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6歲女孩向媽媽求饒: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寶寶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惹爸爸媽媽生氣,而有些家長缺乏情緒控制能力,憤怒起來容易失控,造成很大的危害。

這天,寶媽珊珊正在逛超市購買生活用品,路過玩具區的時候,聽到了吵鬧聲。循聲看去,珊珊看到了讓她心驚的一幕:一位女士衝著一個6歲左右的小女孩拳打腳踢,小女孩跪坐在地上,臉上都是淚水,嘴裡苦苦求饒道:"我不買了,媽媽你別打了!"

周圍有路人看不過眼,上前勸阻,可那位女士並不理會,嘴裡還罵罵咧咧的。珊珊詢問旁邊的售貨員得知,這是一對母女,女孩路過玩具區想買一個芭比娃娃,媽媽不同意,扯著孩子離開,孩子抱怨了幾句,媽媽頓時發火了。

雖然是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但情緒失控的媽媽還是大聲斥責女兒,也許是越說越生氣,她後來還動起手來,連孩子求饒都沒停下。所幸沒過多久,超市保安及時過來制止了她。


孩子一犯錯就打,失控的家長有多嚇人?

1、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犯錯之後,父母實施毒打,孩子知錯了嗎?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那麼他們感到恐懼嗎?會恐懼是很正常的。孩子犯錯,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引導,如果孩子再犯,家長可以適當地進行懲罰,比如沒收他們喜愛的玩具等等,而不是拳打腳踢。

孩子天生對父母有親近感,家長如果在他犯錯時非打即罵,很容易在他們心中留下沉重的心理陰影,導致親子關係疏遠,也會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2、打罵教育不等於挫折教育

有的家長說"不打不罵,孩子不就成了溫室裡的花朵嗎?以後一點挫折都經不起",這種話語,其實不過是假借"挫折教育"的名義,試圖美化棍棒教育罷了。

冷靜想想,挫折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從小打罵孩子,卻是在折磨孩子。粗暴打罵並不能培養孩子的耐挫折能力,相反還會讓他們更害怕挫折。他們擔心受到父母的暴力,做事時就會戰戰兢兢,久而久之就變得膽小而自卑。

3、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屢教不改,非常叛逆,便用打罵來讓他們屈服。但事實相反,這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打,他們就越要跟你作對,表示自己的不滿和抗爭。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過是家長的理解和教導,平時家長應該多跟他們溝通交流,培養彼此間的默契和信任;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了解原因,對症下藥,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此外,還有些家長喜歡用屈辱的方式來懲罰孩子,比如讓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自扇耳光、下跪等等,這是非常傷害孩子自尊的,也體現出家長的獨斷與不負責任,這並不是愛孩子,而是把孩子當成了物品。

生下孩子,不僅要養,還要教,家長要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導方法,讓他們茁壯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打罵教育還有哪些弊端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