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有一些經典的討論,可能連沒買車的朋友都聽過:美系陽剛霸氣、韓系時尚、日系便宜省心;那麼他們到底說的對不對呢?今天就來解析一下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

有錢買德國車,沒錢買日本車

在中小型轎車和SUV領域,德國車和日本車確實是做的最好的。日本車企成本控制出色,同樣的成本,做出來的車往往各方面是最好的,能較好的滿足大部分家用車的輕鬆易用,舒適空間大的需求。同時大部分日本車可靠耐用油耗低保養便宜,省心,也比較保值,長期使用成本比很多更便宜的車還低。但在豪華車領域,日系在華缺乏國產,價格居高不下,保養維修也不算方便,是個很大的劣勢。另外在打造豪華車品牌的“品味”(獨到的風格取向結合相應的技術)上,跟奔馳寶馬比還是落後一些(凌志的話還可以,或許比奧迪還要強一點)。另外油耗上實際也沒有德系做的好(凌志混動仍然是個例外)。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在不那麼計較成本的豪華車領域,德國車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積澱更豐富,車的整體品質更好,各品牌有更多的獨到的品位,品牌價值也較高。此外,雖然德國車可靠性較差,保養較貴,但也很保值耐用,油耗也較低,甚至相對同價位的日系更低(雷克薩斯混動較低但成本較高)。但在家用車領域,大眾存在擁堵路況DSG可靠性較差,電子系統故障率略高,內飾過於簡單,價格過高,配置較低等缺點。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美國車相對來說大車和大排量的車做的更好,比如大SUV,重型皮卡,超級肌肉跑車這些,技術很先進,但跟中國市場關係相對較小。在中小型家用車領域也有一些好車,但整體上比日系德系稍差,時間長了車況下降稍大(但其實美系可靠性是比德繫好的,國內的話,長安福特似乎拖了美系的後腿,另外國內美系也在普遍換裝渦輪增壓和雙離合,對可靠性也是有影響的)。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韓系即現代起亞近幾年進步較快,可靠性耐用性都有不少提高,外形也最為拉風,但技術積澱比日系德系美系還是有一定差距(但不代表家用車不值得買)。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法國車(指PSA,不談雷諾)則如上面說過的,在12萬以下低價家用車(主要是308,世嘉,207,C2。新愛麗舍和301還有2008還可以)不推薦。雖然PSA本身也有一些不錯的技術,但管理和成本控制明顯有一些問題。12萬以上PSA倒是有一些車因為定價較實惠,比較值得買。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至於自主品牌車,雖然進步也很大,但整體上技術和管理都比較落後,同樣的錢做出來的車往往不如合資品牌完善,即使定價較低,最後對於消費者也未必省錢(但是慢慢的也有一些好車型了,只是相對於龐大的車型數量還是鳳毛麟角,自動變速箱也幾乎是所有自主品牌的軟肋)。不過自主品牌緊湊型SUV定價比合資低不少,倒是值得買(合資緊湊型SUV利潤率太高了)。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但是並不是說這些牌子就不能買的,無論上述哪個車系,都有好車壞車,也要看具體車型,以及買車人的需求和偏好。

開寶馬,坐奔馳

整體上寶馬確實操控好,但就乘坐而言內飾氛圍,靜音,減震,平順性稍差。而奔馳則是很穩重,隔音好,機械感很精密,內飾也精緻。不過這是相對豪華車說的。跟普通車比,寶馬其實也很舒適,而奔馳開著感覺也很優秀。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緊湊級是對於家用是最為合適的級別

中國車市銷量最高的是緊湊型車,而且明顯比小型車和中級車都高很多。這個是合理的。因為跟小型車相比,緊湊級的行車品質優勢較大,但價差不太大;但相比中級車,則是行車品質差別較小,價差卻較大。對於中國的路況,油價和收入水平來說,緊湊型車是在成本,空間,操控,品質,安全等各方面一個比較好的均衡。

“開寶馬,坐奔馳”,這些買車的“老生常談”居然都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