时候总要妈妈?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睡觉和去陌生地方的时候会习惯性的要妈妈。

当孩子生病和受到委屈时,也会更加黏妈妈。

为什么孩子黏妈妈

以上两种情况共同点都是孩子心理感到脆弱,需要妈妈给予安全感。

也就是说,孩子需要妈妈,其实多数时候是需要妈妈给予他们的安全感。特别是母乳宝宝,从小和妈妈建立了非常好的情感联系,所以会对妈妈非常的依恋。



如何降低孩子对妈妈的依恋程度,帮孩子独立起来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越来越多,从心理和生理上也会逐渐降低对妈妈的依赖。

在孩子大些后,妈妈也需要去做更多的事,从而可能需要家里老人或者保姆来照看孩子。

这时候,如何来降低孩子黏妈妈这种情况呢?

  1. 母亲尽量多陪伴,增强孩子安全感
  2. 其它哺育人多用心陪伴
  3. 带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结识新朋友,认识新事物
  4. 多对孩子感官进行良性刺激(抚触、平衡训练、视觉听觉刺激……)
总之,让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这样会减少孩子对母亲的依赖。

此外,最重要的是家庭中其它成员要避免一些不正确的语言给孩子造成焦虑和不安。

比如说妈妈不要你啊,妈妈不喜欢你啊,妈妈带弟弟(妹妹)等等这样的话。

这些话除了给孩子制造不安,让孩子更加不愿意让妈妈离开自己的视线外,其它一无是处!

综上所述,孩子黏母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这种依赖会逐渐减轻。只要家人做到正确引导,孩子们都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形成独立的人格!

家长们不必焦虑,更不必因此去责怪孩子或者妈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错误引导就好!


小屁孩妈咪


孩子整天黏着妈妈是孩子的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孩子小的时候,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特别的粘妈妈,那是因为妈妈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所以孩子爱黏着妈妈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孩子并没有问题,这是一种亲子的依恋关系。

首先妈妈十月怀胎生下宝宝,母婴之间的感情联系是有先天基础的,孩子在6个月至两岁之间,对养育者会有明显的依恋行为,而这个阶段和孩子日夜在一起的,通常都是母亲。

有的宝宝在被别的看护者看护的时候,都表现得很乖,只要看到妈妈就可能会哭闹,发脾气,其实这些行为也是孩子在用他的方式,告诉妈妈需要妈妈的关怀和陪伴。而这种行为和表现也说明妈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所有的坏情绪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妈妈这里释放。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依恋情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重要的,对孩子将来社会的适应性交往技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作为母亲,在面对粘人的孩子的时候,要和宝宝站在统一战线,告诉其他的家人,孩子黏着妈妈是很正常的,孩子没有做错什么,不应该批评和指责孩子。并且要时常的告诉孩子,妈妈会一直陪着你,妈妈会一直爱你,给孩子明确的安全感。

其次妈妈在工作之余,要多和孩子相处,尽可能的理解和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和包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增强安全感。并且帮助孩子有效的释放坏情绪。

我是辣妈爱美丽关注鱼儿和生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TT辣妈爱美丽


这个问题如何理解也是看个人情况的,不一定非要把责任推到某一方去,妈妈和孩子不是对立的关系。世间无数种爱的方向都是往一处具拢,只有父母与孩子的爱是走向两个终点。

孩子与母亲的情感关系我们都有认知并能理解,但当孩子过于依赖母亲,却不找其他家人时,那就说明有一定问题。孩子是父母另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也反应着父母的问题。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孩子的行为问题(过于依赖母亲)是由于母亲错误的“暗示”形成的,母亲没有很好的对孩子放手,面对孩子的情感所求给予错误的方式,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

其实放大到生活当中就很好理解,孩子自理内容(吃饭穿衣大小便)都是亲历亲为;从母亲这里就忽视了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关心与互动;对孩子的要求一律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哭闹束手无策,常常先制止后妥协;对孩子的事情(生病,与人相处,学习,玩耍)过于焦虑等等。

父母的情绪是会传染给孩子的,他们也会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所以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孩子的人格成长。


小殊来了


可以肯定的说孩子黏妈妈主要不是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坏事。为什么孩子主要黏妈妈主要可能是妈妈平时和孩子接触的最多,也是孩子生活的照顾者,从一定意义上讲,妈妈和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是一件好事。这种依恋关系是孩子和她照顾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孩子才会有强烈的安全感。



孩子和谁形成亲子依恋关系主要和家庭的教养当时有关。在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过程中母亲的角色非常重要。 我一女同事,孩子出生后主要是婆婆带,孩子吃、喝、拉都由婆婆照顾,晚上睡觉也是和婆婆在一起,后面同事说孩子连抱都不要她抱一下,就黏奶奶,就和奶奶亲,什么事情都要奶奶,家里的其他人都不要。同事觉得自己生的娃娃都和自己不亲,很痛苦。所以孩子黏妈妈主要是妈妈照顾的多的缘故。

作为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人,都应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特别是父亲,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中,家人都应该参与进来,而不是光靠妈妈。父亲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做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父母育儿记


孩子在6个月-2岁之间,经常吵着要妈妈,黏着妈妈是正常的,在孩子看来,父母是唯一可以依赖的人,这是亲子间正常的依恋关系。适度的依恋有助于找到个人的信赖感和自我信任感,促使宝宝找到满足感。

