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哦~

文 | 简简兔子

被“早接”是暖春

被“晚接”如寒冬

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图/绘本《驴小弟变石头》


1

早接和晚接

对孩子性格有什么影响?

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跟我详细分析了

放学后,“早接”孩子和“晚接”孩子,对他性格的影响,

好庆幸,我是一个习惯“早接”的妈妈

被早接的孩子,自信度相对高一些。

被晚接的孩子,相对会比较自卑一些。

原因很简单。

被早接的孩子,由于大人早出现,代表的是关注和重视,他们心理会不自觉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认知感和自尊感,以此给他们带来自信。只是,总是固定第一个接,伴随的可能是虚荣心的增强。

被晚接的孩子,由于大人晚出现,代表的是不被关注和不被重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降得比较低,容易内向和自卑。看到别人被兴高采烈地接走,他们内心还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无助和被遗忘感。

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其实,大人也一样。跟同事们一起度假归来,在机场等家人来接。前三个被接走的,肯定是兴高采烈跟大家又是寒暄又是打招呼,后来的,会慢慢地冷下来,点个头就走,有时候连介绍都懒得做。当周围只剩下2、3个人时,大家就开始找借口了,可能堵车、可能加班......这时,不仅仅只是面子的难堪,还有内心的无助和委屈的宣泄。

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而且,这种感觉他们每天都在上演!

还好,我是“早接”的妈妈。

2

“早接”的感觉很美好

说实话,我又很久没有去接孩子放学了。

很怀念,前一阵子,非常不忙的时候,每天4点出门,约上小区的妈妈一起去接孩子的小时光。

5点整,孩子们准时被老师带到门口。

我们4点50开始排队了。

这时,我会突然开始期待,儿子排着队出来,我们目光找到彼此后的惊喜瞬间。

有种急待要拥抱的欢喜。

我很享受这种一下井喷的美好,总是想站得更靠前一些,能更容易看到孩子的地方。

所以,早接孩子,不仅仅是他的快乐得到满足,还有我的幸福也得到了满足。

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3

放学后在幼儿园门口

我都和孩子都可以干点什么?

因为总是习惯“早接”孩子,接的地点是在学校门口,不一会儿,学校门口就聚集了一堆的小朋友。大家都习惯在学校门口小小玩一会,一起走回去。

所以有大把的时间,我会看到他跟其他小朋友的互动。

我知道了他是不是受欢迎?我知道了他的好朋友是谁?知道了他们今天都干了什么?知道了他们都喜欢的事。

也了解了他跟小朋友相处时最真实的状态。

有时候,有些“小心机”的教育我也会在这个时候“执行”。

孩子前一阵总是要人抱。我会故意在学校门口,说,要抱着他。

他一下子就慌了,红着脸,低声说:“妈妈,不要在学校门口就抱,走到看不到小朋友后再抱。”

我说:“要不,现在抱,要不就不抱了。你看,你都知道小朋友会笑话你,你还要妈妈抱!”

“好了,好了,再也不要你抱了。”

果然,事后,他真的没有再要我抱过了。

这种成果,感觉自己棒棒哒。

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4

“晚接”也许并没有那么不好

但,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

是当妈的一种本能

我这个研究心理的朋友,跟我聊“早接”、“晚接”话题时,说了一个故事,直击我内心,当妈后,真受不了这个。

说的是,有一个小孩,妈妈总是最后去接他。久而久之,这个孩子总是在放学前的几分钟,突然安静下来,默默地走到教室的后面,看着小朋友们兴高采烈被接走,然后常常一个人趴着栅栏,看着外面,眼中全是期待、失望,像极了一只受伤的小兽。

我脑海中,全是这个孤独的小身影和充满泪水的眼神,太难受了。

相信很多妈妈跟我一样,之前总是以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早接”还是“晚接”。说实话,1、2次晚接,我觉得肯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实质影响。但是,如果,当妈的知道了“晚接”对孩子不好,处于保护的本能,我们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忽视这个问题了。

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能。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一种正常的反应。

就连小贝也不例外,被记者问到为什么总是抱着女儿时,他说。

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所以,既然“早接”“晚接”都要接,有条件,有时间,我们干嘛不“早接”。

实在,事出有因,之前如果有忽视了,现在起,给孩子一个解释吧。

告诉他,你只是有事,而不是不爱他了,更不会不要他了。

没想到,放学不“早接”孩子,危害这么大

保护我们的孩子

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走的快一点

提前一会去接孩子

开开心心把家还吧~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