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最近北京降溫,我朋友的媳婦如釋重負:“老公晚上終於可以回家了。”

夏天的晚上,她老公每週夜釣一次,一旦出門,整宿都不回家。其實她並不清楚老公出門的那些夜晚到底在幹什麼。

很早以前,網上有篇很火的文章,叫《每個夜釣的人都是中年生活的倖存者》,裡面寫一到晚上十點,北京的護城河邊上就全是人。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不光是護城河,在北京的水庫邊,也聚集著大批夜釣者。帶著一個馬紮、一條魚竿,很多人會坐到天亮才回去。

這次拍攝讓我們有新的發現。坐在河邊的男人們居然全是金句王。有人說“這人生就像打遊戲。誒呦,輸了,但是不會老輸,人生總是會往上走的。”

這不是誇誇其談地講道理,而是經過生活錘鍊之後,吐露的深夜人生真言。

對他們來說,釣到幾條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漫長黑夜裡的沉默,是最好的解壓藥。

大家有各種壓力:跟領導相處不來,家裡老人走後感覺孤獨,生活不如意。他們會互相交流,“我沒錢,但跟別人一比,還有比我慘的,我就踏實了。”

他們是來治療內傷,逃避生活嗎?導演說不是,他跟20多個夜釣的人聊完後,得出結論:夜釣是一場修行。釣的不是魚,是那個過程。

這期視頻,我們帶來了這些夜釣者的故事,看他們如何解讀生活的壓力。

中年浪子

“明兒我嗝屁了,留那麼多錢有什麼用?”

陽哥 50歲 北京人 餐廳老闆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我17歲畢業後就沒上過班,愛自由,愛折騰。搗鼓過車,賣過衣裳,還開過飯店。什麼都想幹,別人靠這掙錢了,我也想試試。

30歲前後,身邊陸續有人掙錢掙到把身體累垮了,三年間去世了11個人。你說我掙那麼多錢幹嘛,明兒我也嗝屁了,留這麼多錢有什麼用啊?

看開了就到處玩。可以在外面玩半年都不回來。

我喜歡釣魚,能一個人在水庫邊待兩個半月,釣魚安靜,靜了才能去思考。

中年孝子

“你真正的痛苦,別人感受不到,但日子還是要過”

劍哥 40歲 北京人 無業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我30歲那年,父親被電動車撞了,做了開顱手術。對方沒有保險,所以大部分費用都是我們承擔。20天不到就花了30多萬,女友也提了分手。

但你說我不幸嗎?我爸辛苦了一輩子,57歲本應該享福的年紀,發生了車禍。和他一比,我又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煩了就來釣魚,這是我唯一的娛樂。喝酒不行,醉了家裡有事怎麼辦?出去旅遊也不行,我走不開,還不如釣會兒魚。

新手奶爸

“哪怕沒釣上魚,甩杆時也會說下一次肯定就中”

雄榮 31歲 四川人 裝修隊領頭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我高中唸了一年就出來打工了,2009年來到北京,在裝修隊裡打工。

年輕時不覺得辛苦,一個人掙錢一人花。後來我爸腳傷了,全家都指著我一個人掙錢。壓力就大了。

2011年我有了女兒,一天花150,我一天才賺120,壓力大到半夜偷著哭。

為了家,2012年我就單幹了,但北京活兒少,之前接觸的一半的人,後來都離開北京了。但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等孩子長大了我要給他攢下一套房,讓他過像樣的日子。

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像我釣魚,甩出去七八十次杆,沒釣上,下一次甩杆時還會說一句肯定能中。

青年社畜

“釣魚會上癮,但比打牌要好”

小波 26歲 雲南人 副主廚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我喜歡釣魚,節奏一下子就慢下來了。原來在雲南,看天上的雲彩能看一天,但是在大城市,你不幹點什麼心裡就慌。

現在挺迷茫的。我2008年來到北京,現在在一家餐廳當副廚。和領導合不來,開會他說有客人投訴我燒鹹了,但是有些人口輕,我是正常燒的。

我還被家裡逼著相親,我會想很多,對方人品如何,要不要買房。想30歲前結婚,可能沒什麼希望了。

這些問題在釣魚時都不存在,只想著怎麼把魚釣上來就行,不用想別的。釣魚很上癮,但總比打牌強啊。

破產礦主

“人生就像釣魚,一條水平線沒什麼意思,總要有高有低,經歷起起落落”

桑峰 46歲 河南人 外賣員


我一煩了就來釣魚,河邊人多,能互相交流交流。

我18歲出來打工,開鐵礦,有過上千萬資產,風光了兩三年,趕上紅星大崩塌,廠倒了,我一無所有。回想起那段經歷,我都暈,跟假的似的。

在家歇了半年,40歲不想生活太難,就來北京送外賣了。很辛苦,天天爬樓,冬天送餐著急了出一身汗,風一吹身體都冰了。遇到奇葩也很多,點了份冰淇淋,說菜涼了,給差評。

但這就是人生啊,啥都得經歷經歷,遇上事才不會鑽牛角尖。

等我以後攢夠了本錢,還想做生意。跌倒再爬起來唄。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真人錦鯉

“我什麼事都不多琢磨,心態好”

佘教練 45歲 東北人 游泳教練


夜釣中年男人最後的避難所,或許這也是一種坦然,最好的解壓藥

我是一個心態很好,也很幸運的人。

我在北京做過很多零工,30多歲時去大使館的一個俱樂部面試,人家沒要我。出來後救了一個差點被門砸到的老太太,結果是那俱樂部老總的媽媽,直接讓我上班了。

我的第一套房子,是釣魚時救了一個落水的小男孩,家長為了感謝我,讓我低價購買了一套。

凡事往好處想,生活會變好。人一共活三萬天,活一天少一天,不樂呵能幹嘛。來釣魚就很好呀,人的煩惱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

導演手記:

起初是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很多男人不回家,一夜一夜坐在河邊釣魚,我對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些故事裡包含了壓力、焦慮、挫折和無奈,這是他們喜歡獨自去河邊夜釣的主要內在原因。

拍攝的這些天,我總是想起佛經裡的人間苦厄,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競爭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的都市最是盛產苦厄的地方,人們在無明裡打轉。靜和空是最好的治癒和解脫。

夜釣的男人們可能想不到這麼深,但是當他們坐在水邊,拿起魚竿,盯住魚漂的時候,很多雜念和煩惱就這樣悄然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