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崩!夫妻雙雙捐獻遺體,死後10餘年竟“重逢”......

淚崩!夫妻雙雙捐獻遺體,死後10餘年竟“重逢”......

淚崩!夫妻雙雙捐獻遺體,死後10餘年竟“重逢”......

一個是雲南婦產科專家,開創了多項省內新手術,編寫中國第一部《婦女更年期衛生》及多種培訓教材講義和講稿,培養眾多年輕醫師。

泪崩!夫妻双双捐献遗体,死后10余年竟“重逢”......

同時,他們也是雲南的傳奇伉儷。

一個是來自騰衝的寒門孤兒,幼年時父母先後因病去世,靠兄嫂織布賣布讀到高中畢業,後又步行兩個月到昆明投靠同鄉、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考取雲大醫學院(昆明醫科大學前身)。

一個是護國戰爭名將、曾任雲南省代主席胡瑛的千金。

泪崩!夫妻双双捐献遗体,死后10余年竟“重逢”......

1949年12月底,兩人締結婚姻。彼時,著名抗日愛國將領、雲南起義領導者盧漢還來參加喜宴,送上“繡花喜帳”。

新中國成立後,夫婦兩人作為醫學人才於1950年被聘到雲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成為新中國的首批醫師。1956 年昆明醫學院建立,夫婦倆成為昆醫首批教師和醫生。

從那時起,他們再沒離開過醫學領域,直到去世前幾年,還堅持在專家門診坐診。

在李秉權、胡素秋的兒子李向新的記憶中,小時候,父母太忙,一家人過著一種奇特的生活:大家都是各自去食堂吃飯,甚至過年也吃食堂;父母難得一同在家吃飯,談的也都是各自新收了什麼病人、怎樣處理;往往一天忙了十幾個小時後,兩人還在深夜讀書著文;有時深夜當班回家,來不及做飯,家裡就常備點心和餅乾以便充飢。

泪崩!夫妻双双捐献遗体,死后10余年竟“重逢”......

“二老把一生都投入到他們熱愛的醫學事業中,無暇照顧子女,常常也顧不上彼此。”李秉權、胡素秋的大女婿林文俏在回憶岳父岳母的文章中曾寫道:“胡素秋子宮切除手術中發生大出血休克,李秉權因為有病人要搶救,未能守護妻子。後來,

胡素秋跌倒腦出血,近七十高齡的李秉權親自操刀,把妻子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

雙雙捐獻遺體

只為了醫學事業

晚年,李秉權、胡素秋夫婦又做了同一個決定——百年後把遺體捐獻出來。2000年,夫婦倆一起填寫了遺體捐獻表。

泪崩!夫妻双双捐献遗体,死后10余年竟“重逢”......

胡素秋遺囑

兒子李向新稱,父親公開要捐獻遺體的決定時,同為醫生的他也難以接受,沉默著走出房間。在冷靜一段時間後,他回到房間,選擇尊重父親的意願。

“在我選擇學醫時,父親就跟我說,‘從醫不是職業,而是事業;作為一份事業,你要奉獻一生’。”李向新說,“父親晚年時常常感慨,他大學時代由於教學標本極少,只能和同學頂著日機的轟炸去圓通山亂葬崗找無名屍骨做醫學標本。我想,作為醫生和老師,他比誰都明白醫學標本的重要性。”

泪崩!夫妻双双捐献遗体,死后10余年竟“重逢”......

李秉權生命最後歲月

事實上,李秉權去世後,在捐獻遺體時,遭到部分家屬的反對。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遺體捐了,讓後人去何處祭拜?”李秉權、胡素秋的大女婿林文俏稱,當時,他還打電話給在美國的姨妹,勸她不要簽字,阻攔捐獻。

未能成功後,他也勸妻子,如果一定要捐獻,可留下一點骨灰,葬於公墓。但姨妹和夫人都斷然拒絕了他,因為這有悖於老人的遺願。

2012年,他們回到昆明,第一次在昆明醫科大學的生命科學館裡見到岳父的骨骼標本,當目光落到骨架左側的“李秉權教授生平”幾個字時,夫人頓時熱淚盈眶。她沒有想到,一別七年,父女竟會以這種方式重逢。

9月25日的這場“重逢”,也深深震撼昆明醫科大學的學生們,大家紛紛為李秉權、胡素秋獻上致敬的菊花。

泪崩!夫妻双双捐献遗体,死后10余年竟“重逢”......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

感覺他們“重生”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延續他們的愛情,也回到他們熱愛的講臺,世世代代向學生傳授人體骨架奧秘,傳授這種精神。

來源:中國新聞社、FM93交通之聲、楚天都市報

點擊上面超鏈接即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