心理学家表示,孩子在1-2岁,尤其是1岁半,由于心理发展需求,会出现一段“黏人高峰期”。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宝宝和妈妈天生就有一种亲密的联系,血浓于水”。二是宝宝的身体控制能力还弱,很多动作和行为需要依赖妈妈来完成。


宝宝早期的安全感建立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人格和未来发展都影响重大。对于宝宝黏人这一现象,妈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一、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宝宝向父母发出任何需求信号的时候,要及时回应,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增强与宝宝的互动,多和宝宝说话、抱抱、亲亲,留出更多的时间和宝宝相处,让宝宝感受到他是被爱包围着的。


二、保护宝宝萌芽期的独立性

宝宝从1周岁以后,独立意识开始萌芽。比如会开始要求要自己拿着勺子吃饭,父母想喂还会不高兴。宝宝的这种独立性倾向,是积极的。父母要保护孩子这样的独立意识,给宝宝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对孩子的独立性进行肯定,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去探索。


三、离开时告诉宝宝要去做什么

大部分孩子有分离焦虑,是因为他们分不清什么是消失什么是暂时的离开。孩子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是喜欢父母消失又出现的惊喜感。但是如果妈妈突然离开了,还是会表现出不安,所以妈妈不管去哪都提前和宝宝说一声,最好能时间化,在约定的时间内回来。

更多育儿知识还可关注“童童树”公众号,轻松简单的育儿方法和干货满满的育儿群欢迎大家加入(ttzs2019),喜欢就关注我吧!

童童树



孩子整天黏着妈妈,还真不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讲,孩子黏妈妈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时妈妈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这是孩子对妈妈的一种依恋。妈妈感觉孩子黏自己,应该从孩子和自己的教育引导方式来分析。

一、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被称为“依恋理论之父”,他著有《依恋三部曲》,其中的“依恋”就阐述了孩子为什么对父母会有依恋,也就是问题描述中孩子对妈妈的“黏”,在很多情况下,这是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


二、孩子的“分离焦虑”

当孩子面对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情绪或行为,并以此来抵抗与父母的分离,这是孩子“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导致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意识到当与父母分离后,自己需要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失去了父母的帮助与支持,对孩子来讲这是一种“恐慌”。

三、父母教育引导方式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出现“分离焦虑”与父母的教育引导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父母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过分宠爱孩子,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父母总是“代办”和“包办”,这样做只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耐性,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就无法培养,造成孩子什么事都要依靠父母,离不开父母。

所以,孩子黏父母,不光是孩子出于自我保护,更多的是父母教育引导方式的影响。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可以独立自主的成长,这样孩子的“分离焦虑”也就得到了缓解,自然而然不会那么黏父母了。


育儿小当家KING


孩子太粘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

通常来说,一岁以内的宝宝自我意识尚未萌芽,生理层面的先天局限性决定了宝宝离不开妈妈与亲人的陪伴,我们人类的亲子间的早期依恋关系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建立了。一岁以后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知道了自己是一个区别于整个世界的独立个体,他能意识到自己的名字,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感与完整性,包括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对自己身体的感知也产生了意识,并且能够确切的表达痛处。

1-2岁的宝宝依恋父母是在正常不过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发展的规律会清晰的显示宝宝开始慢慢适应于父母的分离,这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天性,但是3岁以上的孩子仍然表现的过于粘人的话就值得我们家长警觉了。三岁以上的幼儿如果过于粘人,这是属于一种偏差,几乎属于的偏差背后都有着心理原因,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太缺乏安全感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父母尤其是妈妈的陪伴是让孩子产生足够安全感的直接途径。

对于孩子特别粘人我们可以给与正确的引导,比如妈妈出门时可以明确告诉孩子自己去哪里,大概什么时候回来。都要给孩子讲清楚,千万不能一声不吭的偷偷的溜掉,要知道孩子本身就会有分离焦虑,缺乏安全感。一声不吭的走掉孩子会潜意识的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心里就会产生恐慌,手足无措。这将会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父母们能体会到吗?所以父母不管是多么急的事情一定要平和的给孩子说。

对孩子的爱要大声说出来,每天会给孩子有沟通的时间,现在手机基本成了我们离不开的"玩具"了,所以请发下手机给孩子留出来一点时间,给孩子有效的陪伴,现在好多全职妈妈在家照顾孩子,但是真正给孩子的时间是多少?你们真的做到了有效的陪伴了吗?刚刚说到要大声的告诉孩子你们是爱他的,让他感受到来自你们的爱,与此同时也要有亲密的接触,多抱抱他亲亲他,拍拍他的背摸摸他的小脑袋,多夸夸他。千万不要说再哭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格子育儿日志


其实孩子黏妈妈是很正常的,谁都没有问题,孩子的世界很简单,谁陪伴他最多,谁给他的安全感多,谁就是他最依赖的人。孩子小,黏妈妈也就那几年,等到长大了,想让孩子黏都不可能了。

还有就是家里照顾孩子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妈妈在做,家里的其他人只是偶尔参与,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多,怎么能要求孩子看到他们就要和妈妈一样亲热呢。

我觉得,孩子黏妈妈,很正常,谁都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